年羹尧
江夏镇到了刘八女这一代,早已不是刘老太爷在世时的民风淳厚之地。仗着有康熙皇帝御赐的匾额当保命符,镇上的刘府私兵没有少干杀人越货的伤天害理之事。
这样的地方宗族恶霸势力,搁在历朝历代都是要严厉打击的对象。当初四爷一伙人办完江南赈灾差事,回京路过江夏镇时,便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这块法外之地的嚣张跋扈。生性嫉恶如仇的十三爷,气急之下恨不得当场就拔剑挑了这帮恶势力。
让刘八女有恃无恐的另一个方面,是他时任江南巡盐道的姐夫任伯安。任伯安与江南一带的盐商关系密切,又是九阿哥的门人,每年向京里的主子上交数量惊人的一大笔银子,自然能牵着整个八爷党为他这个钱袋子充当保护伞。
刘八女
这位任大人,打从四爷、十三爷奉命到江南筹款赈灾开始,就同这两位皇子交过手。此次又拿自己在吏部多年筹建的私档——《百官行述》,来向太子邀功谋求东山再起,全然不顾由此可能引发的朝廷混乱,当真是让四爷和十三爷气愤至极。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年羹尧握着兵部十三爷的手令,有缉拿要犯刘八女的现成理由,出师之名堂堂正正,首先在这上头就占着个“理”字。
然而,当年羹尧得知江夏镇庄子里存着的几百万两银子时,顿时见财起意,自编自导了一出任伯安、刘八女联合淮安营官兵拒捕,随后自个儿不得不痛下杀手剿灭整个庄子的“好戏”。
任伯安
对于这笔飞来的横财,年羹尧竟然一个字都没向主子四爷透露,全部被他往车上一装运去了大本营四川。除了心狠手黑、杀人灭口,把活办得滴水不漏之外,年羹尧又究竟凭什么判断自己能够独吞这一大笔银子呢?
首先,当然是四爷和十三爷与江夏镇的过节。任伯安,有江南筹款阻挠之恨;刘八女,有江夏镇下马胯下之辱。这次又出了《百官行述》这档子骇人听闻的事,四爷和十三爷自然更加不会在意刘八女、任伯安的性命,杀了也就杀了。
再者,当下的夺嫡格局,还表现在太子党与八爷党的斗争层面。当得知自儿个存在江夏镇的小金库被抄,八爷党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太子干下的这桩事,矛头竟然一下子没对到四爷这边。
这几百万两银子的小金库,是八爷党多年积累私设的,说白了是一笔见不得光的脏钱,吵吵嚷嚷得闹开了第一个对八爷党自身就没好果子吃。于是只得先记下这一仇,吃下这个哑巴亏。
八爷党
太子这头本指望着拿到《百官行述》,掌控朝中300多官员,现下事情搞砸了,撇清关系抽身还来不及,就更顾不上八爷党的小金库了。
况且,太子向来权威尽失,对外压制不了八爷党,对内控制不住老四、老十三。这次只能放弃《百官行述》这一翻身法宝,另寻机会以作他想。
而老四和老十三,经邬先生点拨,也对年羹尧这次顺手牵羊发横财的事情洞若观火。四爷当即的反应是很生气,很明显对年羹尧的忠诚产生了怀疑。
四阿哥
带过兵的老十三,则相对较为理解年羹尧的举动。带过兵的知道带兵的难处,民间是手里没把米,连只鸡都招不来,更何况要面对拿命换钱的兵油子,没钱那更是万万不行。
邬先生呢?也主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这次看不见。毕竟年羹尧杀伐果断、人才难得,当下夺嫡之争的重要关口,四爷手底下十分需要这样的人物效力。只要对其善加拉拢,同时加强防范也就是了。
三人一合计,最终决定替年羹尧善后擦屁股。日后年羹尧替福晋采购为太后庆贺的寿礼,用的钱估计就出自于这笔黑吃黑的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