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杀:临别殷勤留一语!盘点武将们那些感人至深的遗言!

三国杀:临别殷勤留一语!盘点武将们那些感人至深的遗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862 更新时间:2024/2/10 11:08:01

可叹桢干命也迂

桢干是筑墙用的木柱,这里比喻骨干人员的意思。有的谋士身居高位所谋划的是个人的荣辱得失,比如贾诩几经周折之后以太尉之职安享晚年,有的谋士所谋划的则是主公的大业和国家的安定。郭嘉属于一生为国家谋划以至于自己始终得不到安稳的类型。哪怕是临死之前,他也在为曹操后来平定辽东出谋划策,这也是遗计的由来。神郭嘉更突出了郭嘉作为谋士时的足智多谋,在阵亡时的这一句,更能让人意识到他把自己的智慧都用于辅佐主公而不是谋划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神郭嘉这样说,让人叹惋不已。

臣统之大愿,足以死而不朽矣

骆统一生勤政爱民,从不为了休息而把手中的政务放下。所以操劳一生的骆统阵亡台词中牵挂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国泰民安的愿景。虽然骆统的意思是说只要愿望实现,自己死而不朽,哪怕死了也没有遗憾了,可是比起撕心裂肺的不甘,骆统这种不动声色的淡淡哀愁,更让人心生触动。或许他已无憾,但是受过他的照拂的那些民众,又怎能不怀念他呢?

智士凋亡,河北哀矣

沮授的技能台词都来自于他对袁绍的忠心。“矢志于北,尽忠于国。”是他在诉说自己对主公的忠诚,无论如何主公对待他,他也不会背弃袁绍。“事需缓图,欲速不达也”则是在劝告袁绍不要急躁冒进,让曹操有机可乘。而沮授的阵亡台词也表达了他的忠心,他在乎的不是自己的生死和袁绍对自己的态度,而是这些忠臣的凋亡对袁绍所在势力——河北的影响。智士不仅仅是在说他自己,也是在说田丰等一众劝告袁绍的忠臣,如果不是袁绍一意孤行不纳良言,这些智士也不会“凋亡”。

主公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荀彧生食汉禄,死为汉臣。虽然他一直在为国贼曹操出谋划策,但是他的心是向着汉室的。当曹操还没有暴露出称魏王的野心时,荀彧和他君臣相得,忠于汉室和忠于曹操并无区别。但是当曹操意图篡汉时,荀彧就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最终他因为反对曹操僭越而收到了空食盒。聪慧的荀彧意识到已经没有汉禄可食,便从容赴死。他用死亡全了对汉室,对曹操的忠,不必再夹在二者之间,见证他所不愿见到的那一刻。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些武将生前在战局中大放异彩,阵亡语音也是感人至深。你曾经被哪句遗言感动过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信陵君在大秦乱世中保住了魏国,为何魏王不重用他?不敢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信陵君为什么不当魏王,侯嬴朱亥信陵君小故事,刘邦为什么崇拜信陵君

    你们都听说过古代的战国时候那四位公子吗?和其他三位相比,信陵君肯定是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比较高的,我们也一般都觉得他比其他三个更优秀一些,甚至人家刘邦也是这位公子的“小迷妹”。[var1]这位公子啊,本名是叫魏无忌,是魏王好多儿子里头的一个,既然有这么多儿子,那继承王位的时候也不一定轮得到他,果然,后来

  • 大将韩信死于吕后之手,死前一句话,为何让刘邦脊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为什么被吕后杀害,吕后和韩信有什么关系,韩信不听谁的话惨遭吕后毒手

    世人都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些帝王权术是一个帝王无情无义的证明,无论在登上帝位之前,对有功之人有过多少承诺,在新帝登基后都抵不过所谓的功高震主。曾经在楚汉之争中,大力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的韩信最终也难逃这样的命运,而在韩信死前曾留下一句遗言:“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 《大秦帝国》系列中的秦国名相,哪一位对统一的贡献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十大名相排名,大秦帝国秦国十大猛将,秦国四大名相和功绩

    都知道秦国的统一是举六世之功,六代明君虽然主要,但也少不了为他们出谋划策的秦国名相,今天咱们不妨先不谈君主,来看看这些秦国名相们,哪一位对秦国统一个贡献最大。[var1]商鞅,促成了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在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

  • 历史上以个人武力单挑凶猛来排榜的六大名将,吕布仅排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项羽西楚霸王项籍列历代武将排行榜第一,有诗为证“力拔山兮气盖世”虽然有点夸张,但以项羽的战绩来衡量却也不为过。秦朝末年,项羽和叔父项梁率八千子弟兵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崛起于江东。巨鹿之战成为项羽的成名战,项羽破釜沉舟,越过漳水,以少胜多,九战九捷,秦将苏角只一回合,就被项羽刺死,王离被生擒,涉间自杀

  • 张仪成功游说六国君主想要达到目的一定要看清这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说穿楚韩张仪因欺骗楚国土地而被憎恨,后来楚怀王为了报仇承诺用黔中土地换张仪。张仪主动前往,但暗中已买通楚国大夫,施展惊人的“金蝉脱壳”计谋,再次成功骗得楚王信任。张仪被释放后他并没有立刻离开楚国,而是大胆的劝谏楚王:我可以劝秦王不要楚国的黔中土地,并且派太子到楚国来做人质,楚国也可以派太

  • 秦始皇用活人烧兵马俑?西安兵马俑裂开后,真相水落石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兵马俑是用活人烧制的吗,秦始皇兵马俑怎么被破坏的,秦始皇兵马俑原先打算用活人吗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兵马俑被发现,兵马俑陪葬坑就震惊了全世界,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秦人究竟是如何烧制兵马俑的也已经成为一个谜团,更让大家惊奇的是所有兵马俑都看起来和真人的大小无异,而且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每个表情都不一样。因为兵马俑数量众多,而且每一

  • 赵悼襄王赵偃:中兴赵国的明君,却因为选错继承人导致国家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大秦赋》的热播引起了很多热议。此剧服化道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但是剧本拖沓和几位主演的演绎颇受诟病。这部剧虽然口碑时有下降,但是却让一些配角获得了不少的好评。比如统一六国的赵国重臣郭开、女性角色碾压秦始皇母亲赵姬的赵倡后,以及和他俩成为铁三角的赵悼襄王赵偃。在《大秦赋》里本来给赵偃的人物设定很不好

  • 卫子夫受宠卫青战功卓绝,为何汉武帝还要收拾卫家,只因这一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子夫与卫青什么关系,卫青与卫子夫谁厉害,卫子夫和卫青是同母异父吗

    后来,汉武帝还主持了卫青的婚姻,将已经寡居的妹妹平阳公主,嫁给了已经成为将军的卫青,换句话说,卫青成为了汉朝皇帝刘彻的妹夫。此外,在军队中,卫青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显然他已经成为汉代皇帝下最杰出的人物。这时,卫青与汉武帝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年长的卫子夫失宠了,太子刘据的地位处于危险之中。汉武帝已经

  • 生死关头,孙膑是怎样忽悠庞涓,顺利跳槽至齐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膑庞涓36集,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斗智批注

    作者:廉克飞系列:#战国之舌,鼓荡风云#一个月之后,孙膑伤口基本愈合,但再不能走路,只能盘腿坐在床上。此时,庞涓对孙膑更是关心体贴,一日三餐,极其丰盛。倒使孙膑很过意不去,总想尽自己所能为庞涓做点什么。开始庞涓什么也不让他干,后来孙膑再三要求,他才说:“大哥你就坐在床上,把王老师所传的孙子兵法十三篇

  • 白起不出,谁与争锋?击魏败楚1600人灭国-大秦第一将司马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最厉害的武将白起,白起为何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秦国白起战绩介绍

    这支部队,是当时地球上战力最强的部队,也是华夏第一支特战部队——铁鹰剑士,领队将军为秦国第一名将司马错。 1,大秦悍将司马错 有人会说,大秦第一将不是白起吗?司马错与白起不同时代,此时的白起只有16岁,还是大头兵(根据家谱推算白起生于前331年),司马错的国尉让于白起前,在秦国军事舞台上一直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