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秦时期,墨家和儒家一样有名,墨子的思想被严重低估了

先秦时期,墨家和儒家一样有名,墨子的思想被严重低估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61 更新时间:2024/1/9 15:37:27

[var1]

在介绍墨子的思想之前,让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墨子,墨子原名墨翟(mò dí),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也有人说是鲁国人或者滕国人。墨子是贵族的后代,作为没落的贵族,墨子早年也受到不少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也和其他思想家一样,周游过列国并广收门徒,他曾到过齐国、郑国和卫国,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早年学习儒学,后来有公开反对儒学,创立了墨家思想。

说起我国古代的思想,儒家和道家是最有名的,但是实际上,在先秦时期,墨家和儒家其实一样享有盛名,当时就有“非儒即墨”是说法,当时墨家的影响并不亚于儒家。在我国古代“先秦七子”中,墨子是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思想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什么是显学呢?是指在当时社会上处于热门的、显赫一时的学科、学说,学派。韩非子在《显学》中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可见当时儒家和墨家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显学”。

而且墨家的开创者墨子也是第一个公开反对儒家思想的人。那他们的争论焦点是什么呢?是“仁义”和“兼爱”。

[var1]

虽然仁义和兼爱都是一种利他主义的思想。但墨家的“兼爱”层次甚至比儒家更高。因为,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异,无等级的爱;而儒家主张的是有差异,有等级的爱,这是他们的根本分歧。

历史上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经常和墨子辩论。孟子说: “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

意思是对于兄弟之子的爱,要大于对邻居之子的爱。孟子认为人应当做的就是推广这种爱,使人之及于更远的社会成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善推其所为”,这种推广是在爱有差等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甚至孟子还抨击墨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而墨家则坚持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墨家的“兼爱”和儒家“仁爱”相对立。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var1]

墨子的著作《墨子》一书,原有71篇,现存53篇。《墨子》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特别有逻辑学的价值。《经上》、《经下》都是逻辑、道德、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定义。《经说上》、《经说下》是对前两篇中定义的解释。《大取》、《小取》中讨论了很逻辑问题。所有这六篇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通过逻辑方式,树立墨家的观点,反驳名家的辩论。这六篇合在一起,通常叫做“墨经”。

墨家思想可以说是最接近于西方哲学和科学思想的。他在《墨经》就提出,人都有认知的能力,但是仅有这种能力,还未必就有知识。要有知识,我们的认知能力还必须与认识的对象相接触。知识是通过我们感官传入的外界事物印象,在从内心体悟并加以解释之后的产物。

墨家按知识的来源将知识分为三类:来自亲身体验的知识、来自权威的知识、来自推论的知识。这与他同时代的古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科学有点类似。亚里士多德将科学划分为三类:理论的科学,比如数学、自然科学;实践的科学,比如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创造的科学,比如诗词歌赋学。

后期的墨家也对包括儒家、道家和名家等进行了批判和辩论,尤其是对老子庄子的言论进行了批判,在这些批判和辩论中,揭示了一些西方哲学中出现的逻辑悖论,是一种新的逻辑学。墨家富于逻辑辩论,试图创造出一个认知论和逻辑学体系,这是其他各家所不及的。因此也可以说,墨家思想是与西方哲学思想比较相近的一个哲学流派。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将逐篇为大家分享墨家思想大作《墨子》的精华内容。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4人来活的逍遥自在,但被宋江害的家破人亡,不得不上了梁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梁山中一共有一百零八个好汉,但是在这其中有很多都是受到宋江欺骗被坑上梁山的。宋江用了很多非常下流的手段,使得这些人的妻子都离开了并且家也都没了,没有办法了才上了梁山。1、有一个好汉,在没有上梁山的时候就被宋江给算计了,这个人就是秦明,他本来是一名兵马总管,但是在帮助自己的徒弟攻打清风山的时候,没想到

  • 公元前194年,吕雉用鸩酒害赵王,“鸩”是如今的何种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冶葛食之立死。有冶葛处,即有白藤花,能解冶葛毒。鸩鸟食水之处,即有犀牛,犀牛不濯角其水,物食之必死。为鸩食蛇之故。——《朝野佥载》古代没有保护野生鸟类的条例,人们可以自由养鸟。但有种鸟在晋朝被禁止喂养,这种鸟叫做鸩鸟。禁养鸩鸟不是为了保护它,而是怕人用它干人性难容的坏事,因为这种鸟有剧毒,只需用它的

  • 这个汉人是明朝重臣,降敌后成清朝开国元勋,子孙后代成满清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最年轻的总兵,平远进士韩元勋简介,明朝投降清朝的著名将领

    不管是在哪一个朝代,忠义的名将都非常的多,但不可避免的是,大多数朝代,也都不会少了背叛者。在明末时期,明朝和后金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期间有名的将军高达30多位,比如说孔有德,袁崇焕等等,都是有名的大将,而且领兵作战能力非常的强,可是在这些有名的将军当中,也产生了很多叛将。众所周知,清朝的统治者是满人

  • 假如赵国不除掉李牧,秦国是否能够灭掉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秦赵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由于名将李牧在,秦军在战场上并没有占据很多便宜。相反还多次吃了败仗,桓齮从井陉出太行,攻占宜安、武遂等城池,但是赵国从雁门关调李牧。在平阳,李牧修筑壁垒,桓齮误认为李牧采取坚守策略,故而率领主力攻打赵军粮仓,而李牧趁机攻打秦军大营,桓齮仓促回援,中了埋伏,十万秦军几乎全

  • 吴国仅用3万人差点灭楚,为何秦国要用60万?前者争霸,后者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国和秦国谁强,吴国是怎么灭楚国的,吴国灭楚为什么能胜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号称“带甲百万”的强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诸侯国,在春秋末期差点被新兴的吴国以3万兵马灭掉。到了战国末期,国力已经无比强盛的秦国伐楚,却足足出动了60万兵马,这是为什么呢?[var1]柏举之战,以少胜多的典范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任命孙武、伍子胥为大将,弟弟夫概为前锋,亲自领

  • 宋江喧宾夺主,再次代替晁盖发号施令攻打三山,让晁盖倍感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晁盖上山林冲迎接晁盖,私放晁盖的晁盖怎么读,宋江怎么救晁盖

    最开始的时候,还不是这样,毕竟刚刚上山,除了那点儿名气,还真没有什么真枪实刀的功劳可以用来服众。宋江毕竟就是宋江,想到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建立自己的功劳,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就是为了让自己有可以服众的功劳。这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因素,那就是梁山的老大晁盖晁天王,他是否同意呢?聪明

  • 同为历史上的雄主:朱棣万胜李世民,堪称真正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轮功绩始皇帝大于朱元璋大于李世民,然后大于朱棣,轮个人能力朱元璋第一没意见吧,毕竟开局一个碗,始皇帝轮个人能力还真比不过朱元璋,始皇帝第2,朱棣第三,毕竟朱棣造反打天下成功了,李世民第四,为啥说李世民个人能力比不过朱棣,朱棣开局800人打一个国家,而李世民开局乱世,造反压力小点!未必就是千古一帝千古

  • 探究宋朝时期美食文化的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文丨铭叔论典编辑丨铭叔论典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美食文化的国家,而宋朝时期的美食文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朝时期,烹调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食材的多样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宴席文化也开始兴盛起来。同时,美食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这些美食文化的发展对于后世的美食文化产生了深

  • 秦王孙异人为什么姓孙?原来嬴异人并非姓孙,只是一种王室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王孙异人简介,历代秦王的名字,嬴异人为什么姓孙

    [var1]秦王孙异人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他姓孙,实际上并非如此。秦王孙异人的全名为嬴异人,秦王孙不过是对出身秦国王室儿孙的一种称呼。嬴异人在赵国做质子时,安国君还没有登上王位,在秦国也只是太子,当时的秦王是秦昭襄王,也就是说秦昭襄王是嬴异人的爷爷,按照辈分来算所以才称呼异人为秦王孙,不仅是嬴异人

  • 丰臣秀吉为什么发动战争攻打大明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丰臣秀吉作为日本战国三杰,几人都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天花板级人物,他们的存在才有机会让日本结束战乱,大致上走向了统一。这三人之所以能成为日本战国时期顶尖人物,主要是他们都有超人的能力,让他们在乱世中保持极大的竞争力,最终创下一世霸业。那么,这三人中启承上启下的人物是谁?我觉得当属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