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武观之乱到后羿代夏

从武观之乱到后羿代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74 更新时间:2024/1/16 7:51:53

武观之乱

晚年更是骄奢淫逸,生活腐化严重,殊不知朝内部出现了重要的危机,对于夏的权力得到分散

据《山海经》记载,夏启的儿子有五位,分别是:太康、元康、伯康、仲康、武观。

第五子武观相貌及其俊美,从小就聪明伶俐,智勇双全,所以显得格外骄傲自负,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会不甘过普通王子的生活,武观想要废除四个兄长的势力,开启了夺位之战。

武观收买大祭司,一起合谋陷害大王子太康,希望借以神灵来动摇夏启,让启废除太康,但是这种细微的关系和话语被精明的大臣彭伯发觉,为了内部团结,彭伯启述说了自己的猜想和怀疑,证实了武观的野心。

夏启对祭祀进行严厉的审问,最终不敌严刑,祭祀供出了是武观的指使,武观被启发配流放到西河地区

武观在西河发展自己的势力,开始了预谋已久的权利战争行动。出色的战术和兵法以及骁勇的战士,武观节节胜利,战争持续了3年之久,其中元康和伯康均在战争中被杀

启命令彭伯寿带领军队出击西河,用了1年的时间来击溃武观的有生力量,平息了这场内乱,武观再次被启流放到东部海滨的荒野之地,武观之乱就此平定了

武观叛乱对于后世诸多王朝的储君王位争夺开辟了先例,父子兄弟相残的悲剧在皇宫被上演多次。

后羿代夏

夏启不久去世,由长子太康继位。这个太康没当王位的时候就和启一起过着享乐的生活。即位后生活比姒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政事不修,夏朝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纷纷背叛。

他带着家属、亲信去洛水北岸游猎。一去3个多月未归,弄得百事废弛,民怨沸腾。

东夷族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并不是后羿射日的那个后羿,乘机起兵,夺取了夏的都城安邑。等太康带着猎物兴高采烈地回来,在走到洛水岸边时,见对岸有重兵把守,便慌忙派人过河探问,才知道是后羿不让他回都,各部落首领都不满意太康的荒唐,又惧怕后羿的实力,谁也不来帮助。太康后悔不及,只好在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史称“太康失国”。27年后,病死在阳夏

羿以闪电战的方式攻破夏都斟鄩,自立为王。但迫于诸侯的压力,不得不把帝位让给夏启的第四子仲康。

后羿同意让位,但要夏免除有穷国的赋税,而且每年还要向有穷国提供双倍的赋税。这个姒仲康只是个没有政治远见的庸人,为了坐上帝位,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后羿便让出王位,率领有穷军队携带着在夏都搜刮的大量财物返回穷石。

仲康继位后任命胤侯为大司马,掌管六师。在国中征青壮年入伍,有计划地进行军事训练,提高作战能力。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夏王朝的军队逐渐强大起来,姒仲康认为如今已经有能力与有穷国相抗衡,便宣布不再向有穷国纳贡,并且命令有穷国继续向夏王朝交纳税赋。姒仲康激怒后羿,再次率领本国军队入侵夏后氏领地。有穷军如狼似虎,作战十分骁勇。夏后氏军队根本不堪一击,闻风丧胆,节节败退,有穷军队打到夏都斟鄩,软禁仲康,最后忧闷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

仲康死后,后羿又把他的仲康的儿子相推上了王位做了傀儡,自己实际掌握着国家得权利。

更多文章

  • 楚顷襄王再度合纵抗秦,却因此三年丢失郢都,是他信错了詹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二十一年前,楚顷襄王还在齐国当人质,父亲楚怀王又被秦人强行扣押。在空前的危机面前,楚顷襄王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回到楚国,登上了王位。万幸的是,在慎到鼎力协助下,初登王位的楚顷襄王摆脱了齐人的敲诈勒索;但随即他又经历了父亲客死他乡之痛,还被迫忍辱负重与秦联姻,这才把楚国从危机中勉强带了出来。[var1]过

  • 楚国八百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无能,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展开了一场关乎楚国生存还是毁灭的决战。相持许久的楚军因战线过长,补给匮乏,率先松动,秦国大将王翦命令鼓足战斗意志的秦军,即刻出击,楚国大将项燕阵亡。一年后,整个楚国都进入了秦国的囊中,秦国在横扫六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var1]从战国末期的势力地图上看,楚国幅员辽阔,占据了几乎整个南方,而且

  • 长平一战,白起坑杀赵国将士40万,为何不一举攻破赵国首都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白起坑杀赵国40万后各国的反应,白起坑杀赵国的原因,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不灭赵国

    由于后期赵武灵王昏庸,两个儿子之间为了王位,打的是不可开交,赵武灵王自己也病死沙丘,从此赵国开始往下坡路走了。而反观秦国这边,经过商鞅一系列变法改革,国力大增,军队的战斗力也是直线上升。就在此刻,秦赵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长平之战。秦国大将白起坑杀赵国40万人马,打的赵国一蹶不振,国力大衰。

  • 春秋时期时局那么混乱,为何孔子还敢到处讲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能安然无恙周游列国并不是巧合,只是我们对孔子不够了解,对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语文课本上,其实孔子的形象,颠覆我们的想象。首先,孔子并不是身材矮小的、看上去和蔼和亲的、成天把“之乎者也”挂在嘴上的文弱书生,他身高九尺三寸,按现代的度量标准有一米九以上,放到现在都算是很高的了,况且当时百姓

  • 淮水之战: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一战,韩信再现龙王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淮水之战,韩信当龙王,淮水的典故

    项羽派龙且领兵,号称二十万大军,前来援救齐国,在高密与齐王的军队会师。[var1]龙且剧照韩信袭齐,让项羽感到非常忧惧,因为如果失掉齐国这个东北方的屏障,自己就会更加被动。项羽当然知道齐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但他为什么没有自己亲自带兵去齐国征讨韩信呢?是他看不上韩信吗?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走不开。成皋

  • 爱上太子妃,春秋这些国君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多发生老子强娶儿媳的不光彩事件,像鲁国的惠公,本是为儿子息娶了宋女,惠公看到宋女漂亮就夺过来做了自己的妻子并封为正妻,生下儿子允立为太子。惠公算是幸运的,儿子息忠厚老实,没有因此而怨恨父亲,反而在父亲去世后太子允年幼时替太子做了十年代理国君,是为鲁隐公。可下面三个国家就没那么幸运了:[va

  • 周公旦因辅佐年幼成王受谤,却制定出一套制度,使周朝延续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于周公旦的典故,周公旦辅佐周武王,周公旦分封的诸侯

    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周公旦代年幼成王摄行国政,引起自家兄弟心存篡位的猜疑,因此发生了反周叛乱。周公旦奉成王之命,当即举兵征讨平叛。后来周公旦总结反思历史实践,制定了一整套制度,保证了周王朝800年的统治。一、代替周成王掌政这个故事发生在西周,就是现在的岐山县,当地不但有周公庙,还有凤雏遗址以及凤

  • 晋国乱中发展,最后成了春秋二霸,他们是怎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晋国的始祖是周成王幼弟虞,成王灭了唐国(今山西太原), 封其在此,所以称“唐叔虞”。唐叔之子晋侯變父迁居晋水旁, 因此改国号为晋。晋侯经武侯到成侯都迁居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又传厉侯、靖侯、釐(mi)侯、献侯至穆侯费王复都绛即翼(今山西翼城东南)。穆侯生两子,长子仇,次子成师。公元前784年, 穆侯

  • 张飞在长坂坡叫阵,张辽想杀回去,许褚为何沉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飞有能力杀死许褚吗,郭淮许褚张辽,张辽许褚乐进战法搭配

    不仅演义中精彩,在正史中也非常精彩,曹操精锐部队虎豹骑追上了刘备,张飞以二十个骑兵,挡住了曹操五千虎豹骑,这里只讨论演义。当时,许褚明明在,面对张飞叫阵,为何沉默了呢?许褚在场,证据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

  • 他是曹营第一猛将,三战关羽不分上下,他离世后诸葛亮才敢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曹操年轻的时候在洛阳做官,任职期间颇有政绩,对汉室也非常忠诚,所以当董卓乱京的时候曹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集合十八路诸侯于虎牢关下。董卓不敌联军的兵锋,当他焚烧洛阳后天下诸侯看见了汉室的虚弱,于是开始拥兵自重。当时曹操的仅仅只有陈留、许县一地,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广发求贤令,同时通过家族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