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水之战以后没有多久,晋文公平定了周王室的内乱,晋国的声威一天比一天天高涨起来。宋国看到晋国强盛,就又离开楚国,归附了晋国。
[var1]
宋国背楚投晋,这对楚国说来,当然是一个打击。因此,在公元前634年的冬天,楚国就派子玉和子西两个将领率领军队,前去伐宋,结果没有打下来。 楚国当然不肯就此了事,第二年冬天,楚国又联合陈、蔡、郑、许四国的军队,进攻宋国。 宋国国君派大司马公孙固到晋国报告楚军入侵的消息,要求晋国出兵援助。晋国的一些大臣,认为晋国建立霸业的条件已经成熟,极力主张出兵。
[var1]
晋国的将领先轸对晋文公说:“报答宋国赠马的恩惠,解救宋国被围的患难,在诸侯中树立威信,奠定晋国的霸业,就在这次战争了!”晋文公的舅父狐偃,同意先轸的意见,并且提出了转移楚国兵力、解救宋国被围的具体办法。他对晋文公说:“楚国刚刚得到曹国的归附,新近又同卫国结为儿女亲家 。我们如果出兵去打曹、卫两国,楚军一定会前去援救。这样,宋国之围就可以解除了。”晋文公认为先轸和狐偃的意见有道理,就答应了宋国使者公孙固的请求,并且积极准备出兵。
[var1]
首先,晋文公在一个名叫被庐的地方,检阅军队。晋国原来只有上、下二军,这次阅军的时候,扩充为上、中、下三军。接着,晋文公同大臣们商议中军元帅的人选。赵衰向晋文公推荐大夫谷阝。 晋文公采纳了赵衰的意见,任命谷阝为中军主将,任命谷阝的族人谷阝溱为中军副将。同时,晋文公又任命狐毛、狐偃、栾枝、先轸等人,为上、下两军的正、副将领。军队扩充了,人选确定了。
[var1]
晋国出兵讨伐曹国。曹国在卫国的东面。晋国从西面攻曹,要经过卫国。因此,晋文公先派人去向卫国借路。卫国不答应。这样,晋军就决定绕道渡河南下,攻打曹、卫两国。
正月,晋军占领了卫国的五鹿(今河北濮阳南)。二月,晋中军主将谷阝病死。下军副将先轸因为攻下五鹿立了头功,被升为中军主将,晋文公另派胥臣为下军副将。不久,晋军又占领了敛盂(卫国地名,今河北濮阳东南),在那里驻扎下来。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