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三家不分晋,战国时期大一统中华的可能是晋国吗?

若三家不分晋,战国时期大一统中华的可能是晋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85 更新时间:2024/1/30 8:28:30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处于东周未期,周室衰败,礼乐面临崩溃边缘,周天子失去号令天下三公,诸侯的权利,大权落旁于各大诸侯国。

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二年。周烈王姬午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与晋国君同列为诸候。在周天子的眼皮底下,晋国三位卿大夫欺凌灭视晋国国君,瓜分了晋国,实现了卑鄙的寄生者对原宿主的成功蚕食。作为天子的周烈王不能派兵征讨,反而对他们加封踢爵,让反贼们位于诸候国之列,这样做的结果,使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分全部丢弃,礼乐至上全部丧失干净。失去德,意味着失去天下。

司马光曰: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么是礼教?礼教就是法制;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候、卿、大夫等官爵。

[var1]

晋国在春秋未期,三国未分晋时国力基本未损,其国土面积已占据当今山西省全部,河北省大部,河南省中西部,陕西省的东部。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周天子遇到三国分晋,不是匡正平叛,而是出于维护王权私利,对晋国一国分四诸侯,是最大的不作为的失德!开了亡国之先河!对其它各大诸侯国君起到了警醒作用。周天子靠不住!迟早一天要完蛋。保住自己的诸侯王位,巩固其疆域的实力是自保的最大保证。这就是奴隶社会未期诸侯割据,王权丧失与生产关系历史变革的时代要求。

三国分晋,预示着春秋时代行将结束与战国时代开始划上分界线。

[var1]

三国分晋,一国变三国,即韩魏赵与其它秦、楚、燕、齐成为战国七雄的开始,进入到历史新一轮的争霸赛。由“城邦国家”向兼并、抢夺领土方向发展至“领土国家”的过渡。也为奴隶主贵族社会向封建主义社会过渡完成历史转移做准备。从而为封建的、集权的、领土国家统一形式做了铺垫。

晋国为什么会遭遇国内卿大夫们的分割肢解呢?晋国在特殊时期没有公族。晋国重耳公子在国外流亡十九年归国即位,即公。

[var1]

在晋文公即位以前,为了取得公族国君王位,同族人撕杀了60多年。所以晋文公下召,命令同族公子年少时必须到国外生活(现在称留学)。追迶他流亡国外的人,没多久心腹之人得以重用,晋国内部设置的三军六卿制,即上军,中军,下军为三军;范、中行、智、韩、魏、赵氏为六卿大夫。亲信被安排到卿大夫的位置,三军六卿实行世袭制。晋文公以后外姓卿大夫逐渐做大,王室实力不断被削弱。所以,晋国卿大夫全都是外姓人,晋国的军政大权都被这些外姓人把持,晋国国君在治国理政上丧失话语权是肯定的。

在能力强,有手段的晋国君王治下,这些外姓卿大夫老实的象猫一样,哪敢造次。遇到无能或有才无德的君王,这些外姓手握实权的卿大夫们,开始挑战王权的地位!

当时晋囯为晋出公年代,晋出公故去,晋哀公即位,这时的晋国君实际为傀儡。智襄子(公元506~453年)为正卿,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位高权重的人物,相当于丞相一职。他以“尊王攘夷”的名誉把持朝政近30年,智氏在晋国是第一卿大夫家族。

晋文公创立的三军六卿制,可以讲“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一部晋国史,等于看春秋。

[var1]

智瑶就是一个有才无德之人,才胜过德。为人过于贪财,口无遮拦惹祸端,固执傲慢毁江山。抢夺下属卿大夫的土地及财产,各位卿大夫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后,联起手来给智氏家族与晋国最后一击!赵、魏、韩三家卿大夫分晋。

晋国在春秋未期未分裂时,当时在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始终是秦人向东发展的最大阻力与拦路虎。若晋国当时有一位像晋文公一样有勇有谋,德才兼备,善于用人的国君,按晋国的实力,秦国是不可能东进发展起来的,若晋国依靠自己的超级实力,招贤纳士推行法家改革,大一统中华的历史将会重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寓言,轻松化解燕国的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大自然的竞争无处不在,为了生存,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战乱不断,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而某国一直以来都热衷于挑起动乱,常常“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毕竟这是他们发家致富的秘籍,可是人生是无常的,谁才是笑到最后的赢家,还是个未知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出自《战国策·燕

  • 活动回顾 | 发愤“兔”强——宋代点茶亲子茶礼课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点茶是宋时人们最日常,也是最风 雅的事情。1月31日,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展了宋代点茶亲子茶礼课程,中茶博老师带领小朋友和家长走进风雅宋代,了解宋人如何制茶、如何饮茶、如何点茶。精彩瞬间HAPPY NEW YEAR中茶博老师通过一幅幅的茶画告诉小朋友们宋人是如何加工制作茶饼,又告诉

  • 《水浒传》一百多位好汉,结果仅3人善终,还有一位后来成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梁山伯的兴旺,宋江并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他一心招安,便加速了梁山伯的衰败与好汉们的陨落。在当时虽然许多好汉,真心反对宋江招安,但是为了所谓的江湖义气都没有公然提出反对的意见。这便让宋江加快了招安的步伐。但是在这108位之中,有三个聪明之人。因为彻底看清了这场招安的方向或者说成是“面目”吧

  • 姜尚出现齐国其实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剧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尚为什么叫吕尚,姜子牙姜尚简介,姜尚

    作为周王朝的杰出开国者和周武王信赖的“导师”,姜子牙他的地位在历代丞相中可谓“笑傲江湖”。在武王以赫赫战功托付天下的同时,姜子牙及其全家也被托付到渤海之滨的“山东”地区,在那里建立了后来称霸东方的齐国。乍一看,这片土地似乎是当时华夏最繁荣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武王对自己“恩师”的重视程度。[var1]

  • 明朝开国六公爵消亡史,贵为国公,生死也在朱家一念之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家子孙被杀,明朝开国六公爵,朱家皇帝排名

    1、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排名第一,足以见得其能力不凡,他是进行文治的典型官员代表,朱元璋对其十分重视,将他比作汉朝开国的萧何,说他与萧何一样有能力,不过李善长确实也如萧何一样没有好下场。他千错万错就错在引荐了同乡官员胡惟庸,并且后来胡惟庸官至丞相,一时权倾朝野,迷失自我,打算谋反篡位,最终被朱元璋发现

  • 鬼谷战国名人苏秦:拜六国丞相,联合纵联抗强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海阔能鱼跃,天高可鸟飞。这是战国时代的真实写照。诸王诸侯,大国小国,相继称王,竞争激烈激烈,博学多才、求贤若渴的战国士大夫,如鱼得水。鱼跃入水,鸟归林。这是他们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地方。战国时代,风起云涌,文人名流云集。短短两百年间,战国时代名人辈出,不胜枚举,最有经验的。[var1]这位出身于战国圣人

  • 齐国君王谱,齐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齐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由吕尚建立,传至齐康公时,被田和取代,公元前221年被秦所灭,共计40位君主,本期视频通过了解齐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来了解齐国跌宕起伏的历史,结尾附上齐国疆域变化图。[var1]已经制作成视频可以在主页观看吕齐君主/姜

  • 身残志坚的太监哪家强?大汉大明和大唐?赵高王振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提到明朝,一定绕不开一个群体——宦官。明朝的宦官不但名人多,像王振、汪直、刘瑾、冯保、魏忠贤等。花样也搞得挺多,有东厂、西厂、内行厂,可以说是相当热闹。以至于给清朝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这前车之鉴,对宦官大力约束。直到晚清伺候慈禧的李莲英之前,都没有一个能让人记住的名字。然而明朝的宦官看着挺风

  • 赵匡胤两次攻打北汉为何都失败了?太原城为何这么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得到消息的赵匡胤大为兴奋,若能一举灭掉北汉,就能完成当年郭威,柴荣都没能完成的伟业,那时世人对他的篡位行为也就不再有所非议。于是乾德六年(968年)八月,赵匡胤不顾“先南后北”的国策以及众人的反对,出兵讨伐北汉。赵匡胤在潞州集结了10万大军,拜李继勋为北伐主帅(河东行营前军总部署),全军浩浩荡荡地向

  • 齐国崔、庆二氏的覆灭:悖逆道义,群起攻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时期齐国的崔庆,崔庆之乱的历史事件,齐国是如何走向覆灭的

    公元前548年,齐国大夫崔杼诱杀齐后庄公于自己家中,而后联合大夫庆封大肆清洗齐国朝堂。齐国忠于公室的大夫们或引颈待戮以全忠义之名,或逃亡他国以待卷土重来。其中有一大夫假意臣服崔、庆一伙,伺机从内部瓦解崔、庆团伙,这个人就是卢蒲嫳。崔、庆团伙在清洗齐国朝堂后,拥立齐景公即位,并且与诸大夫盟约,要他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