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因地理因素和战略资源缺乏而未彻底征服越国

楚国因地理因素和战略资源缺乏而未彻底征服越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60 更新时间:2024/1/15 20:10:12

当然,如果有可能,楚国当然是希望尽占越土,彻底灭亡越国,免得后来还要应付越人的复仇之战。不过,彻底灭亡越国,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仅是只是占据了南方的楚国没有能力完成此等壮举,连后来的秦朝、汉朝也无法完全据有越地。

这里说的越地,说的是浙江从浙江南部的台州、温州(雁荡山脉),一直延伸到南方龙岩、漳州(玳瑁山脉),西界则到建安、宁德(武夷山脉)一带的大片地域,包括了现在的浙江南部、福建全部和部分广东地区。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想见,这片土地是个四塞之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这片土地上究竟生活着哪些人连史官们也搞不清楚,他们就笼统地称之为“百越之地”,意思是这里属于“越”部族的势力范围。

即便都是“越”部族,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按照距离华夏中土距离的远近,也可以分成“熟越”与“生越”,这两个词是生造的,借用了“建州女真”与“野人女真”的概念。越王勾践因为更为靠近中土,文明经济发展比起其他部落来更为先进,成为了越族势力的代言人。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争霸,战争不休,双方都没有办法彻底整趴下对方。晋国率先想到了扶植楚国侧后的吴国,使楚国腹背受敌。楚国很快就扶植起越国,与吴国打起了擂台。

[var1]

楚国在吴国的攻击下一度国破,在秦国的帮助下勉强复国,但是自此就开始沦为二流强国,直到楚悼王、楚威王时期才再度崛起。吴国最终成了中原霸主,可是在短暂的辉煌后,就被越国颠覆。越国覆灭了吴国之后,进兵淮泗之地,带领诸侯朝贺周天子,并且还给自己的部族修了族谱,成为了黄帝后裔。勾践就此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越国在勾践之后的几任国君,都奉行了礼待中原的国策,为了更为靠近中原,把都城都迁到了琅琊。其时越国国势之强,至于墨子都在书里大为感慨“当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也”。当时的越国疆域,不仅完全据有吴国故地,还占据了一部分淮泗之地,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安徽、江苏、山东的一部,浙江、福建江西的全部,雄踞东海之滨。

越国虽然实现了做中原霸主的夙愿,可是他们的政治制度却是墨守成规,沿用着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大量的宗室子弟被分封到广阔的地域做起了上马管军、下马治民的“土皇帝”。西周分封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越国这个缩小版的“西周王朝”很快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西周王朝虽然诸侯势力强大,可是毕竟还有宗法制度存在,确保了周天子的核心地位。越国却没有周公这样的人物,他们没有形成宗法制的政治伦理,在短短不到百年的兴盛期过后,越国就陷入了频繁的内乱之中。庄子曾经在书里记载“越人三弑其君”,动荡的政治严重损坏了国力,在战国初期开始后,越国已经不能成为天下一流强国了。

《史记》中记载越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叫做无强。无强之前的君主叫做无余之,是越国在位时期较长的君主,他没有奉行传统的好战政策,而是选择了休养生息。到了无强做了君主,越国又漏出了獠牙,开始向齐国进军。当时已经到了战国中期,魏国霸业已趋中衰,齐国与魏国也因为常年交战而国力衰退,无力再与越国大战。齐国于是引诱越国攻打楚国,声称楚国正在和三晋作战,国内空虚,如果有齐国作为盟友,楚国必然能够一击即破。

[var1]

无强被齐国的说客说动了,立刻掉头去攻打楚国,原本以为趁着楚国不备,可以偷袭得手。哪知道楚国早就盯上了越国,为此楚王甚至提前5年派了心腹昭滑前往越国组织间谍系统,获得了大量军事政治信息。如今越国有轻敌之心,正好被楚国逮到机会,楚国反而是有备算无备,一鼓作气反攻到钱塘江。楚国这一仗打出了气势,灭了越国之后还不肯罢手,又掉头去攻打企图祸水西引的齐国,结果也给打赢了。当然,楚威王此次伐齐,还因为齐魏徐州相王,不给楚国面子。楚国一战而天下闻名,从此再度步入国际一流强国行列;而越国自此一蹶不振,在《史记》的记录中,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越国灭亡。

楚国灭掉了无强的主力军,一直打到了钱塘江,攻占了句章(现在的宁波),尽据浙江北部的熟土,将越国国土一分为二。越国君主无强一战失国,在战场上被杀,这纯属是一个意外,他还没有来得及立储君。因此,诸子争立,四分五裂。楚国趁此时机,为了抵御越人的反扑,在姑苏设置了江东郡,以郡县制度管理越国故地,管辖范围大约是现在的苏南、浙北地区。

越人并没有停止反抗,楚越战争仍在继续。随后,楚国在越国南北交通要道的邗沟附近修建了广陵城,扼住了越国咽喉,还派出了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镇守吴越前线,还派出了召滑挑起越国残部的宫廷内乱。楚国为了消化越国故地,可谓用尽了办法,也只是勉强守住浙北地区而已。越人的其他部落,原本就各有统属,只是共尊越国为盟主。如今越国既灭,这些部落都不愿意臣服楚国,相继遁入了雁荡山、武夷山的莽莽丛林。

楚国此时在西北方和北方的压力骤增:秦国崛起,吞并了巴蜀;魏国连败楚国,占据了淮泗三百里之地;齐国也正处于宣、威之世,国力强盛。楚国盛兵陷于东南,唯恐步了商纣王后尘。在前后几波人马探查进攻路线都无结果之后,就此匆匆北返,放弃了继续进攻的企图,转而在浙北地区修建隔离带。《战国策》记载:周慎靓王九年(前306年),楚国“用昭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塞濑胡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

[var1]

楚国在巩固了姑苏一带的统治之后,又北上攻破了越国故都——琅琊。由于邗沟已经被楚国控制,大批越国人只能从海上迁移到南山之中,也遁入了莽莽丛林。楚国遂全部据有淮泗三百里之膏腴之壤,完成了楚文王以来500年的愿望,楚国的疆域也一度成为战国最大,披甲百万,国力盛极一时。

楚国的强盛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楚怀王被张仪坑惨了,身死秦国,楚国也丢失了黔中郡和故都郢,楚国的统治中心迁移到了淮泗之地。战国很快就进入了下半场。在秦始皇统一楚国后,还继续“降越君,置会稽郡”。根据这种说法,此时的越国可能只是楚国的附属国或者羁糜地区。楚国当时面临着秦国的威胁,已经无力再向越地征服了。

从后来的中原王朝经营越地的结果来看,楚国在当时放弃征服越地,无疑是明智的。四塞之地的越地,大军进入通道非常有限。中原王朝有一段时间,甚至以为福建是漂浮在海上的一座岛屿,因为很多福建人到达中原都是坐船从海上过来的。明朝时朱元璋派遣汤和攻打福建,汤和就选择从宁波走海路登陆福建,而不是走武夷山走陆路。

到抗战时期,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也对属于古越地的福建地区望而却步,满足于在福建沿海部分地区的港口建立统治据点,不敢贸然出兵深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日军间谍制作的《福建省兵要地志》说:福建地方,人民不怕威胁,以威严使其屈服必然会招致奋起反抗。所以,在日军打通了大陆交通线的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福建地区依然被掌控在国府控制之中。

福建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一直到1957年鹰厦铁路通车,中原地区进入福建闽中地区才有一条像样的主要通道。

所以,楚国没有彻底灭亡越国的原因就呈现出来了:古越地、古越民不堪为战略资源,为兵家所不争;古越地地理四塞,进兵困难,浪战空耗国力;越制分封,部落各有长君,楚国难以一一收服。

更多文章

  • 清朝力保新疆,却轻易放弃外东北,原因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东北和西北这两大地区对于不同的政权来说,战略意义是不同的。首先,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西北对于中国来说相当重要,因为它是中国通往中亚的门户,与很多长期以来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相连。因此,一旦中国面临海上攻击,西北是能够提供保护的通道之一,可以说西北的战略意义十分突出。然而,东北虽然可

  • 战国最完美的国君,魏文侯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国魏文侯,战国国君的谥号,战国魏国历代国君列表

    [var1]魏文侯继位时,已有了中央集权的底子,中央相制的出现,文制、武制的分离,以及郡县的大规模普及,还有郡守的设置。在魏文侯执政时期,他的麾下有无数耀眼的名字,而这些名字中最重要的是这两位,魏成子、翟璜,魏成子是魏文候的弟弟,他在魏文侯执政早期是十分关键的人物。魏成子享有千仲俸禄,他拿出九成来结

  • 她是康熙最宠爱的妃子,连生三子,却因一人被雍正憎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笔者以为,这其中自然不免有着爱情之外的东西,就比如用女人来彰显自己的统治地位,以至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不得不引人深思。宜妃,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是康熙帝在位期间最受宠爱的妃子,也是在翊坤宫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位。康熙十六年,在首次大封后宫中封郭络罗氏为宜嫔,膝下无子却位列七嫔之位,可见康熙帝对其

  • 太平军为何轻松拿下益阳城?全赖这位守城的清朝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军未攻克的小城,太平军攻打益阳,湖南益阳将帅名人录

    小佛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萧朝贵死后,洪秀全和杨秀清率全部人马从郴州到长沙城外,多次和清军正面交战,并四次尝试用挖地道放炸药的方法进行攻城,都被清军一一阻止。洪秀全和杨秀清等见长沙成久攻不下,反而将兵力折损,为了保存实力,太平军“于十九日夜,乘风雨黑暗,离开城南,渡江到西岸”。太平军离开长沙时并没有清

  • 雍正时期瓷器真品特征 如何去鉴定真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清代雍正时期的瓷器: 雍正时期景德镇官窑为年希尧督理,故称“年窑”。年窑,制品选料奉造,极其精雅,釉色丰富多彩,有数十种之多。最突出的是胭脂水釉,施于器外,由于胎质极薄,里釉极白,便映衬为美丽的粉红色,娇艳欲滴。软彩为当时著名的品种,与康熙硬彩齐名,颜色纷繁,艳丽雅逸。其珐琅彩亦得到

  • 秦国十二岁的甘罗怎么当上上卿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三年后,燕王喜派太子丹到秦国当人质。秦国派张唐到燕国去做丞相,想与燕国一起攻打赵国来扩大河间之地。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秦昭王攻打赵国,赵国怨恨我,说:‘抓获张唐的人赏赐百里的土地。’现在我去燕国一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燕国。”文信侯很不高兴,但是没办法

  • 不屑唐宗宋祖,顺治为何却对明朝这个皇帝大加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顺治皇帝一生有多厉害,宋祖唐宗,历史上对顺治皇帝评价

    多尔衮去世后不久,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二日,十三岁的顺治皇帝在紫禁城太和殿正式亲政,结束了自己傀儡皇帝的生涯。初掌大权的顺治踌躇满志,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很快他下发了亲政后的第一道诏书,大赦天下,并免了陕西、河南等很多地方的岁贡和赋税,极力打造自己亲民爱民的形象。顺治画像顺治还在诏书中对大

  • 慰齐师文姜入军营 伐卫国多国再出兵 读春秋(三十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姜个人简介,文姜三三星,齐师伐魏

    春王正月。夏,夫人姜氏如齐师。秋,郳犁来来朝。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夏季,文姜夫人进入了齐国军营之中。地点没有,谁接待的也没有相关信息,文姜夫人常驻禚地,估计齐国军营离此地不远,应该就在齐国西部边境地区,结合后续齐国军队的动向,这是为再次讨伐卫国厉兵秣马呢!齐侯在吗?可能性不大,距离发

  • 慈禧起床时,太监不小心撞见这1幕,慈禧脸红,下令杀了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十七岁那一年,慈禧进宫选秀,她一下子就被咸丰皇帝看中。进宫之后,慈禧就被封为兰贵人,后来被咸丰宠幸,生下了同治皇帝,她就成为懿妃。慈禧也曾是一个可爱单纯的姑娘,她想和咸丰长相厮守,共同到白头。可是上天没有成全她,咸丰在三十岁的时候就死了,只留下慈禧一个人,这时候慈禧的心态开始逐渐的转变。咸丰活着的

  •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成为国王 读春秋(三十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鲁庄公元年,春秋曰: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去年鲁桓公在齐国突然薨逝,桓公与文姜十二岁的儿子姬同,被拥立为鲁国新任君主,是为鲁庄公。庄公还有异母的哥哥庆父和牙叔,这次鲁国在即位问题上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