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寓言,轻松化解燕国的危机

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寓言,轻松化解燕国的危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74 更新时间:2024/1/22 5:07:2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大自然的竞争无处不在,为了生存,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战乱不断,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而某国一直以来都热衷于挑起动乱,常常“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毕竟这是他们发家致富的秘籍,可是人生是无常的,谁才是笑到最后的赢家,还是个未知数。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出自《战国策·燕策二》,本来是指鹬和蚌互相争斗。相持不下,最后双双被渔翁捕获。后来用来比喻双方斗争,相持不下,导致两败俱伤,第三方从中获利。

战国中期,齐国和秦国两大强国东西对峙,燕国相对弱小,却与齐国是近邻。

这让燕国国君坐立不安,生怕那一天被齐国吞并。

公元前301年齐宣王领了盒饭,齐湣王即位,连年征战,国力消耗巨大。

[var1]

乐毅伐齐,齐国被狠狠按在地上摩擦,差点儿亡国

公元前284年,雄心勃勃的燕昭王任命名将乐毅为统帅,联合秦、赵、韩、魏等国,组成五国联军共同攻打齐国。

骄傲自大的齐湣王压根儿没有把五国联军放在眼里,等到五国联军攻入齐国,齐湣王才匆忙任命触子为将,率领全国的主力部队渡过济水,抵抗敌人。

双方主力在济水以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的地方展开决战。

齐国军队由于连年征战,早已士气低落,无心应战,再加上又是仓促出战,将士离心。

齐湣王为了迫使将士们死战,以挖祖坟、行杀戮相威胁,结果适得其反,将士们更是意志消沉,战斗还没有开始就溃败了,将士们纷纷落荒而逃。

乐毅一鼓作气,一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全部收入燕国的版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济西之战。

也是天公捉弄人,眼看齐国还剩三座城池没有被攻下,在这紧要关头,燕昭王突然死了。

[var1]

战国七雄地图

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

这个时候,齐国用了反间计,燕惠王开始怀疑乐毅,就任命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乐毅一气之下投奔了赵国,赵国封乐毅为“望诸君”。

不久之后,齐湣王被赵国派来的淖齿杀死。

公元前283年,齐国的大臣王孙贾等人杀死淖齿,齐襄王即位,任命田单为将,死守莒城。田单用计欺骗骑劫,燕军惨败,齐国收复失去的七十余座城池,历史上称为即墨之战。

这个时候,燕惠王才悔不当初,派人到赵国给乐毅认错,希望乐毅不计前嫌,继续为燕国效力,被乐毅婉言拒绝了。

燕惠王整日茶饭不思,食之无味,生怕赵国用乐毅讨伐燕国,赵国正好有这个打算。

这时,苏代自告奋勇到赵国游说。

苏代见到赵惠文王后说道:“大王万福,燕国使者苏代今天千里迢迢赶过来,路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件搞笑的事情,不知道大王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var1]

便宜了渔翁

赵惠文王顿时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苏代接着说道:“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易水中有一只河蚌跑出来晒太阳,惬意地享受着‘阳光、沙滩、海浪’。不巧的是,一只鹬鸟也在闲逛,它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看见肥美的蚌肉,它迫不及待地把嘴伸过去就开始啄。河蚌一见大事不妙,马上合拢蚌壳,夹住了鹬鸟的嘴。谁也舍不得松开。鹬鸟就对河蚌说:‘松开,你如果不松开,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不出三天,保证干死你!’河蚌也不示弱:‘好呀!你先放口!我已经夹住你的嘴了,你今天吃不到我,明天吃不到我,三天不吃饭,一定活活饿死。’”

就这样鹬鸟和河蚌在河岸边相持不下,谁也不想退让一步,时间一久,河蚌口干了,鹬鸟的腿也麻了,依然互相纠缠着不放。刚好有一位渔翁路过,毫不费力地把它们全捉住了。

见赵王陷入了沉思,苏代趁热打铁说道:“如果赵国去讨伐燕国,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到时候就会便宜了强大的秦国。”

赵惠文王也不是吃素的,马上就明白了道理,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就这样,苏代用一则寓言故事,轻松化解了燕国危机,拯救了燕国。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大词典》《中华成语典故》《中国通史》《全历史》《战国策·燕策二》

声明:配图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活动回顾 | 发愤“兔”强——宋代点茶亲子茶礼课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点茶是宋时人们最日常,也是最风 雅的事情。1月31日,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展了宋代点茶亲子茶礼课程,中茶博老师带领小朋友和家长走进风雅宋代,了解宋人如何制茶、如何饮茶、如何点茶。精彩瞬间HAPPY NEW YEAR中茶博老师通过一幅幅的茶画告诉小朋友们宋人是如何加工制作茶饼,又告诉

  • 《水浒传》一百多位好汉,结果仅3人善终,还有一位后来成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梁山伯的兴旺,宋江并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他一心招安,便加速了梁山伯的衰败与好汉们的陨落。在当时虽然许多好汉,真心反对宋江招安,但是为了所谓的江湖义气都没有公然提出反对的意见。这便让宋江加快了招安的步伐。但是在这108位之中,有三个聪明之人。因为彻底看清了这场招安的方向或者说成是“面目”吧

  • 姜尚出现齐国其实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剧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尚为什么叫吕尚,姜子牙姜尚简介,姜尚

    作为周王朝的杰出开国者和周武王信赖的“导师”,姜子牙他的地位在历代丞相中可谓“笑傲江湖”。在武王以赫赫战功托付天下的同时,姜子牙及其全家也被托付到渤海之滨的“山东”地区,在那里建立了后来称霸东方的齐国。乍一看,这片土地似乎是当时华夏最繁荣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武王对自己“恩师”的重视程度。[var1]

  • 明朝开国六公爵消亡史,贵为国公,生死也在朱家一念之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家子孙被杀,明朝开国六公爵,朱家皇帝排名

    1、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排名第一,足以见得其能力不凡,他是进行文治的典型官员代表,朱元璋对其十分重视,将他比作汉朝开国的萧何,说他与萧何一样有能力,不过李善长确实也如萧何一样没有好下场。他千错万错就错在引荐了同乡官员胡惟庸,并且后来胡惟庸官至丞相,一时权倾朝野,迷失自我,打算谋反篡位,最终被朱元璋发现

  • 鬼谷战国名人苏秦:拜六国丞相,联合纵联抗强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海阔能鱼跃,天高可鸟飞。这是战国时代的真实写照。诸王诸侯,大国小国,相继称王,竞争激烈激烈,博学多才、求贤若渴的战国士大夫,如鱼得水。鱼跃入水,鸟归林。这是他们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地方。战国时代,风起云涌,文人名流云集。短短两百年间,战国时代名人辈出,不胜枚举,最有经验的。[var1]这位出身于战国圣人

  • 齐国君王谱,齐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齐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由吕尚建立,传至齐康公时,被田和取代,公元前221年被秦所灭,共计40位君主,本期视频通过了解齐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来了解齐国跌宕起伏的历史,结尾附上齐国疆域变化图。[var1]已经制作成视频可以在主页观看吕齐君主/姜

  • 身残志坚的太监哪家强?大汉大明和大唐?赵高王振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提到明朝,一定绕不开一个群体——宦官。明朝的宦官不但名人多,像王振、汪直、刘瑾、冯保、魏忠贤等。花样也搞得挺多,有东厂、西厂、内行厂,可以说是相当热闹。以至于给清朝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这前车之鉴,对宦官大力约束。直到晚清伺候慈禧的李莲英之前,都没有一个能让人记住的名字。然而明朝的宦官看着挺风

  • 赵匡胤两次攻打北汉为何都失败了?太原城为何这么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得到消息的赵匡胤大为兴奋,若能一举灭掉北汉,就能完成当年郭威,柴荣都没能完成的伟业,那时世人对他的篡位行为也就不再有所非议。于是乾德六年(968年)八月,赵匡胤不顾“先南后北”的国策以及众人的反对,出兵讨伐北汉。赵匡胤在潞州集结了10万大军,拜李继勋为北伐主帅(河东行营前军总部署),全军浩浩荡荡地向

  • 齐国崔、庆二氏的覆灭:悖逆道义,群起攻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时期齐国的崔庆,崔庆之乱的历史事件,齐国是如何走向覆灭的

    公元前548年,齐国大夫崔杼诱杀齐后庄公于自己家中,而后联合大夫庆封大肆清洗齐国朝堂。齐国忠于公室的大夫们或引颈待戮以全忠义之名,或逃亡他国以待卷土重来。其中有一大夫假意臣服崔、庆一伙,伺机从内部瓦解崔、庆团伙,这个人就是卢蒲嫳。崔、庆团伙在清洗齐国朝堂后,拥立齐景公即位,并且与诸大夫盟约,要他们都

  • 让契丹人养马 圈占汉人土地还让汉人打造兵器 金朝就是自己作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金朝的灭亡很有意思,它几乎就是狼图腾的反面教材。金朝的统治者最有狼性,他们的狼性匈奴人、蒙古人看了都要头疼,金朝也最后败亡在自己的狼性上。金朝的统治者是最有狼性的色狼,金军拿下汴梁后抓了十万多女俘,赵构家几乎所有女眷都囊括其中,结果汴梁城的金枝玉叶们在路上就被金军强暴虐杀了15000多人。金朝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