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出土商朝铜戈,揭开困扰朝韩千年谜团,秦始皇不征伐或可解释

韩国出土商朝铜戈,揭开困扰朝韩千年谜团,秦始皇不征伐或可解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88 更新时间:2024/1/15 11:59:20

而对于邻国韩国来说,他们则自称为“三韩子孙”。

这“三韩”指的是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辰韩、弁韩三个部落。但提到“三韩”,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让“三韩”略显尴尬的存在—“箕子朝鲜”。

据《史记》记载,武王克商后,纣王的亲戚箕子因不愿侍周,带着族人迁徙朝鲜,“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这就是箕子朝鲜的由来。

但实际上,根据甲骨文和出土的“(通箕)器”证实,箕侯国与孤竹国一样,至少在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50年前后)就已经是殷商的诸侯方国,商朝灭亡后(约公元前1046年)箕子只不过回到了箕族的封地,而并非披荆斩棘的建立新国。

周武王因暂时无力掌控东北亚诸多方国,所以也就默许了箕侯国的存在,封其为“朝鲜侯”,许其不臣。但实际上,箕子是把自己视作殷商在东北的延续,并非周朝封国。直到西周后期,箕侯国因为受到貊人的威胁,才主动接受了周天子“朝鲜”这一国号(即箕子朝鲜),以换取周朝的庇护。

所以,“三韩”只包括半岛南部,而无法将早于其存在并且文明程度远高于三韩部落的箕子朝鲜涵盖在内。因此,朝、韩在描述历史时,就不得不面临怎么处理箕子朝鲜这个尴尬存在。

朝学者金锡亨的处理方式是不认可箕子朝鲜的存在,而只追溯神话传说中的檀君朝鲜,理由是《史记·朝鲜列传》没有箕子的记载;韩学者李万烈的处理方式是将箕子朝鲜算作是自身内部产生的势力,而并非外来,理由是“箕子”是韩语发音。

但是,即便是土生土长的马韩、辰韩、弁韩三韩,也有一个困扰朝韩的千年谜团亟待解开。

高丽在1145年修撰的《三国史记》一书中曾明确记载道:“罗人自谓少昊金天氏之后,故姓金。庾信碑亦云:‘轩辕之裔,少昊之胤’。”

罗人指的是新罗,新罗由辰韩发展而来,而少昊则是我国上古东夷部落的首领(已被考古证实为大汶口文化),这也就意味着就连三韩都不一定是半岛土生土长的,而可能也是外来势力组成的。

不过,《三国史记》的修撰时间距三韩时代过去了上千年之久,这种说法可信吗?

韩国考古学家在忠清南道和全罗南道考古发掘时,多次出土了短内式铜戈,这是商朝无胡直内戈的后期形制,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出土的铜戈属于殷商兵器。当然,这其中不乏一种可能性:如果箕子朝鲜与三韩一北一南,那么作为殷商在东北的延续,双方在交流中有商朝兵器传入半岛南部,并没什么稀奇。

但问题在于,以方形短内为特征的殷商铜戈在西周晚期已在中原绝迹,而辽西一带此时已转变为銮内戈形制,辽东目前则无西周时期的箕器青铜文物出土,这表明,西周时期,箕子朝鲜势力还未跨过辽西,半岛南部发现的商朝短内式铜戈并非是从箕子朝鲜传入的。

这与箕子侯国受到辽西貊人的袭击而向周天子求援的记载相佐证。同时也解释了追求疆域最大化的秦始皇为什么从未考虑征伐朝鲜半岛。

据《魏略》记载:“及秦并天下,使蒙恬筑长城,到辽东。时朝鲜王否立,畏秦袭之,略服属秦”。战国时燕国的军事进攻,迫使箕子朝鲜进入半岛。

秦统一时,箕子朝鲜向秦王朝称臣,成为秦朝与三韩之间的天然阻隔,秦始皇采取了与闽中郡一样的处理方式,对箕子朝鲜不设郡县,令其君长治之,至于更偏远的三韩之地,秦始皇恐怕并不知晓其存在。

那么半岛南部的殷商兵器是怎么来的呢?不要忘了,除了箕子朝鲜外,在西周时生活在东夷的殷商方国依然有较强的实力,《竹书记年》记载:周穆王时,徐夷还曾“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东夷对周王朝的威胁直到春秋时期齐国的崛起才告终结。

孔子就曾说过:九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些少昊后裔(殷商同样是少昊后裔)最终渡海离开了故居,而最近的避居地,则是朝鲜半岛南部。三韩以鸟为图腾、崇拜太阳的习俗,正是这一体现。如此,《山海经》提到额“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见,三韩也并非全是土生土长的,而是受到了来自殷商系外来群体的推动,才步入文明进程,有了国家起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泓水之战造成了什么历史影响?晋国为何要与曹、卫开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卫,泓水之战的历史意义,晋楚争霸晋国有多少军队

    泓水之战以后没有多久,晋文公平定了周王室的内乱,晋国的声威一天比一天天高涨起来。宋国看到晋国强盛,就又离开楚国,归附了晋国。[var1] 宋国背楚投晋,这对楚国说来,当然是一个打击。因此,在公元前634年的冬天,楚国就派子玉和子西两个将领率领军队,前去伐宋,结果没有打下来。 楚国当然不肯就此了事,第

  • 封神|《封神演义》新视听之十七:姜皇后,纣王夺权路上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封神演义纣王,纣王是人皇还是人王,纣王炮烙姜王后

    姜皇后,一国之母,贤良淑德,没有做任何对不起纣王的事情。但在纣王眼里,姜皇后,必须死。为何?有三大理由。咱们来看看,是哪三个。第一个,不识抬举。那天,纣王和妲己,在酒池肉林里happy,突然,姜皇后不请自来。第二个,当众羞辱妲己。妲己和姜皇后,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妲己进宫后,得到纣王专宠。这就

  • 荆轲刺秦,被侍医所救,事后获赏4800两黄金,此人有何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荆轲刺秦王历史真相,荆轲刺秦失败后的真相,荆轲刺秦的真实原因

    由于《大秦赋》前半段,着重描写嬴政与吕不韦还有生母赵姬之间一些感情纠葛,导致剧情有所拖沓。随着嬴政彻底除掉吕不韦、嫪毐等集团势力,也让《大秦赋》迅速进入嬴政一扫六合,开创帝制的主线剧情。[var1]因为剧情的发展,《大秦赋》的口碑呈现出“低开高走”的态势。然而,嬴政还未统一天下之前,他还遇上过许多惊

  • 封神:纣王冷落妲己,对小娥欲行不轨,太子为爱殉情,大商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由王丽坤和罗晋以及邓伦领衔主演的《封神演义》正在腾讯视频热映,最新剧情中, 皇后第三次对妲己发起攻击,纣王非常宠爱妲己,听到皇后又诬赖妲己是妖怪,自然怒不可遏,大骂道:你每一次不弄出腥风血雨来, 就不善罢甘休?不管皇后如何狡辩,纣王强行阻止皇后再弄什么捉妖大会。这个时候,皇后身边的韩尚宫, 立即跪地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实质:学商鞅搞君主专权,还想清洗所有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有机会灭秦国吗,为什么赵武灵王打不败秦国

    [var1]邯郸古城墙作者兰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实质:学商鞅搞君主专权,还妄想将宗室贵族如果大家有一张“三家分晋”的地图,大家就一定能发现,晋国的最精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与汾河延安地区,这也是晋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但是很遗憾,“三家分晋朝”时晋国的精华地区被魏国与韩国瓜分完毕,而赵国绝大部分领

  • 封神演义姜王后祭天时,为何纣王跟太子不阻止都有自己的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邓伦版本的《封神演义》是一部古装神话剧,由于改编的力度比较大,也使得不少的观众觉得有些无厘头了,毕竟杨戬跟妲己扯到一起这就是脑洞大,还把狐妖变成了男的,当然了也由于改编的不同,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了,不过剧中有一位女子特别的可怜,一生心怀天下,到头来却白白牺牲了。这个女子是纣王的妻子,本来本性善良,对待

  • 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直击六国的痛点,六国宁亡都不会抄袭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膑评价商鞅,商鞅车裂图片,商鞅死后嬴驷三年不上朝是真的吗

    在这期间,也是遇到了老氏族的阻碍,以及其他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商鞅变法确实搞得有声有色,以至于使他逐渐在秦国站稳脚跟,也让秦国的国力一步步提升了起来。那么问题也就出现了,这也是被讨论过成千上万次的课题,山东六国看到秦国在稳步崛起,为何不直接抄袭“商鞅变法”的内容?放着成熟可行的制度不去抄袭,而选择自

  • 战国四公子谁死的最惨?春申君:我被市井小儿夷灭全族独留楚幽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就是这样一个废物大王把楚国折腾成了四不像,甚至在多年以后导致楚国都城的丢失,被迫前往最东边躲避,气势汹汹的秦国开始在西方肆无忌惮,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对楚国各种羞辱压榨,在楚国剩余不多的时间里,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果断的跳了出来,开始给楚国续命。[var1]楚怀王葬送楚国前程黄歇嘴遁秦王,公子完在

  • 女娲想杀纣王被金光所阻,金光是何人发出?守卫纣王的门神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纣王的门神为何不怕女娲,纣王写给女娲的诗原文,纣王与女娲对话

    众所周知,纣王无道,在三月十五那天是女娲寿诞,又因女娲娘娘是人间的福德正神,人人到了那天都会对女娲娘娘进行供奉。人间天子纣王也不例外,在大臣商容的提示下,纣王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女娲宫进香祈福。祸事也是因此而已,无道的纣王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女娲像中去,看女娲石像如此美丽,人间少有,便对她一见钟情,可惜人神

  • 商鞅变法,一直被视为秦国崛起之基,为何法家思想会在秦国落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秦国地处西北边陲,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作是蛮夷之地,抛开当时人们的偏见不说,秦国在文化上确实落后于当时的山东六国。那么为何法家思想会在秦国落地,并且迅速的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础呢?一、 一张白纸好作画,正因为秦国文化上的落后,所以接受起法家思想来,才更快更有效[var1]春秋战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