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斩杀庞德,曹操准备再次“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邺城。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司马懿)、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三国志·关羽传》
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三国志·蒋济传》
是时汉帝都许昌,魏武以为近贼,欲徙河北。——《晋书·宣帝记》
从上文提到的“河北”来看,曹操准备迁都到邺城,这就排除了我之前提到的雒阳(洛阳)、长安和山阳(今河南修武)。
建安十八年五月……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三国志·武帝记》
建安十八年(213年)八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管辖冀州十郡之地。第二年汉献帝又封曹操为魏王。
回到开头:之所以再次“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因为东汉本定都雒阳,初平元年二月(190年)董卓胁汉帝迁都长安,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迁都到许县(今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