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王朝共有16位皇帝,为何却只有“明十三陵”?另外3个去哪了

大明王朝共有16位皇帝,为何却只有“明十三陵”?另外3个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64 更新时间:2024/1/20 8:56:17

可是,能够成为一代帝王纵然是古代多少英雄人物一身所求,但能否长治久安却也要花费他们半生心血。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追逐,才使得历史能够不断的向前推进,人们也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成长起来。

当然,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最不缺乏的那便是朝代的更替变迁。这些朝代存在时间或长或短,有的经营百年,有的却也二世而亡。

但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历史进程,才能沉淀出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而在这波历史洪流之中,就有一个刚毅的王朝,那便是明朝。

作为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起来的王朝,这个王朝号称“不和亲,不割地”。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便是对这个朝代最高的评价。

可是,也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对于历代帝王的墓穴却出现了令人不解的疑惑。都知道,古代君王都十分重视死后能够进入皇陵,这不仅是自己帝王身份的一种象征,也是对皇家荣耀的一种彰显。

但是,明朝的皇陵里所埋葬的帝王,却与明朝一共拥有的帝王数量不符合。众所周知,大明王朝一共有十六位帝王,可是却只有“明十三陵”。那么,另外三个究竟在什么地方?

所谓的“明十三陵”其实就是指在北京天寿山麓的关于明朝皇帝的陵寝。而其中没有被葬在里面的第一个明朝皇帝,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要知道的是,当时的朱元璋称帝之处是在南京。因此,南京也就率先成为了明朝的都城所在。而已经作为帝王的朱元璋不是没有想过迁都,他还特意为了此事让自己的儿子朱标代替他去各地考察。

可是,奈何舟车劳顿加上日夜辛劳,使得朱标比他的父亲朱元璋先走了一步。自己的儿子去世了,这对于作为老父亲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那时的他已经年过古稀,对于迁都之事他已力不从心。更悲惨的是,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也在儿子去世不久之后,便生病离世。

自己的老婆孩子都被安葬在了南京,而他自然也希望能够陪在家人身边。因此,朱元璋是被安葬在了南京。所葬之地也被称为了“明皇陵”。后来,雍正为了表达对汉人的敬重,还特意去了南京对其进行了祭拜。

朱允炆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二任皇帝。他的父亲便是比爷爷朱元璋早死的朱标,作为朱标的儿子,朱元璋去世之后,便顺理成章地将皇位传给了他。

原本,他可以安稳地依靠几位叔叔为其保家卫国,戍守边疆。而自己也只需要安分守己地做好皇帝的位置。

但是这个朱允炆却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他害怕自己的叔叔们手握重兵,在将来有一天会对他不利。于是,他便对这群叔叔们先下手为强了。

而他首先做的就是对这些叔叔进行各种打压,最后削去他们藩位,自己独揽大权。但是由于他的手腕太过强硬,导致一些叔叔不是死就是伤。这对于当时作为燕王的朱棣来说,无疑是一种前车之鉴。

因此,既然早晚都会被自己的侄子弄垮,那不如赌上一把。就这样,朱棣发动了兵变,史称“靖难之役”。

自朱棣率领人马攻入皇宫之后,朱允炆也消失了。对于他的消失,在历史上有着很大的争议和看法。

有的人说,相传在靖难之役时,皇宫之中出现一场大火,朱允炆便在这场大火里死去了。而有的人则说,朱允炆其实是出家做了和尚,然而渡船去了海外。

当然,尽管不论朱允炆是否活着,但可以确定的是朱允炆已经不在。可是朱棣不想就这样给他建立墓穴。

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这样一来,不就承认自己地位不正;第二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朱棣对朱允文始终不放心。故而也引起很多人猜测,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找寻朱允文的下落。

这第三个没有被安葬在皇陵之中的皇帝,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明景帝朱祁钰。这也是被很多人误解抹黑了的皇帝。

看过《大明风华》的人都知道,朱祁钰的哥哥朱祁镇可真的是所谓的“大明战神”。这里所说的“战神”其实是一种讽刺。为什么这么说呢?明朝的先祖个个都英勇上阵,战无不胜,可是他却在“土木堡之变”中不幸被俘。

而此时的朱祁镇并没有留下子嗣,弟弟朱祁钰便顺理成章的坐上了皇位。他登基之时,明朝正处于危难之时,但他并没有选择推辞或者退缩,反而在自己的努力治理之下,明朝在多次对外战役之中取得了胜利。

这个只比朱祁镇小一岁的男人撑起了明朝,他还在胜利之后接回了哥哥朱祁镇。但是朱祁镇又怎能甘心做一个太上皇。于是,在朱祁钰将死之时,朱祁镇又再次登基继位。

这时的朱祁镇并没有将朱祁钰以帝王的身份下葬,而是将他以亲王的身份安葬,还特意赐予他一块亲王的墓地。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不仅仅是因为它已经属于过去,更多的是它留给后世之人的一些猜想和文化。

而这些能够见证过去存在的证据,便是历史最大的魅力。网络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只要有人还记得,那你就一直还活着。”历史也同样如此,它有自己的方式,留给后世无数回想。

当然,不论是明朝十三陵,还是其他的皇陵墓穴。它都是只属于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它所存在的价值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夺取的。

更多文章

  • 明末清初最爱掀桌子搞事情的三个人,除了崇祯李自成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上吊后李自成怎么了,史上李自成真实的下场,李自成与崇祯是朋友吗

    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崇祯哪里肯用他,于是,登基仅仅两个月,就对皇兄极其信任的魏忠贤下了死手。按说,这也不算昏招,但是,你得有破有立啊!杀完魏忠贤,再立一个张忠贤!可是,崇祯没按正常思路走,他掀桌子了。崇祯在杀完魏忠贤之后,竟然又对各地太监进行清算,不许他们掌兵,这就打破了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微妙平衡

  • 包拯六十大寿,皇帝来参加,他还是不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60大寿感慨膝下无子,包拯铡皇帝,皇帝杀包拯完整版

    想起儿子和孙子都已去世,包家后继无人,包拯不免有些伤感。正在这时儿媳忽然跪下说到:“您今天过寿,我也没什么可送的,就送您一个儿子吧,他已经2岁了。”包拯听完大惊失色,这个儿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包拯天资聪颖,善良耿直,28岁考中了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知县。但没干多久,为了照顾父母,

  • 赵匡胤哥俩兄终弟及,金国同样如此,但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演义92-100,赵匡胤下南唐,刘兰芳赵匡胤60集

    兄终弟及,是一种继承制度,王位由哥哥传给弟弟继承,一般按年龄长幼依次继承。历史上兄终弟及并不稀奇,大部分情况是因为皇帝没有子嗣,无奈的一种选择而已。但往往事情没有那么绝对,有些皇帝,明明自己有亲生儿子,却偏偏把皇位传给了弟弟,今天我们要说的两位都是这样。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在他50岁的

  • 朱元璋留下四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却自作聪明全给废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建文皇帝和朱棣,朱棣见到建文完整版,朱棣不承认建文年号

    所谓:谁做得局,谁就越懂其中玄机。朱元璋从手捧乞讨碗,到坐拥大明江山,可谓是破局和做局的高手。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在朱元璋的这个“大明棋局”中,太子朱标占据着不可代替的地位。甚至都可以认为,朱元璋的一切布局和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朱标铺开和进行的。哪料一声炸雷,朱标病逝,朱元璋傻眼了。无奈之下,朱元璋只

  • 朱元璋问刘基:我能做几年皇帝?刘:本来有35年但被人偷走了4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和刘基,刘基死后朱元璋反应,朱元璋如何评价刘基

    当了皇帝又得到旷世奇才刘伯温的协助,真是如虎添翼。而刘伯温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一位非常厉害的谋士,甚至被传说中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可见刘伯温的名气之大。可有一天朱元璋问刘伯温自己能做几年皇帝?刘伯温掐指一算,直接对朱元璋说,原本你可以有35年但是被人偷走了4年,所以只能做31年。问刘伯温朱元璋是为数不多

  • 为何汉朝直到文景之治才出现盛世,朱元璋只需一代就有盛世景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创了洪武盛世还是洪武之治,文景盛世现状,汉朝文景盛世多少年

    先看看汉朝初年为何更加不易。汉朝初年不易,主要是秦朝末年以来,天下大乱,先是各地反秦势力和秦朝的战争,之后是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十八路诸侯混战不断。垓下之战项羽被消灭后,汉朝并没有消停,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过程中,先后发生了陈豨叛乱和英布的反叛。在北方,又与匈奴发生冲突,汉高祖刘邦被围白登山。长期的战

  • 明朝“西湖三杰”于谦:一代忠臣惨遭冤死,太后得知后悲痛绝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国不可无君,君不可无臣。君臣彼此相照,国家才能在动乱的时代中长久地屹立于权力中央,君臣若心生嫌隙,国便不能成家,国与家的意义便会在矛盾中分化,最终发生权力的转移和朝代的更迭。在这样的君臣关系中,忠臣的存在又决定着君王的盛衰走向。魏征一日三谏让君王得以成就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比干也用长谏的方式唤醒商纣

  • 朱元璋灭元朝后,给蒙古女子下了一道什么命令?让蒙古再无力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对蒙古的打压政策,朱元璋到底怎么灭掉蒙古的,朱元璋娶蒙古女人

    元朝末年,百姓的生活愈加水深火热,这就使得各地的农民纷纷参加起义,以保证自己摆脱昏庸残暴的统治者。而在当时的起义军领袖中,朱元璋顺利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封建王朝的创立者。而他在灭了元朝之后,还给蒙古族女子下过一道命令。据悉这道命令可以遏制蒙古族的发展,那么你知道这道命令究竟是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简单

  • 为什么说宋江是梁山的“伪君子”?有两个人早看穿了,但是没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江是梁山的伪君子吗,梁山十大伪君子,宋江上梁山的全过程

    历史上的宋江只是在梁山泊聚集了三十六人就起义造反,并没有一百零八人,因为北宋末期,朝政腐败,统治者懦弱无能,只知道战败求和,从民间搜刮民脂民膏献给敌国以求暂时的安定,百姓民不聊生,宋徽宗宣和元年,宋江等人招募义军,聚众起义,一开始起义势头很是强劲,杀富济贫,威名远扬。宣和十二年,皇帝想要招安宋江,但

  • 锦衣卫到底是做什么的,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锦衣卫是干啥的,大家怎么看锦衣卫,锦衣卫主要是干什么的

    锦衣卫最初时出现在明朝时期,在当时就是一个专门负责收集情报的一个机构,后来随着当时社会形态的变化,在后期这个机构也负责保护帝王的安全,而且也有负责逮捕的一个职责,而且这个机构在朝廷中没人能使唤的动,他们直接的负责人就是当时的皇帝,所以说在当时他们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可以说是除了皇帝没人敢惹他们,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