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秀刘邦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道理,你知道是什么吗

刘秀刘邦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道理,你知道是什么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7 更新时间:2024/1/19 18:40:05

哈喽,大家好,夜猫子又和大家见面了!说起汉朝的历史,应该是很多朋友们都爱读的,原因也很简单,只是因为汉朝的历史实在太有趣了,就比如说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早先不过是一个穷农的儿子,而且游手好闲,四处和朋友们喝酒吃肉,最后竟然用了七年的时间,从一个“废柴”成为了皇帝,还有比这更励志的故事吗?

而于他相隔了二百多年的刘秀,也是如此,可以说刘秀是汉朝另一位开国皇帝,也是一个农民家的穷小子,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也成为了皇帝,一个朝代,有两位开国皇帝,经历相似,性格迥异,这不是太有趣的情节了吗?小说也不过如此。

今天夜猫子并不想和大家用“掉书包”的方式和大家聊这两人的故事,咱们就用比较“唠嗑”的方式,好好和大家聊聊刘邦和刘秀的故事,咱们先假设一个情景,如果刘邦和刘秀一同参加“中国五千年五十大杰出皇帝”的选秀,他们会怎么样介绍自己的丰功伟绩和传奇人生呢?

首先走上舞台的是刘邦,只见他穿着黄色绸缎的收腰长衣,肩上有木制铠甲,腰间别着一把长剑,还系着一个赤色龙嘴的酒葫芦,站在舞台中央,眼神巍峨高远,气势凌人地随即说道:朕知道自己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人,其实这也不是一种谦虚,事实就是如此,朕早年家境贫寒,天下大乱,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什么书啊,而且要依朕的意见去看,那些书把人都读坏了,所以心中觉得不读也就罢了。

说完上面几句话,拿起自己的酒葫芦,打开瓶嘴儿,咕咕地喝了一大口酒,然后说道:“其实今天这个比赛,朕是不想来的,但是那个夜猫子好说歹说,非让朕来参加这个比赛,朕一看,好多远远不如朕的皇帝,都敢来参加,朕有什么不敢呢!”

又说:“朕其实也没做什么,不过是推翻了秦始皇的暴政罢了,还有就是和项羽的决战,真不是朕吹嘘,项羽确实是个枭雄,今天在座的诸位皇帝,能有几个和他正面对决还能取胜的,但是项羽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重视建设自己,而不懂得运用团队的力量,当皇帝是讲究运筹帷幄,能统领千军万马的,又不是比武决胜,从这一点看,项羽太幼稚,输了不值得同情。”

又说:“朕从小被人看不起,没什么文化,又喜欢骂人,乱开别人玩笑,但是朕知道,有文化不等于有智慧,反过来有智慧,也不一定要有文化,天天只知道读那点圣贤书,就以为自己也是圣贤了,岂不是太荒唐。大家要明白,有知识和有文化是两回事。”

又说:“其实当皇帝也好,做人也好,关键是要有两点,第一关键是不要太拘泥,真不是朕批评后世的那些皇帝,不管做什么,总要看看合不合四书五经,那怎么行呢?真正好的施政,是随机应变的,所以朕总是觉得后世的皇帝尽管读书很多,但是思想反而被束缚住了,治理不好国家,国破身死,只会放声大叫,为之奈何,这你怨谁啊,还不是就怨你自己。”

然后拿起葫芦,喝了一大口酒说道:“第二点就是要顽强,朕年轻的时候,没文化经常被周围的人看不起,但是朕心里知道,这些迂腐之人怎么能懂朕的心情呢,朕可是要干大事儿的,当年和项羽打仗,一共打了七十二场仗,连输了七十一场,虽说朕一再失败,但是朕心里从来没服过项羽,只要朕不死,那就是要跟他干到底的,大丈夫顶天立地,还能怕了他不成。”

又说:“当时朕心里就想,别看朕一直输,只要能赢一次就够了,不到最后关头,朕是绝对不会轻言放弃的,就是没了老婆孩子,只要朕有一口气在,就非跟他项羽打到底不可。”

又说:“尽管说是朕建立了汉朝,使得后世的子孙得到了‘汉人’这样骄傲的称呼,但是也不值得一哂啦,不过确实是至高至伟,总是没错,哈哈哈哈......,最后朕再告诫一下在座的诸位,当皇帝的,其实不用有什么文化和大本领,但是你必须知道谁有真正的文化,谁有真正的本领,能够收为己用,当皇帝不是项羽的那种靠单打独斗,一个人就能成就大业的,项羽那不过是一种政治上的幼稚而已,好了,朕就说这么多。”

刘邦迈着自负威严的步伐慢慢地走下了舞台,接着走上来一位面貌端正,眼神宏明通达的中年男人,气质温柔中正,庄严威武,只见他穿着端庄的收腰皇室服装,缓缓地走上台,这人不是别人,就是那光武帝刘秀。

刘秀伸出手向大家鞠了一躬,然后挺直腰板说道:“朕是刘秀,很荣幸能和历朝历代优秀的皇帝同台参加这个比赛,其实朕作为汉朝的皇帝也没做什么,只是当时不忍心看着王莽的烂政残害百姓罢了,王莽这个人华而不实,做皇帝不懂得勤政谨慎,俭政爱民,这是做皇帝的大忌。”

又说:“朕一生做皇帝,也做出过一些错误的决定,但是总的来讲还是有资格,可以和在座的诸位分享一下的,一共就是三点,第一点,关于用兵打仗,一定要谨慎小心,要懂得深藏不露,一开始就要早做打算,切不可泄露自己的战略意图,然后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击必胜才好。”

又说:“第二关于用人,不能只用几个人,那样会容易使得权利过于向某几个人集中,尽管效率高,但是也容易导致被架空和势力斗争的问题,但是政治的最高层核心人数太多也不可以,最好在二十人到三十人之间比较好,一定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放在身边使用,没有德行的,不值得信任,没有才能的,不值得倚靠。”

又说:“第三,关于做皇帝的修养,总之要以仁爱为本,讲究休养生息,好的皇帝不是能带着老百姓打多少胜仗,而是能够让老百姓少打多少仗,这一点是根本,各位千万要注意。”

又说:“最后,朕自己觉得,人这一生命运很神奇,当年和我大哥刘演一起起义,那时并没想到最后能当上皇帝,所以朕觉得,未来的事情确实很难以预料,关键是要竭尽全力做好眼下的事情,把握住现在,也就等于把握住了未来,谢谢大家。”

刘秀又鞠了一躬,挺直了身板,气定神闲地走到了台下,两人的讲话结束了,都让夜猫子觉得受益匪浅,你们觉得呢?

其实经常有人比较说,刘秀和刘邦到底谁更优秀的问题,夜猫子是觉得刘邦的性格粗中有细,外表豪爽大度,内心却通明达道,刘邦不怎么读书能当上皇帝,但是这一点咱们是效仿不来的,刘秀这个人温柔谨慎,深藏不露,做事情讲究抓住时机,和刘邦不是一种人。

虽说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但都取得了成就,其中有一个最根本的道理,那就是他们都在做他们自己,他们用的方法都是适合自己的方法,走出了有个人特色的人生之路,如果不考虑自己的特点,一味地模仿他人,就好像非让刘秀去学刘邦那么样地“无可无不可”地做事情,刘秀肯定会失败的。

所以最后夜猫子想说,通过对比刘邦和刘秀,我们最应该明白的是,成大事的人都是不同的,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和实际情况,一定要做你自己,活出自己才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姜子牙究竟是什么神?咋这么牛逼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姜太公为何是圣王,姜太公老婆骂姜子牙片段,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由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尤其是在新房子里面,客厅的正中央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的就是这个。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姜太公就是姜子牙,姜子牙在这里,诸神就赶紧走吧。姜子牙来了,其他诸神就要撤了,他咋这么牛逼呢?那么姜子牙究竟是什么神呢?姜子牙推翻商朝之后,便拿

  • 他是与项羽齐名的绝世勇将,却因天生神力难求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霸”,那自然指的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项羽,这也是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中华历史第一猛将。而跟项羽齐名的这个“李”呢,指的则是五代十国时的猛将李存孝了。李存孝本来是不姓李的,是个叫做安静思的放羊娃。传说幼时的他在山中牧羊,突然遭遇到了吊睛猛虎要来吃他的羊,却被当时只有豆丁大的他奋起神力,赤手空拳把猛虎

  • 他谋略超司马懿,曹丕很器重,然而曹操把他斩了,理由曹丕很服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乱世,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不仅要争地盘,更要争人才。曹操就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枭雄,为了得到人才,他甚至还搞出了一套“唯才是举”的选拔机制,激进程度恐怕前无古人。然而,曹操尽管提出了“唯才是举”,但是也打过两次脸。一次是吕布的启用上,曹操并没有“唯才是举”,而是忌惮吕布的反复无常,杀了他。另一次则是

  • 《封神演义》:商容、比干、闻仲、黄飞虎四人的朝廷地位怎么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容演员个人资料,商容简介,封神榜商容怎么死的

    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封神演义》中,殷商纣王手下有四大重臣,分别是闻太师、黄飞虎、商容、比干,他们辅佐于纣王,一时间万民乐业,国泰民安。要论闻太师、黄飞虎、商容、比干在朝廷的地位高低,要看他们的职位和爵位。1、闻太师帝乙在位三十年后驾崩,传位于纣王,闻太师为托

  • 他因仰慕曹操而入曹营,却为何不得曹操信任,并终身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但资历老,战功多,能力不俗的朱灵,最终却没有成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甚至于在后来都没有独领一兵,往往都是与徐晃、张郃和夏侯渊等将领配合出征,可见曹操对这员老将并没有给予多少信任,最后朱灵因为惹怒了曹操而被夺取兵权。这对于爱惜人才,用人不疑的曹操来说是十分反常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曹操要如此

  • 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比综合能力,谁最厉害谁最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东吴都督之位:掌控国家军权的外战先锋与魏、蜀两国不同,东吴设立都督一职,主要的职责就是主管国家的军事。每逢战事,吴王都会将军权下放给都督,战事结束之后再将军权收回。纵观东吴59年的历史中,领导人无论是称王还是进阶为皇帝,都与大都督私交甚好,也非常信任。基本上大都督所提的要求都会应允,也极少干预

  • 与“禹鼎”并列,传说中的秦始皇“照骨镜”究竟是什么奇珍异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镜子”这个物件都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怀,人们总是赋予“镜子”一种魔力,尤其对于有年代的镜子来说,要么是关乎“另一个世界”,要么就是“辟邪”,至今民间还有着宅门挂镜子的习俗。在众多光怪陆离的奇闻异事中,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秦王照骨镜。传说夏禹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

  • 孙权指出杨仪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必会作乱,诸葛亮临死是如何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延儿子娶杨仪女儿小说,魏延与杨仪,杨仪杀死魏延后的结局

    其实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会谋反,但是,他肯定会因为心中的不满而作乱。这一点,不但诸葛亮心里清楚,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孙权都看出来了。当年,孙权在大醉之后问蜀汉的使者费祎,说杨仪和魏延都是有点才能的小人。虽然任用他们对现在蜀汉有一定的好处,可是一旦任用了他们,肯定会让他们掌握重权。如果将来诸葛亮不在世了,他

  • 唐玄宗问安禄山:你的大肚里是什么?安禄山回答4个字,令人叹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属于粟特人,从小就是一名孤儿。安禄山虽然没说明文化,但他有非常强的语言天赋,通晓六国语言,所以他当了当时马市上的翻译。有一次,因为偷羊,他被当时的节度使张守珪抓住。张守珪要杀他,安禄山喊到:“大丈夫不灭契丹、灭奚,为何要杀壮士?”契丹、灭奚是唐朝主要防备的外族力量,安禄山说这句话,颇有点“激将

  • 湖南秦代遗址出土文物,改变人们对胡亥印象,人们都冤枉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兔子山遗址)在秦始皇的众多儿子当中,胡亥能成功上位,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这些皇子当中,唯有公子扶苏声望最高,身为秦始皇长子,历史上对他的点评很高,说他刚毅勇武,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并且深得人心。众所周知秦始皇为人比较残暴,扶苏屡次出面劝谏,但他这样的行为,让嬴政非常不爽,于是把他派到了北方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