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果真称得上“千古一帝”?意大利有本书,揭露他荒唐的一面

康熙,果真称得上“千古一帝”?意大利有本书,揭露他荒唐的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37 更新时间:2024/1/16 13:02:23

不过,当年,有一位叫马国贤的意大利传教士,他作为“内廷供奉”在康熙身边待了十几年,回国后他写了一本名为《清廷十三年》的书,他所展现的康熙形象,可能要颠覆各位的认知咯!

超长执政,最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在了解康熙不为人知的一面之前,不妨先来看看为何他会是很多人心中的“千古一帝”。

首先就是在位时间,这足以击败绝大多数的帝王。

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一共是两千余年。我们以两宋为大致一半的分界线,在两宋、辽、金、西夏、元、明、清的这后一千年里,一共出现了90位皇帝,在位够40年的只有4人,而在两宋之前的前一千年里,仅有2个皇帝在位超过40年。

更令人佩服的是,在这6位超长执政的皇帝中,康熙朝的社会生产力最为发达,甚至超过了“贞观之治”时期。

所以,仅凭这一点,康熙就完全有资格入选“千古一帝”。

一个好皇帝,却不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

从8岁继位到69岁去世,在这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康熙叱咤风云,表现出了政治家的恢宏气度和军事家的卓越才能,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少年康熙亲政后不久,就赢得了与鳌拜斗争的胜利,他初露锋芒,让那些元老大臣们不敢小觑;

他毅然撤除三藩,平定吴三桂叛乱,铲除了国家的“毒瘤”;

他坚决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两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保持了国家的稳定;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保卫了边境领土的和平。

坚韧不拔,知难而进,不屈不挠,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大清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作为一国之君,康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毕竟也是有限的。要完成大业,必须依靠人才。康熙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不拘一格用人才。

伍次友坚决不做官,然康熙仍极力挽留;

姚启圣,这个顺治帝下过圣旨永不再用的人,康熙为了重用他,将顺治帝的圣旨找出来,当众烧毁,并告诫群臣,永不再提此事,如谁提及,斩。

施琅亦是一位降将,李光地也是在再三的劝说下才做了官。

正是依靠这些良将忠臣,康熙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他重用汉人。作为满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康熙知道,若没有汉人的支持,这种政权是无法维持长久的。

所以,他设法赢得汉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有意让皇子、皇女和汉人通婚,有意让容妃省亲时与汉人加强沟通,所有这些都是十分必要且正确的。

应该说,康熙是一个好皇帝,他也是孝庄的好孙子

然而,他却不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

父子反目、父女成仇、夫妻决裂,这是康熙心中永远的痛。

太子被废下狱,长子被抄家,权力的欲望淹没了亲情。

康熙在无奈之下答应噶尔丹对爱女蓝齐儿的求婚,而之后又把噶尔丹消灭,蓝齐儿便成了争权夺利中的牺牲品,无论作何解释,她对父亲的怨恨当在情理之中。

容妃,康熙的爱妃,由于几次冒犯了皇帝的尊严,被无情打入宗人府,在屈辱中含恨死去。

作为封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康熙,至高无上的权力才是他心目中唯一的砝码,其他任何一切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核心。当前面有障碍危及到自己的权力和尊严时,无论是什么,他都要设法铲除或逾越。

而当他已成就伟业、享受殊荣的时候,夜影青灯,心中的那份凄苦亦可想而知。

世事从来没有尽善尽美,也许,这就是成为“千古一帝”的代价。

康熙的另一面——荒唐

虽然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康熙的形象是一个一心为国、日理万机的帝王,但他对那些风流事可没少花心思,从其子嗣之多,便可知一二。

皇帝渴望延续龙脉,这能理解,但康熙一生可是足足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啊!要论康熙这生育能力,估计也能算“千古一帝”了。

不过,别看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但清宫对“宠幸”时间是有规定的,为的就是防止皇帝纵欲过度,伤了龙体。在皇帝晚上“翻牌”之后,太监会在门外看着时间,到了两刻(半小时),就要去提醒里面的皇上和妃子——“是时候了”。

但到了康熙在位时,他居然“另辟蹊径”:康熙发现祖训只是说宫里有此规定,宫外可没有。于是他开始频繁出宫南巡,不仅如此,他还着手修建圆明园和避暑山庄,经常跑到宫外去,完美规避了祖训。

而康熙的荒诞,在马国贤写的书中更有体现。

马国贤,意大利那不勒斯人,年轻的时候是个无所事事之人,终日在街头晃荡,直到听了一位方济各会士的街头布道后,忽然决定出家当修士和神父。后来,罗马教廷发动东方传教潮流,马国贤被命令前往中国的清王朝任职。

在清廷的那些年,康熙对马国贤颇为赏识,马国贤擅长绘画,而康熙又对艺术有一种狂热的爱好,故而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近,以至于马国贤曾看到过康熙不穿衣服躺在御床上,要知道除了太监、宫女,无论满汉都很少有人见过这般景象。

康熙对马国贤说:“我把你当家里人,很近的亲戚。”

马国贤在康熙身边所做的事,就是画画,俨然一位“古代摄影师”,把康熙所看见的、所喜爱的,都画下来,比如康熙在热河修建了一座避暑山庄,其景色之美,令人赞叹。康熙让马国贤把这里画下来,所以马国贤有很多机会跟着康熙去热河。

而在此期间,马国贤也见到了康熙不同于皇宫中的一面。

在避暑山庄内,大部分陪在康熙身边的,不是满族女人,而是来自汉族。

满族是骑马的民族,女性是不用裹小脚的,但汉人却以“三寸金莲”为美,许多被裹脚的女人,一辈子都要忍受这种畸形审美所带来的痛苦。

但康熙似乎就是对小脚女人情有独钟,还喜欢以此来戏弄她们。

一次,康熙让太监们弄来几条“蛇”、几只“蟾蜍”,还有其他一些能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不过它们都是假的,只是看起来栩栩如生。

康熙趁着众妃聚集在一块的时候,让太监把这些假蛇、假蟾蜍扔进人群中,这些妃子们一瞬间吓得惊恐万分,一个个跛着小脚四处逃窜,康熙则是坐在高处哈哈大笑,笑她们形态之滑稽。

在马国贤的书中,还有一个类似的片段,也是康熙拿女人的小脚来取悦自己。

康熙在某天上午告诉妃子们,自己想吃山上的果子,就让她们去摘。这下对妃子们更难了,要跛着小脚去爬山,但康熙还要故意催她们快点,导致有的妃子一连摔了好几跤,而康熙呢,依然还是坐在不远处,一边指着她们,一边乐个不停。

那么,马国贤写的内容究竟可信吗?

首先,马国贤应当是个品行端正之人,否则他也得不到康熙这么多年的赏识,所以他胡编乱造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更何况,抹黑康熙对他来说也无利可图。

其次,马国贤在中国的这十三年,清廷对他非常友善,也并未对他有过严重的处罚,而且,在他准备回意大利的时候,雍正还给他送了很多的礼物。

前面说过,康熙与马国贤关系亲近,因此马国贤自然是听闻,甚至亲眼见到了很多康熙朝的秘闻,故而他写的内容,恐怕比那些“精心”撰写的《起居录》和本朝《实录》还要靠谱。

结语

其实,马国贤在书中所写的康熙,已然步入晚年。晚年的康熙确实存在倦政的情况,导致国家一度出现吏治废弛的现象,而他对于皇位继承人的犹豫不决,更是引发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事件。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千古一帝”并非指那些从没犯过错的帝王,而是对历朝历代的这些皇帝,综合其成就、贡献、统治时间以及功过等方面,进行比较,最后选出来的伟大帝王。

康熙虽晚年倦政,且时有荒诞,也不是好父亲、好丈夫,但就其一生治国之成就而言,“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对于北宋皇家是怎样的屈辱?皇室公主颜面丧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1127年凛冬,金国大军兵临汴梁城下,此时北宋的皇帝已经传位给了宋钦宗,这也是一位没有骨气的帝王。当时的汴梁城中还有完备的防御工事、充足的粮食储备,各路大军也已经启程勤王,但是宋钦宗竟然直接投降了,他还亲自去金军大营手写投降书。宋钦宗的算盘很明白,他认为金国人并无意侵占宋国的土地,只要能给金国人足够

  • 岳飞到底长啥样?真实画像被国家博物馆珍藏至今,原来他长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而更让大家所熟知的一定是那“精忠报国”这四个字被母亲刺在后背的故事。这位宋朝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爱国将军,最后却丧命于小人之手,这一切都是因为他遇到了个倒霉上司,皇上迂腐,臣子又能如何?都说暗箭难防,那这小人的暗箭更是难上加难。秦桧这个名字可谓是遗臭万年,他的石像在岳飞墓前跪了八百多年,被万人唾弃,见者

  • 吴三桂接受撤藩等于必死?其实康熙帝没大家想得那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年轻气盛的康熙帝经过一番思考以后决定撤藩,结果是由此引发了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三藩的造反,是为三藩之乱。在之前关于吴三桂的文章之中,宋安之认为康熙帝撤藩并不等于杀藩,就个人而言,吴三桂其实是可以全身而退的,只要他舍得自己在云贵苦心经营多年的事业就好。

  • 宋朝经常被称做朝,辽金二朝经常被称为国,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可谓是有两大乱世,分别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还有五代十国。在这两大乱世之中,不只是没有大一统,更是各个国家混战不止,百姓是久遭兵灾之苦。而认真来说,五代十国乱世之后,宋辽金西夏也可以视为一个乱世,可以说是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时期。只不过这个大分裂时期不同于其他大乱世,是由各个小国混战

  • 朱元璋晚上做了个梦,第二天给朱棣剥桔子,马皇后:快跑他要杀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然而,他的父亲去世朱元璋,一位弑杀而又仁德的皇帝。在这位“矛盾”皇帝的统治下,哪怕朱棣是皇子,小日子也不好过,甚至有一次还差点被自己的父亲给杀了。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个皇帝,从其政治生涯上来看,他算是一位不错的皇帝了。靖难之役后,

  • 弘历假如被刺杀成功,雍正真的会选他继承皇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二人默斗期间,弘时曾派刺客刺杀弘历,幸亏被及时发现,弘历在图里琛和李卫的保护下得以安全的返回京城,那么如果弘时顺利得手除掉弘历的话,雍正真的会把大清国交给弘时吗?答案是不可能的。首先就说刺杀弘历这件事,兄弟之间为了皇位冷酷到无情,这是雍正皇帝最忌讳的,对于这样冷漠的人,雍正从心底是无法接受的,他知

  • 曾国藩为什么没让李秀成受凌迟之刑,李秀成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曾国藩审讯李秀成,曾国藩李秀成完整视频,曾国藩怎么评价李秀成的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22日,李秀成在方山被俘。6天后,曾国藩自安庆坐小火轮来到天京。当晚7时许,他提审了李秀成。因为事务繁忙,兼之还没有吃晚饭,曾国藩匆匆询问数语,便命人把李秀成押了下去。这种审问如蜻蜓点水,显而易见是问不出什么的。于是,曾国藩命李秀成写一份详细的自述。对于曾国藩来说,他

  •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23岁中状元36岁起被流放三十年,作品世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代三大才子谁最强,明代大才子有哪些,明代四大风流才子

    杨慎是四川新都人(成都新都区),他的父亲就是明代赫赫有名的首辅杨延和。由于家庭环境优越,杨慎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他聪明好学,7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唐诗,11岁的时能写近体诗,13岁时随父入京师沿途写下《黄叶诗》等,轰动京城。更为称奇的是在他21岁的时候参加会试,主考官已经把他列为头名,不料蜡烛摔落

  • 比和珅还聪明的清朝官员,死后留下财富无数,子孙至今都是富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沈万三和珅谁有钱,比和珅还厉害的清朝大贪官

    不过有钱也要有命享受,和珅的下场可谓是十分凄凉,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十全老人”乾隆皇帝驾崩。乾隆一断气,嘉庆皇帝就迫不及待将和珅抄了家,手段之强硬、速度之快闻所未闻,“初四宣布撤销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初五日颁布征求朝政意见的诏书,目的是鼓动臣下弹劾和珅;初八日拘捕和珅并进行审讯;十五日公布他二

  • 楚昭王朱桢:出生就预定爵号,文武双全,第一个承认朱棣的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楚昭王朱桢,朱棣藩王,朱桢在位时间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是我国中部核心城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此交汇,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三镇位于长江南岸的武昌,是“武汉三镇”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东晋末年将江夏郡郡治迁置于此后,一直是州郡治所、荆楚雄城。南宋诗人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