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出了徐达的不在状态,想想自己的话,反应过来,害,这不是误会大了嘛。
他拍拍徐达的肩膀笑道:“不知老兄弟可愿意与我做个儿女亲家?我家老四朱棣已到婚配年龄,刚好你家妙云美貌聪慧,两个孩子这不是天作之合嘛!”
闻言,徐达才放松了下来,原来是要做儿女亲家。可天家无情,谁知道这老朱是不是有什么谋算,自己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宝贝闺女许给他儿子啊!
思及此处,徐达眼珠一转,颤颤巍巍地说:“承蒙皇上看中,小女荣幸之至,可燕王身份贵重,小女平庸之辈,实在不敢高攀啊!”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挥挥手屏退左右:“徐老弟啊,你我二人从微末之时相互扶持至今,患难与共二十多载,现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咱们也该过过含饴弄孙的太平日子啦。”
徐达听到这话,回忆起两人并肩作战的艰难岁月,微红眼眶,也相信朱元璋不是信口一说,便点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
话说回来,这徐氏女妙云究竟是何人物,劳动朱元璋大半夜急召为子求娶?
徐妙云身为徐达的长女,幼时便聪慧过人。她喜静、喜读书、尤爱兵书,凡是所看所学皆能过目不忘。
因为研究兵书,她在排兵布阵上也颇在行,世人称她“女诸生”,唤她女秀才,可见她的才智过人。
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朱元璋求得徐妙云联姻,何尝没有深处的考虑呢。
即拢住徐达的心,巩固统治,又为儿子求得如此优秀的妻子。可谓是一举多得,要说厉害还得是看老朱啊!
公元1376年,燕王朱棣与徐妙云应诏成婚,婚后徐妙云尽心尽力的扶持自己的夫君。将偌大的燕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公元1381年,朱棣在灰山之战中勇猛不已,痛击蒙古军队,朱元璋仰天大笑,赏赐给朱棣不少金银宝物,还亲自择选10位绝色美人,犒劳朱棣。
朱棣大胜而归,又获得如此多的赏赐,身心舒畅,正飘飘然呢。徐妙玉出现了,只见她不疾不徐的走到朱棣身边,轻声说:“王爷可还记得宋高宗择嗣的故事吗?”
宋高宗赵构自己没有子嗣,要挑选人继承皇位,谁都不是亲儿子,那就择贤而定。
本来赵构选了两个人作为继承人,他各给两个人十名美貌宫女,结果过段时间检查,赵眘这边的十个宫女居然全是完璧之身,而赵琢则是将宫女全部收用了。
结果显而易见,不贪图美色的赵眘被立为储君。
朱棣吓出来一身冷汗,这是父皇对自己的考验啊,而自己差一点点就踏入陷阱之中。
朱棣连忙将宫女全部退回,朱元璋见此龙颜大悦,于是更加信任朱棣。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徐妙云!朱棣由此更为爱重她。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棣不甘自己与皇位无缘,在徐妙云“大丈夫当断则断”的劝导与鼓舞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发动“靖难之变”,最终夺得帝位!
就在朱棣大举进攻的过程中,徐妙云屡屡献计,并且得到实施后,收获不小。
可就在朱棣势如破竹之时,他的老巢被人盯上了。李景隆趁着他外出,率兵围攻。北平城内此时仅有不到1万士兵防守。而攻城之人有数十万之众。
徐妙云亲自挂帅,为守住城池,她号召百姓及妻子一起登城作战。在她的努力下,城中女子也有数千人响应参与守城,一战下来死伤无数。
可就算这样,也撑不到朱棣回来。该怎么办呢?
由于当时是冬天,她仿照典故,往城墙上泼水,一夜之间,北平城成了冰城,李景隆的几十万大军倾尽全力也根本爬不上城墙,就在这时援军回来了……他们只能夹着尾巴逃离。
公元1407年,大明贤后徐妙云临终留下三句遗言:希望朱棣任用贤臣,施仁政;不可在她死后,随意封赏徐家人;让太子务必奖赏守城妇女,不可让烈士寒心!
朱棣看着这个一生都在为了他,为了百姓而活的女子,终是忍不住泪如雨下,在徐妙云死后,他立下永不立后的誓言。
一代贤后临死之前,一心牵挂的还是自己的丈夫与天下百姓,实在是令人敬佩赞叹,不亏贤后之名!
作者: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