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掌握了武力兵权,还要依靠士族的原因是什么?

曹操掌握了武力兵权,还要依靠士族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73 更新时间:2024/2/19 0:03:48

在三国初期,曹操无疑是最受大家关注的人物,不管大家对他多么抹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统一了北方,而且建立了国家的基础。不过曹操的道路走得极为艰难,甚至远远超过了刘备和孙权等人。在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汉贼,在正史中曹操也屡屡被自己的内部人员指责为奸贼,董承之流层出不穷,诸多名士更是对曹操唾弃不已。

但匪夷所思的是,曹操明明手握屠刀,面对这些不听话而且经常骂他的名士们,却总是客客气气的。虽然其间也发生过屠杀事件,但曹操却终归没有离开他们,一直到他临终之时都靠着这些人。这种尴尬的现象也让人不由得产生一个疑惑,曹操与名士们究竟保持着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为何如此扭曲不堪?

平常我们经常说,手中有刀,杀心四起,但敢不从,鲜血赐之。一般而言,到掌握在谁的手中,那么谁就有话语权,其他人只能臣服,但在曹操那个时代,却完全不是这样。公元196年,曹操打败了吕布郭汜等人,迎接汉献帝来到许都,自此以后曹操开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模式。

也正因为有汉献帝的号召力,所以周围的名士和世家大族们纷纷来投,这之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崔家也有著名的杨家,更有颖川世家大族司马家和荀家。当时的曹操凝聚了太多的人心,所以在之后与袁绍的战争中才能以少胜多,最终让自己成为北方唯一的统治者。

客观的说,曹操的成就让人佩服,但他的好运却似乎到此为止。据史书记载,接下来的历史非常尴尬,那些原本帮助曹操的世家大族们,纷纷站在了曹操的对立面。先是爆发了衣带诏事件,国舅董承因此献身,曹操将整个宫廷进行了一轮血洗,但有相当多的名士贵族流亡与刘备处,这些名士贵族们公然背叛曹操。

紧接着,曹操在公元213年称魏公,于是立刻遭到了最信任的谋士荀彧的反对,双方进行了可怕的政治较量,最终荀彧以自杀来反抗曹操。最后,曹操颁布了唯才是举令,世家大族纷纷反对曹操这一令,结果这一过程又是引起无数的政治风波,关于曹操的刺杀案件更是此起彼伏,据说连华佗都牵涉其中。

从以上记载来看,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最终变成了携天子以令诸侯,昔日帮助他成就天下的名士们,一个个都成为了他最强劲的对手。

但让我们不可思议的是,不管曹操与他们有多大的纠葛,不管曹操杀死了多少人,曹操最终还是没有抛弃这些名士们,依旧依靠着世家大族。按理来说,曹操和世家大族有着深仇血海,例如被杀死的杨修,又例如被杀死的孔融,就连大名鼎鼎的崔琰也都是死于曹操手中。若按照一般的逻辑,曹操与他们根本没有缓和的余地,为何双方还是以不情不愿的姿态结合在一起呢?这背后其实大有讲究。

其一,传统不可逆。据史书记载,汉朝一直都在实行察举制,表面上看是以孝顺和廉洁成为晋升的资本,但事实上这些孝廉都是世家大族推举而出,就连曹操本人也是如此。史书有载,曹操在公元174年被推举为孝廉进入洛阳,因此,他深知传统的可怕性。

当时汉朝的结构就是如此,一个名义上拥有天下的皇帝,却因为统治制度还未真正成熟,所以需要依靠更多的世家大族联盟共治天下。在这种框架之下,官员多出自于世家大族,帝国的合法性也来自于他们。

这些人振臂一呼就有百万人拥护,这些人奋笔疾书,天下就共尊汉献帝。曹操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当年尊奉汉献帝为天下之主,这才有了后来官渡之胜,才有的崔家荀家和司马家的追随。只要这种传统没有被打破,曹操的统治就需要他们帮衬,所以双方犹如吵架的夫妻一般,难免床头吵架床尾和,至少也要等到曹操统一天下以后,才能彻底与他们划清界限。

其二,财富之源。据史书记载,汉朝的经济政策非常尴尬,或许是因为源自于刘秀时代的阴影,所以汉代的财富都掌握于豪强大族手中。这些人不仅拥有无与伦比的威望,同时还掌握了国家财富的基础。

以孔融为例,孔家拥有无与伦比的声望,天下读书人和做官之人多数出自此门,因此,只要有孔家支持,那么无数人才都会纷纷涌现于朝廷。又例如清河崔氏,曹操将自己的儿子和崔家联姻,那么天下文人皆会归于曹家,这才有了后来曹操引领的建安时代。

除了人才的财富以外,赋税收入也同样需要依赖他们。因为当时豪强大族侵占土地,除占领区域以外,北方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在这些世家大族手中。曹操如果不想弄得天下鲜血淋淋,那么就必须要跟这些人谈判妥协,给他们官职给他们尊重,这些人才会一点点的提供国家赋税。

而且更为有趣的是,世家大族不仅拥有土地上的税收,而且还拥有土地上的人口。虽然汉朝不流行奴隶制,但世家大族拥有的家庭和农民数量大的吓人,国家需要军队,来源那可就需要依赖于这些世家大族。

其三,公道自在人心。这句话最受中国古人推崇,但其实背后也是大有讲究。曾经有学者就提出。在秦汉时期真正决定公道的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些世家大族。因为是由世家大族手握笔杆,他们不仅决定舆论的走向,甚至还记载了历史的时刻。

详情可以参考一下当年的太史公,像他那样的人物都会以世家大族自居,将卫青霍去病等人列入佞幸之中,由此可见世家大族的刀笔之厉害。曹操虽然早些年号称敢负天下人,但伴随着自己步入老年,他也开始为自己的后人做打算,因此,他最终选择了曹丕,这个世家大族的代言人,甚至让此人后来搞了一个专门支持世家大族的九品中正制。

所以,结合以上的记载来看,曹操虽然手握重兵,但却还真拿这些世家大族没有任何办法。杀人和暴力永远不是维护统治的最好手段,历史更多的时刻是妥协与无奈。当年的世家大族是如此,曹操也是如此,所以双方就构成了一个如此尴尬的关系。

更多文章

  • 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为何仅仅过了一夜,貂蝉就自尽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在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貂蝉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没有直接说貂蝉被赠给了关羽,只有在元曲中才有这么一幕。而无论是哪一种版本的元曲,最后貂蝉都是死了,这究竟是为何呢? 貂蝉原本是王允的义女,当年董卓乱政,王允为了救天下苍生,便请求自己的义女上演一场离间计,先是将貂蝉献给吕

  • 曹操所做最高明的事,让汉献帝感动不已,直接促使他的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时如何对待当时的皇帝是个大问题,更是个重要的问题。而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了袁绍、袁术、董卓这三个人就是因为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出了岔子最后才一定意义上的对他们的后续之路导致了不同的影响。但是袁绍其实只是更大意义上的心动,或者说是,他所想的最后没有实施。所以他在逐鹿天下的路途上走的要比董

  • 曹操当年到底盗了谁的墓,养活了军队3年?墓主不是一般的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盗了哪个墓,曹操当年挖了谁墓,曹操都掘过谁的墓

    在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中原打仗时,当时的袁绍势力强大,曹操那时候是远不及袁绍的,曹操急需要用钱招兵买马,就在这时曹操便想到了盗墓,拿死人的钱。于是便建立了这两个盗墓的团体。据记载摸金和发丘是一个整体森严直属曹操指挥的一支队伍,跟随曹操到处掘人坟墓。当时的才子陈琳还曾说过:曹贼为养军队,到处挖人坟墓

  • 曹操当年为何要杀华佗?真是因为多疑?12年后才知曹操可能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最后悔杀了华佗吗,曹操为何执意处死华佗,曹操怒杀华佗错在曹操还是华佗

    曹操因为常年打仗,脑袋里有淤血患上头风病,一头痛起来浑身冒汗,为了治这个病看过很多名医但始终没有药到病除。经过华歆推荐,曹操把名满天下的神医华佗找来看病,华佗最开始是用针灸来帮曹操缓解头疼,刚开始曹操感觉头疼好多了,但习惯了针灸之后又恢复到以前的程度,要华佗想办法除根。 华佗只有一个办法将头风病连

  • 曹操当初若同意华佗进行开颅手术,结局会如何?史学家:直接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被称为“外科圣手”的华佗,竟然大大方方对着曹操说,您这个病得来一个开颅手术才能治好,后来发生了什么呢? 华佗,出生于公元145年,字元化,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我们今天用“华佗在世”、“元化重生”来称赞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就来源于华佗。 其实古代有很多发明和尝试,放在今天看都让人觉得不可思

  • 曹操居《魏书》第一,为何刘备孙权却在《蜀书》《吴书》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书简介,吴书和魏书哪个好,曹操魏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晋朝之前有过一段令无数人研究的历史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曾先后出现曹魏,蜀汉与东吴三个政权,并形成过“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演义》也因描述这个时期而被无数人探索其中的英雄豪杰,政权交替。 在汉朝因为内外原因最终走向末路,无力掌管军阀,导致烽火连绵,天下大乱。而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

  • 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貂蝉为何第二天就上吊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布死后为什么貂蝉每晚去找关羽,貂蝉1v1貂蝉单挑技巧,貂蝉貂蝉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前期的重要角色。她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罗贯中详细描述了貂蝉这个美人的一举一动,包括神态举止和所思所想。但是在吕布身死之后,貂蝉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作者面前了。 罗贯中这样写其实是有理可

  • 曹操对汉献帝有多好?死前给他留三张保命符,曹丕也拿献帝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显然和汉献帝不听曹操话一样,曹操也不会听这群二货重臣们的意见,于是就发生了一些不太友好的事情,那就是一些不太听话的臣子们被清除掉了,反正大汉朝的国库不太足,工资不太多了,所以这些不太听话的臣子们就下了岗,当然了为了不浪费粮食很有可能这些臣子以后都吃不了饭了。于是在这样相互不合作的情况下,曹操慢慢被

  • 曹操墓:难解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被誉为三国时最大的奸雄,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当时三国最大的魏国势力。但是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过时间长河的屠杀,曾经建立一番功勋的曹操也被迫走入了历史的烟尘之中。但是生性狡诈多疑的曹操却担心起自己的身后事,为了让自己死后能够安稳长眠、曹操布下了七十二疑冢。但曾经以为

  • 曹操在决定是否处死吕布时,刘备为何要急匆匆站出来建议杀掉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和《后汉书》关于这两件事的记载。《三国志.吕布传》: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