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屈原的一生,被流放2次长达20多年之久,爱国之心依然不改

屈原的一生,被流放2次长达20多年之久,爱国之心依然不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03 更新时间:2024/2/6 11:44:33

时间回到公元前278年,秦国攻打楚国,楚国都城郢都被攻破,楚顷襄王和权贵们仓皇逃逸。62岁的他,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满怀忧愤,彻底绝望了,五月初五这天,他在汨罗江畔抱石投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此表达对他的深刻缅怀和崇高敬意。

他就是屈原,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楚辞的创始人,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

今天是端午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天十里春风侠客行就和大家重温下屈原的一生事迹,揭开2300多年前的那段尘封的历史风云。

屈原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半生虽郁郁不得志,但是爱国情怀从未改变,满腔爱国,壮志未酬,他一生被流放2次,长达20多年之久。

[var1]

一.他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春风得意马蹄疾。

他出身楚国没落贵族。

屈原,姓芈,名平,屈氏,字原。他是楚国王族屈瑕的后代,屈瑕是楚武王熊通之子。

他曾经位居朝堂之上,23岁已经官至左徒。

曾经春风得意马蹄疾,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var1]

屈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者,为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有学者认为,左徒一职,仅次于令尹,而令尹属于宰相,左徒是仅次于宰相的职位。由此可见,屈原在早期确实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

23岁时,屈原主导楚国变革,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忍,在遭受反对派和旧贵族的阻挠下,变法宣告失败。

他被贬官为“三闾大夫”,类似主管祭祀的职位。

[var1]

二.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力主“合纵”抗秦。

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七雄争霸,周王室严重衰落,天下诸侯各自为政,诸侯国之间,连年混战,不休不止。争夺土地和城池,是最常见的战争目的。

秦国的实力属于战国中的佼佼者,意欲吞并天下诸侯国,于是秦国从未停止过对外的侵略。

天下有识之士,以苏秦为代表,发起“合纵”策略,佩六国相印,共同抗秦。

[var1]

苏秦

楚国作为大国,曾经在合纵联盟中的中流砥柱,发挥重要作用。

秦国有个千年难遇的人才,是鬼谷子的徒弟,苏秦的同门师弟,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他叫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拉拢,利诱,坑蒙拐骗,与他国短暂结盟,采用各个击破策略,瓦解六国的“合纵”阵营。

屈原在乱世之中积极努力,为楚国的发展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一腔爱国热忱,誓要报效楚国,为国出力。

楚国本是一个强国,与同样的强国齐国一直交好,这其中屈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果与齐国继续保持联盟,足以抵制秦国。

[var1]

[var1]

齐王

而秦国张仪以三寸不烂之舌,收买楚国内奸,坑蒙拐骗,威逼利诱,以所谓的“献商於之地六百里”空头承诺,忽悠住了楚怀王,破坏了齐楚联盟,让楚国与齐国断交,完美破坏了六国“合纵”策略,成为楚国衰落的重要因素。

屈原力主联齐“合纵”抗秦,耿直直言反对“秦楚结盟”,受到楚王的冷落。

自从郁郁不得志,就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三.第一次流放:公元前304年,屈原流放汉北,达5年之久。

屈原的一生遭受过2次流放,郁郁不得志,长达20多年之久。

当时楚国权臣极力支持秦楚结盟。

屈原具有远见卓识,极力劝阻,反对与秦国结盟,以免成为六国的众矢之的。

可惜小人谗言,忠臣被排挤,屈原的谏言得不到采纳,之后因小人谗言他被楚怀王流放。

公元前305年,楚怀王和楚国结“黄棘之盟”。

屈原被第一次流放,历时5年之久。

果不其然,3年之后,屈原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公元前302年,齐、魏、 韩 三国组成战略同盟,攻打楚国,楚国仓皇狼狈,请求盟国秦国救援,虽然得到救援,但是需要付出代价,以楚国太子横作为人质留在秦国。国与国的关系,风云变幻,因为太子横杀人事件,导致秦国与楚国关系紧张,秦国撕毁联盟协议,与楚国不断发生战争摩擦。

[var1]

流放在外的屈原,写下了《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一声,流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哀叹人民生活是何其的艰难!其中饱含忧国忧民之情。

还有一句成为千古绝唱,传颂至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的,前方道路狭窄而漫长,我将百折不挠的追求和探索。诗词中体现出屈原的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理性,不言放弃。

这句话,至今仍然成为无数人的励志座右铭。

四.重返楚国,明察秋毫,劝阻武关会盟

[var1]

公元299年,流放5年的屈原,返回楚国,继续任职为“三闾大夫”。他力主抗秦,但是再次受到奸佞小人的排挤和打压。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邀请楚怀王在武关会盟,承诺两国结盟后秦国会归还楚国失地。在这个问题上,洞察秋毫的屈原,提出了预警: “秦是虎狼之国、不可信”,此去太过凶险,不要去会盟。而怀王之子子兰等人各怀私心,支持赴会,怀王最终选择去武关会盟。

结果很悲催,秦国将楚怀王扣押,胁迫他割让城池,被楚怀王断然拒绝,要说楚怀王还算是有些骨气的。楚怀王一代枭雄,居然被困秦国3年,一直到楚怀王死去。自此,楚国虽有新王登基,但是已经无法再与秦国抗衡,逐步走向式微。

如果当初楚怀王听从屈原的忠言,楚怀王不会被扣押,楚国的历史恐怕就会改写了。

[var1]

楚怀王

[var1]

秦昭襄王

五.屈原第二次被流放,长达18年之久

楚怀王被困秦国后,其子楚顷襄王接位。

楚顷襄王再度与秦国讲和,屈原义正言辞地斥责楚顷襄王和令尹子兰,屈原被驱除出国都郢都。

公元前296年,44岁的屈原被楚顷襄王流放,直至公元前278年,长达18年之久。

两次流放加起来,时间长达23年之久!

屈原被放逐,从此不得回朝。

从此他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直至离世。

在他被流放期间,他游览了山川风景,寄情于山水。

[var1]

屈原怒斥小人

但是他没有忘记楚国,没有忘记作为一个楚国人应有的责任。

他创作出大量的充满浪漫色彩的文学诗歌,饱含爱国热情。

流放18年,是什么概念? 这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的非人待遇?

对于一般的人,不要说是18年,就算是3年,估计早就无法忍受了。

或者轻生,或者厌世,或者愤世嫉俗,或者游戏人间,随波逐流,走向堕落......

但是,屈原不是一般人。他没有随波逐流,没有破罐子破摔,他把对楚国的满腔爱国热忱,寄托在了他的文学作品中。 他要用自己的文采来唤醒世人麻木的灵魂,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爱国之心,所有的爱国之情,尽在他的作品中。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他相信,终有一天,他的爱国思想会得到世人的认可。爱国之心依然不改。

他所创作的《楚辞》,开创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六.梦碎殉国,以死明志。

[var1]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军攻破,山河破碎,无力回天,62岁的屈原绝望了,他投了汨罗江,他要以死殉国,以死明志。

在他死后,有人往汨罗江里面投掷粽子,是为了喂鱼,防止屈原尸身被鱼类破坏。足见世人对于屈原这位品格高洁的爱国志士充满了爱戴之情,充满无限的敬意。

自此,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就吃粽子,划龙舟,以此纪念这位2300多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端午节成了我国的法定节假日。

他的忠君爱国思想得到世人的认可,他成为爱国的代名词,他就是屈原。

[var1]

#屈原#

#端午节#

#爱国#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十里春风侠客行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趣闻|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回去汉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生于公元前45年,逝于公元23年,字巨君。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王莽作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人虽然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王莽趁机窃取

  • 屈原:说真话,办实事,比不上小人几句话,问题到底出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屈原必背古诗10首,屈原是哪里人,端午节和屈原的故事

    从此人间有了端午节,也有了他历久弥新的传说。[var1]这个人就是楚国贵族之后三闾大夫屈原。史书上有记载,屈原小的时候非常聪慧,见多识广,文采斐然。后来进入仕途,内外都是一把好手,对内,他是协助君王制定政策的大臣,是谋略家,对外,他负责接待各国的来访者,是外交官。这样一个有才华并深得君王信任的大夫,

  • 屈原投江自尽殉了楚怀王,第二个楚怀王葬身鱼腹,像是回报了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怀王之死,楚怀王与屈原的故事,楚怀王叫什么名字

    一次上当受骗没关系,楚怀王竟然答应秦国的又一次鬼话,亲身赴秦,讨要那600亩地[捂脸]果然如屈原所说,被秦国扣留、关押。不过被扣留的楚怀王还算有点骨头,怎么也不同意秦国要挟割地的要求,最后屈死秦国。[var1]国王客死他乡,楚人甚哀之,所以当时人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我们楚国人就是埋汰得最后只剩

  • 刀斧枪戟,跃马扬威,看三国一百O八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使用画戟3人1.吕布:诛董卓,为国锄奸,可惜令名不终。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鲜不败亡,终为曹操擒杀。2.典韦:膂力过人,使一双铁戟八十斤。折冲左右,号称古之恶来。张绣叛乱,仓卒应敌,死于乱箭之下。3.太史慈:猿臂工射,弦不虚发。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合肥之役,为张辽伏击,死于乱箭之下。二

  • 孔子问7岁小孩天上有几颗星?小孩回答后,孔子立马跪地拜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去世后,后人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记录在册,最终编著成儒家经典名作《论语》。孔子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影响,用一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来形容毫不夸张。[var1]作为我国赫赫有名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上与他相关的事数不胜

  • 关羽北伐时,曹操准备再次迁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应对关羽北伐,曹操迁都许昌完整版,新三国曹操挟天子迁都许昌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斩杀庞德,曹操准备再次“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邺城。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司马懿)、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三国志·关羽传》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三国志·蒋济传》是时汉帝都许昌,魏武以为近贼,欲徙河北。

  • 武公,这个牛人让楚国丢掉了统一六国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公说服楚国放弃算计周朝,武公简历,楚国有可能统一六国吗

    周王十分害怕,派东周的能臣干将武公来到楚国做游说工作。武公找到对令尹昭子,对他说:周朝可不能被楚国你们灭掉。昭子说:谁说我们楚国要灭掉周朝,那是没有的事。不过,我想问问,周王室衰微,留着也没啥用,为什么就不能灭掉周朝?[var1] 武公定了定神,回答说: 周王室现在的地盘,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不过方圆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现在的发达国家都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10的大秦帝国首先看看我们的东边恶邻日本,公元前210时,日本人分为绳文人和弥生人,当时的日本还是处于旧石器末代时期。秦始皇派出求长生不老的徐福,传说最后带着500童男童女去了日本,并带去当时的先进技术,促进的日本社会的发展。公元前210的日本再看看当时的欧洲,当时的欧洲处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 大余百姓的好警察-赵国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余朱智猛事件处理结果,大余公安,大余有钱人排名

    作者/罗开文[var1]赵国瀛△赵国灜同志离开我们已经4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有句老话叫做:“人一走,茶就凉”。赵老走了,但县城一些退了休的人群,时不时还会谈论起赵国灜的事情,毕竟他在派出所呆的时间太久了,接触的人和事太多了,在群众中留下的形象与口碑太好了。所以,虽然他人走

  • 资治通鉴:汉武帝人才观,有才不能尽用,杀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资治通鉴汉武帝的记载,资治通鉴汉武帝与董仲舒,从帝王角度看资治通鉴

    这段话的大意是,汲黯认为汉武帝求贤若渴,但是由于汉武帝性严峻,人才未尽其用便因犯法、欺罔就杀掉,这样下去天下还有哪些人才可用?汲黯汉武帝的回答:1、无论在哪个朝代,从来不缺人才,就看你能不能够识别人才,如果能够识别人才,那就不缺人才了。2、人才好比有用的工具,有才能但是没有充分发挥,与没有才一样,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