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庄多尔衮皇太极“三角恋”真相:不是青梅竹马,更没有横刀夺爱

孝庄多尔衮皇太极“三角恋”真相:不是青梅竹马,更没有横刀夺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88 更新时间:2024/1/25 8:04:10

很多妈妈辈的人应该都看过《孝庄秘史》,在这部电视剧中,孝庄和多尔衮两人是青梅竹马,并且两人均对彼此有很深的情谊。

不过后来皇太极出现,他横刀夺爱,让孝庄和多尔衮面临分离,这使得很多观众都忍不住叹息。

不过从历史层面来看,多尔衮和孝庄其实并非青梅竹马的关系,且皇太极也不是横刀夺爱。

下面我们不妨来简单聊一聊这段非常有名的“三角恋”,看看历史上的他们究竟都经历了些什么。

孝庄、多尔衮和皇太极

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三个牵涉人物。据悉孝庄出身于博尔济吉特家族,名字叫布木布泰,是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

公元1625年,12岁的她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公元1636年,布木布泰被册封为庄妃,7年后皇太极驾崩,年龄尚小的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帝。

孝庄在福临上位之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继而在1651年的时候又被尊为昭圣皇太后。等到康熙皇帝即位后,孝庄成为太皇太后。

公元1688年,75岁的孝庄去世,归葬于昭西陵。作为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政治家,孝庄一生培养并辅佐了两代皇帝,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

皇太极则是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的孩子,他在1616年的时候被封为和硕贝勒,公元1625年迎娶孝庄。次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承汗位。

在皇太极掌权的过程中,他通过封建化改革充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还征服了朝鲜和漠南蒙古,另外他相当提倡“满汉一体化”,这给他之后建立清朝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元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自此皇太极便开始不断对明朝作战。

等到1642年时,皇太极再次派遣清兵入关,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公元1643年,52岁的皇太极去世,自此结束了他长达17年的执政生涯,归葬于沈阳昭陵。

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母亲叫阿巴亥。他在1626年的时候被封为贝勒,2年后跟随皇太极出征,讨伐蒙古察哈尔部。

因为此次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成为正白旗旗主。公元1635年,多尔衮率兵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次年则因为屡建军功而被封为和硕睿亲王。

在皇太极去世之前,多尔衮曾多次参与或指挥战争,可以说在满清的军事建设以及地盘扩张中,多尔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并于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6年后死于塞北狩猎途中。

孝庄和多尔衮并非青梅竹马

尽管在《孝庄秘史》中,布木布泰和多尔衮的青梅竹马之情令人欢喜,但在历史中,这两人其实根本不是“两小无猜”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孝庄之所以会来到当时后金的首都,主要是因为早前嫁给皇太极的孝庄的亲姑姑——哲哲妊娠了。

孝庄为侍奉姑姑,顺便代替姑姑行使夫妻权利,在哥哥吴克善的护送下嫁给了皇太极。此时的孝庄只有12岁,并且在此之前,孝庄根本没有离开过科尔沁草原。

至于多尔衮,他虽然和孝庄差不多大,但在他见到孝庄的时候,孝庄已经成为了自己哥哥——皇太极的妾室。

彼时多尔衮由于年幼,再加上性情备受努尔哈赤欣赏,因此他时常被带在努尔哈赤身边,后来到1925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将后金政权首都定在了盛京。

这之后多尔衮才来到盛京,并且在皇太极的婚礼上见到了嫂子孝庄。这就意味着多尔衮和孝庄根本不可能从小一起长大,也就没有所谓的青梅竹马之情了。

不过考虑到当时二人年纪相仿,那么他们有没有可能在皇太极继任后金大汗后产生感情呢?事实上这也不可能。

因为皇太极继任大汗之后,孝庄便与自己的姑姑哲哲搬到了后宫之中,此时多尔衮实在不可能和孝庄待在一起培养感情。

倘若多尔衮因为年幼被养在后宫之中,那么他还有可能时常见到孝庄。但此时的多尔衮已经被封为贝勒,具备在外建府的资格。

除非是在皇太极的允许下,不然多尔衮根本进不了后宫,更别提每次进宫时,身边还会跟随众多宫女侍卫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多尔衮本人留在盛京的时间其实很短。

他从小受努尔哈赤的影响,且本人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因此在1628年的时候,多尔衮便选择出外打仗,建功立业,如此就更没有了和孝庄培养感情的时间。

后来到1636年,皇太极称帝,此时他那些包括孝庄在内的妃子们虽然有本人自力的宫室,但毕竟众人都在一个院落中,孝庄根本没有机会去见多尔衮。

皇太极也没有横刀夺爱

由于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根本不可能有青梅竹马之情,因为也就不存在皇太极横刀夺爱这一说了。只不过皇太极虽没有横刀夺爱,但他与孝庄间的感情也不见得有多好。

尽管孝庄是皇太极后宫中足够出色的女子,但她个性要强,且魄力和才干一点都不输给男子。

皇太极和孝庄的相处更像是合作伙伴,毕竟这两个人在一起,如果是探讨家国大事,那么他们一定有很多共同语言。

可想要让孝庄像后宫中其他女子一样,孝庄本人实在是做不到,她的眼界和学识注定了她不会像其他女子那样总是小意温柔。

对比当时皇太极后宫中的女性,海兰珠应该是最适合皇太极的女子,并且她后来也的确成了皇太极的心头朱砂。

另外从孝庄在后宫的晋升情况以及地位来看,我们也能够发现皇太极并不是很喜欢这个能力卓绝的女子。而孝庄本人也跳脱了自己女性的身份,她更享受当下的生活。

如果不是爱情,多尔衮为什么要支持福临

后来皇太极去世,多尔衮选择扶持福临即位。而他会做出这一决定也并不是因为孝庄,彼时皇太极直接猝死,并且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且就当时后金的情况来看,肃亲王豪格和多尔衮自己应当是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人,但由于当时分别支持这二人的势力并不少,一旦两方相斗,势必会造成动乱。

彼时后金与明朝的较量也已经到白热化阶段,多尔衮并不想给明朝反攻的机会,后来也许是因为豪格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总之他最终放弃了与多尔衮角逐,另外多尔衮本人也因为并没有得到其他旗的支持,最后选择了扶持福临,毕竟这样的话与自己把持朝政也没有什么区别。

并且在后来的摄政生涯中,多尔衮其实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福临在孝庄的帮护下逐渐长大,再者孝庄本人也的确能力卓绝。

或许多尔衮曾经被这个不输给男性的女子吸引过,但至于两个人之间究竟产生过感情与否,其实谁都不知道,毕竟正史上并没有明确提到这点。

补充

这里是我们不妨再来补充一个关于孝庄的争议,据说当时孝庄为了保福临上位,她曾下嫁给了摄政王多尔衮。

而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猜测,主要也是因为明朝遗民张煌言写的一首诗:

“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不过对此清史大家孟森先生则表示,张煌言作为明朝遗民,所作的诗句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实在不能当成证据。再者说,多尔衮的确被称为“皇父摄政王”。

可古代很多国君也曾有将老臣从称为“父”的案例,另外其他的所谓证据也没有可考证之处,所以并不能武断地认为当时孝庄就是下嫁给了多尔衮。

虽说史料上对孝庄的着墨不多,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她辅佐帝王的过程中的确做了不少实事:

在皇太极时期孝庄招降洪承畴,给后来清朝问鼎中原奠定了一定基础;在顺治帝时期孝庄顺利将福临推上皇位,并辅佐福临治国理政,逐步稳定大清初年局势;在康熙时期孝庄协助康熙撤藩,征伐吴三桂,收复台湾,完成祖国的统一……

这也难怪人们会将孝庄称为“兴国太后”,而在她抚养下长大的康熙皇帝更是感慨;

“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更多文章

  • 新疆166万平方公里,李鸿章说不要了,慈禧支持左宗棠却不给军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左宗棠收复全疆有多难,左宗棠听了谁的话收复的新疆,李鸿章左宗棠收复新疆

    李鸿章认为西北地广人稀,自古乃蛮夷之地,兴师动众,得不偿失;而东南沿海乃心腹之地,且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日本狼子野心,窥视已久。当下应以加强海防为重。左宗棠驳斥了放弃新疆的言论,指出“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若新疆不固,则京师不保。”换言之如果新疆不稳固,北方安

  • 清朝官员帽子顶上有颗小珠,看着并不显眼,如今价格却高得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官员帽子上的宝石,清朝老式女人帽子,清朝12个铁帽子王

    一般来说清朝的一品官帽,顶上是红宝石材料的珠子,二品官稍微差一些,用珊瑚,三品官用的也是宝石,但是换成了蓝宝石,再往下排价值就更低一些,比如水晶之类的材质。为什么一品官用的材料是红宝石呢?因为地位高,红宝石不管在中国还是外国都被认为是重要的财物。上好的红宝石价格甚至比钻石还要贵一些。这样的材料才能体

  • 顺治14岁娶妻,24岁去世,为何能生14个娃?多亏了孝庄和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庄几岁生了顺治,顺治和孝庄的结局,顺治和孝庄关系如何

    孝庄和顺治,是一对冤种母子。1643年,皇太极去世,手握重兵的多尔衮和豪格展开了皇位争夺战。这一年,顺治还只有5岁。5岁的他,只是个无知小儿,也没有什么势力。不过,在母亲孝庄的智慧下,多尔衮同意扶持顺治当皇帝,由他和豪格共同辅佐政务。多尔衮和豪格都不是什么好人,打的算盘是,孤儿寡母很好操控,目前两方

  • 为什么明英宗被俘后,没有像宋钦宗、宋徽宗那样遭受敌人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英宗和宋徽宗对比,宋徽宗宋钦宗牵羊视频,宋徽宗为什么传位给宋钦宗

    伟人在去重庆谈判期间,上党战役打响,伟人鼓励刘邓:“要放开手脚打,你们打得越好,我就越安全。”这句话用来概括明英宗和宋徽宗、宋钦宗不同的结局原因,再恰当不过了。 我们先来看看明英宗。 明英宗因一时冲动,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由于王振的无脑干预,明朝的军队指挥系统混乱,主要将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致

  • 朱元璋帮四子朱棣找了个老婆,他驾崩后,儿媳妇劝朱棣:当断则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对朱棣真实感情,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这个儿子

    朱元璋看出了徐达的不在状态,想想自己的话,反应过来,害,这不是误会大了嘛。他拍拍徐达的肩膀笑道:“不知老兄弟可愿意与我做个儿女亲家?我家老四朱棣已到婚配年龄,刚好你家妙云美貌聪慧,两个孩子这不是天作之合嘛!”闻言,徐达才放松了下来,原来是要做儿女亲家。可天家无情,谁知道这老朱是不是有什么谋算,自己不

  • 成吉思汗在中国为何不受待见?国人:请踢出中国历史课本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资料与历史课本,高一历史课本目录,历史课本删除康乾盛世的原因

    这个名字可谓耳熟能详,铁木真强到什么程度?他的一生南征北战,自己参加过的战斗就超过了70场,这其中只有一次战术性撤退,其他的战斗均取得完胜,不说百战百胜基本上也差不多。铁木真率领的蒙古铁骑,在亚欧大陆纵横捭阖,一生灭国四十多个。那可是四十多个国家啊,现在我们说某某名将多么厉害,骁勇善战,一般会说他打

  • 22岁朱祁镇被活捉,瓦剌首领不杀他,太后护着他,公主差点嫁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一国之君若是沦为敌国战俘,日子是非常凄惨的。比如宋朝的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活捉后,就被扔到了边陲小镇,废为庶人,囚禁好几年,金人还肆无忌惮欺负他们的妻子、女儿。徽、钦二宗一辈子都没能回中原,最终客死他乡。但明朝皇帝朱祁镇,完全是个例外。他是明英宗,人送外号“大明战神”,主要原因是,土木堡之

  • 道衍和尚帮助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成功,为何百年后会被移出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靖难成功后去太庙,道衍为什么要帮朱棣,道衍为什么被移出太庙

    朱元璋死后,皇孙朱允炆上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第二位皇帝。在此之前,朱元璋已经为朱允炆做了一切他能想到的事情,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朱棣真的敢反,而且可以成功,因为朱元璋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对于抢夺侄子的皇位,朱棣有想法,也敢于付出行动,但他却没有必胜的把握,直到道衍和尚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何不直

  • 明朝和蒙古战乱时,陕西地方粮饷在自给方面,有何困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军队粮饷,明朝陕西,明朝后期财政怎么解决

    陕西地区的防御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关及到明朝的社会秩序稳定与国家政权的安全与存续等紧要问题。明朝面对蒙古诸部连年不断的侵扰,保证国泰民安而采取的治边策略与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而陕西地区边饷、粮饷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积弊既久且深,久而久之,边政日趋败坏。粮饷供给问题是支撑陕西四镇边防的重

  • 在继承人问题上,朱元璋为何看中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啥朱元璋传位朱允炆,建文君允炆,朱元璋会怎么看朱允炆

    公元1392年,懿文太子朱标逝世,时年仅三十七岁,不得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洪武帝朱元璋悲痛不已,然而人死不能复生,对于新建立的明帝国而言,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选择新的储君,以确保大明社稷后继有人。按照中国帝制时代历朝历代的传统,假如太子去世或者被废,新的太子就应该从太子的兄弟中产生,然而朱元璋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