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最好的皇室兄弟,哥哥把皇位让给弟弟,弟弟追封哥哥为皇帝

唐朝最好的皇室兄弟,哥哥把皇位让给弟弟,弟弟追封哥哥为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27 更新时间:2024/2/2 23:53:34

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康熙年间也有“九子夺嫡”的情况,可见皇帝的儿子很多,但皇位却只有一个,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必然会发生一些流血事件。

这些事实都向我们证明了帝王家的无情,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就没有发生这种事,不仅如此,他跟自己的兄弟感情非常要好,特别是和大哥李成器。

宫廷政变

武则天年纪越来越大,不得不提前决定好立储的事情。之前她一直想要立武家的后人为储君,但是狄仁杰说:“我还从没有见过哪家的后人会在太庙里供奉姑姑的”?

于是武则天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随后便下令将李显迎回来,重新立为太子。“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李显,以示归还大唐江山于李氏。

可是当李氏重新执掌政权之后,朝廷依旧不得安宁。李显性格懦弱,平日里对韦皇后言听计从,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其实掌权的也是韦皇后。

他的女儿安乐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灯,想让李显把自己立为皇太女,以后好继承皇位。母女俩都想效仿武则天荣登大宝,所以在她们的兴风作浪之下,刚移交的政权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太平公主自然不想让韦皇后等人得逞,所以她也在发展自己的势力。李隆基也没闲着,在暗中结交勇士,并在皇帝的亲骑中发展势力,他非常重视万骑,这也成为他后期发动政变的后盾。

随着韦皇后的专横跋扈,朝堂到处都是争权夺利,大臣们都忙着站队,生怕自己站错了队伍而导致被诛杀。正当韦皇后密谋要篡位的时候,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抢先发动了政变。

他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斩杀了韦皇后及其亲信和党羽,当时李显已经去世,刚即位的李重茂根基不稳。在李隆基等人的胁迫下,他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的父亲李旦

李旦也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登上帝位,这份荣耀都是因为李隆基才能得到,所以李隆基是功不可没的。然而就是因为这样,让李旦犯了难,毕竟新皇登基之后,立储是个重大命题。

按照立嫡立长的制度,太子之位本该由长子李成器担任,但是李隆基的功绩又比他高,在朝中的声望也比李成器要广,这让李旦很难抉择。也许是看出了父亲的为难,所以李成器大胆地做了一项决定。

辞让皇位

李成器的履历非常简单,他小时候喜欢音律和乐器,才气过人的他能快速地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以及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他对西域的龟兹乐章情有独钟。

唐高宗李治时期,年仅六岁的李成器就被册封为皇太子。武则天也曾册封他为皇孙,并与李隆基等人一起离开京城前往封地做藩王,此后又改封为寿春郡王。

李成器觉得得封郡王已经是人生巅峰了,往后再有什么赏赐他都婉言拒绝。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个淡泊名利之人,也许对于他来说,这辈子有音乐就足够了。

这样的人难怪会做出辞让皇位这等惊天动地的事情。话说李旦继位之后,一直为了立储而烦恼,他在两个儿子之间权衡利弊也难以下定决心。

于是李成器就主动找到父亲说要把皇位让给弟弟李隆基,他说:“天下天平的时候可以立嫡长子为储君,但是国难当头的时候应该归为有功之人”。

李隆基在诛杀韦皇后中确实出了很大一份力,这是朝臣们都有目共睹的。李成器的辞让在朝堂上引起很大的震动,大臣们也说李隆基功勋卓绝,确实适合做储君。

就这样李旦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便下诏立李隆基为太子,李成器为雍州牧、太子太师等职位,并且加封三千户。这是作为父亲唯一能补偿儿子的方式了。

对于哥哥的辞让,作为弟弟的李隆基内心是非常感动的。后来李隆基还制作了一床被子和一个长枕送给李成器,以此来祝福他们兄弟亲情能天长地久。

其实李隆基和自己的兄弟们感情都非常好,他们小时候被武则天禁足长达八年之久,都是依靠着互相扶持度过那漫长日夜的,所以这份感情无人能体会,唯有他们自己。

兄弟情深

李隆基登基之后,他对大哥和其他兄弟的感情依旧没有改变。他的五个兄弟宅邸分别环绕着李隆基的皇宫四周,府邸之间遥遥相望。李隆基还在西南的兴庆坊修建大楼,他经常登高望远。

有时候也能听到诸位兄弟府邸中传来的乐器声,李隆基会召他们入宫陪自己饮宴,要么就是亲自到他们的府中一同饮酒作乐。期间还赏赐大量的美食佳肴,与兄弟们共享这繁华盛世。

诸王们每天朝见李隆基之后就回到府中,或是看歌舞表演、或是追逐鸟兽,天天都是如此作乐不断。他们兄弟亲密无间,彼此是没有任何隔阂的。

当然有时候也少不了有人挑拨离间,恶意去重伤他们兄弟的感情。李隆基听到后却并不放在心上,反而和兄弟们的感情愈发深厚。

李成器虽然禅让了帝位,但他也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所以他为了不给他人留下把柄,平日里他为人处世都非常低调,从不参与朝中政事,也不结交大臣,深得李隆基的信任。

李隆基晚年沉迷于炼制丹药,还特地给兄弟们都分了很多,说想要跟他们一起长生不老。但生命有轮回,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有丹药,但是兄弟们还是一个个离去了,最后只剩下李成器。

李隆基送走了兄弟们,对于这个仅存于世的大哥更加的关怀备至。一年李成器卧病在床,李隆基便吩咐宫中的御医每天都要给他送药膳。后来一名僧侣治好了李成器的病,他高兴地大加封赏。

每年李成器过生日,李隆基必然亲自到场庆贺,还赏赐很多珍馐佳肴。朝廷中接受四方朝贡的臻品,他必然会想到给李成器留一份。

一年冬天,洛阳格外的冷,李成器觉得自己大限将至,没想到不久后他就真的去世了。李隆基听闻噩耗嚎啕大哭,第二天就下旨追封李成器为让皇帝,他的原配妻子为恭皇后,并一同葬入惠陵。

李隆基和李成器两人的兄弟情确实让人非常羡慕,这也是皇家中少有的,甚至是难能可贵的亲情体现。李隆基有如此兄弟,还要挚爱的杨贵妃,更有大唐盛世,可以说此生无憾了。

更多文章

  • 唐朝两位高人,互相算出死后墓葬会发生怎样变故,一人却深藏不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墓葬的深度和构造,唐朝最伟大预言家说过的三大预言,唐朝的十大未解之谜

    中国人自古就出许多能人术士,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相信这些道法术士,史上也有很多关于这些道士的传闻。据说,当年唐太宗的手下就有两位这样的高人,分别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他们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 这两人都知识渊博,精通风水占星,而且也颇有成就。相传这两人是师徒关系,袁天罡更是被老百姓称为半人半仙,料事如神,也

  • 唐太宗时期,在魏徵的影响下,君臣之道是如何演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魏徵,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沟通艺术,魏征建议唐太宗干什么

    “君臣之道”是魏徵与唐太宗经常讨论的话题,主要侧重于如何发挥最高统治者的积极主动性来促使群臣同心协力治理国家,即帝王的驭臣之术。 魏徵在《论治道疏》中引孟子之言说:“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君臣关系和谐融洽相互理解,是中国古代传统士人的理

  • 唐中宗李显的“女人外交”:老婆女儿齐上阵,最后被妻女毒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中宗李显流放地,唐中宗李显与太平公主,中宗李显子女

    唐中宗李显,是我国唐朝时期的帝王之一,以怕老婆著称。这位当了两次皇帝的男人一生都活在女人的阴影中,他的一生都被女人左右,活的非常窝囊。不过这些女人虽然左右了他的生活,但也确确实实的为他夺权上位、稳固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显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第三子。由于他的两个亲哥哥被武则天弄得一死一残,所以

  • 李世民为什么会兵败高句丽?李靖说了5个字,李世民悔之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打高句丽为什么会惨败,李世民是征战高句丽而亡吗,李世民出征高句丽一共几次

    亲征高句丽,是李世民最后一次领兵出征,同时也是李世民为数不多的败仗之一。不同的是这次兵败不但是李世民过早去世的原因之一,也让后世发生了争论。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李世民一生的转折点,从开明的贞观雄主,从此后变得穷兵黩武,其实跟杨广没啥区别了。显然这种观点,是反对李世民发动这场战争的。另一种观点与之相反:

  • 正史中的杨贵妃和安禄山:互相“对食”,出入后宫如进自家后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贵妃与安禄山私下关系,杨贵妃和安禄山图片,杨贵妃玉瑶和安禄山

    杨贵妃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成语“环肥燕瘦”中的“环肥”指的便是她了。唐朝时期以丰腴为美,这样的审美观念,是以大唐繁华盛世为基准养成的。她被唐玄宗接到宫中时,二人相差34岁,可就算是有这样一个堪称鸿沟级别的年龄差,也没有阻挡李隆基想要得到杨玉环的心。这个皇帝的一生让人又爱又恨,年轻时的他无疑是一位

  • 唐玄宗虽然宠溺杨贵妃,可是因为3个原因,只字未提立皇后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宗对杨贵妃有多宠爱,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不同评价,唐玄宗怎样宠杨贵妃

    正是因为自己经历多了,人对很多事情的考虑,就会不一样,比如唐朝的花花皇帝唐玄宗就是这样,虽然自己比较花心,而且有了很多妃子,曾经试图立武惠妃为皇后,遭到大臣反对之后,再遇杨贵妃却只字未提立皇后之事。有人好奇这究竟是为何?其实真实原因无非就以下3点而已。以史为鉴正如开篇所说,人们都善于总结自己的历史,

  • 从五品才人到武周女皇,浅谈武则天的夺权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武周,武则天为什么称自己的朝代为武周,武则天为什么改国号为武周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完成了正式登基、更改国号的女性皇帝,虽然历史中实际掌权的女性并不少,可也只有一人完成了这样的壮举。和很多女性掌权者相比,武则天的晋级之路难度更高,甚至可以说冒天下之大不韪,和所有人在作对,那么她究竟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才人,最终成为一代女皇呢?一、早早布局(一)入宫武则天的

  • 李渊目睹李世民除掉自己2个儿子和10个孙子后,无奈选择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渊求李世民放过他的十个孙子,李世民是怎么死的李渊有几个儿子,李渊登基后与李世民的关系

    可惜尽管如此,依旧还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很多时候,可能一个不小心,还是会小命不保,并且失去大权,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玄武门之变,还有李渊与李世民之间的爱恨情仇,都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有人说李渊退位其实是自愿的,他退位之后的晚年生活也很惬意,实际上真的如此么?我喜欢拨开现象看本质,所以今天也带随大家

  • 李世民的妹妹房陵公主,和自己外甥杨豫之在一起,还能离婚又改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房陵公主资料,房陵遗爱,房陵公主杨豫结局

    在古代的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古人特别保守,恰恰相反,在某些方面反而不比我们现代人差。比如唐朝的公主,她们的感情生活极度开放,房陵公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房陵公主及受父亲李渊的喜爱,在她到了婚嫁年龄之后,就给他选择了当时河南的窦氏家族的窦奉节作为驸马。这个家族也是一方豪强,而且此时的家族也算是

  • 武则天哭着说了一番话,确保武家平安,吕雉2个决策导致吕家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吕雉和武则天简介,武则天对吕后的态度,武则天和谁一同治理天下

    武则天到了70多岁的时候,她还没有决定好立谁为太子,也就是还没选好接班人,朝中大臣可急坏了。别看武则天表面冷静,其实她心里非常着急,这要是在她驾崩之前,还没有处理好接班人选,岂不落得和西汉吕后一样的下场?李唐皇室和武氏一族少不了一场厮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武则天就想办法平衡李武两家,一边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