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9月的一天,"北王"韦昌辉叛乱,三千名披坚执锐的叛军包围了天王洪秀全的府邸。当宫门打开的时候,一群妇女,手持大刀长矛,呼喊着从天王府内杀出,与惊诧不已的三千士兵杀作一团,这支英勇的女兵队伍,就是天王洪秀全的女保镖,为"天王"洪秀全筑起了最后一道屏障......。
1864年天京城破,大批清兵杀向天王府,守卫的女兵们以宗教徒特有的狂热,自焚而尽。从此,这支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女兵团队全军覆没,正如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记:城破之日,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哀号之声达于四远,秦淮长河,尸首如麻其乱如此。
这些英勇保卫洪秀全的女兵团是洪秀全最早的女信徒,也是太平天国最早的一批女兵。在太平天国鼎盛时期,曾拥有十余万女兵,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女性军事组织。太平天国女兵的诞生,还要追溯到1844年
"拜上帝教"中的"大脚蛮婆"
洪秀全十分重视女兵队伍的建设,从1843年6月创立拜上帝教那天起,就宣扬"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平等的"、"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生存在大山深处的万千烧炭佬、矿工、特别是农村贫困的劳动妇女们成了拜上帝教的最早信徒。在拜上帝教发源地广西桂平县,涌现出以杨云娇为首的许多妇女积极分子,流传着"男学冯云山,女学杨云娇"的民谣。这些女信徒大部分来自客家族,由于不缠足,她们在战斗中的勇猛一点也不比男人逊色。被曾国藩痛恨地称为"大脚蛮婆"。
天国女兵的传奇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誓师起义,规定"别男行女行",设立女营。这是天国女兵的最早记载。也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支女兵队伍。这些女兵主要由广西壮族、汉族、瑶族等妇女组成,她们和男军并肩作战,赤足裹头,腰横长刀,奋勇杀敌,攀援岩谷,如履平地,勇健胜过一些男子。太平军攻打桂林的时候,驻扎在漓江上的的女军,张帆摇橹,与清军水师激战,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女兵们还创造过七个人打败二千多人的奇迹。后来,这些妇女随军出征,屡建奇功。她们不仅战斗,还搬运武器,军粮、挖掘战壕,修筑防御工事,侦察敌情,慰劳战士等,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她们英姿飒爽,屡创顽敌,为天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太平天国的妇女着实让外界感到了一股新鲜的气息。她们或骑马,或步行,大大方方地走在道路上,外国人称"这是前所未见的新现象,使我们想起了国内的生活情景。如果此次革命可以打破迄今一直遵行的妇女不出闺门的制度,那将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在太平天国鼎盛时期,这个兼有政治、军事、宗教多重色彩的政权,曾拥有十余万女兵,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女性军事组织。
女兵变女奴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洪秀全一声令下,太平天国三千女兵进驻后宫,从男女分营制度的建立,到洪秀全《多妻诏》的颁发,太平天国的女兵们无疑完成了一次从冲锋陷阵的军营战士到供各大王府"王爷"们任意宰割的床上性奴的历史转身。那么,太平天国的女兵们为何出现如此天地落差的命运呢?
1、实行男女分营制度
洪秀全认为"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也正因此,太平天国建立了男女分营制度,实行严格的男女隔离的措施,即使是夫妻同居也要被砍头。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要想与自己的母亲姐妹见上一面,只有趁洪秀全上朝时偷偷地溜出去,天王的孩子尚且如此,那么在整个天京,似乎再难找一个地方还存有家庭的幸福与温情。男女分离的制度,在天国的事业鼎盛时,却走向了无比尴尬的地步。于是,1855年,在进驻天京一年半后,洪秀全终于下达了解散女馆的命令。一并而来的,还有准许男女配偶的诏命,专门设立媒官负责。这与其说是解散女馆,还不如说是将妇女赏赐给太平天国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出于担心卫队与后宫有染的顾虑,千余名来自广西的女兵,成了天王府的守卫者。
2、统治者的糜烂生活
3、"拜上帝教"的鼓动
驰骋大半个中国的天国女兵就这样凄惨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