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那些不作就不会死的国君

春秋战国那些不作就不会死的国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07 更新时间:2024/1/22 15:20:15

宋闵公;因为嘲笑大将,被大将砸死

大将南宫长万跟鲁国交战中战败被俘。后来宋闵公把他救了回来。但从此不再信任他。还对他说:“我以前尊重你,是因为你是一员大将,有本事。现在看来,你言过其实,啥也不是。我不再信任你了。”以后的日子里,宋闵公动不动就当着满朝文武,嫔妃侍婢的面笑话南宫长万:“你是个死俘虏。”甚至多次故意羞臊他,找心理优越感。南宫长万心里火大了去了,因为他是国君,一直隐忍。比如,南宫长万表演舞戟,宋闵公的嫔妃们一直在鼓掌欢呼,让闵公醋意大发,讥讽他:“你这个死俘虏武艺倒不错。”再比如。周天子驾崩,南宫长万要去吊唁,宋闵公嘲讽说:“我国就是再不济,也不至于派个死俘虏去吊祭吧。”直到有一次,宋闵公和他一起去蒙泽打猎,累了就一起喝酒,下棋。南宫长万连输五局,宋闵公又嘲讽他是个死俘虏。南宫长万终于忍无可忍,失去理智,抡起棋盘砸死了宋闵公。另一种说法更牛,南宫长万抓过宋闵公,用力一拧脑袋,力气太大了,竟然生生的把宋闵公的脖子拧断了。

宋闵公这个死作的真是,笑死了,活该呀他。谁都知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本来南宫长万兵败被俘,内心就已经很惭愧,很痛苦了,宋闵公不去安慰他,反而一再往他的伤口上撒盐。靠着嘲笑人家,为自己找心理平衡。打仗岂有屡战屡胜的道理?因为大将的一次败仗,就把他过去的功劳都抹去了。所以说宋闵公根本不具备作为一国之君的素养和心胸。

[var1]

[var1]

[var1]

[var1]

宋襄公:泓水之战中,被射伤大腿,伤重而死

宋襄公绝对是春秋战国国君作死界的一朵奇葩。非常有名,很多人从小就知道他的“光辉事迹”。

首先,他自不量力,跟楚成王抢霸主地位。宋襄公因为帮助齐国的公子昭回国继位,在诸侯中威望大增,就以为自己了不起,想当霸主。他找齐孝公,楚成王一起开会,提出自己要当霸主。楚成王却说霸主应该是他的,两个人争执不下。宋襄公说自己得位是宋公任命的。不像楚成王是杀兄夺位。宋国是商汤的后裔,不像楚国的先祖出自蛮夷。楚成王冷笑道:“既然您这么看不起我,为什么还请我来会盟?”一句话怼的宋襄公半天回不了话。楚国有用武力威胁。让宋襄公不仅没当上霸主,还大大的丢了一回人。

之后就是著名的泓水之战。楚军正在渡河,公子目夷建议宋襄公等楚军渡到一半的时候攻打他们。宋襄公说,我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怎么能在人家还没渡完河的时候进攻。楚军渡河完毕,正在安营扎寨。公子目夷建议宋襄公趁楚军扎寨未稳攻上去。宋襄公说:“你太不仁义了,怎么能在别人还没扎好营寨的时候打人家?”楚军开始布阵。公子目夷又让宋闵公在他们没布好阵的时候打过去。宋襄公又说:“你是怎么回事,人家还没布好阵,休息好,能打人家吗?”等楚军把一切安排好了,宋襄公才下令进攻。结果被打的一塌糊涂,自己的大腿上也中了一箭。

好不容易捡了条命,逃回宫的宋襄公竟然还不觉得自己错了。他说:“虽然我失败了,但是我是讲仁义的。”公子目夷简直无语了,大喊:“打仗就是为了打退敌人,如果讲仁义,就干脆不要打仗。”宋襄公一年以后死亡。

宋襄公是逗比呀,逗比呀,还是逗比呀?他根本不懂得战场的游戏规则。还按照春秋初期的打仗模式行事。先渡河,然后布阵。不搞偷袭,约好时间。但是他不明白世道变了。打仗哪有什么规矩,就是要打退敌人。宋襄公活了一辈子,竟然不知道“兵者,诡道也。”这句话,也算是古今一人了。

晋灵公:被赵盾家里的人弑杀。

晋灵公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残忍,任性丝毫不输于历代暴君。继位以后不务正业,奢侈无度,杀人成性。手下人只要稍微让他不满,他就要杀。喜欢剁掉人的手足,然后扔掉。还喜欢爬上城楼,用弹弓弹过路的人。看着他们被打的鼻青脸肿,晋灵公乐的嘴都合不上了。有一回,因为厨师没有把熊掌蒸熟,他就把厨师腰斩了。

[var1]

辅政的大夫赵盾看到晋灵公这样,十分担心。:“要照这样下去,国家不完了吗?”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晋灵公要勤政,宽容。晋灵公一开始承认错误,坚决不改。后来连听都听不进去了,心想,你一个大臣,整天板着脸教训我,什么意思啊?他就起了杀了赵盾的心。先是派刺客刺杀赵盾。可那个刺客深夜悄悄地躲在树上,偷窥屋里的赵盾。见那么晚了,赵盾还在工作,非常感动。心想:“我绝不能杀这样的好官。”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竟然自杀了。晋灵公居然训练恶犬,想要用他们咬死赵盾。他跟赵盾竟然那么大的仇,要用这样卑鄙恶毒的手段杀人。好在赵盾再次躲过去了。

后来,赵盾一看国君是非杀自己不可了。自己不能背弑君的罪名,于是出逃。晋灵公最后被赵盾的家里人杀死。尽管晋灵公不是被赵盾亲手杀的,董狐写史的时候还是写下了“赵盾弑其君。”从此赵盾反而成了弑君恶贼。

晋灵公小小年纪如此暴力,还不服管,谁管他,他就报复的如此厉害。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熊孩子的力量是无穷的。熊孩子做了国君,更是所有人的灾难。

[var1]

[var1]

[var1]

齐庄公:因为给大臣戴绿帽子,被大臣所杀。

春秋时的国君有个毛病,就是爱给别人带绿帽子。这不,齐国的齐襄公就是因为宫闱污秽,导致了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才得以上位。想不到后来又出了个齐庄公。齐庄公这个人很好色,后宫妃子有的是,可他却偏偏对别人的媳妇感兴趣。这叫:“家花哪有野花香?”挑来挑去,竟然挑中了大臣崔杼的继室“棠姜”。齐庄公看到棠姜非常美貌,就动了色心,和她幽会。齐庄公甚至经常到崔杼家串门,就是为了私会美人。还堂而皇之的把崔杼的帽子拿走送给别人。有人劝他不要这样,他却说:“不用崔杼的帽子,难道就没有帽子了吗?”

崔杼知道自己竟然被当今国君戴了绿帽子,气不打一处来。联合一个太监想要干掉齐庄公。他称病不上朝。齐庄公假装去探望他,实际上心思都在棠姜身上。他进门就要调戏棠姜,棠姜赶紧躲进崔杼的房里不出来。崔杼一看,好啊,竟然在我眼皮子底下勾搭我媳妇?这是要疯啊。在院外和徒众一起举着刀抵抗齐庄公。齐庄公请求和解,众人不答应,请求自杀,众人也不答应。齐庄公无计可施,想跳墙逃走。被徒众射下来,杀了。

事后,齐国的史官太史简在史书上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说:“不能这么写,写上“击柱而亡。””太史简坚决不改,崔杼大怒,杀了太史简,太史简的儿子也不肯改,崔杼又杀了他。谁知道太史简的孙子依然不肯改。不能再杀了,再杀的话齐国就没有史官了。于是“崔杼弑其君”这句话就留下了。

人人都得说:齐庄公忒不要脸了。是啊,他还哪有一点做国君的样子?君戏臣妻,成何体统?自己被人戴了绿帽子,这是任何一个男人无法忍受的,何况给他戴绿帽子的是自己的国君。身为一国之君,竟然去勾搭大臣的媳妇,这简直是无耻至极,活该被杀。

秦武王:跟人比赛举鼎,鼎掉了被砸死。

这个人作死的事迹也非常经典,他死于举重比赛。秦武王年轻气盛,武艺高强,有一身好力气。他也自认为自己是大力士,力气无人能及,喜欢和人比武。他的力气没有谁能比得过,因此秦武王很得意。

可是他听说有个叫孟贲的大力士,力气不输给他。秦武王严重不苻,非常不服,各种不服。就跟去和他比赛举重。目标是千斤之重。号称天下最沉的东西的“龙文赤鼎”孟贲用尽全身力气,胳膊青筋直蹦,眼睛充血,竟然把大鼎举过了头顶。观众们一阵喝彩声。秦武王一看,心说:“这有什么呀。”他两膀一较劲,使出浑身力气,也把大鼎举起来了。按理说应该满意了吧,可是他觉得仅仅和孟贲打一平手,还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实力。想来个绝活,单手举鼎。就在他单手举鼎的时候,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秦武王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臂力,大鼎掉到了地上。重重的砸到他的身上,他的腿被砸的血肉模糊。当时就昏死过去。被抢救回宫。因为伤得太重,无法治疗,当天晚上就一命呜呼。年仅23岁。

这就叫“不作就,不会死”闲的没事跟人比赛举重,举起来就举起来了吧。还要单手,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臂力。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举重是件危险的运动,没有系统训练,千万不能乱来呀。”

更多文章

  • 该仁义的时候不仁义:宋襄公为什么要杀鄫国的国君祭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襄公仁义小故事,鄫国和曾国,鄫国是什么爵位

    [var1][var1][var1]周襄王十年(前642年),宋襄公趁齐国内乱之机带兵帮助齐桓公之子昭回国继位,是为齐孝公。宋襄公的自信心也因此爆棚,想要成为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诸侯霸主。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照猫画虎”的宋襄公在曹南召集诸侯会盟。[var1][var1][var1]但宋国的国

  • 春秋五霸:秦、吴、越三国的争霸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吴越争霸,吴越争霸40集完整版,春秋吴越战争连续剧

    一、秦国的争霸过程秦国立国之地是关中八百里,是西周的故土,地理位置优越。另外秦国奉周天子的命令,但凡戎人之地,秦人只要打下来了,土地就是秦国的。秦国从立国之初,就在跟戎人抢地盘,关中八百里当时被戎人占领了,所以秦国要立国就得跟戎人打仗。正是因为秦人以武立国,所以秦国在春秋时期是一个军事体制的国家,军

  • 吴越争霸引发的连锁反应,吴国人逃亡海外,结果成了日本天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是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的日子,在这一天我突然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往事。图:1993年时的天皇德仁及其太子妃[var1]那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攻破了吴国的国都姑苏,吴王夫差自杀身亡,大批吴国贵族乃举家入海逃亡,由于北面的齐国也是吴国在和中原争霸过程中结怨的大国,这些亡命的贵族也

  • 孔子说“西方有圣人”,这里的圣人,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儒家圣人,我们早在中学阶段,就学习过孔子的《论语》。现如今,孔子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教育家、思想家了,这位春秋时期的大圣人,时至今日,对我们的影响力依然存在。2000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思想直至今日依然受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家”,比如说常见的

  • 秦始皇的身世有问题,生父不可能是吕不韦,不过司马迁写写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和司马迁谁在前,秦始皇司马迁简介,司马迁讲秦始皇墓

    [var1]我们想要学习以前的事情和人物,就只能通过先人们留下的一些东西来进行分析和推断,并加以了解。但是让我们比较困惑的是,有时候先人们留下的东西也不一定全部都是真的,他们或许或许在陈述的时候也带有自己的情绪和看法,或许他们在记录的时候也是听其他人说的。另外,他们也不敢以生命为代价去得罪皇帝而全部

  • 空有军长之才却因两元钱得不到提拔,多亏孔子的孙子出面说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手拿板砖以德服人,孔子79代孙孔祥楷被授予奉祀官,五帝钱助仕途

    于是,有人就向他举荐了苟变,卫慎公就叫人从德能勤绩廉这五方面去考察,结果有群众反映苟变作风有问题,吃拿卡要。[var1]原来苟变当税务官的时候,有一次去商业街收税,去的急,没吃早饭,就顺手拿了街头卖早点的大爷俩茶鸡蛋吃了,他没提给钱,大爷也没敢要。那时候卫国民风淳朴,讲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苟变吃群众

  • 秦穆公一生英明神武,为后世开业,为何临死前将秦国推入地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穆公对秦国的贡献,秦穆公夫人,百里奚秦穆公完整版

    主笔:闲乐生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病逝于公元前621年,在他长达三十九的执政期间,秦国向东三平晋乱,三定晋君,对齐桓公死后中原局势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向西则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基地与坚实的基础。后来秦孝公在商鞅变法前,广发求贤令,讲到秦国的光辉历史与历代先

  • 秦灭六国:韩国到底是怎么“作死”的?大有优势,却第一个被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灭六国是哪一年,秦灭六国读后感,秦韩国位置

    [var1] 提到灭六国,我们就不得不提韩国,这个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诸侯国。那么,秦朝为什么会拿它开刀呢?当然是因为柿子一定要捏软的,韩国不争气,秦国也就从这里下手了,然而韩国也曾风光过。 能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原因有不少,除了兵车达到万乘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韩国拥有弩。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兵器

  • 秦并六国之后,君主专制体制的形成和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列国在外有兼并战争灭国之虞,内有贵族擅权乱国之忧的环境中,基本形成了国内的君主专制体制,将整个国家打造成了一部巨大的战争机器。 但是秦国由于变法的成功与彻底,使其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更为系统与完备,君主集权专制体制较其他六国更为完善,使秦国真正顺应了统一的历史需求,从根本上形成了超越其他六国的制

  • 秦一统七国时,最难打的是哪国?没有60万秦军,根本打不下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国如何统一六国,秦统一战国七雄都在干嘛,历史上秦国的统一之战

    战国中期,齐国最为强势,但是六国合纵,乐毅把齐国打成了筛子,齐国从此再无实力争雄天下。战国后期,秦国强势崛起,推行“军功爵制”的秦军战斗力非常剽悍,杀神白起打的其余六国噤若寒蝉。白起一生大小七十余战,甚至没有一场平局,全胜。此时的六国中,能和秦国抗衡的,只有赵国和楚国。[var1] 秦灭楚之战 秦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