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斩杀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了一句话成千古名句

曹操斩杀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了一句话成千古名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52 更新时间:2024/2/19 0:03:40

素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称号的曹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曹操在打败袁绍后彻底统一了北方,为后来魏国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达到这样的成绩,也离不开他周围的文臣武将。将军以夏侯惇张辽许褚等人为代表,谋士则由郭嘉,荀彧,程昱等人为典型。

在众多文臣当中,有一个人因为恃才放旷,屡屡挑战曹操的底线,最终招致杀身之祸,他就是主簿杨修。在杀掉杨修之后,其父杨彪在一次与曹操的交谈中,说出了流传千古的名言。

一、世子争位

曹操在经过赤壁之战的失败后,决定暂时回到北方休养生息。他的年龄越来越大,而选择谁继承自己的霸业则成了一件令他头痛的事情。曹操有五个儿子,长子曹昂在早年宛城之战中身亡,现在的嫡长子是曹丕,次子曹植,还有曹彰和曹冲。

曹冲称象的典故众所周知,曹操非常喜爱这个聪慧的小儿子,但是一代神童却过早夭亡,曹操在伤心后只能另觅他人做世子。曹彰是一介武夫,胸无城府,毫无政治谋略,这个选择被曹操早早地过滤掉。只剩下曹丕和曹植是最有力的人选,而世子之争也主要是围绕在两人之间进行展开。

曹丕稳重,心有野心但不显露,不失为一个合适的人选。但曹操更喜欢文采斐然的曹植。曹植的才华天下皆知,曾经写过《洛神赋》,《白马篇》等传世名作。曹操和自己的这两个儿子并称为“三曹”,他们父子三人是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建安风骨也是从他们这开始发源的。

虽然曹丕也具备一定的才华,但是和弟弟曹植比起来不免相形见拙。后人谢灵运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充分阐述了曹植的文学水平。

虽然曹植才华横溢,但是他的政治眼光却不如曹丕。两个人明争暗斗许久,各自有一班拥护人马。曹操对此事心知肚明,他也有意考量二人,想看看谁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初的司马懿,贾逵等人和曹丕是同一立场,而杨修则站在曹植这边。两队人马用尽浑身解数,誓要帮自己的主公争取到世子之位。而杨修最终的悲惨结局,似乎就在这个时候被注定了。臣子干预王室家事,本就是大忌,特别是像曹操这样多疑的人,更是对此深恶痛绝。

二、杨修之死

根据《三国志》记载,杨修最终死于曹操之手。但是导致他殒命的并不是《三国演义》中的“鸡肋”一事,而是杨修在和曹植饮酒时,说了曹彰的坏话,曹操听到后大为震怒,以“前后露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处死。

杨修生平恃才傲物,仰仗自己的聪慧口无遮拦,他在此之前就已经引起了曹操的极大不满。曹操曾经下令命人修建相国府的大门,修建成功后,他亲自过来巡视,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左右人皆不知其意,只有杨修答了出来。

“丞相在门里面加了个活字,这是嫌门太阔了,再修窄一点为好!”杨修笑眯眯地解答了众人的疑惑。此事后来传到曹操耳中,他虽然笑着称赞杨修的聪颖,但是心里却对杨修猜出自己想法一事耿耿于怀。

推进杨修步入死亡之局的是他的“鸡肋”说。当时杨修身为主薄跟随曹操行军,在夜晚士兵询问曹操口令时,后者正在食用鸡肋,于是直接脱出而出“鸡肋”的口令。传到杨修耳边时,他大笑着让众人收拾行李。

大家正在面面相觑时,杨修告诉了众人答案。“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丞相此时的处境就像这鸡肋,这是要撤军的意思啊!”大家这才恍然大悟,纷纷回到营帐收拾行装。曹操出营巡视的时候,看到大家整理衣物,究其原因,对杨修厌恶更深。

《三国演义》中将这个事件改编成导致杨修死亡的助推器,但真实的历史上,杨修并没有因此被处死。而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时,被曹操下令处斩,杨修死时才仅仅四十五岁。

三、舐犊之情

在杨修死后,其父杨彪伤心过度,日渐消瘦。但他身为曹操的部下,仍然要每日上朝。杨彪官拜太尉,虽然不及曹操权势滔天,但是也有自己的势力。

即便如此,杨彪也不敢轻易得罪曹操,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因此在后者面前更加谨小慎微。在一次不期而遇中,曹操有意试探杨彪,就故意问他为什么近日瘦得这么厉害。

这是曹操对自己的试探,看看他是否对处死自己儿子的曹操怀恨在心,杨彪心知肚明。接下来他的回答则成为了千古名句,他不卑不亢地答道:“愧无日寇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这句话意思是恨自己没有金日磾那样的先见之明,没有好好教育杨修,但是他对自己的儿子仍然有一颗像老牛舔舐孩子的爱子之心。

曹操听了他这句话,顿时有些惭愧,甚至有些后悔杀掉杨修,看着一个父亲失去了自己的儿子,这种痛苦他曾经也经历过。但曹操并没有将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只是象征性地安抚了一下杨彪就离开了,但从此他再也没有试探过杨彪。

四、总结

杨修的死并不是因为他屡次三番让曹操产生厌恶,真正的原因是他参与了世子之争,而且攻击性太强。杨修没有想到,这种性格迟早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曹操对他人干涉自己的家事向来是最为忌讳,所以杨修之死,和他深陷曹氏家族的政治漩涡脱离不了关系。

杨彪年事已高,却要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作为一个父亲,这种煎熬无疑让人心力交瘁。而他回答曹操的这句话也造就了一句成语“老牛舐犊”,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疼爱之情。

上述内容是笔者根据史料《三国志》的部分篇章所创作的,如果对杨修其他轶事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翻阅其他相关史料。相信每个人都会对这件事产生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历史独特的魅力之处。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个关注,谢谢您的支持。

更多文章

  • 曹操掌握了武力兵权,还要依靠士族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兵败后的锦囊妙计,东汉士族排名,曹操被夺兵权完整视频

    在三国初期,曹操无疑是最受大家关注的人物,不管大家对他多么抹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统一了北方,而且建立了国家的基础。不过曹操的道路走得极为艰难,甚至远远超过了刘备和孙权等人。在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汉贼,在正史中曹操也屡屡被自己的内部人员指责为奸贼,董承之流层出不穷,诸多名士更是对曹操唾弃不已。 但匪夷所

  • 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为何仅仅过了一夜,貂蝉就自尽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在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貂蝉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没有直接说貂蝉被赠给了关羽,只有在元曲中才有这么一幕。而无论是哪一种版本的元曲,最后貂蝉都是死了,这究竟是为何呢? 貂蝉原本是王允的义女,当年董卓乱政,王允为了救天下苍生,便请求自己的义女上演一场离间计,先是将貂蝉献给吕

  • 曹操所做最高明的事,让汉献帝感动不已,直接促使他的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时如何对待当时的皇帝是个大问题,更是个重要的问题。而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了袁绍、袁术、董卓这三个人就是因为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出了岔子最后才一定意义上的对他们的后续之路导致了不同的影响。但是袁绍其实只是更大意义上的心动,或者说是,他所想的最后没有实施。所以他在逐鹿天下的路途上走的要比董

  • 曹操当年到底盗了谁的墓,养活了军队3年?墓主不是一般的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盗了哪个墓,曹操当年挖了谁墓,曹操都掘过谁的墓

    在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中原打仗时,当时的袁绍势力强大,曹操那时候是远不及袁绍的,曹操急需要用钱招兵买马,就在这时曹操便想到了盗墓,拿死人的钱。于是便建立了这两个盗墓的团体。据记载摸金和发丘是一个整体森严直属曹操指挥的一支队伍,跟随曹操到处掘人坟墓。当时的才子陈琳还曾说过:曹贼为养军队,到处挖人坟墓

  • 曹操当年为何要杀华佗?真是因为多疑?12年后才知曹操可能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最后悔杀了华佗吗,曹操为何执意处死华佗,曹操怒杀华佗错在曹操还是华佗

    曹操因为常年打仗,脑袋里有淤血患上头风病,一头痛起来浑身冒汗,为了治这个病看过很多名医但始终没有药到病除。经过华歆推荐,曹操把名满天下的神医华佗找来看病,华佗最开始是用针灸来帮曹操缓解头疼,刚开始曹操感觉头疼好多了,但习惯了针灸之后又恢复到以前的程度,要华佗想办法除根。 华佗只有一个办法将头风病连

  • 曹操当初若同意华佗进行开颅手术,结局会如何?史学家:直接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被称为“外科圣手”的华佗,竟然大大方方对着曹操说,您这个病得来一个开颅手术才能治好,后来发生了什么呢? 华佗,出生于公元145年,字元化,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我们今天用“华佗在世”、“元化重生”来称赞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就来源于华佗。 其实古代有很多发明和尝试,放在今天看都让人觉得不可思

  • 曹操居《魏书》第一,为何刘备孙权却在《蜀书》《吴书》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书简介,吴书和魏书哪个好,曹操魏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晋朝之前有过一段令无数人研究的历史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曾先后出现曹魏,蜀汉与东吴三个政权,并形成过“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演义》也因描述这个时期而被无数人探索其中的英雄豪杰,政权交替。 在汉朝因为内外原因最终走向末路,无力掌管军阀,导致烽火连绵,天下大乱。而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

  • 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貂蝉为何第二天就上吊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布死后为什么貂蝉每晚去找关羽,貂蝉1v1貂蝉单挑技巧,貂蝉貂蝉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前期的重要角色。她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罗贯中详细描述了貂蝉这个美人的一举一动,包括神态举止和所思所想。但是在吕布身死之后,貂蝉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作者面前了。 罗贯中这样写其实是有理可

  • 曹操对汉献帝有多好?死前给他留三张保命符,曹丕也拿献帝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显然和汉献帝不听曹操话一样,曹操也不会听这群二货重臣们的意见,于是就发生了一些不太友好的事情,那就是一些不太听话的臣子们被清除掉了,反正大汉朝的国库不太足,工资不太多了,所以这些不太听话的臣子们就下了岗,当然了为了不浪费粮食很有可能这些臣子以后都吃不了饭了。于是在这样相互不合作的情况下,曹操慢慢被

  • 曹操墓:难解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被誉为三国时最大的奸雄,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当时三国最大的魏国势力。但是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过时间长河的屠杀,曾经建立一番功勋的曹操也被迫走入了历史的烟尘之中。但是生性狡诈多疑的曹操却担心起自己的身后事,为了让自己死后能够安稳长眠、曹操布下了七十二疑冢。但曾经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