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历史上极被忽略的皇帝,手腕谋略都一流,险些被儿子逼得自杀

唐朝历史上极被忽略的皇帝,手腕谋略都一流,险些被儿子逼得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4/1/22 20:40:56

何时可以安心的皇帝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部分是圣人玄宗皇帝与太子李玙(即李亨)之间的权斗,皇权与储君之权的较量也不会因为有父子关系而有丝毫弱化,权力面前没有亲情可言。

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的唐玄宗曾经因为忌惮第一个太子李瑛的势力膨胀,一日之内杀掉三个儿子;后面那位太子李亨,也就是唐肃宗整个储君生涯都是战战兢兢;安史之乱爆发之后,肃宗得以在灵武火线即位,玄宗依然不肯放弃皇权,父子二人明争暗斗;玄宗无奈成为太上皇之后,晚景凄凉,父子二人形同陌路······、

玄宗为何那么忌惮太子呢?除了历史上的君主与储君之间矛盾权斗的前车之鉴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玄宗自己在做储君之时,与其父亲睿宗的关系其实也是极为恶劣,甚至最后也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权斗高手

唐睿宗在历史文本的叙述中似乎一直是很模糊的,他与中宗一样,都是武则天的儿子,被武则天推上过帝位,后来又被废黜;在武周末期的多次政变中,睿宗似乎就像一个旁观者,而他的儿子玄宗李隆基才是戡乱定局的决策人物。

但是,真实历史中的睿宗真是那样吗?宋人所修的《旧唐书》在睿宗本纪中也将其性格定性为“谦恭孝友”,还说 “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变故,帝每恭俭退让,竟免于祸”, 好像是个懦弱无能的人。但是,如果揆诸史实,就会发现真相并非如此简单。唐睿宗李旦早在武后长安年间,就被拜为右羽林卫大将军。

在诛杀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的神龙政变中,首谋宰相张柬之其实就是曾任李旦相王府长史姚崇推荐而入相的,主谋五人之一的袁恕己则是相王府司马。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政变当天,李旦亲自“领南牙兵,以备非常,收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等二张党羽。李旦率领的南牙禁军与北衙禁军入宫诛杀二张的行动相互配合,“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

刘晓庆版武则天

政变成功之后,中宗李显复位,李旦被拜为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以宰相身份参预国政,并加号安国相王,这个封号显示了睿宗在当时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实力。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驾崩,朝野传闻是被韦皇后鸩杀。韦后欲效武则天女皇之路,立温王李重茂为傀儡皇帝,改元唐隆。为了扫清称制障碍,韦后企图铲除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

在这个时候,日后成为圣人的李隆基才在唐廷内斗中崭露头角。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日,时为临淄王的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在葛福顺、李仙凫等禁军将领的协助下,打着“诛诸韦以复社稷,立相王以安天下”的旗号,抢先发动兵变,杀死韦皇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而后迎李旦入宫辅佐少帝。

未过几日,少帝李重茂即在压力之下,让位于相王李旦。在这一系列权力的游戏中,李隆基功不可没,而他的长兄李成器又极有智慧,以“储副者,天下之公器也,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将太子之位让与李隆基。

韦皇后与安乐公主

睿宗的皇权获得是太平公主与太子李隆基联手政变的结果,所以这个皇权的结构非常微妙,可以说是一个三元格局。在这个权力格局中,睿宗居于最核心位置,以往的叙事中,往往都认为睿宗被太平公主架空控制,而其内心是属意李隆基的。事实上,历史真相也绝非如此简单。

太平公主与其母亲则天武皇一样,有着强烈的政治野心。睿宗登基不久,太平公主就发现这个太子侄子很难控制。为了长久控制权力,太平公主谋划换人,也就是图谋废黜太子李隆基。但是,由于李隆基多年来在禁军中的势力经营,公主已经难以废黜这个储君了。

经过长达三年的较量,到了先天元年(712年)七月,李隆基终于以彗星灾异为理由,“据玄象,帝座及前星有灾,皇太子合作天子,不合更居东宫矣”,在朝臣支持下,正式即位,睿宗李旦退居太上皇。但是,睿宗并未放弃权力,他这个太上皇依然拥有最高决定权。

唐睿宗剧照

据《旧唐书》记载,太上皇“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狱,并自决之,其处分事称诰、令”;皇帝李隆基每日受朝于武德殿,只能自称曰“予”,只能管三品以下官员任免,“其处分事称制、敕”。

从睿宗这种安排看,他并不是什么对权力没有兴趣的谦谦君子,也并非甘心将皇权让给儿子。在尚未禅位之前,睿宗就曾秘密对韦安石说过:“闻朝廷皆倾心东宫,卿宜察之。”足见父子二人之间的猜忌与防范。

至于太平公主,她更是加紧控制权力,七位宰相有五人出自她的门下,文武百官也大都依附于她。不仅如此,公主更是图谋将玄宗废黜,把皇帝拉下马。

太平公主想要废帝,其实已经不是大多数人说的是什么密谋了,简直就是公开的。《新唐书·陆象先传》记载:

及谋逆,召宰相议,曰:“宁王长,不当废嫡立庶。”象先曰:“帝得立,何也?”公主曰:“帝有一时功,今失德,安可不废?” 对曰:“立以功者,废必以罪。今不闻天子过。”主怒,更与窦怀贞等谋。

周迅版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能召集宰相开会商量废掉皇帝,而且毫不避讳非嫡系势力的陆象先,只能说明这个谋划,睿宗是知道的,而且并不反对。睿宗又是如何对待儿子玄宗的呢?《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时期,先天元年十一月“上皇诰遣皇帝巡边,西自河、陇,东及燕、蓟,选将练卒。”

睿宗在这个时候想把玄宗打发出去巡边,又是什么意思呢?玄宗的势力主要就在京城禁军,在地方边军其实没有什么经营。如果玄宗一旦离开京城,上皇的一纸诏令就能废掉这个皇帝。玄宗咄咄逼人的势力膨胀,其实不仅令太平公主觉得是威胁,其实也令睿宗觉得不舒服。当初,睿宗长子李成器辞让太子之位,睿宗并不愿意,但是迫于三郎的势力,也只好就范了。

李隆基

玄宗怎会甘心离京,他在先天二年正月即宣布“巡边改期”。既然留在京城,李隆基就不会坐等父亲和姑姑对自己下手。《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了圣人李隆基雷霆政变,剿灭姑姑党羽的 事迹:

先天二年七月三日,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崔湜、雍州长史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等与太平公主同谋,期以其月四日以羽林军作乱。上密知之,因以中旨告岐王范、薛王业、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取闲厩马及家人三百余人,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数人, 出武德殿,入虔化门。 枭常元楷、李慈于北阙。擒贾膺福、李猷于内客省以出。执萧至忠、岑羲于朝,皆斩之。

长安

从上述事件细节的叙述看,尤其是行动的地理路线看,玄宗政变的目标不是别人,而是父亲睿宗。《旧唐书》中对于睿宗反应记载非常简单,仅仅是第二天宣布承认事实:

睿宗明日下诏曰:“朕将高居无为,自今军国政刑一事已上,并取皇帝处分。”

但是,开元年间名臣张说后来撰写的《郭元振行状》却呈现出一番极为凶险紧张的政变实况:

会太平公主、窦怀贞潜结凶党,谋废皇帝,睿宗犹像不决,诸相皆阿谀顺旨,惟公廷争,不受诏。及举兵诛窦怀贞等,宫城大乱。睿宗步肃章门观变。诸相皆窜外省,公独登奉天门楼躬侍。 睿宗闻东宫兵至,将欲投于楼下,公亲扶圣躬,敦劝乃止。

这则材料中仍然习惯性将李隆基所率武力称之为“东宫兵”,足见当时皇权依然把持在睿宗手里。当睿宗得知儿子带兵打进来了,竟然打算“投于楼下”,这就是要自杀,鱼死网破。为什么呢?原因只能是因为废黜玄宗的主谋并非太平公主一人,睿宗是知道并赞成的!

禁军

这场政变结束之后,太平公主党羽全被肃清,而她本人则被玄宗赐死。太上皇睿宗此时才真正淡出政治舞台,直到开元四年(716年)六月,病逝于百福殿,终年55岁。

如果对照一下圣人玄宗当年与父亲及姑母之间的血淋淋权斗,自然不难理解他为何那么防备太子了。权力的游戏就是如此,新领袖急着要上位,老领导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故而各种权斗、宫变也就成了司空见惯之事。 有时候,天下大局兴衰,往往仅系于宫门一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布有3个“宝贝”,他死后都去哪了?关羽得了两个,剩下一个被扔茅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布的三个著名事件,吕布临终前留了谁,吕布的死因有哪些方面

    在众多的史料当中,我们很难知道吕布的亲生父亲是谁,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吕布有很多义父,并且当了吕布义父的人,他们的下场都不是很好,吕布的第一个义父就是丁原,丁原这个人其实对吕布还算不错,可是当时董卓看上了吕布的才干,想要把吕布拉到自己的阵营当中,就送了他很多的金银珠宝,吕布见财起意就将他的义父丁原

  • 哪吒的父亲是唐朝的李靖,可为什么《封神演义》里也有哪吒呢?看完后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哪吒和李靖的矛盾在哪里,哪吒的爹和唐朝的李靖有什么关系,李靖和哪吒在现实中长什么样子

    《封神演义》,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从书名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本以商周时期为时代背景的著作。 该小说中的李靖最初是凡身肉体,是商纣王部下的关口守将,担任陈塘关镇关总兵,拜在西昆仑度厄真人门下。后反商伐纣,参与殷商大战,做了周朝的中军元帅,拜在燃灯道人门下。 李靖本来是唐

  • 吕布当真没有听从陈宫的话,导致自己兵败被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布为何优待陈宫,袁绍陈宫吕布怎么搭配,陈宫为什么要辅助吕布

    简单的说,吕布先是在老家被刺史丁原看上,丁原对其很是器重。后来丁原和董卓都入京,董卓瞅准机会杀了何进,势力大增。其后,董卓见吕布之勇非凡,便导以利益并唆使吕布杀害丁原。后吕布又因与董卓小妾有私情,被董卓猜忌,故而吕布叛杀董卓。之后他便逃离长安,他先后投靠了袁术、袁绍、刘备等。虽然生逢乱世且每段都有原

  • 运河资讯|扬州:先睹为快! 隋炀帝墓遗址公园探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位于扬州曹庄的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和夫人萧皇后的墓葬,2014年4月10日曾入选“201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目前正在实施隋炀帝墓遗址公园环境整治及景观塑造工程,目前这一工程进展如何?隋炀帝墓遗址公园是啥样?记者22日进行了探访。【保护】隋炀帝墓戴上美丽的“皇冠”201

  • 吕布只杀过两菜鸟, 却被称为三国第一人, 只因这项记录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布个人资料,紫刀吕布,吕布骑狗什么意思

    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功夫第一说的那是吕布,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而且吕布功夫第一也是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但是很多朋友就说了,其实要吕布也没杀过什么有名的将领,倒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包括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为什么吕布天下第一这件事却一直不被大家否认。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吕布

  • 同样是权倾朝野,为何武则天死后武家安好,吕雉死后吕家却被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使得君王的权利不断地集中,一方面这样有助于君王更直接地管理国家,同时这样的加强也加重了外戚干政的危机。在中国古代中,吕后和武则天都是在当时的时间里掌控了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而这两位都有着超出常人的手段与能力。 但二人生前都拥有着巨大的权利,但二人死后却有着天壤之别,为何

  • 吕布临终前痛骂刘备,为何不揭穿刘备的老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当年何等英勇 最初曹操攻打徐州,是想拿下徐州作为自己的战略纵深和后方基地。结果鬼使神差,徐州落入刘备之手。刘备怎么得到的徐州,演义中说是陶谦让给他的,史书上说陶谦死后,徐州的官员拥护刘备上位的。刘备接手徐州不久,吕布逃亡到了徐州。虽然刘备的手下包括徐州很多官员都不欢迎吕布,但是刘备力排众议接纳

  • 太平公主逃走后,李隆基用一计策,让她受不了,最终心甘情愿赴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曾并肩作战,将唐中宗的韦后赶下台,扶持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上位。他们日夜相处,是否产生过别样的感情?在姑侄最后的对决中,太平公主战败逃走,3天后又返回府中,乖乖等待李隆基的赐死令,李隆基到底对她做了什么,让她如此心甘情愿? 从并肩作战到姑侄对决 太平公主虽然是武则天的女儿,但心中却想着李家人。神

  • 吕布临死前喊出6个字,刘备当场脸色大变,可惜曹操并没有听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最初,吕布被一个名叫丁原的人收养,因为经不起赤兔千里马的诱惑,他在李儒的教唆下背叛并杀死养父,做了董卓的干儿子。 后来又中了王允的“美人计”去刺杀董卓,他也因此成了卖主求荣的卑鄙小人,遭受世人的唾骂,比如张飞每次见到吕布时,都会用“三姓家奴”来羞辱和刺激他。 其实从“良禽择木而栖”的观点来看,吕布

  • 太平公主的势力远远大于李隆基,唐玄宗是如何反败为胜的?差点改写唐朝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电视剧照 然而由于能力所在,太平公主对她这个不简单的侄子也很不放心,在李隆基的成长过程中没少给他使绊子,尤其是李隆基在诛杀韦后过程中的表现让太平公主感到吃惊,这种担忧一直伴随着她,在李旦的长子李成器让出太子之位李隆基成为太子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彻底对立,为了压制李隆基,太平公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