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兄弟三人投奔朱元璋,下场如何?聪明的两个死了,蠢的却活到最后

兄弟三人投奔朱元璋,下场如何?聪明的两个死了,蠢的却活到最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79 更新时间:2024/1/20 23:41:59

一直到朱元璋晚年,曾经的一大批开国功臣所剩无几,留给皇孙朱允炆的辅政大臣都没有几位,这才使得没有政治经验的建文帝被老谋深算的燕王朱棣夺了天下。不过在朱元璋的清剿活动中,还有几位“漏网之鱼”,比如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了大将耿炳文,此人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建国后,他仍然多次立下战功,但耿炳文也没能抵挡得了燕王朱棣的进攻。

今天要介绍的人是郭德成,可能大家很少听说此人的名字,不过说他的兄弟郭兴和郭英两人,大家一定就很熟悉了,郭兴是明初淮西二十四将,其弟为武定侯郭英,两人早年间跟着朱元璋起兵,成为朱元璋的宿卫,与之南征北战,因立下军功而被朱元璋提拔为军。鄱阳湖大战中,郭兴提议朱元璋用火攻打,大破陈友谅,后又在安丰大败张士诚的军队,被委以守卫潼关重任之时,郭兴从未失。等到朱元璋论功行赏之时,郭兴因为不守纪律,只被封了个巩昌侯,食邑一千五百石,赐予世袭的凭证。最终因为牵扯到胡惟庸案被削除爵位,其实在那一案中,牵扯到了许多的开国功勋。

他的弟弟郭英也毫不逊色,身经百战,遍体鳞伤,从来没有因为伤势而推辞战事,他本人对待朱元璋忠诚谨慎,处世谦虚,乐于满足,后被封为武定侯,朱元璋忌杀功臣,但郭英却能独善其身,平安度过恐怖的洪武晚年,身为开国元勋的郭英是所剩无几的没有被朱元璋清理掉的。至于两人的弟弟郭德成,此人无功无过,却凭借两人的功劳在朝中有了立足之地,无需整日猜忌帝王心思。

当初郭家三兄弟和他们的妹妹一同被父亲郭山甫交到朱元璋的手中,在朱元璋从民间征收农民起义军的时候,家境殷实的郭山甫本不愿意让家中儿子上战场,但他看到朱元璋的面相后,知道此人日后必成大事,所以他将三个儿子全都交给朱元璋,还将唯一的女儿郭宁莲嫁给朱元璋做妾。郭德成因为年纪尚幼,他没有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长大后,他又能凭借兄长和姐姐的地位功劳捞了个骁骑舍人的职位。

其实朱元璋也想封赏郭德成,在《明史·郭兴传》中记载着:“太祖以宁妃故,欲贵显之。德成辞,帝不悦。顿首谢曰:“臣性耽曲糵,庸暗不能事事。位高禄重,必任职司,事不治,上殆杀我。”朱元璋很宠爱早早跟着自己的郭宁莲,还想为之封赐给郭德成一个爵位,但郭德成没有接受皇帝的恩赐,他以自己平庸的理由拒绝任职。这在别人眼中,郭德成明显是“不识时务”,竟然天上掉下的馅饼都不要,殊不知,郭德成才是最聪明的,大智若愚。

有一次,他和朱元璋喝醉酒,蓬头垢面,被朱元璋斥责:“你看看现在尼的头发,像什么样子?”岂料喝醉酒的郭德成发起酒疯,回道:“我讨厌头发,还不如剃光当个和尚罢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众所周知,朱元璋曾经做过和尚,掌权后,他最不愿意听见的就是“和尚”“僧侣”这些字眼,因此朝中大臣们都不敢提到这些字,如今郭德成竟然口无遮拦地说出这些话,必定让朱元璋心里恼火。

可郭德成的确是喝醉酒的样子,朱元璋也不好斥骂,只骂他是个疯子,等到郭德成酒醒后,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下了杀头重罪,他立马将自己剃成光头,穿上和尚的衣服,向朱元璋表明自己的话是实话,他真的讨厌自己的头发。

朱元璋看到郭德成一身和尚服,头发都剃了,这才感叹道他确实讨厌自己的头发,还真是个奇人,朱元璋哈哈大笑后,赏赐他很多银钱。因为在古人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人会随便剃掉头发的,除非真的决心出嫁了。如此郭德成逃过了一劫,朱元璋也彻底打消了对他的疑虑。

胡惟庸一案中,他的兄长郭兴受到牵连,但朱元璋却从来没有认为郭德成有谋逆之心,二哥也被杀了,虽然他们对朱元璋有功,然而朱元璋不是专杀功臣吗?

而装疯卖傻的郭德成是朱元璋多次清理活动中的“漏网之鱼”,难道这还不算大智慧吗?古代历史上有多少聪明厉害之人死于帝王的猜忌之下,以他们的才能功劳理应受到重视厚待,可往往是面临惨淡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更多文章

  • 大明王朝共有16位皇帝,为何却只有“明十三陵”?另外3个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16位皇帝为何只有明十三陵,明朝哪些皇帝没葬在十三陵,明朝十三陵是哪十三个皇帝

    可是,能够成为一代帝王纵然是古代多少英雄人物一身所求,但能否长治久安却也要花费他们半生心血。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追逐,才使得历史能够不断的向前推进,人们也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成长起来。当然,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最不缺乏的那便是朝代的更替变迁。这些朝代存在时间或长或短,有的经营百年,有的却也二世而亡。但

  • 明末清初最爱掀桌子搞事情的三个人,除了崇祯李自成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上吊后李自成怎么了,史上李自成真实的下场,李自成与崇祯是朋友吗

    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崇祯哪里肯用他,于是,登基仅仅两个月,就对皇兄极其信任的魏忠贤下了死手。按说,这也不算昏招,但是,你得有破有立啊!杀完魏忠贤,再立一个张忠贤!可是,崇祯没按正常思路走,他掀桌子了。崇祯在杀完魏忠贤之后,竟然又对各地太监进行清算,不许他们掌兵,这就打破了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微妙平衡

  • 包拯六十大寿,皇帝来参加,他还是不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60大寿感慨膝下无子,包拯铡皇帝,皇帝杀包拯完整版

    想起儿子和孙子都已去世,包家后继无人,包拯不免有些伤感。正在这时儿媳忽然跪下说到:“您今天过寿,我也没什么可送的,就送您一个儿子吧,他已经2岁了。”包拯听完大惊失色,这个儿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包拯天资聪颖,善良耿直,28岁考中了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知县。但没干多久,为了照顾父母,

  • 赵匡胤哥俩兄终弟及,金国同样如此,但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演义92-100,赵匡胤下南唐,刘兰芳赵匡胤60集

    兄终弟及,是一种继承制度,王位由哥哥传给弟弟继承,一般按年龄长幼依次继承。历史上兄终弟及并不稀奇,大部分情况是因为皇帝没有子嗣,无奈的一种选择而已。但往往事情没有那么绝对,有些皇帝,明明自己有亲生儿子,却偏偏把皇位传给了弟弟,今天我们要说的两位都是这样。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在他50岁的

  • 朱元璋留下四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却自作聪明全给废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建文皇帝和朱棣,朱棣见到建文完整版,朱棣不承认建文年号

    所谓:谁做得局,谁就越懂其中玄机。朱元璋从手捧乞讨碗,到坐拥大明江山,可谓是破局和做局的高手。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在朱元璋的这个“大明棋局”中,太子朱标占据着不可代替的地位。甚至都可以认为,朱元璋的一切布局和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朱标铺开和进行的。哪料一声炸雷,朱标病逝,朱元璋傻眼了。无奈之下,朱元璋只

  • 朱元璋问刘基:我能做几年皇帝?刘:本来有35年但被人偷走了4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和刘基,刘基死后朱元璋反应,朱元璋如何评价刘基

    当了皇帝又得到旷世奇才刘伯温的协助,真是如虎添翼。而刘伯温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一位非常厉害的谋士,甚至被传说中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可见刘伯温的名气之大。可有一天朱元璋问刘伯温自己能做几年皇帝?刘伯温掐指一算,直接对朱元璋说,原本你可以有35年但是被人偷走了4年,所以只能做31年。问刘伯温朱元璋是为数不多

  • 为何汉朝直到文景之治才出现盛世,朱元璋只需一代就有盛世景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创了洪武盛世还是洪武之治,文景盛世现状,汉朝文景盛世多少年

    先看看汉朝初年为何更加不易。汉朝初年不易,主要是秦朝末年以来,天下大乱,先是各地反秦势力和秦朝的战争,之后是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十八路诸侯混战不断。垓下之战项羽被消灭后,汉朝并没有消停,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过程中,先后发生了陈豨叛乱和英布的反叛。在北方,又与匈奴发生冲突,汉高祖刘邦被围白登山。长期的战

  • 明朝“西湖三杰”于谦:一代忠臣惨遭冤死,太后得知后悲痛绝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国不可无君,君不可无臣。君臣彼此相照,国家才能在动乱的时代中长久地屹立于权力中央,君臣若心生嫌隙,国便不能成家,国与家的意义便会在矛盾中分化,最终发生权力的转移和朝代的更迭。在这样的君臣关系中,忠臣的存在又决定着君王的盛衰走向。魏征一日三谏让君王得以成就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比干也用长谏的方式唤醒商纣

  • 朱元璋灭元朝后,给蒙古女子下了一道什么命令?让蒙古再无力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对蒙古的打压政策,朱元璋到底怎么灭掉蒙古的,朱元璋娶蒙古女人

    元朝末年,百姓的生活愈加水深火热,这就使得各地的农民纷纷参加起义,以保证自己摆脱昏庸残暴的统治者。而在当时的起义军领袖中,朱元璋顺利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封建王朝的创立者。而他在灭了元朝之后,还给蒙古族女子下过一道命令。据悉这道命令可以遏制蒙古族的发展,那么你知道这道命令究竟是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简单

  • 为什么说宋江是梁山的“伪君子”?有两个人早看穿了,但是没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江是梁山的伪君子吗,梁山十大伪君子,宋江上梁山的全过程

    历史上的宋江只是在梁山泊聚集了三十六人就起义造反,并没有一百零八人,因为北宋末期,朝政腐败,统治者懦弱无能,只知道战败求和,从民间搜刮民脂民膏献给敌国以求暂时的安定,百姓民不聊生,宋徽宗宣和元年,宋江等人招募义军,聚众起义,一开始起义势头很是强劲,杀富济贫,威名远扬。宣和十二年,皇帝想要招安宋江,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