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诸葛亮是神,因为他可以助刘备料敌机先,可以在赤壁求得东风大破曹军,因为他有空城绝唱的胆识。因为他未出茅庐便可以天下三分。
有人说只是三国演义神话了诸葛亮,真正的赤壁之战是周瑜和黄盖打的,你看正史中赤壁之战的记载全在吴书周瑜和黄盖的传记里面。你看诸葛亮死后蜀国后继无人,再无新秀可用,这都是诸葛亮的妒贤嫉能导致的。
众说纷纭,茶余饭后,后人各有评价的理由。那我们静心而论,不带主观情绪,寻求真实的诸葛孔明到底是何许人物?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绝对是一位腹有天下,心怀谋略的贤才。刘备为当世三分天下之枭雄,身为汉朝宗亲的左将军刘备三次亲赴诸葛茅庐请其出山,并奉为军师。这些都是在史料中有记载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此孔明的才华是可以确定的。
不可否认的是在诸葛孔明的辅助下,刘备从几近白手起家最后成为蜀汉开国皇帝,成就一番霸业。其中诸葛亮的战略指导至关重要。借荆州,取益州。协助刘备入主蜀国,诸葛亮推行奖励耕战的政策,做到足食足兵。重视兴修水利,恢复东汉废弃的盐铁官营政策发现蜀汉经济。一番政策落地,刘备终于在蜀国落定脚跟,经济疲弱的蜀地逐渐出现了国富兵强的景象。
因此诸葛亮确实心有韬略,在蜀汉开国谋略和治理发展蜀汉中诸葛亮功不可没。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辅佐后主刘禅。这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这种忠心耿耿的形象备受后人推崇。
三国演义罗贯中受宋代史观的影响,推崇蜀汉贬低曹魏,一件件不属于诸葛亮的事情就代入到诸葛亮的人设中。
对于火烧博望坡之战,史料中并未提及有诸葛亮的参与,且从时间上来看诸葛亮也不可能与此站有关系。
对于赤壁之战,历史上并没有诸葛亮借东风这件事,他并没有呼风唤雨之能。三国志中记载: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由上可知,火攻曹营的计策出自黄盖而并非诸葛亮,此外由于周瑜和黄盖长期驻扎赤壁操练水军,当地天气的规律也自然是熟悉的,因而东风也并非诸葛亮所借来。
而对于诸葛亮的空城计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感叹于诸葛孔明的气魄和胆略。但是实际上三国诸葛亮并没有用过这一计策。根据《左传》记载,历史上使用空城计的最早的是郑国的大臣叔詹,叔詹是郑文公的弟弟,在郑国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三国时期,也有使用过空城计的实例,但是指挥者不是诸葛亮,而是孙坚和文聘。孙坚当时对阵的是西凉董卓。而文聘用此计对付的是孙坚的儿子孙权。
后人有很多是诸葛亮的超级热粉,因而不断拔高美化诸葛亮,把许多原不属于诸葛亮的想象添加到偶像身上,诸葛亮因而被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