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明城墙的每一块砖上都刻有名字,朱元璋说这样国家才不会亡

南京明城墙的每一块砖上都刻有名字,朱元璋说这样国家才不会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95 更新时间:2023/12/28 11:28:12

在外人眼里,皇帝这个位置毋容置疑是让人羡慕的,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享受最好的食物物品,后宫还有数不清的美人。但是,对于皇帝他们自己来说,想要拥有这一切且一直拥有,也是很难的,他们必须有着人所不能承受的压力。

为了国家得以延续,也为了自己能一直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他们没有哪一天不是胆战心惊的。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最怕的事情莫过于国家灭亡。因此,为了不让这件噩梦成真,每一位皇帝都可谓是煞费苦心。想要国家不灭,城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当战争爆发,城墙是最好抵御外敌侵犯的屏障,如果城墙坚不可摧,战争就胜利了一大半。朱元璋深知这个道理,于是在修建城墙的时候格外用心,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平民皇帝,出身民间的朱元璋不仅知道老百姓们最需要什么,也知道一个朝代的生与灭只是在朝夕之间。所以,除了为人民做好事,让老百姓爱他以外,朱元璋还是要小心每一个会让他辛苦建立的朝毁掉的事情。

朱元璋最痛恨贪官,虽然他惩治贪官的力度很大,但朱元璋还是怕在修建城墙的时候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于是,一番思考后朱元璋决定把城墙上需要的每一块砖责任到人。于是,在每一块砖上都写着负责他的人名,一旦这块砖出现问题就会找这个负责人追究,情况严重的就会被砍头。

这样一来,谁也不敢在城墙上动小心思了。在朱元璋的全程监督下,这座城墙最终建成,直到今天还保留完好,就是南京的明城墙。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花费了二十七年建成,期间共有28万民工参与建设,整个城墙所用3.5亿块砖。而这3.5亿块砖中的每一块砖都标着人名,责任到人。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明城墙现在是世界最大,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墙。同时,南京明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说实话,朱元璋在整治贪官这一方面的确做的很好,因为惩罚力度大,纵使贪官有贪的心但也没有贪的胆。也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得以长治久安。

更多文章

  • 崇祯登基后杀死了魏忠贤,上吊之前又命人厚葬他,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厚葬魏忠贤记载,崇祯应不应该杀魏忠贤,崇祯不杀魏忠贤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崇祯越来越心虚,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在1664年上吊自杀之前还让人厚葬魏忠贤。要知道当时的魏忠贤已经死了十多年了,崇祯为何要做这样的一件事呢?这是因为崇祯在当时就知道魏忠贤杀错了,杀死之后大明就注定了要走向了毁灭。在崇祯哥哥朱由校驾崩之前就反复嘱咐说千万不要动魏忠贤,不然会出

  • 明朝有个田氏家族,流落海外381年,子孙的墓碑上写着同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姓田的进士,明朝王氏家族现状,明朝田氏

    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这起源于西周时期,周武王实行的宗法制。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旨在解决贵族间权力、财产分配的一种制度。在它的话语体系下,只有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继承父辈权力、财产的资格。从此以后,身份,成为国人最在乎的东西,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你能从父辈那得到点啥。而古人讲究落叶

  • 包拯为何暴毙身亡?900年后打开包拯墓,专家在遗骨中发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包拯之死真相揭秘,包拯墓为何不被盗,包拯死后被后人供奉

    在讲包拯为何暴毙身亡之前,咱先说几件关于他的趣事。据南宋王称的《东都事略·卷七十三》记载,说那是1059年,有个叫张方平的,与地主勾结,强买强卖,所以遭到了包拯的弹劾。宋仁宗对包拯是绝对信任,所以立马就废掉了张方平的三司使职务,并派宋祁接任。不料,包拯又弹劾了宋祁,说他依然不适合当这三司使。于是,宋

  • 明朝最幸福的渣男,董小宛追了他28回,他屡次拒绝,理由很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顺治与董小宛的爱情,多情江山中的董小宛是怎么死的,秦淮八艳董小宛详解

    明朝末期最出名的女子可以说就是秦淮八艳了,而要说起最有名的男人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是李自成、吴三桂或者崇祯这类人。但是要知道这对于平民百姓的冲击并不是特别的大,真正成为了人们饭后谈资的应该还是冒辟疆。为什么说冒辟疆当时是人们谈论最多的男人呢?这还要从他与秦淮八艳的故事来说起。冒辟疆的一生一共与秦淮

  • 明朝万历年间,一件事惹怒钦差,许多地方尼姑按肉价卖光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书生把尼姑按肉价卖掉,明代为什么让尼姑卖给光棍,皇帝下令光棍娶尼姑

    到了明朝,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对女子的要求更加苛刻。这也是元朝时期,礼仪崩坏,明朝急需恢复元朝以前的价值观所采取的一个办法。不过,有一类人,却是不太受束缚,那就是寺庙中的尼姑。这些遁入空门的女子,本来应该严守清规戒律,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常年青灯古佛相伴,难免会有寂寞孤独之感,所以就动起了其它的心思。明

  • 程九伯让李自成联明抗清,不料形势大变,他不得不留下历史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程九伯杀李自成视频,联明抗清,李自成会和崇祯一起抗清吗

    程六妹为何有此心呢?这要从她父亲程九伯那里说起。程九伯本是明朝士绅,名安思,字九伯,号南枝,以字行。通山人。原是通山县六都源口寨乡勇头目。他“力扛千斤”,武艺超群,对手下的民团也严厉约束,不得骚扰百姓,加之他为人仗义,嫉恶如仇,因此深得当地百姓的拥载。当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死的消息传来,他仰头大哭,立

  • 历史冷知识,屈原并不姓屈,李自成入关是因为一场鼠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屈原是被谁流放的,李自成入关,李自成最后一次入关

    历史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严肃,有时候历史也可以很有意思,特别是历史上一些看似郑重大事,有时候却以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始,并以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方式结束。1.《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的形象是络腮胡,大嗓门,一副有勇无谋的形象,但是真正的张飞却是一个文人雅士,善书法绘画,而且最为出名的则是画美女图,一个

  • 鲁智深道:“先打四角酒来”,在宋代,四角酒相当于如今的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代四角酒多少钱一瓶,鲁智深喝的酒是什么酒,鲁智深酿酒配方

    从内容情节的角度来看,这处情节是鲁智深今后投奔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落草上梁山等一系列事情的的开端,交待了鲁智深是如何由一个封建王朝有官身的鲁提辖开始向反抗黑暗压迫的“花和尚”转变的,这既可以看成是鲁智深的“开场首秀”,也是将后续很多情节串联起来的线头,这些后续情节不仅仅只围绕鲁智深展开描述,也涉及

  • 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是什么菜,沈万三仅三字回答,保全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给沈万三出的难题,周庄万三猪蹄,沈万三对朱元璋讲的话

    明朝首富沈万三,也曾因他的商人身份,被人贬低,甚至是被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所猜忌。在一次盛宴上,朱元璋便指着盘中的猪蹄,询问沈万三,此乃何物?沈万三冥思苦想,机智回答三个字之后,便打消了朱元璋心中的猜疑,化解了这场“鸿门宴”,这才保住了性命。 沈万三出资修筑南京城 生逢乱世,富商们都会选择强大的势力作为

  • 金国造就了“靖康之耻”,看南宋是如何复仇?700万金人只剩10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宋对金国的报复,南宋谁能抵住金国进攻,金国为什么不和南宋联盟

    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指的就是导致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徽钦被侮辱。风水轮流转,在百年之后不可一世的金朝也开始衰弱,这时候南宋军队联手蒙古灭金,对金人进行的报复可以说是比起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让700万金人锐减至10万。 在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