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读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才明白:人活着,是一场归途

读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才明白:人活着,是一场归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50 更新时间:2024/1/10 7:19:05

可惜,仕途不顺,因为大臣李林甫对唐玄宗说了一句“天下的贤才都在朝廷里了,下面一个也没有了”,导致科考的路,都荒废了。

人生到底要何去何从?杜甫想起了唐朝的八位名人,挥笔写下《饮中八仙歌》。

人有很多种活法,但殊途同归。应该是,不得志的人,喜欢喝酒,一醉解千愁。

一闭眼就是一生,一回头就是上下五千年。

到了一定的年纪,读懂杜甫的诗,就会明白:人活着,是一场归途。

01

贺知章:职场再好,也要退休。

诗句:“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年少的贺知章,喝醉了,还骑马出行,摇摇晃晃之后,眼睛看不清路了,掉到水井里。人们见状,纷纷伸手去搭救,可是他却在井底睡着了。

走进官场的他,兢兢业业,还算顺利。人老了,越来越思念家乡,于是在八十六岁时,主动退休,感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再好的位置,到头都要舍去。你若是舍不得,那就干到迟暮之年。

人没了,位置还在,并且后来者居上。

谁都要接受,人走茶凉的规则。你若是执着位置,那就太难过了,退下来,无官一身轻,就像从内进入职场一样。

02

李琎:身不由己,活在当下。

诗句:“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汝阳王李琎,贵为皇亲国戚,但是他并不自在,仍旧要服从皇帝的安排,要为大家族考虑。

他很想去酒泉这个地方做官,可以随时喝美酒,不问世事。

为了达成心愿,他每天喝三斗酒,才去上朝。但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想一想,谁的人生,能够真正自由呢?

你我都是受制于人的。当我们老了,没有人盯着你了,但是你要学会自律,要顾及到道德,不触碰法律,还得树立家庭的形象。

别难受,要学会感受当下的幸福,享受当下的时光。

03

李适之:争来争去,是一场空。

诗句:“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左相李适之,喝酒用大杯,还位高权重,但是他不满足于当下,而是和当朝宠臣李林甫争来争去。

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非常狠毒。一张奏折,弹劾了李适之与韦坚结党营私。之后,李适之被贬为宜春太守。

原来,门庭若市,现在,门庭冷落。他很不习惯,感慨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被贬之后,他闻讯韦坚被杀,内心恐惧不安,选择了自尽,只是活了五十四岁。

我们以为,人需要很多东西,于是猛烈地争夺。

房子、车子、位置、孩子的未来、无限美好的爱情、长寿......你想要的东西,逐一得到,却发现自己到了欲望的陷阱。

当我们很老的时候,发现只有健康是自己的,其他都是浮云。再往后,健康也丢了,呜呼。

04

崔宗之、苏晋、焦遂:名利再多,本是平凡。

诗句:“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崔宗之,袭封齐国公,长得玉树临风,喝酒之后,模样更美了,可是人生最后,不知所终。

苏晋,几岁就能写文章,官场混迹多年,喜欢参禅,但挡不住酒香,还卒于任上。

焦遂,一个有趣的普通人,平时有些口齿,不爱说话,一喝酒,马上就滔滔不绝,变得外向了。但是不爱功名利禄。

人生最美是淡然,余生最稳是平凡。

就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喝酒聊天,夸夸其谈,也没有什么不妥。没有了名利的争夺,舍去了繁杂的礼仪,把套牢自己的规矩,都丢开,那就真正能痛快地活了。

人在低位,低配生活,照样很高贵。

躬耕的生活,也能培养陶渊明这样的文豪,还能留下桃花源这样的盛景。

把心态,放得低低的,人就自然高贵了。到头来,我们都会羡慕那些能平凡的人。

05

李白:兜兜转转,还在原地。

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结交贺知章之后,被唐玄宗欣赏。但是放荡不羁、好酒贪杯,加上得罪了杨贵妃、高力士等人,不得不离开皇宫。

为了一展宏图,李白又去了永王李璘的手下做事,不料卷入了永王发动的叛乱之中,有了牢狱之灾。

五十多岁的李白,为了躲避战祸,带着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再往后,他在宋若思幕下,又遭流放。

一辈子,去了不少地方,寻找了不少突破口,但最后还是“一事无成”的样子。我们也不是如此么?去了远方求学,在不同的城市打工,在很多的单位留下了身影,但是到头来,还是老样子。

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谋生而已,不要说得“很了不起”。

在任何一个节骨眼上,我们最需要的,也就是一个家庭。

家不大,但是你的出发点,也是你的归宿。

06

张旭:一撇一捺,人生潦草。

诗句:“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是一个书法家,名气很大,但是他很爱喝酒。

褪去帽子,不顾形象,端起酒杯就喝。如果要写字,那就是狂草。偶尔,兴趣来了,用头发沾上墨水,也当成了笔。

疯疯癫癫的样子,不就是人生?

人字一撇一捺,好写,但是写不好。潦草是在所难免的。因而,好的人生,都是习惯性潦草,不求太精致,更不要什么“伪精致”。

人生有计划,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人生有理想,但抵不住现实;人生有真爱,但是错爱却频繁出现;人生有安逸,但运动是永恒的......人老了,发现遗憾太多,这就是潦草的见证吧。

07

俗话说:“悲欢离合一杯酒,生老病死一辈子。”

别追求太多,那样会困住自己的。打开心扉,让来的来,让去的去,留不住的就放手。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年轻气盛的我们,如朝霞出门,映红了半边天;年老色衰的我们,如晚霞西沉,半江瑟瑟半江红。

人生百年,活着喝酒,死去祭酒,浮云一朵。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满江红》大热,很多人不了解秦桧这货咋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1090年—1155年11月18日),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长期以来也一直被世人视为汉奸或卖国贼,因其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被人们骂了千年。那么他是这样死的病逝的,绍

  • 杨玉环到底有多美?连李白都对杨玉环赞赏有加,复原图像这位演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中杨玉环和李白的关系,李白和杨玉环一起打野,李白给杨玉环的诗

    那么作为唐朝美人的杨玉环实际到底有多美呢?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对杨玉环都是赞赏有加的。而最近有专家还原了历史上杨玉环的真实容貌,看如今的复原图真的是和这位演员非常的相似的。从照片上来看,杨玉环就算放到如今的演艺圈里边,也是可以说得上是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的。圆圆的脸蛋,虽然并不是很多人所看好的瓜子脸

  • 《满江红》秦桧为何要至岳飞于死地?原因值得让人们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北宋时期,政治贪婪严重,官员贪污、骗税等现象屡见不鲜。而岳飞却以"忠孝节义"为中心,积极推行军民合作、改良军制等一系列政策,深得人民拥戴。在岳飞的治军下,他的部队战斗力极强,多次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引起了当时权力核心——宰相秦桧的警惕。秦桧在政治上采取了强硬的手段,他

  • 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兄屠弟, 灭绝诸侄 ,后是否有弑父篡位的企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臣于兄弟无丝毫(辜)负,今欲杀臣,似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 高祖李渊看后惊愕异常,当即回复李世民,命他于次日到宫中当着众大臣的面和建成、元吉对质,一起来弄明白此事之真伪。太子李建成知道这事后,决定明日一早和弟弟李元吉一起入宫去拆穿李世民的谎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宋朝男子为何也戴花?“全民簪花”成为时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贯穿古今,历朝历代的文化习俗演变与兴盛更是整个历史进程中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娇艳盛放”、“明艳动人”、“笑靥如花”等,历来被当做是形容女子容貌出众的辞藻。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清明开放的宋朝文化中,男子们却将“头戴一朵花”视为时尚潮流的象征。假如你走在宋朝的大街小巷,定然会

  • 李白吹牛吹破天的一首诗,杜甫夸赞不已,最后两句道破官场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开元十二年,在大匡山学习了10年的李白终于“毕业”了。学有所成,怀揣梦想的他,准备到外面的世界闯一番天地,于是便开始了仗剑走天涯的羁旅生活。在离别之际,李白还恋恋不舍地在大匡山书院写下了一首《别匡山》。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

  • 南宋年间的东南“铁三角”如何影响近千年学术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来源:凤凰网国学作者:普庆龄 2018-05-22 10:34八百多年前的“朱张会讲”与“鹅湖之会”,堪称中国思想史上两件盛事,两次盛会分别开启了书院自由讲学论道与学术辩论之先河。与这两次盛会息息相关的三位著名的理学宗师——朱熹、张栻、吕祖谦,被尊称为“东南三贤”。朱熹开创了“闽学”,吕祖谦开

  • 当领导的,看完唐太宗的这3点用人,你就懂得该如何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不要凭学历和出身看人贞观三年,唐太宗鼓励文武百官上书,直言朝廷政事得失。中郎将常何的家客马周的20多条意见呈递到了唐太宗那里。这些意见居然都十分符合唐太宗的心意。唐太宗随即宣旨召见马周,见马周迟迟未到,太宗又四度派遣使节催促。在召见了马周并交谈以后,唐太宗感觉其的确是个贤能之才,于是授予马周门下

  • 南宋的转折和衰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讲稿|南宋的转折和衰微 2019-01-28 10:19 以下内容整理自东方历史沙龙(第155期)。 嘉宾: 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 张祎: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史学博士。 以下内容整理自东方历史沙龙(第155期)。嘉宾:虞云

  • 宋手刀与辽竹节青铜灯:金华市博物馆特展《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精品巡礼8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宋手刀与辽竹节青铜灯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8《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