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669年,鳌拜死在禁所,他的后代有一支神秘逃亡,如今已发展成大村

1669年,鳌拜死在禁所,他的后代有一支神秘逃亡,如今已发展成大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48 更新时间:2024/2/10 13:06:22

鳌拜身上的每条伤疤都在向康熙帝证实着他为大清所创下的功绩,其中有的是为救康熙的爷爷皇太极而留,为了爱新觉罗的家族,他曾无数次血战沙场,皇太极赐予他“满族第一勇士”的称号。皇太极死后,皇位继承人未定,为了保住皇太极一脉的皇权,鳌拜冒死多次对抗多尔衮,拥立顺治继位,几次差点被多尔衮搞死。

鳌拜死后他的子孙后代都怎么样了?

鳌拜在狱中死后,康熙释放了瓜尔佳氏幸存活下来的子弟还有鳌拜的儿子。

上亲鞫俱实,诏谓:“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纳穆福亦免死,俱予禁锢。鳌拜死禁所,乃释纳穆福。《清史稿》

康熙恢复了鳌拜的爵位,但没有立刻恢复鳌拜爵位的世袭。

在鳌拜死的两年前,康熙六年(1667),鳌拜的儿子纳穆福,袭二等公,鳌拜出事后他被革职了,再也没被录用过。

其实,鳌拜一脉的“爵位”到了鳌拜的孙子达福时,才被重新继承起来。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60大寿,康熙帝追忆起鳌拜的战功,给鳌拜追封,让鳌拜的从孙苏赫袭了爵位,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这是五等爵位里最低的,相当于男爵,正二品。不久苏赫死了,康熙帝就让达福袭职,管佐领。

“上念其旧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清史稿》

到了雍正五年,雍正念鳌拜功多,恢复其一等公,给鳌拜平反,还给鳌拜加了“超武”的封号,继续让达福袭,授达福散秩大臣、前锋统领。

“世宗立,赐祭葬,复一等公,予世袭,加封号曰超武。”《清史稿》

雍正七年,雍正准备西征准噶尔,军队即将出发时,雍正帝命大臣集合商议,大学士朱轼、左都御史沈近思都说天时未至,不可出兵。

另外也有很多大臣都说不可西征,当时任副都统的达福也说不可出兵,而张廷玉却赞同对西北用兵,雍正决意出兵,他生气地呵斥达福说:“今使汝副傅尔丹(费英东曾孙)以行,汝尚敢辞?”雍正的话好似在明示,你一个罪臣后代,哪有你说话的份儿,达福不敢再言语。

那么多大臣都阻止西征,雍正反应都没有那么强烈,他却对达福这般,可见达福身上“罪臣后代”的影子还在,事实上鳌拜并没有被彻底平反。

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傅尔丹出师,使达福偕定寿领第一队,与敌军昼夜厮杀,杀了千余敌人。不久敌军援军来到,三万多敌军包围了他们,达福带军再次灭敌千馀,战死沙场,算为家族争回了一些荣誉。

到了乾隆时,乾隆翻起鳌拜旧案,继续惩戒鳌拜一脉,乾隆四十五年,70岁的乾隆谕曰:

乾隆帝这样做是在表明自己爷爷康熙帝当年惩治鳌拜是非常正确的,康熙帝不杀鳌拜已经是法外开恩,现在他重新降鳌拜家族的爵位,就是再次警告朝堂上那些企图当权臣的人,应引以为戒。

从此以后,终极乾隆一朝,鳌拜的后代一直停袭。

直到嘉庆十二年(1807),嘉庆才恢复了鳌拜一脉“一等梅勒章京”爵位,让其后代袭位,可鳌拜的后人中再没有出过什么可以夸赞的人才,直到清朝末期,后面数代都只是混天聊日的闲散人士:

鳌拜的第三代后人——岱吞,也就是达福的儿子,他在达福阵亡后袭一等超武公爵位。

第四代后人:德胜,岱吞的儿子,乾隆二十六年(1761)袭,乾隆四十五年(1780)停袭,仍给予一等男。

第五代:庆玉,德胜的儿子,嘉庆十二年(1807)改袭一等男,因乾隆帝对其家族的降爵,搬出公爵府,到鼓楼附近扁担长胡同居住。

第六代:钟灵,庆玉子,嘉庆十九年(1814)袭。

第七代:贵麟,道光十三年(1833)袭。

第八代:钟寿,贵麟弟,道光二十三年(1843)袭。

第九代:鹤龄,钟寿子,咸丰四年(1854)袭。

第十代:锡惠,鹤龄子,同治四年(1865)袭。子崇谦,鳌拜十世孙叫苏国良。

后来,锡惠的次子崇谦卖掉了扁担厂胡同的房子,去了小石桥胡同27号买了套房子重新生活,这里是平民区。鳌拜的后代一直生活在这里,直到新中国成立。鳌拜的第十世孙苏国良成为一个平凡的工人,他将自己的姓氏由满族式的“瓜尔佳”改为其家族最初的部落“苏完部”中的第一个字“苏”,更名为苏国良,这是鳌拜所有后裔中,有史料记载的最后一人,苏国良带着家人从小石桥胡同搬到了大黑虎胡同。

苏国良的后代,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一员,至今依旧生活在北京城的某个不起眼宅院内,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

不过,在辽宁大连市庄河县蓉花山镇上,有一个叫做金家屯的村子,这个村子里的人称,他们村所有居民都是鳌拜的后代,其中还有一位是鳌拜的第11代世孙。

金家屯村民口里所说的鳌拜第十一代世孙名叫金玉慧,金家世代相传的族谱上有他的名字。

这份族谱,是 20世纪30年代时,金玉慧的曾祖辈金中天和金福元所写。

那时的东北地区被日本扶持为伪满洲国,金中天在伪满洲国奉天府当警狱,因而有很多机会去沈阳故宫翻阅皇家档案。它对自己的家族历史很感兴趣,就接着机会看看金家到底是不是鳌拜的后代。

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他们这一脉的详细家谱,他连忙找到金家的管事人金福元,二人一合计决定修族谱。

经过通力合作,终于完成了《金氏谱书》,如今族谱在金玉慧手中。

族谱在序言中写道:

“一代托孤功臣,如此残局,不过是辅政八年,权高震主的下场,既然历代统治者都这么做,功罪也就不必评说了。”

除了这一本家谱之外,村口一块特殊的石碑,也佐证了金家人是鳌拜后人的身份。

这块石板如今被立在金家屯的村口, 墓碑上有两龙缠绕,虽然破旧不堪,但上面的文字还是能看得到是由满族、汉族、蒙古三种文字写成,碑文上记载了尔坠的生平。一些史学研究大家也都承认这一事实,纪连海也公开承认金家屯是鳌拜后裔这一事实。

对此金福成这样说:

“其实祖先的身材就是这样的,况且先祖受到朝廷的打击后,就不再参与政事,世代在此务农。不过,族人的骨子里还是尚武的,这里的孩子们打小就愿意学武术,村里也有很多人出去当兵。”

不过有一点还是令人疑惑,鳌拜的后代是怎么跑去了辽宁大连的呢?

原来在鳌拜被捉时,他的另一个孙子尔坠,正奉命到岫岩州地区催缴税款,也就是如今的辽宁鞍山市一带。

听到消息后的尔坠,隐姓埋名,改姓金,他携家带口一路南逃,逃到了130里开外的庄河市金家屯一带。

这里四面环山,河流清澈,空气怡人,方圆不见人家,土地肥沃又适合耕种,正是隐居的绝妙境地。

于是尔坠就和家人们这里安顿了下来,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听到自己的爷爷死在禁所后,尔坠决定永不出山林,只当好农民就行,如今金家屯已经发展为几百人的大村庄。

金福成说:“我是第十二代,现在族人已经传到第十四代了,现在屯子里有男性族人280多人,人丁还是很兴旺的。” “以前家里还有老人能说得了满语,看得懂满文,但是现在都没人会了。”

对于始祖鳌拜,金福成说:“如今年代久远,相隔了十几代人,不太清楚先祖当年的事情,是功是过,自己也不好下定论。”

但作为鳌拜后人,看到一些史书上将“除鳌拜”与“平三藩”、“定台湾”并称为康熙的三大功绩时,心里还是有抵触的。金玉慧说:“特别是有的影视剧作品,鳌拜的形象被‘脸谱化’,感觉自己祖先受到侮辱,想为祖先平反,但又不能说什么”

金玉慧说:“先祖的荣辱已渐行渐远,我们在这里已经习惯了田园生活,只要我们这一支人平安就好。”

金家屯村

如今鳌拜的后世子孙多生活在北京、大连、黑龙江等地,他们早就融入大众的生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话都说不利索,曾国藩为何敢将巨资交给容闳赴美购买机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时,从美国耶鲁大学学成归来的容闳在军械所另一专家李善兰的引荐下进入了曾国藩的视野。据容闳的回忆,他在1863年初次见到曾国藩时,后者先是给他看相,然后认定他能带兵,并准备让他在手下做一军官。但是,容闳对带兵打仗并不感兴趣,他最初的愿望是在中国建立新的教育体系,不过这一计划在当时看来似乎有些遥远。于

  • 吐蕃王朝的“唐朝印象”:中原汉人在西藏的魔幻漂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8世纪中期的中国与西域(拓展阅读:)一样,历史上的青藏地区一直都是多民族杂居之地。松赞干布(617—650)继任赞普后,陆续征服了当地各自为政的割据政权,并于公元633年建立了具备“大一统”性质的地方政权——吐蕃王朝(633—842)。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青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全面发展,并

  • 贞妃为何是顺治后妃中唯一殉葬的人,真是为了平息孝庄的愤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贞妃是顺治帝后妃中唯一从殉的人,后世对个中理由有所猜测。有人认为她的殉死与董鄂妃有关:因为孝庄深感顺治帝太过宠爱董鄂妃,在董鄂妃死后顺治帝伤心过度,做出追封皇后、葬礼逾度等等违背礼数之举,最后早逝种种不幸皆归因董鄂妃。妹妹贞妃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野史认为贞妃为了平息孝庄对董鄂妃的怨恨,自愿殉葬,以免

  • 梦回大唐,我一个科举学子眼中,唐朝的风花雪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描写唐朝的文艺句子,对盛唐时期的学习感悟,穿越到唐朝读书是什么感受

    “刘兄,你可知昨日花萼相辉楼之事,小勃律国使者别离前问圣人,‘风花雪月’一词所为何意,朝堂众臣之对可谓精妙绝伦。”“李兄不妨细细讲来,愚弟可是兴致满怀,听听众位大人有何高见。”天宝十二载五月初五,小勃律国使者即将回国,与我大唐续万世之好,圣人在花萼相辉楼设宴践行,觥筹交错之间,小勃律国使者酒后失仪,

  • 满语既然是清朝的国语,为何最后未能全国普及,成了汉语的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候的国语是满族话,清朝与欧洲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就是用拉丁文、满文还有俄文写的。根据清朝内阁大库档案也可以看出,奏折大部分也都是满文书写。那个时候的奏折一般分为三种汉文奏折、满文奏折和满汉文奏折。熟知的奏折满文居多,康熙、雍正以后的奏折满文、汉文分别都有。这样也侧面说明了乾隆之前满文

  • 乾隆为什么要将年长的皇四子永珹过继给别人,而不选择其他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永珹简介,乾隆四阿哥永珹福晋,乾隆过继儿子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乾隆为何要把永珹过继给履亲王呢?不是厌弃,而是一种赏赐。履亲王作为康熙帝第十二子,虽说一生中也曾生育过不少儿子,但他的儿子们基本都在几岁时便去世,直到公元1763年他自己离开时,身后已无一子。因此,乾隆帝便顺水推舟,选择了一位皇子过继给履亲王。一是为他承继香火,履亲王允裪去世后,留下

  • 清朝“巨人”:身高3.19米娶国外女子,儿子回乡探亲却被扫地出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末日本3米巨人,中国清朝巨人身高排行榜前十名,清朝2.48米巨人娶英国妻子

    许多人总会幻想穿越,实际上你如果真的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古代,眼前的景象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所谓的琼楼玉宇,不过是矮小的房屋,而幻想中的俊男美女,也极有可能是一个个矮个子。毕竟古人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代,所以过去的人,也很难在营养的加持下拥有高挑的身材。不过历史上也有一些特例。在黑暗动荡的清末,有这样一

  • 大唐反差巨大的皇帝,后人感叹若早死十年可与李世民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但此时的李隆基满腔抱负,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在他的治理下,农业、商业很快恢复了繁荣。他发动了检田括户,将地主豪强们用来逃税的土地重新梳理,发给百姓耕种,设立十道劝农使和劝农判官,即增加了农民土地,又提高了国家税收。在其即位的第十三年,唐朝的米价就降到了贞观期间的水平,并一直持续了将近三十

  • “虎毒不食子”!努尔哈赤为什么要杀死自己最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独步天下》褚英那么褚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出生于万历8年,生母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元妃佟佳氏,不过佟佳氏却早早去世了,留下了年仅4岁的褚英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从小就生活在动荡不安和腥风血雨之中。正是这种经历,使得褚英成为一个胆识过人,足智多谋的人。褚英从19岁开始便带兵打

  • 历史上名气超高的李世民,经常被人所称赞,一生更是让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开始了反隋的道路,其实之所以大家很羡慕李世民,是因为他除了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也是一个出身特别好的人物,而且在唐朝建立时,也是他的父亲登基的。他的父亲相信大家也非常的熟悉,他就是李渊在唐朝的时候,他也是一个出身非常好的人物,只是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远离了京城,不过却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