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见多了严肃稳重的乾隆皇帝,调皮活泼的,倒是不太常见。而最近遇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弘历,偶尔毒舌,偶尔心机,从不接受别人的套路。
不信请看。
后宫选秀现场:
一个秀女亭亭玉立,纤弱无比,本该是我见犹怜的。
皇帝却道:今天风这么大,她站着挺费劲的吧!
恩……这是在嫌她瘦呢。
不一会,又走进了一个珠圆玉润的。
乾隆:这一日是要吃五顿饭吗?
又嫌胖了。
没关系,我们还有不胖不瘦的,但皇帝又觉得黑了点“这是天天在晒太阳吗?”
渐渐地,人们懂了,乾隆只是心情不好。
自古以来,后宫就不可能是个和谐的大家庭,因为所有嫔妃奔着一个目标,那就是皇帝的宠爱,久而久之,竞争对手之间闹出个不和谐的声音是常有。然而,后宫不是个绝缘体,它绑定着前朝大臣们心,嫔妃的矛盾,也是满洲大家族的矛盾,皇帝必须制衡。
康熙的方式,是雨露均沾……
雍正的方式,是打压安抚……
乾隆呢?是让她们猜,因为猜,所以摸不准,因为摸不准,所以不敢妄为。
这一天,乾隆送送给每个嫔妃一幅《宫训图》,连起来正好十二幅。人们就开始猜测了:有的想,我是不是不够贤德?也有的在猜,我是不是做错事了?
不,都不是。
乾隆觉得你们太闲了,闲则生事,端详一幅图恰恰可以消磨掉不少时间。
用太监的话,“你这是在耍她们呢”!
这么有趣的乾隆,可以说是直男中的战斗机了,殊不知,历史中的弘历本就是个有趣的灵魂。
都说吃瓜群众,乾隆曾经也是一个!并且人家有感而发,出了个对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东放。诚挚邀请纪晓岚来个下联,纪晓岚对不出来。
除此以外,乾隆皇帝的审美,我是人们喜欢讨论的一个话题,从他喜欢的器物,就能够看出,是个很“包容”的皇帝。
上边的两个花瓶,左边是乾隆钟爱,右边则是雍正喜欢的色调。一个奔放富丽,一个清新脱俗,难免可以体味到这二人心性有着本质的区别。
无独有偶,这是雍正最喜欢的一对碗,现在被收录进大型博物馆:
乾隆也有他的“爱碗”,是这样的:
雍正风格的青花:
乾隆风格:
前不久,一个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展现了乾隆命人制造的艺术品,更是引来广泛关注:
很多人嘲,弘历有着“农家乐审美”,但擅长心理学的朋友一定知道,一个人成年以后的好恶,多半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乾隆活的太顺了。
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生在康熙晚年。古籍记载,当老年玄烨第一次在四阿哥府上见到这个孙子,瞬间就喜欢上了,从此开始各种宠爱。
弘历自己也争气,聪明非常,五岁就能背诵汉字写的文章。这在今天看来没什么,但是康熙的子女尚且更偏向满文,还没见哪个对汉文有这么大天赋的。
康熙一高兴,直接命人将孙子接进宫看着读书,因此弘历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紫禁城、圆明园住着的,而不是在自己的家里。自从废太子胤礽失宠,康熙很少再手把手教着读书了,乾隆是第一个。
这一点,有的影视作品为了推动情节发展,将乾隆写的自幼不受宠,因为在许多人看来,经历过多大磨难,就享受多大福报是绝佳的剧本。但历史中的乾隆,少年时几乎没有磨难。
雍正登基第一年,就将四阿哥弘历的名字放在了正大光明牌匾背后,从此,他就是太子了,没有任何竞争。
而为了服众,雍正让乾隆代自己祭祀,为他在群臣面前立威,并且晚年将手里“血滴子”完美交接,这一切,塑造了乾隆毫不阴暗的心智(比较而言)。
所以,当我们看到《延禧攻略》中的乾隆,想说什么说什么,完全不给嫔妃留面子,俨然就是个没有求生欲的大男孩。
当我们看到一幕幕极其日常的场景,都会被乾隆以一副对联、一首诗变得搞笑。
当我们发现,乾隆喜欢的艺术品不是素雅清静,而是奔放富丽时。
我们应该也知道,他有个顺利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