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时汉人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虽然荒谬,但并不稀奇

元朝时汉人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虽然荒谬,但并不稀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11 更新时间:2024/1/18 15:59:29

譬如,元朝建立后不久,统治者就设立了“四等人制度”。其中第一等的自然是蒙古人,而第二等则是色目人,其是一些来自西夏、西域或是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第三等才是汉人,但还是契丹、女真金朝曾统治的汉人,至于南朝的传统汉人,则排到了最后第四等。

这种人种分级制度,不管在古代还是今天看来,都愚昧又落后。然而,这还并不是最反人类的。在刑罚上,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都分属不同的衙门审理。那会,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是不能还手的,即便是打死了汉人,蒙古人最后也只会流放到边疆参军。

除了上述这些政策,甚至还有传言,就是说在元朝的时候曾有规定,就是“十户一把菜刀”,什么意思呢?蒙古族虽然打败宋朝,对中原进行接近百年的统治,但是战争也使蒙古族损伤不小。蒙古族进入中原以后,总人数只有五十多万。中原人虽然在战争时期也让不少人失去生命,但是汉人毕竟是中原的本土人士,比蒙古族人多了十几倍。汉人实在是太多了,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防止他们叛乱,决定收缴民间的兵器,可没想到的是,菜刀也光荣上榜了。

元朝皇帝给各地官府下了命令,收缴汉人家中的菜刀,只允许每十户人家,留一把菜刀,只能在做饭的时候使用,并且菜刀要全部放在蒙古人家中,用时再取,用完归还。除此之外,严禁私人铸造,朝廷会定期勘查。

真实情况是,目前元朝出土的物和历史古籍并没有多少。就在这寥寥的古文献里,并没有任关于“十户共用一把菜刀”的记载。不过,元朝统治者确实对民间兵器有过管制,但只限于兵器和甲胄这种,根本不涉及菜刀,“十户共用一把菜刀”极有可能是坊间谣言。

事实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不可能禁止民间菜刀的使用。众所周知,国人一直讲究“民以食为天”。倘若限制做饭用的菜刀,那老百姓早就炸了锅,不但起不到防范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过,既然元朝的相关文献甚少,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实这种说法的兴起也没有很久的年限,最早是民国初期的一些学者提出来的。不过当时所说的并不是十户,而是五户,后来又说八户,最终演变成了十户。我们虽然无法从文献上证实这种说法是否存在,不过在《刑法志》里面,却有另一种说法:除了军人以外,任何汉人都不可以私藏任何兵器,从这个禁令就完全可以看出朝廷对汉人到底有多防备了。

而在《元史》里,还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漳州长泰,有个叫王初应的人,至大四年二月,他跟随父亲在岭山砍柴,结果山里蹿出来一只老虎。其父亲和老虎搏斗时,被抓伤了右肩。为了救父亲于危难,这个王初应抽出镰刀和老虎缠斗一番,最终制服老虎救下父亲。

在这个故事里,不难发现元朝不止斧头能随便用,镰刀也并不禁止。这两个农具都放开了,实在没有理由管制菜刀。

所以,所谓的“十户共用一把菜刀”其实是谣言,既然历史上并不存在,那老百姓做饭自然是想怎么来便怎么来了。而从历代各封建王朝的兴亡来看,一个王朝走覆灭,跟菜刀兵器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唯一跟其挂钩的,还得是统治者的腐败和无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秦国最大的英雄告诉我们,不要忽略小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赵长平之战,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长平

    问大家一个问题,古代中国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是哪一个?可能很多人不假思索就会回答,秦国啊,不强大哪能灭掉六国,一统天下呢?还真不是。战国早期,最强大的国家是魏。吴起在魏国的时候,训练了当时最为强大的魏武卒,把秦国打得满地找牙。如果不是魏国把吴起赶走了,魏国都有灭掉秦国的可能。到了战国中后期,最强大

  • 从朱棣生前的权力布局,看《大明风华》中汉王朱高煦的真实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至于正史上的朱高煦,也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丑角。而且许多行为,怎么看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比如,《明史》中曾有这样两段记载:“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及太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临京师。舅徐辉祖以其无赖,密戒之。不听,盗辉祖善马,径渡江驰归。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

  • 长平之战:赵括犯了两大失误,以至于最后倒在了冲锋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秦国开始使用离间计,另一方面赵王也嫌弃廉颇不能快速取得大胜,于是换了赵括上去,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这也为之后的失败埋下了祸根。如果按照廉颇的战略,最终结果就是秦国粮草耗尽,然后退兵,这才是正确的打法。但此时赵国和秦国乃是两个超一流国家,谁也不服谁,守而不打岂不是丢了赵国国君的脸面?恰逢此时,以

  • 为何汉唐可以征服四周,而宋朝却如此“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评价汉唐,宋朝和汉唐的实力,汉唐和宋代比较

    很多人认为宋朝的经济实力很强,但军事实力十分薄弱。尽管这样的评价有点偏颇,但是这个朝代的却没有征服四周的各个民族,反而遭到了欺负。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第1, 外族越来越厉害。在汉唐时期,北方的一些民族都是靠着水草而生活,要看天吃饭。万一遭遇了天灾,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他们的生存能力很差,根本不

  • 明朝所谓“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说,为什么要把首都迁到北京?第一个原因,是为了军事上好调度。在明朝初年,朱元璋把首都放在了统治中心南京,而北京则有朱棣等藩王负责镇守。但朱元璋时期的明军对北方的战事以主动出击为主,被侵略的情况不多,因此边防压力还不至于太大。但即使这样,明朝朝廷也意识到了加强北方军事力量的重要性。燕王和宁王的总兵

  • 黄浦、歇浦与上海的不解之缘,开发上海的第一人:春申君黄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先简单介绍一下上海的黄浦江,它是长江汇入东海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这一名称始见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期间有许多名称,直到清代才真正叫黄浦江。[var1]这黄浦江有许多的别称,比如歇浦、申江、黄歇浦、春申浦、黄龙浦等等。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别称,就和一个人脱不了干系了,他就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春申君,是著名的战国

  • 明朝锦衣卫那么牛,可在这个皇帝手下差点去做清洁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长达276年的大明历史上,锦衣卫除了在开国初期和末期偶尔出去打仗,间或客串一把外交官外,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做特务替皇帝监视文武百官。明朝中期以后,锦衣卫开始依附于东厂,此时的锦衣卫拥有了各种强制侦查权限,成为超脱于《大明律》的怪物,变成了大太监们进行政治倾轧的工具,官僚阶层人人自危,这也是为什么后来

  • 诸葛亮不愧自比作管仲乐毅,行事作风果然有他们风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自比管仲和乐毅,管仲乐毅,诸葛亮对比管仲

    223年,刘备逝世,蜀汉伐吴失利,还落下一大堆麻烦病根,首先各处官员缺失严重,更是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局面。同时,蜀国上下不安,缺钱缺得厉害,蜀国国库空虚。加之夷陵之战烧毁太多粮草,天气又旱了几日,百姓都处于饥饿状态。[var1]再这样下去,必然发生兵变,诸葛亮不是不知道情况的严重性,但

  • 凭借纵横交错的江南水系,南宋为何抵挡不住元朝的铁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抵抗元朝多少年,南宋和元朝同时存在吗,南宋到元朝的历史简介

    金的灭亡,南宋一洗百年耻辱,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金亡后,南宋的好日子也快走到了尽头,一个更强大更可怕的对手上场了。 按照当时南宋与蒙古双方的形势格局,南宋还占据着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虽然步兵、骑兵的战斗力不如蒙古军,但凭借水系发达、纵横交错的江南,凭借长江流域的水军力量,以及严密的江海防体系,可

  • 赵括是纸上谈兵吗?长平之战,换李牧一样无法取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1)复盘历史,战争起因众所周知:韩国太守冯亭用上党挑拨离间,公元260年秦国以左庶长王龁为统帅起兵65万伐赵。秦军倾国杀来,赵国以西上党郡廉颇为主将抗击秦军,共25万人,最初没有骑兵。[var1]你没听错,长平之战所谓骑兵大会战是不存在的,赵军骑兵很少,长平遗址中骨骸可以证明这一点,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