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中之战曹操刘备打的难舍难分,东吴的孙权在干嘛?

汉中之战曹操刘备打的难舍难分,东吴的孙权在干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627 更新时间:2024/3/8 16:12:26

孙权刘备赢得赤壁大战之后,刘备迅速把荆州当成大本营,继续向前占据益州。抵达汉中之时,刘备和曹操两方军队相遇,他们对汉中展开争夺。刘备率领张飞赵云等人打败了曹操夏侯渊带领的部队。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之久,而在刘备与曹操相持之时,孙权在干什么?

一、汉中之战

刘备手中有很多武力值很高的大将,首先刘备令张飞带兵驻扎在固山,想要切断曹操的后路,让曹操孤立无援。但是曹操的将领曹休识破了刘备的计谋,曹休决定在刘军还没有集结完毕时主动出击,这一仗曹军大获全胜,马超和张飞接连败退。

后来刘军在对阵夏侯渊的军队时,占到一些便宜,趁机袭击直接抵达汉中地界,刘备大军在阳平关安营扎寨,就此两方形成对立之势,谁也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

曹操在争夺汉中之前囤积了很多的粮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刘备在进入阳平关之后,粮草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所以刘备想让诸葛亮来支援,毕竟阳平关是一个交通要道。

后来黄忠看见了曹操之前准备的粮草,就告诉了赵云,让赵云去截曹操部队的粮草。一开始赵云还害怕这是曹操的计谋。但是经过一番侦查,发现曹操确实不知。在前去截粮草的过程中,赵云带去的小队和曹军形成了遭遇战,还好赵云准备的充分,这场遭遇战造成曹军死伤惨重。

经过此次偷粮之后刘备开始主动叫阵,引曹军出来迎战。曹军的粮草被刘备劫走后气势逐渐减弱,没过多久曹操便撤出汉中了。

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之久,双方各有将领阵亡,也互有胜负。但是曹操阵中的大将夏侯在此阵亡,这令曹操心痛不已。其中曹方还有将领投敌到刘军,也让曹操非常愤怒,最后曹操看汉中之战已经回天无力就决定撤走军队,汉中之战以刘备军队胜利而告终,刘备取胜后,继续派兵乘胜追击,攻占新城等地,汉中之战后刘备也被称为汉中王。

二、孙权背后生事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关键时刻为了利益就可以和敌人成为朋友。在东汉末期,群雄四起,但是到了最后形成了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强大势力,局势逐渐明朗起来,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曹操占据优势。所以刘备和孙权就有了联合之意,共同抑制曹操的发展。

刘备孙权双方一起策划了赤壁之战,在赤壁打败曹军后,三方势力逐渐平衡。而在汉中之战后,刘备的势力逐渐增强,三方势力就孙权稍占下风。所以孙权逐渐着急起来,需要想办法制衡其他两方。

首先孙权决定与曹操交好,一起阻止刘备的扩张趋势。虽然在赤壁曹操被孙权打败。但是在利益的面前,曹操还是选择了向前看,与孙权成功结盟,双方重归于好。

不过孙权做到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赤壁大战前,孙权曾经借给过刘备四个郡县,在刘备汉中之战后扩张势力之时,孙权想把这四个县拿回来,在这过程中受到了关羽的阻碍,让孙权对刘备的芥蒂更深了。

刘备孙权双方逐渐瓦解了同盟之约,毕竟在利益面前,只有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孙权又开始把矛头对准了刘备,在三国时期,三方势力一旦有一人势力有扩张的趋势,剩下的双方就会掉准矛头直对那一方。

三、争夺荆州

孙权针对刘备的第一步就是进攻荆州,荆州由关羽驻守,刘备也非常放心。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为了牵制曹操,所以让关羽北上,减轻刘备在汉中的压力。在关羽离开荆州以后,孙权想趁机夺取荆州。

关羽声名在外,一路披荆斩棘,北伐之路非常顺利。分两路进攻也让曹操感到难以应对,但是就在刘军一路顺风的时候,没想到之前的盟军却在后方搞起了小动作。

孙权在预判了关羽的进攻路线以后,就提前做好准备,埋伏在关羽的必经之路上。这时候关羽正在享受打胜战的快乐,没想到到了南郡之路会遇到凶险之事。

在关羽回荆州的过程中碰上了孙权手下的吕蒙带队埋伏,因为关羽之前没有预料到回荆州路上会有偷袭,所以完全没有准备,被吕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危机之下,关羽就逃到了麦城,但是吕蒙带兵乘胜追击,在麦城打败了关羽,也就有了关羽败走麦城的典故。

关羽败走麦城最后死亡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疏忽,还有一方面就是孙权背信弃义,把枪口掉向了刘备。这下荆州失守,虽然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是想从两路瓦解曹军的计划就此落空,并且还会被曹操和孙权包围。

意外失去关羽这一员大将也让刘备难以从悲痛中走出来。刘备方当时占据很好的政治军事地位,但是因为这一战彻底被扭转。

在关羽死之后,刘备也想给关羽报仇,再次开始了对荆州的抢夺之战,但是因为因为此次争夺荆州的失败也让刘备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气势。即使后来诸葛亮带兵北伐也没能取得太大的成就。

总结:

东汉末年复杂的局势,仅仅通过几场战役局势就变得清晰起来。战场上风云变幻莫测,一旦出现一点失误就有可能就葬送眼前美好的局面。本来刘备和孙权的结盟获得一个全新的局面,但是刘备没想到他与孙权的结盟太过脆弱,在利益面前,结盟之情谊将不值一提。

刘备在汉中之战中获得胜利取得益州后,决定开始争荆州南下之地,不过刘备的决定有些草率,导致诸葛亮尽力弥补很多年才弥补上,但是诸葛亮气数已尽,他的身体跟不上了大量密集的战争,最后导致蜀汉之气回天乏力。

更多文章

  • 蒙古发现突厥石碑,上面写着对唐朝血泪控诉,学者:大唐果然强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王朝之一,他的繁荣昌盛,影响了周边的无数国家。众多的国家派出学者使臣,来到唐朝学习治国经验,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如今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中国人聚集的地方也被称为“唐人街”,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唐朝的巨大影响力。当然在那个朝代,也有不少的国家想要挑衅中国,但是他们的下场往往都

  • 唐高宗李治,一个骗了我们一千多年的伟大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从摆设到亲政——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一)架空皇权的长孙无忌。永徽六年之前,青年皇帝李治发现,大唐帝国的最高权力不在皇帝手里,而在首席宰相、托孤大臣、三朝元老和自己的亲娘舅长孙无忌手里,不管是杀伐决断、人事任免的国家公务,还是立储的帝王家事,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 李治很沮丧也很无奈:他的太子之位名义

  • 赵云和吕布谁更厉害?曹操曾对二人分别有过4字评价,高下立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夸赞赵云比吕布还勇猛,三国历史上赵云和吕布谁厉害,赵云和吕布谁厉害正史上

    作为中国历史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时代,期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比较遗憾的就是未能出现一代雄主,整个中原地区战乱纷纷。人口锐减,十留其一,三国结束时只剩下700万人口。许多人好奇这一时期为什么没有文人出现,说到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知识分子们不得志尚且罢了,许多人连最起码的性命都得不到保障,你还指望他们

  • 唐朝如何治理懒政庸官-以苏味道为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对于懒政庸官,历史上比比皆是,而在唐朝也有这么一位官员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默默地为我们中国已经背负千斤重担的广大学子们又加了一层重担,因为有他,我们的试卷上多了两个要考我们的成语,一是火树银花,二就是模棱两可。这位如此“关爱”后世考生的官员就是唐朝的大宰相苏味道,这位仁兄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先后三次

  • 屡败为何还要坚持屡战?从唐朝落第文学谈谈第举子的真实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618年—907年),是隋朝外戚李渊所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李渊带兵击溃唐军,直逼京都,灭隋,建立新兴的唐朝。唐朝统治期间,共有二十一位皇帝,共统治了二百八十九年。在唐朝统治期间,经历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统治。这期间,唐朝国力强盛,百姓生活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稳定。但后来也经历了

  • 智勇双全的程昱,怎么不被曹操重用?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战乱频发的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想发展各自的势力,于是便广招文武。曹操的势力可谓是最大的,他文有郭嘉武有张辽,都是当世的人才。但是曹操军中还有一位,他谋略胜过郭嘉勇猛比得上张辽,这样的人因为被曹操所畏惧,所以终身不被重用。一、北魏曹操曹操可是在三国时期家喻户晓的人物。本是汉朝的官,后来因为十常

  • 《风起洛阳》太子:原型是唐中宗李显,两次当皇帝,从出生到死亡都是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李显,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生的第三个儿子,出生在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在一年前,他的母亲武则天在宫斗中胜出,当上了皇后,而落败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为庶人、囚禁在高墙之中。为了避免死灰复燃,武则天命人斩断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手脚,将她们投进酒瓮中折磨致死。据说此后,武则天时常看到她们的鬼魂以披头散发、

  • 全国性动乱后,为何唐朝没有变成第二个秦朝,有个人至关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一场全国性的动乱。这场动乱,丝毫不亚于秦朝末年的动乱。秦朝末年发生大动乱以后,秦朝就灭亡了。但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虽然整个动乱波及的范围非常广,出现的矛盾非常多。但是唐王朝却能够坚挺下来,并没有灭亡。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当然了,原因肯定很多的,但是唐代宗李豫所付出的贡献,也是不

  • 大唐东北吃瘪记:惨烈的第一次唐朝-高句丽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从秦汉时代开始,在中原帝国的视野中,朝鲜半岛被视为天然的王土,阻断游牧民政权做大的左臂。到了隋唐时代,这一政治主张被再次提上了议程,收复汉朝四郡故地成了隋唐帝王们的念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原帝国和高句丽进行了数次血腥的战争。本文讲述的,是唐朝对高句丽的第一次征伐活动。在从隋朝残酷的压榨中缓过神来之后

  • 和尚清心寡欲,有生理需求了怎么办?看看开放的唐朝就能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相比之下,这位和尚通奸只是被流放,好歹保住了命。唐朝的辩机和尚是何等牛人,玄奘大师的高徒,还帮助玄奘翻译经文,佛法造诣可以说很高了,可是终究没有过得了情关,他与高阳公主产生了感情。高阳公主赠给他的金宝神枕失窃,在审失窃案时牵出了他们的私情,然后上报给了唐太宗。唐太宗觉得这是天大的侮辱,一个和尚跟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