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期中国与暹罗双方友好交往的特征与影响

明朝时期中国与暹罗双方友好交往的特征与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13 更新时间:2024/1/23 10:16:43

明朝与暹罗的友好交往是沿袭了明以前的中泰关系,从汉代开始一直进行交往,虽然明以前的暹罗还没有统一国家,只是位于暹罗土地的小国家而已,不过笔者认为那些国家就是暹罗国的祖先国家,所以中国与泰国之间友好关系从汉代已经开创了,到了明朝还是仍然存在。

交往的悠久继承

汉代中泰之间关系属于经济贸易关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与泰国之间关系就变为“朝贡制度”关系了,这双方的朝贡关系一直被使用到了明时期,不过明代中国与泰国之间关系又发展了一步成为“朝贡贸易制度”关系。

因为这一段时期除了出现暹罗(泰国)方面积极遣使臣来华朝贡之外,明朝方面还把赠品赐给暹罗国或者遣使带着赠品前往至暹罗赐给暹罗国及大臣官僚,暹罗国就把明朝赐给的赠品卖出去收获了庞大利益,发展了国家的经济贸易。

另外,明朝沿袭汉朝的传统藩属国体系,明朝对周边国家的看法是明朝的属国,必要来华进行朝贡,暹罗也属于明朝的属国,是因为在整个明朝出现了暹罗经116次派遣使臣来华朝贡,虽然暹罗国的思想自己不是明朝的属国,但是如果属国必要给明朝进行朝贡的话,暹罗遣使来华朝贡事情也算成属于明朝的藩属国体系。

交往的频繁、密切

依赖中国史料研究明朝与暹罗之间关系可以看出明初时期暹罗大部分是年年都一直遣使来华朝贡,虽然明朝对暹罗规律了命令暹罗一年一次朝贡或三年一次朝贡,如洪武五年明太祖宣布了周边国家进行朝贡之次数:“今一岁之间贡献数至,既困弊其民,而使濒海,道路艰难,其所贡献,亦无过侈之物。中书其以朕意谕至占城、安南、西洋琐里、爪哇、浡泥、三佛齐、暹罗斛、真腊等国。”

有些时代暹罗没有遵循明朝令暹罗要三年一次朝贡的规律,比如洪武四年、洪武六年、永乐元年、永乐二年、宣德元年、宣德二年、正统三年等,这些年暹罗在当年超过一次遣使来华朝贡。

另外,在某时代暹罗先后年年一直遣使朝贡,比如洪武年间、永乐年间等,虽然出现了暹罗没有尊重明朝朝贡次数的规律,不过明朝也没有解决、批评这样的行为,只有几次朝贡被拒绝而已,如洪武六年和七年,在这两年有次被明朝拒绝,不接朝贡,除了这两年以外,暹罗进华入贡明朝都接受贡献。

另外,暹罗频繁遣使来华朝贡的事情可以看出明朝与暹罗之间关系是非密切的,是因为明朝与暹罗之间有许多事情都获得对方的松绑和帮助,比如暹罗使团来华朝贡的时候经常与中国人民做生意,有时候违反明朝的规律买了明朝违禁品或人民带回暹罗国为家奴,暹罗使团没有获得什么负罪,明朝人民方面却要负罪。

或者暹罗船被风飘至明朝海岸以及没有勘合确认自己是不是正式使团的事情,明朝官僚把揽所有暹罗国那条船的物品,然后明朝政府知道这条暹罗船真正要前往琉球进行修好两国之间关系,明朝就命令官僚把所有物品还给暹罗使团以及帮他们修理这条船。

或者在万历年间,侵扰朝鲜,明朝要去征服,暹罗国方面对这件事情要帮明朝征服就提供自己国家的军队去帮助,但是明朝给暹罗拒绝,是因为暹罗国离和朝鲜很远,不适合率军队来帮助明朝。

暹罗被拒绝了以后还是与明朝进行朝贡的,虽然朝贡的次数越来越减少,但是还是仍然存在着,没有被断。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明朝与暹罗之间关系比较密切的,因为双方国家都对对方交往帮助和松绑。

交往的典型、代

明朝与暹罗之间友好关系属于‘贸易朝贡制度’的关系,为什么双方国家之间关系是朝贡贸易制度的关系呢?如按照明以前的各朝代看中国与泰国之间关系大部分的史料都记录了双方国家间关系都属于单独的经济关系或者朝贡关系,再看明时期的双方国家之间关系。

虽然明朝把暹罗国当为自己国家的属国,不过暹罗方面却没有认为自己国家属于明朝的藩属国,暹罗只是看双方经济贸易,虽说当时也发现了双方国家进行了政治交往或者社会化交往,但最主要的目的是经济贸易的利益,所以明朝与暹罗之间关系指的是朝贡贸易关系。那么明朝与暹罗之间朝贡贸易繁荣关系是怎么样的?

涉及明代的中国史料来说明朝与暹罗之间出现了双方国家对对方进行了138次友好交往,在这138次交往之中有116次是暹罗方面遣使来华进行交往(朝贡),有22次是明朝方面遣使前往暹罗进行访问和赐给赠品。

如果只看明代中国与泰国之间双方友好交往的次数还是不能回答明代中泰之间关系是最繁荣的时期,要看各个朝代的双方国家之间关系的次数才能回答明代中泰之间关系最频繁、最繁荣的时期,是因为与别的朝代对比中泰之间次数是最多,这样使明代中泰之间属于朝贡贸易关系,现明代中泰之间友好交往的典型、代。

另外,这种朝贡贸易制度对双方国家各方面都出现进行交往,比如对经济方面虽然朝贡贸易制度对明朝来说是带来了亏损状况,因为无论是暹罗还是别的国家,明朝都对来华朝贡各国家使用了厚往薄来的手段,加上那些明朝赐给朝贡国家赠品的价值是很高的,来华朝贡国家的贡品价值却比明朝赠品比较低,所以就对明朝经济方面带来了亏损情况。

对暹罗经济方面都带来了发展和庞大利益,可以看暹罗遣使来华朝贡的次数来现暹罗国获得经济利益,因为明朝赐给暹罗的赠品价值很高,带去卖出去会获得了很高价格,发展了国家经济状况。对双方的政治方面来说如果暹罗要来华报告国家的政治情况,暹罗使团必要载着贡品进行朝贡作为最主要的目标,然后才能给明朝报告国家的政治情况。

对明朝方面来说这种关系使得明朝会干预暹罗与暹罗周边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虽然暹罗就把国家的经济利益为主,不过明朝却把暹罗国作为藩属国,所以明朝认为自己有权利地干预暹罗侵扰周边国家的矛盾,建立和平。

对社会与文化方面在暹罗国的社会上华人会当为暹罗官僚,代替暹罗国王来华朝贡,使得暹罗华人的地位比较高的。对明朝方面可以传播自己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因为明朝的赠品大部分都是衣服之类,所以除了卖出去以外,暹罗官僚会有机会穿中国服装,或者会把明朝的布料来纺织。

暹罗人民阶级也接受了许多中国文化,比如用品、家具、食料等这些中国式都出现在暹罗社会,发展了双方社会文化交往。这些原因都是‘朝贡贸易’是明朝与暹罗之间友好交往的典型或代。

更多文章

  • 给侍制:独特的唐朝家庭养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古时中国“以孝治天下”,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老有所养”的儒家尊老敬老思想。《礼记·曲礼上》载:“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60岁以上即为老人。? 周朝时,老人的标准提前至50岁,并实行 “家庭养老” 模式。为了让儿孙更好地赡养老人,有“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

  • 兰州市博物馆的西夏青铜僧帽壶! 比最早的元代僧帽壶还早三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比最早的元代僧帽壶还早三十年看到这把壶的第一眼,我就想起了唐僧。无他,壶口部分的造型,和《西游记》中唐僧头上戴的帽子——五佛冠,非常类似。壶口周围,一圈凸起的,几片状如玉圭形的薄片围拢。因其,类似僧帽五佛冠,故名为僧帽壶。这把壶为兰州市博物馆所藏,网上也有它的照片和资料。我感兴趣的是,这把壶的年代。

  • 民间故事:唐朝才子求妻,偶遇阴吏,欲改姻缘反而弄巧成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次游学的路上,路过山西。天色渐晚,便在城南一家客栈住宿。老板见他书生打扮,便求张固给他客栈写个店名,张固见老板实诚,便为客栈写了个店名。张固写完后,有个客人见他才学出众便要替他做媒,说想把前任临河县县令的女儿许配给他,约好第二天早晨在客店西面的金龙寺门口会面。张固求婚心切,一宿辗转无眠,第二天,天

  • 同样是篡位的皇帝,为何李世民和朱棣的历史评价差别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李世民,很多人想到的应该都是“贞观之治”“大唐盛世”之类的溢美之词吧?李世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唐朝的的国力也被他发展的极其强盛。但是人们很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李世民的皇帝之位并不是正经继承来的,而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篡位得来的。同样是篡位的皇帝,朱棣跟李世民的评价却是差别很大,明朝的皇帝

  • 羸弱的宋帝国:大宋三百年国阼背后,是以妥协和耻辱作为代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赵光义,宋帝国的第二代君主,按道理哥哥赵匡胤去世后,这个皇帝的应该由赵匡胤的儿子来做,可最后上位的却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这背后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烛影斧声”的故事。首先,赵匡胤的死很突然,他自己估计也没预料到,毕竟他的身体是很好的,作为马上皇帝才五十岁就会暴毙,他想不到,同样当年的秦始皇嬴政也想不到

  • 昭义军节度使丁会:跟随朱温三十年的老将,为何背叛朱温而投靠李克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天祐三年(906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攻打潞州,昭义军节度使丁会开城投降。丁会跟随朱温近三十年,是宣武军老将,为何会轻易背叛朱温而向老对手李克用献城投降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追随朱温丁会出身平民,因为父亲疏于管教,因此少时行为放荡,不肯学习手艺与种地。后来丁会觉得葬礼上乐手吹得歌曲十分好听,便拜

  • 唐朝的赈灾措施: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古代政府如何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无力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那些自然灾害对农田的破坏性极强,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更是影响到统治者的赋税等等。这些表面上的问题还不是最重要的,最糟糕的是,农民在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后,流离失所,容易引起民变。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赈灾事宜。唐朝作为古代封建社会中最为昌盛的朝代之一,经济十分发达,百姓

  • 崇祯听到这个消息心有余悸,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心里一阵暗暗欣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崇祯临死前说过的话,崇祯通宝价格表,经典传奇崇祯

    反正,当他回到御书房御案后的龙椅上严严肃肃又端端正正地坐好时,那冯元飙却已经早早地等待多时了。那冯元飙今儿早一接到从三边飞檄传回的探报,便赶紧进宫面奏皇上,可他一到乾清宫,王承恩却说皇上早早地就去常春宫田贵妃那里了,如此,他就只得坐在殿前的露台上心急火燎地等待着。可是,他如此这般却等来了王承恩的谕旨

  • 唐朝武则天建立武周,那个年代皇位继承混乱,是太平公主结束乱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大概本名李令月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先后出嫁薛绍和武攸暨,恩宠逾制,贵盛无比。神龙元年(705年),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加号镇国太平公主,实封五千户。 唐中宗去世后,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

  • 唐朝开国八大将,他们的结局如何?没有一个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王朝的建立不仅仅是皇帝一个人的功劳,通常都有很多甘心为他们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为了能使他们的信仰成为皇帝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因此国家建立之后很多人都成了开国功臣,并且得到相应的功勋。不过很多开国皇帝在坐稳皇位之后开始残杀开国功臣,而且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这样的皇帝。唐朝时期的开国大将中有八位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