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家归晋,为何魏国皇帝封王、蜀国皇帝封公、吴国皇帝只封侯

三家归晋,为何魏国皇帝封王、蜀国皇帝封公、吴国皇帝只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23 更新时间:2024/1/16 21:04:33

三家归晋,为何魏国皇帝封王、蜀国皇帝封公、吴国皇帝只封侯!

自己登上皇位,并建国号为晋,开了晋朝长达155年的统治。继位之后,司马炎对三国皇帝进行了分封,魏皇曹奂被封陈留王,蜀皇刘婵被封安乐公,吴皇孙皓被封归命侯,为何同时一国君主三个阵营得到的爵位却不同呢?

首先咱们先来介绍一下,曹魏时期的爵位制度。虽然在曹操掌权之后废除了爵位赏赐,但曹丕为了登基之后稳定朝纲,还是违背父命恢复了之前的爵位制度。朝廷的爵位封赏共分为九等,魏蜀吴三家占据了爵位等级的前三名,同时拥有对应的封地和国号。

[var1]

在三国之中,蜀国刘婵是最早投降灭亡的政权,然而还是经历了两次内部大乱,晋王司马昭也因此损失了两个臂膀。为了安抚蜀地,让蜀国不再出现内部动乱,司马昭便给了刘婵安乐公的封号,排在九等爵位制度的第二名。

并没有封王的原因很简单,当时司马昭也不过是王爵之位,刘婵是决不能与他平起平坐的,这才被封为公。如果司马昭当时已经继位,才可能给刘婵一个王爵封号。而安乐公这个封号也是为了嘲讽刘婵的草包行径,让他永远安乐,不参与政事。

[var1]

曹奂是三方势力之中,唯一的正统皇帝。虽然司马炎逼宫篡位,却并不敢苛待曹奂,让朝臣民众抓住他的把柄,所以封王是很合理的行为。而且曹奂的地位本身就比那两位要高,封王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仅如此,司马炎还给予了曹奂受诏不拜等特权,算是对他的补偿和照顾。

至于陈留王这个封号,亦是司马炎对曹奂的。在历史上,汉献帝继位之前也是这个封号,这种举动是对曹魏政权的赤裸嘲讽,也代表着晋朝司马政权的强大。

[var1]

在三国政权之中,吴国是称帝最晚,灭亡投降最晚的国家。归顺晋朝之后,吴皇孙皓获得了归命侯的封号,是这三国之中最低的一个。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待遇,是因为吴国是最不受司马家待见的。

吴国建立者孙权,曾投靠过曹操,获得过他的“南昌侯”封号。后来三国鼎立,曹魏与蜀国相继称帝,吴国并未第一时间跟风,而是因与蜀国的矛盾宣布归顺曹魏,被封为“吴王”。

[var1]

外界本以为曹魏与吴国正式联合对付蜀国,却没想到吴国临阵倒戈,又与蜀国联合了。这墙头草一般的行为引起了外界的极度厌恶,魏国人对吴国完全没有好印象,司马昭也不例外。

蜀国投降,曹魏禅位,司马炎登基称帝后大肆封赏两位识时务的皇帝,目的既是为了两国百姓,同时也是在警告吴国。如若及时归降,就能得到同等待遇。若是执迷不悟,等待他的只有铁骑压境。

[var1]

司马炎的条件已经来得很好了,但吴国却像是吃错药一样,竟然真的与强大的晋朝作战对抗,最终惨败收场,才选择。因为吴国的这种行为,司马炎对他们很不待见,自然封赏也是最次的。

同时,与前面两位一样,这个“”的封号也是对吴国孙皓的嘲讽。吴国是在晋朝大军压境,无法抵抗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而这个“归命”二字就寓意着孙皓是顺应天命投降的亡国之君。

在历史上,也有其他人获得过这样的封号,无一不是伏低做小的失败下场。而且最绝的是,孙皓获得的这个爵位是不允许世袭的,所以这些荣华富贵只保留在他这一代。

[var1]

综上所述,司马家对三个政权的爵位封号是按照投降时间,对晋朝的贡献而定的。如果说刘婵是因为当时司马家未继位所以没获得王位的话,那么吴国就是司马炎故意的了,而且还将吴国孙皓的爵位放在刘婵之后,真的是非常记仇了。

当然,吴国也是咎由自取,如果当初没有像以前一样来回摇摆,晋朝建立之后第一时间投降,也不会落得这样的凄惨下场,起码能和蜀国刘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千年前,25万殷商军队横渡重洋建立了玛雅文明?真的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不仅江淮一带被拓展,就连当时的雅利安人入侵,也被商朝击退。可以说是雄盛一时,是当时的世界强国。要知道雅利安人覆灭三大文明古国,唯有在中国战败。可见当时的商朝还是有一定的实力,但就是这样的实力,以及25万军队却是离奇失踪,并没有赶上救国之战。直到几千年后,才被发现出现在美洲地区。这又是怎么回事?为何会

  • 楚汉争霸的真相:分封制粉丝和郡县制粉丝的终极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汉争霸历史讲解,汉朝郡县制与分封制,楚汉争霸人物排名

    楚汉争霸楚汉争霸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其中兵神韩信更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从一个无名小卒爬到万军之帅的位置,属实励志。但他最后却凄惨地死在了长乐宫,很多人在追问原因,其实是因为楚汉争霸的本质,是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制度的决斗,韩信的思想太过保守,没有跟上刘邦的境界,最后淹没在时代潮流中。周朝八百年都实行分

  •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为何单独放过240名童子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平之战真的坑杀了40万赵军吗,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的意义,长平之战白起为何能坑杀40万赵军

    长平之战,赵国派出赵奢之子赵括为赵军主将,与秦国的白起对战。在交战时,纵使赵括先前并没有多少出色的战绩,白起也没有对其轻视。为了麻痹赵括,他在军中下达死命令:敢泄漏秦军主将者死!之后,他便下令,让全军给赵括“开后门”。在白起的放纵下,赵括第一次领兵就大获全胜。这可是赵国久违的胜利,赵王对赵括进行了嘉

  • 楚汉之争:韩信一战灭代国,赵国陈馀因私废公,韩信开启灭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先聊聊代国,算是赵国的一个分支,秦始皇灭赵之后,赵国公子赵嘉逃亡到了代郡,自封为王,不过很快代国也被秦国被灭了。这次的反秦成功后,代国也成功复国,项羽封王其中代王赵歇的封地,就是代国之前的地盘。而正统的赵国地盘被常山王张耳占据。之前楚齐大战前夕,齐国助陈馀赶跑了常山王张耳,落魄的张耳投奔了刘邦。

  • 【经典回顾】扁鹊见蔡桓公,小故事大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每次看这篇文章,心里都是有一番不一样的感受;对于我们来说,最直接的一个道理,不可讳疾忌医!!![var1]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 同样是实行分封制?为什么项羽就被灭了,刘邦却建立强大的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世界就是有这样一种人,平时你看着他似乎永远是一种油腔滑调的样子,没什么正形,也没有独到的本事,很猥琐、很油腻、很胆小,但是就是这样毫不起眼的人却最后干成了大事情。刘邦就是这样的人!在荡气回肠的楚汉争霸过程中,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项羽都比刘邦更招人喜欢,更有英雄气,但是为什么最后胜利的偏偏是刘邦呢

  • 从西汉王朝“七国之乱”看中国古代“分封制”的延续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次叛乱中,由于叛军主力——吴楚联军一路北上、来势凶猛、直逼京师,主帅周亚夫提出“委梁与吴”的建议,建议先由位于京城咽喉要塞且兵强马壮、给养充足的梁国军队牵制住敌军,汉军先着手对付其他几路诸侯国,然后伺机而动,趁虚而入,从而一举击溃敌军。周亚夫的建议很好,有效地避开了叛军主力锋芒,较好地保存了自己的

  • 方形素镜:春秋战国现身、秦汉绝迹、五代圆方融会、隋唐重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方镜造型,除形体之外,还在于镜钮和镜边的装饰。中国自古就有“智欲圆而行欲方”的说法。圆镜和方镜在客观上应该说就体现了这个引人深思的哲理。[var1]方镜在流行中不断美化,其结果是在四角做文章,在晚唐出现了委角,但真正发掘到方形美的意蕴的则是五代。六朝以来,江宁就是人文精神荟萃之所,这里尽管社会不安,

  • 封神英雄榜七件神兵利器,姜子牙独霸两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打神鞭、女娲石极品先天灵宝。号称"天罚之鞭"。天道圣人~元始天尊执掌,鸿钧老祖所赐。鞭上有无数大道符箓环绕其上。乃是代表天道制约天庭众神的无上宝物。呈玄黄色,为木鞭状。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封神之战时元始天尊借予姜子牙用以封神,封神过后元始天尊将打神

  • 秦初授田制取代井田制,实则是使用权的转换,却促使私有地权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衰亡以及各诸侯国的日渐强盛,周王室已经不再享有对诸侯们的实际控制权。而在这时候的诸侯们眼中,周王室只是一个在某些时候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势力的工具,各国之间吞并争霸的戏码已经正式开始上演。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格局之下,由周王室一手建立起来的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