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没人害死狄青

“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没人害死狄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38 更新时间:2024/1/16 18:16:16

01

狄天使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崛起的西夏国进攻保安军。

双方交战,保安军节节败退。

近年与西夏军屡战屡败,宋军将士已然有了畏敌心理,战况甚为不妙。

突然,蓦地里杀出一支奇军,大旗飘扬上写个“狄”字。

为首一将,披头散发,戴着一个面目狰狞的铜面具,大声喊杀,率先冲向西夏军。他左冲右突,勇不可挡,西夏军无不挡者披靡。

宋军士气大振,杀声震天,一鼓作气把夏军打得只有招架之功。

夏军元帅李元昊远远望见,下令解围撤退。

这一战夏军被打退,被这铜面具将军的勇猛吓得心惊胆战,说这铜面将军会吸人的灵魂,叫他“狄天使”。

他便是狄青,时任延州指使,奉命驰援保安军。苦战之下,取得胜利。狄青从此威名大扬,跳级提拔。

次年又战安远寨,狄青重伤之下,听到西夏军又来进犯,立即飞身而起,提刀跨马当先冲出。部下无不感动,奋勇争先,再次击败夏军。狄青已成为宋军中流砥柱。

只是当时宋军的高级将领低能,与西夏的几次大战,都以失败告终。虽然有狄青这样的军官英勇善战,大形势之下,宋军吃的败仗仍旧很多。

于是宋军换帅,以文官范仲淹韩琦、尹洙等为主帅对付西夏。这几位对狄青非常欣赏,认定他是将帅之才。范仲淹还送给狄青一本《左氏春秋》,鼓励他读书,说道:“作为一名将军,不懂古今,那就是匹夫之勇。”狄青大为感动,折节读书,终成为一名深有韬略的勇将。

之后与西夏几年的交战,狄青前后二十五战,攻破金汤城,修筑招安寨,扼守战略要地,杀敌立功,受到宋廷重用。

到西夏李元昊向宋称臣和谈,狄青已升任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步入宋军高级指挥官行列。

02

昆仑关

狄青行伍出身,因犯事脸上被刺字,于宋军中服役。他天生是打战的料,武艺高超,射术精湛,被选入禁军。

宋夏战争爆发,前往西北前线杀敌,开始了辉煌的军旅生涯。

皇祐年间,广西蛮族侬智高叛乱,号称南天国,连胜官军,震动岭南。

狄青请缨:“我是当兵出身,除了打战,没有其他报效国家的方式。让我带上精兵强将,斩了侬智高的脑袋献给皇上!”

仁宗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平叛总司令。

狄青下令,在他到达广西前,宋军严守阵营,严禁擅自出战。

但前线将军陈曙等贪功,发兵与叛军交战于昆仑关下,被侬智高打得大败。

宋军连败,士气相当低迷。狄青到达前线,立即召开高级军官会议,并将陈曙等三十多人拿下。

说道:“命令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这战还怎么打?”当场将这些人推出去斩首。

狄青的铁腕,令属下心惊凛然,再也不敢有违命之举。

由于南方军队多信鬼神,连战连败下,宋军多有畏敌。

狄青便召开誓师大会,大声祈祷:“皇天后土当保佑我军这次平叛胜利!”他取出一百枚制钱说:“如让我军取胜,请神灵让这些钱全部字面朝上!”将钱往地上一撒,将士们盯睛一看,全部是字面朝上!全军欢声雷动,老天爷站在我们这边!狄青命令亲兵拿来钉子,将制钱全部钉在地上。

盖上青布:“等我得胜回朝再来收拾这些钱!”狄青令大军原地休整。

敌军间谍侦察以为宋军不会出击,放松警惕。

狄青突然拨寨潜行,一夜之间越过昆仑关,在一马平川的归仁辅布下阵。叛军失去昆仑关这天险地利,前来争锋,双方大战。

宋前军不利,狄青登高看得明白,对方基本都是步兵。立即派出精骑兵,从左右两翼包抄猛攻。

打得叛军四处溃散,追奔逐北五十里,把叛军有生力量消灭干净。一路打到叛军老巢邕州,一举荡平叛乱。侬智高单骑逃跑,流亡到大理去了。

狄青把老弱病残的俘虏全部释放,将叛军高官的首级挂在城头示众,又将斩杀的敌军脑袋堆积成山,建成“京观”。

恩威并施,蛮族从此服服帖帖。

狄青获胜,回去取来制钱。原来是两面都是字的特制钱。大家这才明明狄将军“假痴不癫”的高明,那种静不露机的沉稳,真有泰山崩于前色不变的大将本色。将士钦佩五体投地。

大战告捷,狄青被提拔,任副枢密使,二品大员。这看上去风光无限的位置,却成为后来置他于死地的真正原因。

狄青巧记激士的典故,后来被收入《三十六计》,作为二十七记“假痴不癫”的注脚战例。

03

面涅将军

历史上的名将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比如:李广“飞将军”、杨业“杨无敌”、狄青“面涅将军”......

面涅的意思就是带着面具,历史上有两位面涅的将领。一是南北朝的兰陵王,因为长得太帅,战场上怕被轻视。二就是狄青,虽然也是宋朝数一数二的大帅哥,但是脸上有刺字,迫不得已才戴上的。狄青是贼配军出身,按宋朝规矩,脸上要刺行军烙印。

在旧版小说《杨家府演义》和传统平话故事里,狄青被黑化成反派,塑造成奸臣,“面涅将军”成了一种侮辱性的称号。

其实狄青是一位品行谦让的武将,不居功,不贪名。

一天,仁宗见狄青脸上的刺字,觉得不好看且有损身份,劝他将疤痕祛除。狄青说:“臣不敢忘本。能有今天,是这刺字激励和提醒自己。这刺字也可以鼓励和我一样的士兵,为国尽忠。”

有人劝狄青认唐朝狄仁杰为祖上,以示自己的身份高贵,狄青婉拒:“狄阁老这样的能人,我岂敢高攀。”

平定侬智高时,乱尸中有一人,身穿黄袍,众人“断定”此人是侬智高,建议狄青上报朝廷邀功领赏。

狄青嗤之以鼻:冒功领赏,此乃小人之为,尔等如若再提,军法处置。

题外话:如此一位治军能手,军功卓越,威望极高的武将,怎能不让人眼红,猜忌,排挤。

宋朝有个笑话说:一个姓汤的武将学文雅,每每自称与人有“一面之交”,被文官取个绰号“汤一面”,后来汤将军战沙场,中箭而死,又被文官取号“汤一箭”。讥讽嘲笑之极。

即使是关爱狄青的老上级韩琦态度也一样。此时的韩琦是文官二把手,狄青是武官二把手。

可是宋朝的文臣有个“优良传统”: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所以韩琦从骨子里还是瞧不起狄青。

一天,有些过于得意的狄青在酒宴上,问韩琦:“我立下如此战功,地位与你平起平坐,现在也算得上是好男儿了吧?”

韩琦不屑,回答道:“什么叫好男儿?东华门外唱名才是好男儿!”——中了进士在东华门上唱名这荣耀,才叫男子汉!

狄青悻悻道:“原来我和韩大人之间差个进士。”

04

青沙烂

宋仁宗尝到了军事胜利的甜头,也为了平衡宋朝文贵武贱你的政治天平,开始扶持军方势力。逐渐把狄青往军方第一人的位子上推。这在政治上无疑触动了文臣集团的利益。

一天,文坛领袖欧阳修向皇帝上奏章:再三指出对武将弄权要防范于未然。特别点出,狄青深受士兵爱戴,并且近来狄大人家里经常有怪事发生,不得不防哟!

什么怪事呢?有人说狄青家的狗长角了,这恐怕是要变龙的节奏,另外狄家经常夜里有火光闪闪,记得五代时梁太祖朱全忠家里不也经常夜里有火光吗?邻居去救火,却什么事也没有!京城里儿歌有人唱:汉似胡儿胡似汉,改头换面总一般。胡儿就是“狄”!这股暗流直指狄青。

这边宰相文彦博也站了出来附和,借口流言和士兵的拥戴,请求仁宗免去狄青的枢密使,外放,做个地方官。

狄青得到消息,面圣仁宗说:欧阳修所言皆胡言,子虚乌有,纯属诬陷。

气不过的狄青又找到文彦博理论:我有何罪?为何这样整我?文宰相一刀捅进狄青的心窝里:“没有原因!就是不信任你!”狄青连退几步,寒毛倒立,戎马疆场的他感觉这皇宫比战场还残酷。

宋仁宗觉得狄青功劳甚高,又是当朝大英雄,颇不舍,就对文彦博说:狄青是个忠臣,不会有谋逆之心。

文彦博反驳道:“太祖亦是后周忠臣。”一句话怼的宋仁宗差点噎死。

最后摇摆不定的宋仁宗决定:狄青外调陈州。

狄将军感到彻骨的冰冷,感叹道:“陈州有一种梨子,叫青沙烂。我狄青这次是必“烂”。”

到了陈州,每隔三五天,朝廷就会派人前来“看望”狄青......

备受猜忌的狄青郁郁寡欢,第二年就病死了,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驰骋沙场的将军,铁骨铮铮的勇士,含恨而死!

从个人来看,狄青堪称北宋最悲剧英雄。

从北宋来看,基本国策实施的“很好”。

注:宋朝基本国策:为了避免唐代末年以来繁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文官体制。

所以说,没人害死狄青,他只是结局不够悲壮,死的窝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窦建德和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经过,以及窦建德失败的原因探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1年正月,李世民率军围困洛阳城。这是自李渊于公元617年晋阳起兵以来,唐军打的最大而且最艰难的一次战役。关于这场战役双方的准确兵力未见记载,但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进行推论。唐军的兵力推测:唐军第一次和王世充作战是公元618年正月,当时是由太子李建成领兵10余万,而这次是唐军的倾巢而出,规模大

  • “排佛斗士”欧阳修,早年尊儒抑佛,为何晚年却皈依了佛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佛教在汉朝时期传入中国,随后很快与土生土长的道教、儒教相互融合,形成了三大传统文化。在汉朝时期,佛教被当时古人理解为一种类似道家所说的法术。魏晋时期,佛教又转化为玄学的一个门派。唐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合一非常明显,佛教“不入于老,则入于儒”,天台宗、华严宗两派的禅宗,早已没有了原始佛教的面孔,俨然一张

  • 突厥是隋唐时期的草原霸主,他们从何而来?突厥人是中国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突厥究竟从何而来?突厥人是中国人吗?关于突厥的来源,历史上众说纷纭,主要有如下五种说法:其一,海右遗黎说。据唐李延寿编著的《北史》记载,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位于中亚的咸水湖)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而匈奴的来源,据《史记》记载,乃夏朝人的后代(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其二,海神胤裔说。据

  • “我朱元璋,长得有那么丑吗?啊!”百家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与准提咒的故事,朱元璋故事完整版,朱元璋吃鱼头的故事

    最近火的一个剧,把我老朱的长相又炸了出来!实际上,他们如果让廖凡来演,就啥事没有了。至于为什么我长成猪腰子脸,还带痣?这要归功于我那篡位的四子——朱棣,他认为有异相才有帝王气。于是我的一切功业开始和相术中的“异相”挂钩,这种影响必然渗透到实录等官方文献的修纂中,成为解构、重塑本朝历史的工具。于是我就

  • 突厥起源于哪里?是现在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突厥是今天的哪个国家,薛宗正的突厥起源可靠吗,突厥是现存的哪个民族

    中国历史文献中对突厥起源有多种说法,但这些说法不是太过模糊,就是道不出个所以然,因此无法作为依据。那么突厥的起源就无法考证了吗?这倒未必。虽然国内历史文献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极为稀缺,但早在十四世纪的时候,一位叫拉施特的史学家就在他的著作《史集》中对突厥起源作了详细介绍。拉施特是伊利汗国(蒙古帝国四大汗

  • “我忽必烈,所恨用你用的太晚了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阿鲁浑萨理,畏兀儿人,元朝大臣。自幼聪慧过人,师从国师八哈思巴,精通“佛氏学”、经学、法律,熟练掌握畏兀儿语、蒙古语、汉语、吐蕃语等。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被任命为“释教都总统”,掌管朝廷的宗教事务。元世祖忽必烈很欣赏阿鲁浑萨理的才华,诏命其系统学习“中国之学”,阿鲁浑萨理很快精通了经、史、

  • “北宋六贼”高俅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其实他是一个老好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历史上,有六个奸佞之臣,组团出现在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期,他们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fǔ]、朱勔[miǎn]、李彦、梁师成,史称“北宋六贼”。这里边并没有《水浒传》描述的大恶人高俅。高俅谈不上是忠臣,但他也并非大恶之人,历史上真实的高俅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不仅踢得一脚好球,而且书法、诗文、绘画水

  • 秦琼儿子的墓碑说明了,唐朝的第一猛将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迟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而对于现在大致的排名中,作者其实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便是。第一好汉李元霸。二好汉宇文成都、三好汉裴元庆、四好汉熊阔海、五好汉伍云召,六好汉伍天锡,七好汉罗成,八好汉杨林,九好汉魏文通,十好汉杨方,十一好汉辛文礼,十二好汉尚师徒,而最后这第十三好汉秦琼、秦叔宝。便是这小说的主角“第一好汉”?其实,在

  • 夹缝求存的小国,兵寡地少,却让柴荣和赵匡胤两位雄主都铩羽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而就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政权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政权北汉,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是唯一一个处在北方地区的“十国”政权。其国小民寡,地盘不过区区十二州,人口四万户,人数大概三十余万,连其开国皇帝刘崇也自嘲“朕孤守河东十二州,何其窘也”。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政权,却成为了当时少有的硬茬,其更是

  • 秦琼患病12年,李世民派人送良药,太医走后,秦琼: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琼四次吐血的原因,秦琼去世出葬,秦琼去世李世民高挂免战牌

    秦琼为了救朋友,要去登州冒充响马,但路过一条岔道时又想起家中的母亲妻儿,一条路是登州,一条路是回家的路,最终秦琼还是为了朋友义无反顾选择了前往登州,“两肋插刀”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秦琼是唐朝远近闻名的一位武将,早在隋朝的时候就开始参加起义军,跟随过王世充,后来又投奔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帮助李渊打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