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说到李过遇险,被临澧蒋家所救,他讲一份藏宝图给了蒋家,从此蒋家几代人巨富,成了历史之谜。而在湖北九宫山那边,程九伯却突然被巴尔通抓去?这中间究竟出了什么事?
原来,程九伯一心想抗清,他把一具早已经准备好的无名尸体送去清军大营,替下了战死沙场的李延,就想来个鱼目混珠,瞒过清军大将军阿济格,使他不再发兵去追寻李自成。只要李自成还活着,那就是一股抗清的力量。
这场虚惊总算过去了,程九伯悬着的一颗心才慢慢放下来。在回去的路上,他一再叮嘱金一柏,口风一定要严密,绝不能露出半点风声,要不然是要掉脑袋的。金一柏跟在后面,连连称是。
这一天,程九伯外出,他要派人与其他几路大顺军联络,另外还想派人去寻找女儿程六妹,确认李自成是否安全脱险。
程九伯离家后,他的外甥金一柏却去向阿济格告密了:说程九伯跟闯贼早有暗中来往,这一次,程九伯又如何以无名尸体冒充李自成,如何来军营领赏,如何以假李自成的死来帮李自成逃脱,表妹程六妹可能帮助真李自成逃走等等,全盘都端了出来。
阿济格一听,突然大笑起来:“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
别看这阿济格是一员武将,倒也粗中有细,他细细地察看了程九伯带来的尸体,从长相看是有点相像,但从年龄上看,就似乎看出了破绽,死者好像年纪较轻,他估计那不是李自成,猜测可能是李氏家族中的某个亲眷。但因为死者面目模糊,一时也难以断定。而且他也想到,程九伯是民团首领,老而弥坚,你要是当场逼他,他也不会说实话。所以阿济格就暂且忍住,没有发作,心想待调查清楚后再说。如今听金一柏把来龙去脉一说,证实了自己先前的判断,不禁怒从心起,好你个老不死的,竟敢以雕虫小技来蒙骗本将军!“来呀,兵发程府,把程九伯捉拿归案!”
阿济格命巴尔通率领一彪人马,包围了程府。阿济格高坐马上,大声叫道:“程九伯,你给我出来!”
程九伯在几名家丁的护拥下,迎了出来,拱手道:“将军亲临舍下,不知有何见教?”
巴尔通宣读阿济格的命令:“奉大将军令,程九伯私通李自成,罪无可恕,来人,拿下!”
清兵一涌而上,欲捉拿程九伯,几个家丁挺身上前,护住程九伯。程九伯见事已暴露,再说无益,如果硬拼,自己的团丁和家丁根本不是大军的对手,为了不伤及无辜,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程九伯示意家丁让开,他紧走几步,大义凛然地说:“既然大将军亲自光临,我程九伯就跟大将军走一趟!”
巴尔通将程九伯抓到军营,对程九伯严刑逼供,可无论他们使用什么残酷的刑罚,都无法从程九伯的口中逼出半个字。
阿济格怀疑李自成已经暗中逃脱,立即传令各处清军,严加看守路口,如有一男一女相伴而行,格杀勿论。
另外还下了重赏:如有杀死李自成者,赏黄金万两,为官者官升三级,不愿为官者,赐田地百顷,子孙后代免除一切徭役和赋税,永享朝廷俸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些江湖败类纷纷四处而动。
且说李自成和程六妹逃离客栈,趁着黑夜,避开追击的清兵,一路往西走。这天早上,来到湖南和湖北交界的一座大山,两人站在山坡上的一棵大树下,望着苍茫的远山。朝阳从东边升起,照着李自成伟岸的身躯。
程六妹站在他的身后,目光有些痴迷地看着他。
李自成头也未回地问道:“姑娘,你为何要救我?”
程六妹说道:“救人不需要理由。”
李自成笑了一下,问道:“你到底是谁?”
程六妹说道:“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我的任务就是送你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李自成问道:“这一路上,你都没有问过我是谁,你知道我是谁吗?”
程六妹问道:“你的左眼为什么没有瞎,连伤疤都没有呢?”
她这么问,分明知道他是谁,只是不愿说出来而已。
李自成闭上眼睛,想起左眼被箭射伤的经过。那是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发生的事,那时他率领三万多农民军第一次攻打开封城,其实他手下的精兵只有三千,其余的三万多人,都是从各处聚拢来的饥民。河南巡抚李仙风到河北去围剿土寇了,开封城守备副总兵陈永福在陕西的雒阳收拾残破没有回来。他趁开封守城官兵不在城中,急行军三天三夜,于二月十二日兵临开封城下,想奇袭开封,没想到遇到了开封守城官兵的顽强抵抗。结果,他不但没有把固若金汤的开封城攻下,而且在二月十七日自己的左眼在开封的大梁门外也被被人射中。箭射在左眼眶上,陷入眼眶内,伤势很严重,如果贸然将箭头拔出,左眼就瞎了。他只得将箭身剪断,用布包起左眼。回去后遇到一个良医,将箭头取了出来,替他敷上草药,吩咐半年之内都不能打开。所以那一阵子,他出现在大家的面前,都是用布包着左眼。半年后除去草药,左眼完好无损,连伤疤都没有。只是不知什么原因,患上了迎风流泪的毛病。一被风吹,眼睛就睁不开。在战场上厮杀,哪里有不被封吹的?他索性将左眼重新包了起来。和敌人对阵的时候,敌人都是见他包着左眼,一来一往,都以为他的左眼已瞎,消息就传了出去,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李自成是个独眼。
想到这里,他从衣服内拿出一块黄绢,展开。黄绢上有一行字:巨石之门,夹山胜镜,灵泉圣地,驻马礼佛。
他问道:“姑娘,你信佛吗?”
程六妹反问道:“难道你信佛?”
李自成缓缓说道:“这是当年我到西安时,白马寺内的一个高僧送给我的,说是等我独身一个人时,方能拿出来看,可化解我的灾难。”
程六妹看了一眼黄绢上的字,说道:据我所知,由洞庭湖往西有个石门县,境内有座夹山寺,那个高僧难道要你到那里去避难?
李自成问道:“石门是否有捷径前往云南贵州?”
程六妹问道:“你去那边干什么?”
李自成说道:“只是随口问问!”
其实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先找一个地方暂时安定下来,待收拢失散的队伍之后,再与清军决一胜负。若石门待不了,可退往云贵一带,绕道去四川,回汉中。
程六妹说道:“据说县内有茶马古道,上通巴蜀,下达云贵,只是山高路险,崎岖难行。”
李自成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就往石门那边走。姑娘,如果你不方便的话,可就此别过!”
程六妹说道:“我说过一定要把你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走吧!”
两人并肩下了山坡,沿着山道往西走去。
李自成一生戎马倥偬,四处征战,除了高夫人外,没有别的女人,直到做了皇帝,却连个太子也没有。义子义女倒是收了不少,但亲生只有一个,那就是只有高夫人在天启七年间生的女儿,名叫翠微,如今已经十四岁了。他当上皇帝后,翠微就成了公主。李翠薇从四岁起就跟随母亲在军中长大,不但武艺精熟,马上步下,弓箭刀枪,样样来得,而且善良耿直,聪慧过人,号称“文武全才”。她是闯王的独生女儿。李自成对她格外珍惜。
九宫山一战,李翠薇估计也惨遭了不幸。想到这里,李自成面色凄然。
两人沿山路往石门方向前行,为的是避开清兵鞑子,走走行行,一行人走到一个岔路口,发现前方有个村子,大家喜出望外,心想进村去讨口水喝。大家快步前行。不料一进入村子,大家全都傻眼了。只见遍地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还有几岁的小孩,鲜血流满一地。房屋大都被烧毁,有些断垣残壁还在冒着青烟。
一个男童坐在一女性尸体旁哇哇大哭。
两三个女孩从残垣断壁后面走了出来,畏惧地看着李自成。
李自成望着这几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气得浑身青筋暴起,怒不可遏,大声道:“这些满清鞑子,竟如此残忍,居然连老百姓都不放过!”
程六妹指着前面说道:“你们看那边!”
只见前面的一堵墙上用血写着几个字:大顺天下,唯我永昌。(欲知什么会陷害李自成,李自成如何到达夹山寺,请关注我,看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