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悼襄王赵偃:中兴赵国的明君,却因为选错继承人导致国家灭亡

赵悼襄王赵偃:中兴赵国的明君,却因为选错继承人导致国家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86 更新时间:2024/1/16 13:00:02

最近《大秦赋》的热播引起了很多热议。此剧服化道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但是剧本拖沓和几位主演的演绎颇受诟病。这部剧虽然口碑时有下降,但是却让一些配角获得了不少的好评。

比如统一六国的赵国重臣郭开、女性角色碾压秦始皇母亲赵姬的赵倡后,以及和他俩成为铁三角的赵悼襄王赵偃。在《大秦赋》里本来给赵偃的人物设定很不好,是为了衬托秦王嬴政的英明神武的形象出现的。

他从小嚣张跋扈,赢政在赵国当质子的时候多次欺负嬴政母女。甚至嬴政的师傅申越也为了保护嬴政被他害死。那历史上的赵偃真的是个昏君吗?说实话,他是赵国少有的有为君主,曾一度中兴赵国。

给秦始皇统一中国拔高了很多难度,但是他和他的老对手嬴政有一处很像,就是在选继承人上犯糊涂。

[var1]

一、他也不喜欢廉颇

赵偃是赵孝成王的次子,哥哥是赵国的昌平君赵佾。赵孝成王是战国的老熟人了。他在位期间,马服君赵奢和蔺相如已经年迈多病,而廉颇他又不喜欢。他用赵括和秦国的秦昭王为争夺上党郡的归属问题于公元前260年发生了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

此战赵国军队被秦武安君白起坑杀四十多万,赵国成年男子尽丧。在他在位后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也去世,长子赵佾到秦国当质子,他可真是把赵国毁成了个烂摊子。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即位,史称赵悼襄王。

他继位之后第一件事找人取代廉颇。因为郭开向来与廉颇不和,而赵偃又非常喜爱郭开,自然要为自己的爱卿拔刺。廉颇在打了要取代自己将军之位乐乘(乐毅的后人)一顿之后,为了保命逃到了魏国。乐乘不堪其辱,亦离开了赵国。

[var1]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虽然已经年迈但是实力不可小觑。赵偃把廉颇给弄走了,岂不是自毁长城?各诸侯国认为他还不如他那个败家的爹孝成王。听说他把廉颇弄走了,邻国都开始打起了赵国的主意。

《史记》记载:“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庞煖将也,欲因赵弊攻之”。燕国只知道赵国少了乐乘和廉颇,却不知赵国还有两大名将。一个是庞煖,而另一个也是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

二、重用庞煖和李牧

[var1]

赵偃虽然为了郭开赶走了廉颇,但是他是为了给别人腾机会。这就是战国的名将庞煖和李牧。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之前一直在赵国边境驻守北边防守匈奴。他完全可以和同是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掰掰手腕。

李牧是战国的老熟人,也没必要赘述,这里重点谈一下庞煖。庞煖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里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带兵打仗有多么战无不胜,而是他在赵国最关键几个阶段里是留白的。

赵国中期,赵武灵王赵雍为了使赵国不被周边的强国以及北方的匈奴欺负而进行了军事上的大力改革,这就是著名的“胡服骑射”。这次改革的效果很明显,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在军事上唯一可以和秦国较量的国家。而且赵国还灭了中山国。

[var1]

赵武灵时期赵雍手下聚集了一批名将,其中就有庞煖和剧辛。庞煖还亲自给武灵王讲解了《孙子兵法》的妙用。武灵王晚年选择继承人出了很大的问题,发生了著名的沙丘之乱,武灵王被饿死。

在那个时候,名将都跑光了,剧辛跑到了燕国,庞煖不知所踪。等到庞煖再在《史记》里出现,就是赵偃在位初期廉颇刚离开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庞煖接近百岁。

[var1]

当时燕王喜(太子丹他爹)要攻打赵国的时候,曾问庞煖以前的老同事剧辛(和乐毅齐名)庞煖这个人强吗?剧辛说庞煖还配算个人物?大王根本不必忧虑,一个老匹夫而已。

燕国攻打赵国的时候,这个与乐毅齐名的老将居然被庞煖斩首,燕国大败。在最后一次合纵攻秦中(赵悼襄王四年),庞煖被任命为六国联军统帅,绕小道攻占了离秦国都城咸阳最近的蕞城,秦国差点亡国。

赵国一度打开了中兴的局面,按照军事角度来说,赵偃比他爹孝成王那是强的没边。

[var1]

三、选错继承人赵国行将灭亡

赵王除了重用李牧和庞煖以外,他觉得赵国要想在战国后期立足,离不开廉颇的加成。他又专门派人去魏国请回廉颇,希望这位老将可以不计前嫌为赵国贡献自己最后的余热。

然而这个时候,统一六国的第一功臣郭开出现了。郭开给重金让使者挑廉颇的毛病。使者回来报告说廉颇能吃能喝能拉弓,就是动不动就上厕所。这可不是能当主帅的人,赵偃只好弃用廉颇。毕竟多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var1]

随着时光流逝,赵偃觉得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他想废掉公子嘉立公子迁为太子,但是大臣都有意继续让公子嘉为太子。在赵偃和郭开的坚持下,还是立了公子迁。

公子迁赵悼倡后的儿子。他的母亲本来是一名倡女,先嫁给赵国的宗室,她丈夫死后没多久就被赵偃纳为小妾。赵悼倡后在赵偃死后与赵偃的哥哥春平君打得火热,又收受秦国的贿赂,和郭开一起祸害赵国的忠臣。

[var1]

李牧就是死于赵倡后与郭开的合谋。不久后,赵国就在郭开和太后的扰乱下被王翦灭了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卫子夫受宠卫青战功卓绝,为何汉武帝还要收拾卫家,只因这一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子夫与卫青什么关系,卫青与卫子夫谁厉害,卫子夫和卫青是同母异父吗

    后来,汉武帝还主持了卫青的婚姻,将已经寡居的妹妹平阳公主,嫁给了已经成为将军的卫青,换句话说,卫青成为了汉朝皇帝刘彻的妹夫。此外,在军队中,卫青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显然他已经成为汉代皇帝下最杰出的人物。这时,卫青与汉武帝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年长的卫子夫失宠了,太子刘据的地位处于危险之中。汉武帝已经

  • 生死关头,孙膑是怎样忽悠庞涓,顺利跳槽至齐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膑庞涓36集,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斗智批注

    作者:廉克飞系列:#战国之舌,鼓荡风云#一个月之后,孙膑伤口基本愈合,但再不能走路,只能盘腿坐在床上。此时,庞涓对孙膑更是关心体贴,一日三餐,极其丰盛。倒使孙膑很过意不去,总想尽自己所能为庞涓做点什么。开始庞涓什么也不让他干,后来孙膑再三要求,他才说:“大哥你就坐在床上,把王老师所传的孙子兵法十三篇

  • 白起不出,谁与争锋?击魏败楚1600人灭国-大秦第一将司马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最厉害的武将白起,白起为何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秦国白起战绩介绍

    这支部队,是当时地球上战力最强的部队,也是华夏第一支特战部队——铁鹰剑士,领队将军为秦国第一名将司马错。 1,大秦悍将司马错 有人会说,大秦第一将不是白起吗?司马错与白起不同时代,此时的白起只有16岁,还是大头兵(根据家谱推算白起生于前331年),司马错的国尉让于白起前,在秦国军事舞台上一直唱主角。

  • 甘罗十二岁成为秦国丞相,之后再无史籍记载,与吕不韦有莫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甘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年丞相,小小的甘罗出身名门,是秦朝左丞相甘茂之孙。有了丞相血脉的甘罗,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政治头脑,加上他过人的智慧,让甘罗在小小年纪的时候就崭露头角。在很早的时候,甘罗就在吕不韦的府内做少庶子,所谓的“少庶子”指的是年轻的家臣,甘罗身为吕不韦的家臣,一直在吕府生活。[var

  • 现在的朝鲜韩国是怎么称呼古代“朝鲜王朝”的,这里面还真有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东亚文化圈中,凡事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尤其是政治伦理方面,更是如此,对于国号、国名、正统等观念尤其看中,于是,这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比较尴尬的事情,比如:在国名和旧国号重名的情况下,朝鲜怎么称呼朝鲜王朝?什么意思呢?以我们中国为例吧,中国历代都有国号,但是从西周以来,也有“中国”这个说法,它指的概

  • 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46岁追杀孙权,这位名将是何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在一定层面上,也许算得上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精彩纷呈的一段。这个时期里,蜀魏吴三个国家割据对立,英雄豪杰辈出,出了不少名将。但是有这么一位名将,他的身手着实不一般,他不仅不属于三国当中的任何一国,甚至还曾先后追杀过三国,大惊天下。究竟是何方神圣,如史料记载这般,在26岁追杀

  • 芈月传:难怪芈月秦王二人“圆房”,你看魏冉出事,芈姝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芈月传魏冉和芈姝,芈月和芈姝为什么反目,芈月跟芈姝为什么反目

    [var1]秦王最初没有爱上芈月,但是秦王后来却慢慢喜欢上她,尤其是相处时,深深地被芈月吸引住了。不过芈月对秦王的感情还没有建立起来,在魏冉出事时两人却开始“圆房”了。而这其中的原因其实芈姝是明白,不然她当时不会这样说。难怪芈月秦王二人“圆房”,你看魏冉出事时,芈姝说了啥?[var1]芈月和秦王圆房

  • 唯一被追封皇帝的太监:娶貌美娇妻,孙子称霸三国,其名你我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美人如画太监妻子结局,最英俊的太监照片,太监皇帝

    文|史说百家编辑|史说百家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的封建社会因为皇权而产生了太监这样一个特有的群体,他们是封建王朝专门为皇室服务的人群,虽然大部分都被称为“奴才”,但是也不乏位高权重的宦官。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宦官,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些奸佞之人,历史上不少手握重权的太监都不是好人,秦朝的赵高、明朝的

  • 别拦我,这回我一定要在《三国志•战略版》里救出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论调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那是因为关羽在蜀汉集团确实是一种很微妙的存在。严格来说,关羽已经是一个依附于蜀汉集团的独立军阀,在蜀汉集团内拥有比较超然的地位。比如刘备在夺取汉中后,论功行赏,将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的黄忠封侯拜将,然而关羽却直言“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来抗议刘备的这种封赏。后经刘备派人劝

  • 灭蜀吞魏,西晋十分顺利,为何15年时间不敢打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晋灭吴全过程,西晋为什么会灭东吴,西晋灭吴兵力对比

    [var1] 一、西晋灭魏蜀。 公元262年,当时的蜀汉大将军姜维看到黄皓把持蜀汉朝政,对国家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于是上奏当时的后主有意杀掉他。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后者却拒绝了姜维的建议,因此将为担心引祸上身,便前往沓中避祸。蜀汉朝政如此大的波动,自然也逃不过当时曹魏帝国的掌权者司马昭的眼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