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开国功臣蓝玉,一生劳苦功高,为何被朱元璋剥皮填草诛杀三族

明朝开国功臣蓝玉,一生劳苦功高,为何被朱元璋剥皮填草诛杀三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06 更新时间:2024/1/28 16:23:00

一、从军南征北战,大破元军显锋芒

蓝玉一开始从军的时候,曾在开平王常遇春的帐下效力,任职管军镇抚。当时军中很多人认为,蓝玉是因为姐姐嫁给了常遇春,有这层关系,才能跳过普通士兵的阶段,直接当领导。但很快,蓝玉便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是尸位素餐之徒。

蓝玉跟部队一起南征北战,一度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机智谋略屡建奇功。身为姐夫的常遇春,一有机会便在朱元璋面前夸赞蓝玉,称其“骁勇略,有大将才”。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领15万大军向北进攻,一路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穴地而居,不见烟火。趁着沙暴来袭,利用漫天黄沙隐蔽部队的踪迹,并一鼓作气冲击到敌人面前。原本以为蓝玉不敢贸然进攻的元军看到与黄沙一同袭来的蓝玉,大惊之余仓促应战,结果被打得一败涂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捕鱼儿海之战”。仅此一役,蓝玉便俘获了蒙古贵族男女共计8万多人。

朱元璋对如此骁勇的蓝玉自然是关爱有加,他把蓝玉比作卫青李靖,可见蓝玉当时是多么受器重,一时间,蓝玉风光无限,众将军之中无出其右者。

然而,原本前途无量的蓝玉,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亲手将自己一步步送入绝路,因为他犯了所有君王都不能容忍的大忌——居功自傲。

二、朝堂居功自傲,口无遮拦惹杀祸

蓝玉的理想是封侯拜相,不想一辈子带兵四处征讨,本来凭借着蓝玉自身原有的功绩,这个理想实现是迟早的事,但蓝玉偏偏不听劝,硬是把“我想当大官”这几个字写在脸上,不料反而招来了杀身之祸。

朱元璋为了表彰蓝玉劳苦功高,准备封他一个“梁国公”当当,“梁”是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别称,魏国又是战国时期最早崛起的一个国家,所以这个“梁”字寓意深远,也承载着朱元璋对蓝玉的器重和厚爱。

可惜的是,由于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班师回朝时曾强占元妃,导致后者因羞愧自尽,而且还有在经过喜峰关时,因为守关官吏没有及时开门,便直接毁关破门攻入等污点,朱元璋便将封蓝玉的“梁”字改为“凉”,蓝玉由此被封为“凉国公”。

但是,蓝玉知道后非但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接受,反而口出狂言说:“这是我应得的!”

这下彻底惹恼了朱元璋,徐达和常遇春死后,蓝玉一度统领大军,又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却并没有察觉朱元璋此刻对于自己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朱元璋的隐忍使蓝玉一再肆意妄为,他甚至豢养了许多义子,这些人横行霸道,飞扬跋扈,让朱元璋十分不满。

有一次,朱元璋宴请群臣,蓝玉借着酒劲开始吹嘘自己的兵除了他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指挥不动。

蓝玉本意是想炫耀自己的指挥能力,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便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的军队都是皇帝的兵,即便他们只能听命于一人,那个人也应当是朱元璋,而不是他蓝玉。

宴会上群臣听闻蓝玉口出狂言之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生怕朱元璋怒发冲冠,殃及池鱼,然而朱元璋却大方的摆摆手,放了蓝玉一马,只当没听到。

不久之后,蓝玉奉命前去四川镇压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的叛乱。

出征之前,朱元璋命蓝玉进京面授征讨方略。

会议开完后,朱元璋让诸将领先出去,自己跟蓝玉再交流一下,没想到诸将军没有一人挪步,反而蓝玉一挥手,便整齐划一的退了出去。朱元璋看到蓝玉在军中竟有如此威势,便动了杀心。

三,老年孑然一身,坦然赴死无怨悔

到了蓝玉老年之后,他发现身边那些曾一同征战的好友越来越少,他也意识到自己要被朱元璋拿来开刀了,可等来等去,等到的却是朱元璋对他的再三忍让。直到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朱标去世,蓝玉才恍然大悟,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彼时蓝玉和朱标的关系非常近,一来蓝玉的外甥女是朱标的太子妃,二来蓝玉力挺朱标,一心想为朱标将来继位保驾护航。

朱元璋明白,只要蓝玉在,朝廷内就没有人敢夺权,加之北方蒙古对蓝玉颇为忌惮,这也就是朱元璋一再忍让蓝玉的原因。

可事与愿违,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感染风寒病逝了,这彻底打乱了朱元璋和蓝玉的计划。权衡再三后,朱元璋最终选择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而这个时候,蓝玉便从左膀右臂突然间成为了一个危险且多余的人。

杀心已经有了,接下来只需要一个理由,于是朱元璋便命锦衣卫开始搜集蓝玉谋反的证据,锦衣卫曾以胡惟庸为切入点,除掉了韩国公李善长在内的三万多人。

蓝玉的亲家,靖宁侯叶昇也因为私通胡惟庸被杀害,此时的蓝玉坐卧不宁,他猜想,可能是叶昇供述他为“胡党”,所以朱元璋对自己开始有所猜忌,也正是从这时起,蓝玉正式开始有了谋反的心思。

蓝玉经过精心筹备,终于定在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动手,只不过这一切,早已被锦衣卫察觉。

锦衣卫如法炮制,由蒋瓛状告蓝玉谋反,这次朱元璋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对蓝玉剥皮填草,并且诛连15000人,史称“蓝玉案”。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没有过多的解释,蓝玉坦然赴死,而其传奇的一生,也就此黯然谢幕。

参考资料:《明史》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中后期的文化转型及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社会的前半期传统儒学占统治地位,宋代传统儒学经过二程、朱熹等的改造形成了适应统治者需要的理学,经史等雅文化占据统治地位。明代中叶,文化出现了转型,其表现就是理学地位的失坠和俗文化对雅文化的挑战。 一、理学地位的失坠理学在儒、佛、道相结合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北宋时期形成并初步发展;南宋时期进

  •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未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仁宗朱高炽就是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在登基前与汉王朱高煦有着多年的储位之争。这场争斗的结果显而易见是朱高炽赢了,可惜的是他只做了不到一年皇帝就病逝了。明仁宗驾崩之时,朱瞻基如何躲过叔父汉王的埋伏从容登基,成为了至今仍然没有解开的谜团。一、叔父的不甘汉王朱高煦是最像他父亲朱棣的一个儿子,深受他父亲的宠

  •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锯掉了他的棺材头,露出的6个字,吓着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民间,如果要说足智多谋的话,那么人们必然会聊到两个人头,一个自然是千古传奇的诸葛丞相,另一个则是号称超越诸葛的青田先生刘伯温。诸葛丞相的故事几乎成为了整个亚洲的传奇,甚至还被别的国家当成自己的历史,连鲁迅先生都不得不承认,状诸葛多智近妖。而青田先生刘伯温则更加传奇,他不仅在军事政治谋略方面震烁千古

  • 他手戴乾隆扳指,价值上亿,专家讨要,他仅用6字令专家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扳指,乾隆后人扳指价格过亿鉴宝,乾隆祖传扳指真假

    清朝皇帝似乎手上都会有一个戒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能被称为戒指,只能说是扳指,扳指往往都戴在大拇指上。这些扳指往往都是用上等的材料制作而成的,扳指最开始流行是我国的乾隆时期,当时的乾隆特别喜欢摸自己大拇指上面的扳指,到了清朝中后期,不同人手上的扳指象征着他们的地位不同。然而扳指并不是谁都可以佩

  • 明朝200多年没能解决蒙古问题,为何清朝能轻松搞定?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388年,朱元璋为了彻底扫除北元势力,命大将蓝玉率领明军十五万,发动第六次的北伐。在著名的捕鱼儿海之战中,击溃了元军,俘虏八万余人,至此,北元势力衰弱。到了朱棣即位后,为了打击蒙古的残余势力,朱棣又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先后五次亲征蒙古,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蒙古残余势力,但是,也没有彻底打垮。仅仅过

  • 乾隆去世后,为何说是拿破仑加速了清朝的衰败,主要是因为这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799年,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之后开始统治了法国。而乾隆正是这一年去世的。拿破仑统治法国之后,迅速打败了各路入侵法国的国家。而且之后法国在他的统治下,国力达到了一个顶峰。当时法国在拿破仑的带领下,可以说横扫整个欧洲大陆。整个欧洲大陆只有远在东欧的沙俄,还有隔海相望的英国没有屈服。不过,正是从这个

  • 都是寡妇 都要投降 一个备受重视嫁给皇太极 一个送给代善都不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代善和皇太极喝酒,皇太极和代善是什么关系,皇太极和代善关系好吗

    天聪八年,林丹汗病故,当年闰八月,窦土门福晋巴特玛·璪在部下的护送下归顺后金。皇太极对其很是重视,他知道蒙古人都喜欢马,他为窦土门福晋准备四匹宝马,四副精致的御用马鞍子。在接见窦土门福晋福晋时,还行了“抱见礼”,这在满洲习俗中只有贵宾来临与久别重逢才能行这种礼,显然窦土门福晋是前一种,皇太极为窦土门

  • 感悟:曾国藩八句经典名言,改变了诸多人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名言最经典句子,曾国藩名言物来顺应,曾国藩十二字名言

    一、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就是说做人处世如今讲和谐,对人要宽,对自己要严,对别人的错误要允许其改正,给人机会。如果别人对你误解、不理解,要宽容、别斤斤计较,要有男子汉的气概。二、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大意是说家室太过显赫,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所谓物盛则衰,也可以理解为富贵招祸。三、第一要有志,

  • 皇太极的私生活,娶了姑姑,爱上了十三岁的侄女,是个真正的情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太极妻妾简介,皇太极死后哲哲为什么没殉葬,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

    1636年,皇太极即位已有十年,政权逐渐稳定,这时候很多贝勒便集体上书要求称帝。皇太极和很多人一样,推推辞辞几次,实在拗不过,勉为其难答应了。同年五月,皇太极改元崇德,定国号“大清”。从此刻开始,皇太极便算是一位真正的帝王了。皇太极称帝后,在军事上干了些正事,但在私生活上做的都不是平常人敢做的。他首

  • 《红楼梦》里的焦大只适合生活在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粗人焦大提起笔话焦大,不知咋的有了点新想法,打算先说说三国时代的杨修。杨修出身世代簪缨(zānyīng,世代做官的人家)之家,建安年间被举孝廉,才华横溢,丞相曹操亦曾自叹不如。他担任曹操的主簿,曹操对他所负责处理的内外之事都很满意。因后来杨修数次暗助曹植应对曹操的考验,曹操很是忌恨,最终于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