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避讳制度源于周朝,南北朝时人以善于避私讳为荣

避讳制度源于周朝,南北朝时人以善于避私讳为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3 更新时间:2024/1/29 16:18:53

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

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到了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在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等。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对表对父、祖之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避讳

在南北朝时,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讳为荣。南朝刘宋太保王弘,精通谱学,能“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当时竟被传为美谈。在唐朝,避讳成为政府颁布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触讳丢官去职,断送仕途。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由于“晋”与“进”同音,当时人认为他不能中进士,虽然有韩愈帮忙,专门写了《讳辩》为之辩白,但李贺最终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恶讳(表示深恶痛绝的避讳)也首先在唐朝兴起。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至于因避讳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几乎没有避讳制度了,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朝统治者嫉恨中原人民视其为外族,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虏、狄等字都在避讳之列。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江西举子王锡候在《字贯》中触犯了清圣祖、清高宗名讳,满门抄斩,令天下士子心惊胆颤。避讳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许多讹误。但如果能掌握它,却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因为造假者图一时之快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都可以成为确定其伪品的依据。

更多文章

  • 妲己发明的刑罚,同时让70多人受刑,在恐惧和绝望中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说中妲己是怎么迷惑人的,历史上的妲己有多狠毒,纣王发明的酷刑

    这其中遭受到的痛苦常人无法想象,就是一项极其残忍,极其恐怖的刑罚。据说还是由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美人发明的,它的发明者就是妲己。据传有一次妲己和纣王在鹿台上载歌载舞,寻欢作乐的时候,妲己看见姜皇后的70多个宫女不肯歌舞,还掩面哭泣!这让妲己心里十分恼火,她认为这是姜皇后在利用这70多个宫女在对妲己挑衅

  • 封神演义:此人功劳太大,地位太高,姜子牙根本没办法给他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关于这个事情,大家换个角度想一想就能够明白了,这样的封神办法也是在间接暗示人们应该做好事,不能够有做坏事的心,是因为如果起了不良之心,那么就有可能会被这些分出来的煞神伴你左右。 不过这些坏人也并不是全都被封为煞星,有的臣子也被封做了喜星。就比如说纣王作为君主,被封做了天喜星。但纣王的这个行为真

  • 东周春秋和战国怎么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周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东周战国美女,东周是春秋战国吗

    [var1][var1]关于春秋时期的起止有三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前771年周平王东迁到前476年共295年。在这近三百年的历史里,奴隶制渐变瓦解,铁犁农耕开始出现,生产力水平在发生一个大的变革,同时周朝确立的那些礼乐制度也在瓦解,也就是礼崩乐坏。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互征战,但主要目的不在吞并,而是争

  • 为何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就越强、越稳定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鞅如何对待百姓,商鞅妻子,商鞅之死朗诵

    众所周知,秦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同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最后的赢家,能在那么多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想来秦国应该也是当时极其强大的一个国家,殊不知在最开始的时候秦国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诸侯国,没有什么的名气,不仅如此,国内还民生凋敝,社会发展非常的滞后。而之所以能

  • 负荆请罪的廉颇跟蔺相如最后结局如何?老师在课堂上可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说了什么,蔺相如和廉颇怎样死的,廉颇向蔺相如请罪场面

    [var1]闹矛盾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廉颇对蔺相如感到不服气,他是成名已久的大将军,能够走到这个位置上完全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是在无数次战争中舍生冒死,获得了众多的胜利,一点点的积攒军功才得以成为将军(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但是蔺相如的地位却比廉颇要高,在经历了“完璧归赵”以及“渑池之会

  • 齐桓公尊王攘夷任用贤才成为春秋首霸,晚年昏聩导致薨后未能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桓公招揽贤才故事,齐桓公如何尊王,攘夷尊王

    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地处黄河下游,土质肥沃,靠山临海,有渔盐之利,是东方最大的诸侯国。齐国国君的始祖叫姜尚,因其祖先曾封于吕,故又叫吕尚。姜尚即人们常说的姜太公,曾为周王朝立下很大功劳,被封于齐。从姜尚下传至第十四个国君是齐襄公,即小白的哥哥。襄公当政时,荒淫无道,政治腐败。他因与其妹私通

  • 东方六国八大名将谁最厉害?这四人后世纪念最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东方六国,牛崇光兵吞六国下部

    [var1]东方六国八名将出自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赵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由于贾谊在其著作《过秦论》中列举了八位名将: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而这八位名将皆出自“东方六国”,故被称为东方六国八名将。那这八位名将谁最厉害呢?东

  • 此人是墨家最有名的刺客,刺杀秦王失败,行刺和被刺者都值得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刺杀秦王的三大刺客,刺杀秦王电影,白起夫人赵蔓刺杀秦王

    [var1][var1]墨者分为墨侠、墨客、墨匠三种,墨客代表的是文,墨匠代表的是技,墨侠带表的是武。其中武者以侠自居,以义横行,摧锋正锐,挽狂澜于既倒。不过有趣的是,崇尚非攻的墨家,却也是刺客的老巢,他们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行事可以使用非常的手段。尤其是在诸侯混战的时期,刺杀可以有效的减少军事上的杀

  • 白起并非秦国第一猛将,而是此人,秦国没他,早已亡国数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死后秦国无大将,秦国白起电视剧,白起是秦国哪位君王

    [var1][var1]其实,在秦国的将领当中,有一位将领成名于白起之前,在其它国家都享有着赫赫威名,此人便是魏冉。战国时期秦国重臣,魏冉是宣太后的弟弟,更是秦昭襄王之舅,可想而知他在秦国拥有怎样的权势。他非常拥护秦昭襄王,这就使得魏冉帮助秦君扫平障碍,成功的成为秦国的帝王。为此魏冉能够得到秦君的大

  • 鼎盛时期的赵魏韩三国联盟一度压倒了秦国,秦国靠什么整垮了它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魏韩联盟打秦国,韩赵魏三国简介,秦国楚系和秦国赵系

    对于秦国而言,这并非是什么好消息。晋国原本是秦国东进路上最大的对手。现在三家分晋以后,不仅没有让他们的实力下降,反而变得更加强大起来。他们都在国内推行变法,寻求改革。[var1][var1][var1][var1]作为乱世中的诸侯国。赵、魏、韩三国的君主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不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