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坐了22年皇位,为何没能诞下一儿半女?宫女道出了事实

朱棣坐了22年皇位,为何没能诞下一儿半女?宫女道出了事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48 更新时间:2024/2/17 1:35:06

朱棣从上位到驾崩,共坐了22年的皇位,虽说他的上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但他所创造的盛世足矣弥补其人生经历中的“瑕疵”,他用勤政爱民来证明自己是个非常优秀的皇帝。只是细心的人发现,朱棣在位22年的时间里却没有诞下一儿半女,这是何原因呢?一个宫女临死前才道出了事实,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宫闱秘事呢?

功高君王忌惮,被逼谋反称帝

细数中国历代皇帝,与李世民的经历与能力最为相似的皇帝就是朱棣了,同样是开国皇帝的嫡子,同样的帮父亲打下江山,同样的建功立业,后来又同样地向亲人下手,只不李世民是向父亲与兄弟下手,而朱棣则是把剑指向了自己的亲侄子,充分体现出了“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的内涵。

朱棣是朱元璋的嫡出儿子,排行老四,能力不可小觑,朱元璋打江山时,朱棣立下的功劳在儿子中堪称第一,只是这样有能力的儿子不是嫡长子,注定他与皇位无缘。同时让人感到悲凉的是,朱棣还遭到父亲的忌惮,其他儿子的封地都是繁华富饶之地,而朱棣却是穷乡僻壤的苦寒边境,只能在北京做自己的燕王。

如果说朱棣没有想法是假的,但有父皇在上,他不敢有丝毫的觊觎之举,而最后让他迈出造反那一步的,则是他的好侄子朱允炆。太子朱标早亡,朱元璋钦点皇太孙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朱允炆上位后,他同样忌惮朱棣这位皇叔,他采取的消藩政策让朱棣不得不自保,发动了“靖难之役”,显然侄子朱允炆不是叔叔的对手,最后下落不明,朱棣就这样成为了皇帝。

后宫美女如云,未诞一儿半女

朱棣能够坐稳龙椅也是进行了一翻残酷的血洗政策的,这才坐拥江山,为了收揽民心,朱棣也做足了功课,换来了太平盛世,引来了万邦来贺的局面。很多番邦小国都向朱棣觐献稀世珍宝,其中自然包括美女,可以说朱棣的后宫之中是美女如云,并且他对朝鲜国觐献的美女尤为喜爱,最宠爱的就是权贤妃。

权贤妃刚来的时候,朱棣的皇后徐氏刚去世不久,本来沉湎在回忆中的朱棣看到权氏后,见她“姿质秾粹,善吹玉箫”,于是又开了枯木逢春的日子,朱棣不久就给了权贤妃掌管六宫的权力,足见他对权贤妃之喜爱,虽然没有皇后之名,但在后宫之中却是权力最大的女人。只是朱棣后宫女人这么多,自从他坐上皇位之后却未能诞下一儿半女,不由得引人猜测。

朱棣上位难免名不正、言不顺,尽管姚广孝当初曾说过“臣知天道,何论民心”这样的怂恿谋逆之词,但仍然难以挡住悠悠众口,表面上不说,屈于朱棣的淫威之下,但心中的腹诽必然少不了:诸如朱棣22年在位期间再没有儿女出生,很多人怀疑他遭到了报应,毕竟逼走自己的亲侄子篡位,又实施了血洗政策哪一件都是大逆不道之事,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婕妤不服掌权,权妃香消玉殒

话题还得从权贤妃得宠说起。当时朝鲜国觐献了五位美女,权贤妃是其中的一位,也是最得宠的一位,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吕婕妤,同样一起入宫的位分有着如此大的差距,吕婕妤心里舒服才怪,尤其看到权贤妃掌管六宫时颇有不服之意,曾当面与权贤妃顶嘴,放言权妃这权力享受不了几天。

事实也是如此,权贤妃只享受了一年多的恩宠就香消玉殒,死时才19岁,朱棣为此非常伤心,“将欲迁之,合葬于老皇后也”,一个异族妃子竟然要享受与皇后合葬的待遇,可见朱棣之爱怜,每每看到权妃的父亲,朱棣都会好顿伤感,史料记载:“帝赐言之时,含泪伤叹,至不能言”。

权贤妃被追封为权贵妃,只是她所住的宫殿已经是人去楼空,剩下一些亲近的宫女在打理。主子已经走了,但宫女们之前曾经的嫌隙依旧存在,权贵妃的宫女一次与吕婕妤的宫女发生了争执,言语激烈之时透露出了不为人知的信息,原来权贵妃是被吕婕妤毒死的,好巧不巧此时朱棣恰好经过听到,闻言大怒,立马抓了吕婕妤一干人等。

明朝真实宫斗,宫女道出实情

经过一番审讯之后,得知口供是:吕婕妤不服权妃掌权,串通太监买砒霜暗中毒死了权妃,天子一怒伏尸千里,朱棣失去了自己最喜爱的女人,岂能饶过吕婕妤,于是“帝怒,诛吕氏及宫人宦官数百馀人”。事情看似到此已经结束,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黑手仍然隐藏在幕后。

时间一天天过去,后宫之中毕竟只有皇帝一个男人,很多宫女们安耐不住寂寞与太监对食,这在明朝就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后来的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就是公开的秘密,只不过还是看个人身份地位如何罢了,倒霉的宫女吕氏与太监对食的事被朱棣发觉,经过审讯暴露出了惊天的秘密——吕婕妤是被吕氏诬陷而死,始作俑者是吕氏。

原来吕氏是商人之女,入宫想与吕婕妤交好,毕竟都是同姓之人,想在后宫受些照顾,结果骜不驯的吕婕妤根本没把吕氏这个宫女放在心上,吕氏便利用权妃之死,再加上平时吕婕妤对权贤妃的不满,设计陷害吕婕妤,实际上权贤妃确实是福薄病死,只不过吕氏让吕婕妤背上了害人的罪名。

事情真相大白,朱棣感觉自己成为了被耍之人,便严厉追究吕氏的对食之罪而处死,吕氏在临死前又道出了一个真相:朱棣皇帝早已不能人道,她才会与太监对食,由此揭开了朱棣坐了22年皇位却没有诞下一儿半女的事实。

小结

回想朱棣前半生戎马,虽然艰险劳累,但毕竟还拥有一副好身体,而后半生都在为国事操劳,整个人都是身心俱疲的状态,不能人道完全是受精神所累,自己坐上皇位看似高贵,午夜梦回之时,何尝不对自己的父皇和侄子心虚,这也是他为何后宫美女如云却一直无所出的根本原因了。

朱棣并不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杀吕婕妤的时候牵连了几百人,杀吕氏的时候受诛连者达两千多人,整个后宫都被肃清,就连他死时还安排了十多位妃嫔殉葬,是记恨宫女的算计,还是对妃嫔的不放心,这个只有朱棣自己知晓了。

参考资料:《勃泥长宁镇国山诗》《明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代的中国为什么还有刀耕火种,浅谈宋朝中国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刀耕火种是相对精耕细作来说更为古老的耕作方式,大约在商周之际盛行于中原,以后逐渐沉寂,到唐宋之际,由于北人南迁,精耕细作的汉民族和当地刀耕火种的土著民族之间产生矛盾,在中原沉寂数千年之久的刀耕火种重归人们的视野。那么,宋代的中国为什么还存在刀耕火种,宋代中国西部为什么经济落后至此?这跟当时当地的地理

  • 朱元璋做梦都想不到,他的大明江山,会断送在一起捉奸丑闻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元年(公元1928年),奉旨入京任监察御史的毛羽健金屋藏娇的事,被仆人举报。毛夫人得知消息,动用明朝快速便捷的驿站服务,将正在和小三卿卿我我的御史大人逮个正着,怒火中烧,把小三扔出家门,揪了老毛三天耳朵。老毛御史越想越气,原本接待来往官员、传递信件和物资的驿站,成了腐败官员享受的交通工具,毛夫人

  • 宋徽宗有多屈辱?“靖康之耻”当8年俘虏,还与妃嫔生下12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皇帝的后宫里,有成群结队的妃嫔,她们都在翘首以盼,等着皇帝能够宠幸自己一次,最好能怀上“龙种”,她们便能母凭子贵。因此,在古往今来的历史记载里,虽然不同朝代的皇帝妃嫔数量不一,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有众多子嗣,意为“多子多福,福泽后代”。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曾遭受靖康之耻,但奇特的

  • 吕布一生未杀过一个名将,为什么还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布没杀过名将为啥是第一猛将,三国吕布杀董贼视频,吕布手下四大猛将

    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其实并不冤枉,吕布到处认干爹,让人觉得此人不忠不义,更是配不上英雄的气概。他本是丁原的义子,董卓一开始不敌丁原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吕布,董卓面对这样的情况,便派人去劝吕布,吕布受到挑唆之后,毫不犹豫的杀了丁原,依附于董卓,并且还当了董卓的义子。这还不算完,后来吕布又被司徒王允用计挑拨

  •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火烧庆功楼?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些臣子中,只有刘伯温心里有所怀疑。因为这座楼的窗户修建的又高又小,实在不符合建筑美学。等到大楼建成之后,朱元璋下令将一干功臣武将全都请进楼里,举办宴会庆祝。华灯初上,开国功臣们一批批相约来到庆功楼参加宴会。楼里一片笙歌,灯火辉煌,功臣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喝到兴起处不免回忆一下当初打天下的事迹。在

  • 朱棣打进南京后,朱允炆失踪,39年后一个老和尚现身:我就是建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根据官方记载,朱允炆是自焚死在了皇宫之中。可是有大量的民间资料显示建文帝并没有自焚而死,而是出家做了和尚。甚至在清初的《纲鉴易知录》中记载:正统五年,也就是南京城破39年之后,一老和尚自称是建文帝。靖难之役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而朱允炆则是朱元璋的孙子

  • 秦始皇死后,子女结局如何?专家发掘一墓陵,画面令人难以置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一代帝王秦始皇:从最近热播的影视作品《大秦赋》中,应该能够对秦始皇有所了解,嬴政12岁称帝之后,前期深受打压,有名无实权,后来自吕不韦和嫪毐相继被捕之后,嬴政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之下,逐渐稳固皇权,甚至还统一了全国,并且自称“始皇帝”,当然了,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后世人褒贬不一,虽然建立天下统一的框架,

  • 朱元璋控制191万大军,对北元发动六次军事行动五胜一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摸清了军事能力的基础1368年11月(以下都是阴历后推一个月,为简便而行之),朱元璋要求天下的政府机关要把工作重心之一放在收集元朝的户籍版册上。他下令,收集到的民间、百姓收藏的各种户口版籍应用典故文字等要交给总兵收拾整理后交给相应部门。针对当时前朝的遗老遗少、逃荒、脱籍的人,朱元璋又在1370

  • 岳飞手下“十二军”统制,谁被杀?谁沉默?谁又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明清两代皇帝对岳飞甚为崇敬,明万历皇帝就曾加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并单设“护国忠义庙”祭祀;努尔哈赤曾让两个孙子改姓岳——代善长子克勤郡王岳托,阿巴泰之四子安亲王岳乐;乾隆帝也曾多次到岳飞墓祭奠,

  • 生的好且很努力的曹爽,为什么偏偏斗不过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自此以后,曹爽、司马懿成为后曹叡时代的顾命大臣,两人同朝辅政,成为曹魏帝国的左膀右臂。在这一刻,两人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注定了两人之间必将迎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利斗争。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十年之后的高平陵之变以司马懿的完胜告终,曹爽却输得倾家荡产,被夷三族呢?一、打压司马懿从曹芳继位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