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然而孔子再神圣他也是一个凡人,是人就应该有七情六欲,也会发怒生气的。只不过在历朝历代的宣传中,孔子成为了一个符号,大家都把他当成为了神仙,而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孔子自己也说过:食色性也,孔子的思想其实也是非常平民的。孔子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发怒,甚至会开口骂人。这样看来孔子也是普通人,他也不再是人们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圣人,他的形象也更加丰满了。
[var1]
孔子之前是没有学校的,因此一般人无法接受教育,孔子却自己的开设学校,教授普通人的学习人生道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老师,因此孔子也有着“万世师表”的称号。孔子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名字叫做宰予。他这个学生的个性十分鲜明,他特别喜欢问孔子问题,颇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过他问的问题都是比较刁钻的,甚至说有些奇葩,有些时候孔子也回答不上来。而且宰予还是分喜欢抬杠,堪称那个时代的“杠精”。
[var1]
宰予这样的人自然十分令人头疼,孔子宣扬的就是仁,宰予于是便问孔子说:“老师,你一直都说所有人都要追求所谓的仁,那么如果仁在水井里面的话,老师您是不是会为了追求仁义跳进去呢?”这句话绝对就是抬杠了,可以看得出宰予和孔子的理念也是不一样的。孔子认为一切都应该合乎礼仪,父母去世之后要守孝,吃喝住行也要符合礼仪。
[var1]
但是宰予却认为孔子的做法全都是形式,他认为孝顺父母只要尽心就行了,因此不必非要守孝三年。而大家则可以利用这三年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咱们现在看来宰予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宰予每次这样的问题都让孔子十分恼火,而且宰予还是一个十分懒散的人,经常在孔子讲课的时候睡觉。这样一个学生自然让孔子觉得十分生气。有一次孔子受不了了,怒斥他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的这句话流传千古,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句俗语,老师们也经常引用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