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风云:马太后高风亮节不封母家,窦氏女压倒群芳居然夺宠

东汉风云:马太后高风亮节不封母家,窦氏女压倒群芳居然夺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97 更新时间:2024/2/20 14:25:02

马太后平素谦抑,从未举荐母家私事,凡有所干请,就是兄弟马廖、马防、马光,虽得通籍为官,终明帝一世未尝超迁,马廖止为虎贲中郎,马防与马光止为黄门郎。及章帝嗣位,即迁马廖为卫尉,马防为中郎将,马光为越骑校尉。马廖等倾身交结,冠盖诸徒,争相趋附。司空第五伦恐后族过盛,将为国患,因抗疏上奏道:臣闻忠不隐讳,直不避害,不胜愚狷,昧死自表。

《书》曰:“臣无作威作福,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传》曰:“大夫无境外之交,束脩之馈。”近代光烈皇后虽友爱天至,而卒使阴就归国,徙废阴兴宾客。其后,梁、窦之家,互有非法,明帝即位,竟多诛之。自是洛中无复权戚,书记请托,一皆断绝。又谕诸戚曰:“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臣常刻著五脏,书诸绅带。

而今之议者,复以马氏为言。窃闻卫尉马廖以布三千匹,城门校尉马防以钱三百万,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又闻腊日亦遗其在洛中者钱各五千。越骑校尉马光,腊日用羊三百头,米四百斛,肉五千斤。臣愚以为不应经义,惶恐,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有以安之!臣今言此,诚欲上忠陛下,下全后家,伏冀裁察。

章帝疏入不报,且欲加给诸舅封爵,独马太后不从。建初二年(公元77年)四月,久旱不雨,一班谄附权戚的臣工,且奏称,不封外戚,致有此变;有司请援照旧典,分封诸舅。章帝即欲依议,马太后仍坚持不许,且颁敕晓谕道: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邀福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黄雾四塞,不闻澍雨之应。夫外戚贵盛,鲜不倾覆,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又言我子不当与先帝子等,今有司奈何欲以马氏比阴氏乎?且阴卫尉系阴后兄弟,天下称之,省中御者至门,未尝不衣冠相见,此蘧伯玉之敬也!新阳侯虽刚强,微失理法,然有方略,据地谈论,一朝无双。原鹿贞侯勇猛诚信。此三人者天下选臣,岂可及哉?是马氏不逮阴氏远矣!吾不才,夙夜累思,常恐亏先后之法,有毛发之罪,故不惮屡言,而亲属尤犯之不止,治丧起坟,又不时觉,是吾言之不立,而耳目为之塞也!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着帛布,无香熏之饰者,欲以身率下也!以为外亲见之,当伤心自敕,但笑言太后素好俭耳。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苍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故不加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而犹懈怠,无忧国忘家之虑。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吾岂可上负先帝之旨,下亏先人之德,重袭西京败亡之祸哉?特此布诏以闻。

这诏传出,群臣自不敢复言。惟章帝览着,不胜感叹,再向太后面请道:“汉兴以后,舅氏封侯,与诸子封王相同,太后原谦德虚衷奈何令臣独不加恩三舅呢?且卫尉年高,两校尉常有疾病,如或不讳使臣遗恨无穷,今宜及时册封,不可稽留!”马太后抚然道:“我岂必欲示谦,使帝恩不及外戚?但反复思念,实属不应加封。从前窦太后欲封王皇后兄,丞相周亚夫上言高祖旧约,无军功不侯;今马氏无功国家,怎得与阴、郭两后,佐汉中兴,互相比拟?试看富家贵族禄位重迭,譬如,木再结实,根必受伤,决难持久。况士大夫私望侯封无非为上奉祭祀,下图温饱起见。今祭祀已受大官赐给,衣食更叨御府余资,如此尚嫌不足,还想更得一县,岂非过贪?我已深思熟虑决勿加封,幸毋多疑!从来人子尽孝,安亲为上;今屡遭变异,谷价数倍,正当日夕忧惶,不安坐卧,奈何先营外封,必欲违反慈母苦衷?我素性刚急,有胸中气,不可不顺!待至阴阳调和,边境清静,然后再行汝志,也不为迟,我庶可含饴弄孙,不再预闻政事了!”章帝听了,只好俯首受教,唯唯而退。马太后又手诏三辅,凡马氏姻亲如有嘱托郡县,干乱吏治,令有司依法奏闻。太后母亲蔺氏丧葬,筑坟微高,太后即传语弟兄,立命减削。外亲有义行上闻,辄温言奖勉,赏给禄位;否则召入加责,不假词色。倘或车服华美,不守法度,即斥归田里,杜绝属籍。于是,内外从化,被服如一,诸戚震恐,不敢逾僭。又在濯龙园中,左置织室,右设蚕房,分派宫人学习蚕织;太后曾经亲去监视,饬修女工。又与章帝晨夕相叙,谈论政事,并教授小王《论语》经书,雍容肃穆,始终不怠。备录后德,可作彤史之助。

至建初三年(公元78年),册立贵人窦氏为皇后。窦后为故大司徒窦融曾孙女,祖名穆,父名勋,并骄诞不法,坐罪免官。窦融年近八十乃殁,赐谥戴侯,赙赠甚厚;独因子孙不肖,尝令谒者监护窦家。嗣由谒者劾窦穆父子,居家怨望,乃勒令窦氏家属,各归扶风原籍。惟窦勋曾娶东海王刘强女泚阳公主,许得留住京师。偏窦穆又赂遗郡吏,乱法下狱,与子窦宣俱死,窦勋亦坐诛。惟窦勋弟窦嘉颇尚修饰,从未违法,乃授爵安丰侯,使奉窦融祀。窦勋遗有二女,貌皆丽姝。女之母鞮阳公主,常忧家属衰废,屡次召问相士,详叩二女吉凶。相士见了长女,俱言后当大贵。女年六岁,即能为书,家人皆以为奇。至建初二年(公元77年),二女并选入后宫,风鬟雾鬓,丰姿嫣然,并且举止幽娴,不同凡艳。家虽中落,尚不脱大家风度。章帝已闻女有才色,屡问傅母,当得见芳容时,果然倾城倾国,美丽无双。当下引见太后,太后亦不禁称赏,另眼相看。时宫中已有宋、梁诸贵人,为章帝所宠爱;至二窦女入宫后,压倒群芳,居然夺宠。长女性尤敏慧,倾心承接,不但能曲承帝意,直使宫廷上下,莫不想望丰采,相率称扬。次年三月,竟得立为皇后,女弟亦受封贵人。可惜两女虽有美色,却未宜男,入宫承宠,倏已两年有余,不得一子。惟宋贵人已有一男,取名为庆,章帝急欲立储,乃立刘庆为皇太子。窦皇后未便阻挠,但心中很是怏怏,免不得从此挟嫌了。会因烧当羌豪滇吾子迷吾,连结诸种,入寇金城,杀败太守郝崇诏,转寇陇西、汉阳,杀掠尤甚。章帝乃命马防为车骑将军,令与长水校尉耿恭,调集兵士三万人,出讨叛羌。司空第五伦谓贵戚不宜典兵,上书谏阻,章帝不从。马防即受命专征,大破羌人,斩首虏四千多名,余众或降或溃;惟封养种豪布桥等二万余人,尚屯驻望典谷,负嵎不下。马防又与耿恭进击,复得大胜,布桥亦穷蹙请降。当下露布告捷,奉诏征马防还都,留耿恭剿抚余种。耿恭复选有斩获,声威远震,所有众羌十三种,约数万人,皆向耿恭投诚。先是耿恭出陇西,曾奏称故安丰侯窦融,前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子耿固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使他镇抚河西;车骑将军马防不妨屯军汉阳,借示威重。这也是为防划策,免他远劳,哪知马防反恨耿恭荐引他人,夺他权威,因此,奉诏还都即嗾令监营谒者李谭,劾耿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章帝不察真伪,反将有功无罪的耿校尉,严旨催归,遽令下狱;侥幸得免死罪褫职回里,饮恨而终。马防竟得逞志,权焰愈张。到了建初四年(公元79年),海内丰稔,四境清平,有司复请加封诸舅,章帝遂封马防为颍阳侯,马廖为顺阳侯,马光为许侯。马太后未曾豫闻,及封册已下,才得知晓,不由的喟然道:“我少壮时,但愿垂名竹帛,志不顾命;今年已垂老,尚谨守古训,戒之在得,所以,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长期不负先帝,裁抑兄弟,共保久安。偏偏老志不从,令人唏嘘,就使百年以后,也觉得赍恨无穷了!”马廖马防马光等闻太后言,乃上书让邑,愿就关内侯。章帝不许,始勉受侯封,退位就第。是年,太后寝疾,不信巫祝小医,戒绝祷祀,未几竟崩,尊谥为明德皇后,合葬显节陵。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曹魏五子良将墓现状:张辽的最气派,徐晃的最凄凉,其他无处可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魏介于张辽和徐晃之间的将领,徐晃张辽打不过赵云,张辽徐晃墓在哪里

    熟读汉末三国史,大多数人都对刘备麾下的五虎将印象深刻,其实曹操麾下,也有相对应的五员大将,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他们被合称为“五子良将”。虽然因为各类文学作品的影响,如今五子良将的名声,不及五虎将响亮,但是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战绩,比起五虎将,却不遑多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人之一生,不

  • 曹操为什么最看好的谋士是郭嘉,看完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的重要谋士郭嘉,曹操的谋士郭嘉牛到了什么程度,三国的谋士郭嘉

    其一,郭嘉是曹操宣战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郭嘉经常为曹操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曹操和袁绍打仗,心里有点害怕,许多大臣都打退堂鼓。唯独郭嘉挺身而出,分析当前利弊。其二,郭嘉善于给曹操解围。曹操在攻打南阳张秀的时候,曾三令五申不准践踏麦田,不过自己却因为马受惊吓,踩坏麦田。郭嘉看到及时让曹操割发代首,为曹操解

  • 竹林七贤中山涛能有实干精神,王戎则为权贵士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戎的个人资料,王戎简笔画,竹林七贤王戎

    这七个人的故事很多。但故事随便都能查到。品读历史、感悟思辨,重点落到思辨上。知其然,关键是知其所以然。这里就一边评人物、一边讲故事、一边谈历史,因为人物在故事中才有意思,而故事在历史中才能呈现所以然的一面。嵇康: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名声在外、他才华横溢、他本性高洁,而且拒绝与司马家合作、拒绝向黑暗势力

  • 秦始皇结束了乱世,使统一成为中国的信念,但因儒家正统而遭批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统一对后世的影响,秦始皇的统一历程,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史实

    赵政出生时,正逢秦赵长平大战结束,赵国大败,主将赵括身死,赵军主力四十六万被坑杀。秦军挟大胜之威直驱邯郸,欲一举灭赵。赵国以老将廉颇率军,顽强抗击秦军。赵相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招募勇士,共赴国难,秦军在邯郸城下陷入苦战,两年不能下邯郸。危急存亡之时,赵国联络魏、楚、韩等诸侯,合纵抗秦,于周赧王五十八

  • 秦始皇和刘邦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文景二帝励精图治开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景二帝,文景二帝后人列表,大汉文景二帝讲解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平盛世,不仅仅为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更是对中华民族后来的兴旺发展,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局限于文帝和景帝的功劳,实在是有失偏颇和缺乏大历史观。“文景之治” 的出现,有许多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文、景两帝

  • 汉朝监察机构逐渐独立,古代选拔监察官重气节、重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的监察职能,纪检监察员和纪检监察干事的区别,监察机关监察权限

    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等言官也已问世。汉代监察制度主要特点:1.监察机构逐渐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西汉初年

  • 汉朝便有三省萌芽,侍中曾在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中唐后变为虚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书门下制,中书右相是啥,中书门下省的意思

    尚书省尚书省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始名尚书台,后称尚书省。它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起来的。秦及汉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是在皇帝身边任事的小臣,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因其在殿中主管收发(或启发)文书并保管图籍,故称尚书。汉武帝刘彻时,进一步强化君权,政事不专任二府

  • 汉昭帝在霍光辅佐下扭转汉武帝晚年的颓势,缔造了中兴之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光汉昭帝简介,汉宣帝与霍光关系,霍光死后汉宣帝的态度

    刘弗陵即位为汉昭帝,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决断朝政,继续实行武帝晚年的政策,与民休息。短短几年内,流民稍迟,田野益辟。始元六年(前81年)命桑弘羊征召贤良文学召开盐铁会议,问民之疾苦,贤良文学力主罢盐铁、酒榷、均输官,以示节俭,对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起了促进作用。元凤元年(前80年),燕王旦、上官

  • 汉文帝宽以待民、减轻刑罚,但对匈奴持防御态势且过于纵容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匈奴十大美女,匈奴相当于现在哪个省,匈奴伊稚斜

    说实话,这13个盛世中,还是有不少水分的。一般太平盛世,再怎么说也得维持半个世纪的时间吧?可这里面的昭宣之治持续了40年,光武中兴持续了32年,开皇盛世只持续了19年,贞观之治持续了22年,永徽之治持续了6年,开元盛世持续了30年,仁宗盛治持续了42年,洪武之治持续了30年。永乐盛世持续了22年,仁

  • 汉元帝“柔仁好儒”,即位后大权旁落,未及时更换继承人导致西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景帝刘启收兵权,皇权旁落西汉,刘秀后面的继承人

    汉宣帝给儿子请了5个儒家大师,因此汉元帝少好儒术,不类已。但终因许望后原因未换太子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汉宣帝故剑情深让原配许平君成了皇后,但许平君仅做了三年皇后就被霍光妻毒死,4岁的刘奭失去母亲。汉宣帝觉得法治是国家治理根本,然而在给太子选择老师时,他却未以法学大师为主,却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