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育儿角度看孔子的逆袭过程,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从育儿角度看孔子的逆袭过程,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4/1/29 9:14:25

关于孔子的出身,有个流行了两千年的八卦,这就是“野合”。“野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野合”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在有意为孔子辩护,认为“野合”是指不合礼法的结合。孔子的父亲在六十四岁以后跟他的母亲结合,生了孔子。按照当时的说法,男性超过六十四岁结婚生子,属于非礼。

还有一种说法,没有替孔子避讳什么,‘’野合‘’就是“在野外结合”。世界上很多民族,在社会还比较简单原始的时候,每年固定的几个时段,青年男女会一起狂欢庆祝,看对眼了就在一起。比如,齐国的“社稷”,宋国的“桑林”,楚国的“云梦”,这些地方都有类似的男女集会活动。

不论是第一种说法,还是第二种说法,总之,“野合”生出来的孩子身份比较卑贱,

尽管出身低微,但孔子自幼却有极强的贵族意识。这不得不说孔子真的很有禀赋。

由于孔子是“野合而生”,所以他不能跟孔氏族人生活在一起,只能和妈妈相依为命。他从邻里街坊嘀咕中得知,自己的祖先曾经是宋国贵族 ,后来因为被政治打压逃到鲁国,沦为“士”。“士”是最低等的贵族。虽然地位低下,但好歹还算贵族。这个信息给生活困苦的小孔子燃起一丝希望。

从此,孔子认定自己就是贵族后人。

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就是禀赋超人。如果他想成为哪一类人,他就会在各种蛛丝马迹中找出线索来证实自己,而且,他还要从不同的角度来佐证。

据推断,孔子之所以有那么强的贵族意识,可能跟孔子幼年的生活有关。孔子是在单亲家庭长大,显得势单力薄,周围的民众少不了恶语相,所以孔子鄙视底层人。但同时,由于他自幼在平民阶层生活,所以孔子能洞察普通人的心理。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孔子的身高强化了他的贵族意识。司马迁认为成年孔子的身高为“九尺有六寸”,换算一下,最高可能达到2.22米,最低也有1.79米。孔子这个身高,即使放在现在也不算矮,在当时那是相当高了。在当时普遍营养不良的社会,高个子就是贵族的标志。

另外,孔子从小兴趣爱好就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他做游戏,喜欢摆起砧板、容器,学习祭祀的礼仪。显然,孔子发自内心向往贵族阶层。

孔子心中就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贵族,所以会不自觉地有贵族的行为,而且他知道自己是一个“落难”的贵族,所以他是时刻保持像当今贵族那样行事。

像孔子一样,你要成为你心目中的人,那就要模仿他们、学习他们,你就会越来越像他们,甚至会超越他们。

只是向往,终究成不了真贵族的。孔子要想成为真的贵族,首先得想办法获得父亲家族的认可。

可是,孔子是由母亲带大的,他都不知道父亲埋在哪儿。怎么办呢?于是,聪明的孔子搞了一个行为艺术。母亲去世后,孔子带着母亲的棺材堵在大路口,不停问路人:“我想把妈妈和爸爸合葬,可是我不知道爸爸的墓地在哪里,你们谁能告诉我?”

孔子真是个制造轰动效应的高手,他这么一闹,不仅找到了父亲的墓地,而且激活了自己的贵族身份。

之后,孔子玩儿命补课,学习古代贵族必须掌握的各项技能,比如礼仪、射箭、驾车、书写、算术等等。

[var1]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看到了孔子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我们都成不了孔子,但是从孔子的出身和逆袭过程,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些示,应用到养育孩子这件事来?

养育孩子,要先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标榜他是什么样的人。

孩子一生下来其实就像一张白纸,你可以在上面任意图画。你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钱的人、有才华的人,是一个精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你都可以在孩子的头脑中植入这样的概念,让孩子在心中就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人。

这样,孩子就会按照他心中的自己来要求自己。比如孔子,他认为他是个贵族,所以他就以贵族的标准来行事;比如,你认为你是个勤奋的人,你就不会偷懒;又比如,你认为你是个自律的人,你就能抵制住很多诱惑。

最近的“东方甄选”火得要命,他的创始人俞敏洪老师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2020年由于国家的双减政策,他创办的“新东方教育”股价夭折,但是他还是一个财富自由的人啊。其实他可以不干的了,可是他说,我可以不干,但是那几万员工怎么办呢?他是个企业家,2020年国家这个改革,把课外辅导这个行业打没了,他一句话都没有抱怨,该赔的赔:赔员工的、赔家长的;承担所有的责任,桌椅板凳该捐的捐,然后带着一班员工做直播带货。刚开始没有人看好,都觉得肯定做不起来,都觉得是个笑话,俞敏洪自己直播也就几十万的销售额,我们都以为他只能卖卖书,还能卖啥呢,结果现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火得一塌糊涂,一场成交几千万,而且是降维打击。

敏洪真是个深得孔子真传的人,他自认为是企业家,所以就有了不服输的企业家精神;他也被封为当代中国教育之父,所以他就有了教书育人的使命。

我们每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想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所以对于孩子,你想他积极努力,就在他积极努力的时候强化他这方面的品质,总之不放过任他表现出这方面对他的明示暗示,直至他已经深信他就是那样的人。反之亦然,他越这样做了,他就越像那样的人了。

作为父母,你不需要懂得孩子具体某个科目的知识,也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关心,你只要令到孩子认为他就是某一类型的人,孩子自己就会以那一类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也会为成为那样的人所需的而学习各种技能。

孩子的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且是他自己喜欢做的,家长无需督促的。

现在你想好了吗?,你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var1]

我是秋枫,持续分享育儿心得,欢迎关注

@秋枫聊育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离奇传说:驾崩四年后其现身市场卖随葬品,真相兴许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此,悔昔也来谈个关于汉武帝的传说,这个传说是关于其身后之事情,为民间百姓或艺术家附会的传说。传说,汉武帝在位之时,匈奴被其平定,使得匈奴以西的胡人为之震惊,臣服于武帝。西胡康渠王特派人将其宝物玉箱、瑶杖(注:玉杖)先给了汉武帝,得此二宝,汉武帝非常的喜爱,平日有空的时候就喜欢把玩这两样宝物。后来,

  • 信陵君魏无忌,名副其实的战国四公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魏无忌为了魏国的将来,积极招揽天下英才。太史公在《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魏无忌仁爱宽厚,礼贤下士,无论有无一技之长,他都“谦而礼交之”;从不以贵族身份在士面前炫耀,“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为此,司马迁还专门写了

  • 荀彧到底有多牛?几句话决定数万人的生死,辅佐曹操一统北方之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2年,曹操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便私下怂恿麾下的文臣武将们上谏汉献帝,要求汉献帝为汉庭丞相曹操加封九锡,而荀彧获悉此消息后,当即就找到曹操,对其说道:曹公,您本应该举义兵,匡扶大汉的江山社稷,并且以忠诚之心,君子爱人之德,匡扶正道,所以说你加封九锡之举并不是一件众望所归的事情。而荀彧的话语

  • 伤心的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泺水之源鲁桓公十八年,是鲁国最伤心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满怀大国雄心的鲁桓公在羞辱中死在了齐国!而这时的鲁桓公,年龄仅仅三十五六,正值壮年!虽然年龄不大,但却是老资格的大国领导人。尤其这几年,鲁桓公更是志得意满,不但打破了以齐国为首的国际孤立,而且在反复干涉郑国内政的过程中坐上了国际盟主的位子,虽然这

  •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其实他并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从实际情况而言,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也是可以的,但要在理论上来说,他其实并没有统一天下,因为在秦始皇称皇帝后,天下还有一个周王朝分封的国家保存了下来。之所以说从实际情况上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是因为这个保存下来的国家根本就是个附庸。但理论上它还是一个国家,因此并不能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严格来讲只能说秦始

  • 六十五个春秋,枕着丈夫日记入眠 李垠感叹:世间情为何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垠见到李垠,是在北京的一栋老住宅楼里。她,已经96岁。丈夫胡克。1951年,因解放战争留下的伤病复发,医治无效离世。李垠和丈夫在抗战年代相识,1939年结婚,曾生育3个孩子,因生活环境恶劣,先后夭折。丈夫去世那一年,她32岁。[var1]胡克[var1]李垠和胡克结为夫妇李垠和胡克,同在新四军五师

  • 诸葛亮连刘备集团的二把手都不是,为啥能当上蜀汉的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跟了刘备多久,诸葛亮出山后帮刘备打了哪些胜仗,诸葛亮不问刘备语录图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刘备死后,诸葛亮之所以能阿斗的义父的名义,成为蜀汉的实际掌舵人,是因为诸葛亮一直是刘备集团的二把手。但那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真实历史中,刘备死后,诸葛亮能成为蜀汉的实际领导人,是因为诸葛亮运气好。直到刘备死前,诸葛亮都没有当过刘备集团的二把手。刘备当了汉中王之后,真正的二把手是

  • 从耕地面积和政策变化看秦国崛起的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各种思潮异常活跃,文化多样性突显;各诸侯长期存在互相倾匝的现象,谁能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力模式,谁就能问鼎诸侯霸权,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之下,诸侯之间经常会有一些改革运动。并且多是围绕农业生产进行的,甚至以农业改革为主,像商鞅的“抑商重农”改革就是其中最为著名例子。】[var1

  • 秦国名将蒙恬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蒙恬,蒙恬秦国第一猛将,秦国最后的蒙恬去哪里了

    蒙氏家族住在蒙山脚下,是当地著名的大家族。蒙家兄弟也各个英勇善战,远近有名。战国时期,诸侯分裂,七雄争霸。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都看到了机会,想要一个荣耀和财富。当时,蒙氏家族的族长蒙恬的祖父蒙骜投靠了秦国的国君秦昭王。蒙骜出色的军事素质很快就被秦昭王注意到,他在领兵作战中几乎没有失败过。为了表彰他的成就

  • 纪连海论证诸葛亮躬耕地在湖北,说争论赖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纪连海原话如下:这个三顾茅庐,这个河南和湖北有争议呢。主要是这个事不赖别人,是赖这个诸葛亮。诸葛亮自己写“躬耕(于)南阳”,对吧?南阳就是河南省的南阳对吧,但实际上呢,西汉的南阳郡的郡治在今天的湖北省。“理由”一:躬耕地争论赖诸葛亮纪连海把南阳、襄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赖到诸葛亮头上,可笑至极。诸葛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