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汉之争的导火索是什么?项羽

楚汉之争的导火索是什么?项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52 更新时间:2024/2/11 22:43:09

楚汉之争的导火索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当年项羽不公平的分封!

项羽在分封的时候,因为不喜欢齐国也不喜欢齐国国王,所以他把齐王放在一边,反而把土地,分给了齐王派来这个打仗的将军。

当时的齐王肯定就不干了,我派人跟着你去打仗,你不仅把我晾在一边,还让我的手下来当王?

于是齐王就和项羽分封的那位打了起来,这边齐国打起来,那边赵国又乱了。

项羽作为天下共主,就必须派兵去平息齐国的战乱,并且他还是亲自领着士兵来到齐国。

一直在寻找机会的刘邦,见到此时项羽无暇顾及后方,就开始调动兵马,准备出川。

可是刘邦旁边的董毅,司马欣章邯这些人紧紧地盯着他,他们见到刘邦有异动,派人查看,原来是刘邦在修栈道。

早年刘邦刚进川的时候就把栈道给烧了,当时他烧了栈道是为了让人以为他出不去,让人心安。这回他修栈道,也是为了让人放心,因为栈道不好修,一时半会肯定是修不好。

但实际上刘邦他悄悄地带领了一支大军,翻越了秦岭,直奔章邯的属地陈仓。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

果不其然,章邯这些人虽然是名将,确确实实又跟韩信所预料的一样,失去了民心,所以三两下就被刘邦给打败了。

他们打败了以后,司马欣和董毅他们心想,汉军挺厉害呀,咱们打不过啊,那干脆投降吧。

他们一投降,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又得了土地,又得了士兵。

刘邦觉得这也挺好的,得了甜头,赶紧就向天下宣布:“来,你们都都都都来投降我,我敞开大门,欢迎你们投降,你们投降我带了多少人来,我给你什么官?”

一时之间,秦国当地的很多的小城池、小势力、全部都投奔了刘邦。

这个时候的刘邦,他的实力还没有办法跟这个项羽比,但是在走了一半的时候来了一个机会。

因为项羽他派英布把这个义帝,也就是原来那个楚怀王给杀了,这可是一个大机会。

善于把握时机的刘邦立刻停军,当着很多人的面叫做袒臂痛哭,伤心得不得了。

开始全军是举哀三天,向天下人宣告。

然后又开始派人向所有的诸侯通报,说:“项羽大逆不道,倒行逆施,杀了楚王。”

诸侯们哪里真的有多么高尚的道德,他们无非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分一杯羹。

就这样,刘邦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诸侯们开始纷纷响应。

响应了之后,刘邦和诸侯们是不是就直接去跟项羽去打呢?他们也不敢,根本就不敢带兵前往项羽所在的齐国,而是直奔项羽的后方彭城。

项羽一看你们还真敢打?我赶紧带兵马回援彭城。项羽在彭城这个地方,把这个刘邦的联军打得是一败涂地,非常地惨。

诸侯军们一看,这个项羽还是很强啊,打不过他呀,跟着刘邦好像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于是纷纷倒戈,又开始投降项羽,刘邦又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那这怎么办呢?这么多人都打不过,我一个刘邦肯定不是对手啊。

这时候,就显出谋士的重要性,谋士张良给刘邦出了一个主意,这个计策在历史上叫做“下邑之谋”。

因为张良他看到九江王英布可以争取,九江王英布是什么人呢?他是项羽的铁杆兄弟,项羽做了西楚霸王,就把他封为了九江王。

但是他当了九江王之后,心态就产生了变化,他说我这一辈子打仗为什么呀?不就是为了享受吗?现在我都当王了,说我还不享受一下,还去打什么仗啊。

当时在项羽开始攻打齐国的时候,就要求英布跟着一起去,而英布则是称病不出,今天我这个这里不舒服,明天那里不舒服,只给项羽派了4000兵马。

等到刘邦去打彭城的时候,英布一兵都没派,张良分析到这儿,刘邦立刻就派了一个使臣,这个使臣名字叫随何,他找到了九江王,但是九江王不见他,一连几天都见不上。

随何看九江王不见他,任务没办法完成。灵机一动,他就跟陪同的官员讲,他说你能不能跟咱们大王带个话。你看我们一共就20个人来对吧,我们对于你们来说就是砧板上的肉,我讲的话指定你们大王爱听,如果不爱听,你们就把我们全杀了,然后再送给楚王还能立个功,这个一举两得的事情,对你们大王没有半点损失,能不能说一下?

陪同官员就跟九江王英布一说,九江王想想也有道理,所以就召见了随何。

随何一见面了就跟英布说:“我们沛公向您问好,但是我私下就有一点点好奇,您为什么跟楚王关系走得那么近啊?”

英布说:“我跟楚王,那是以臣子的这个身份去侍奉楚王的,他说什么我就干什么。”

随何一听笑道:“不对吧,您没说实话,我知道天下的诸侯都是平起平坐的,您既然说是以臣子的身份去侍奉楚王,那您听楚王的话吗?楚王在打齐国的时候,他自己都亲自上阵了,让你去打,你就派了个4000兵马;

我们汉王去攻打彭城,楚王脱不开身,让你派兵去支援彭城,你是一兵不派,这是臣子所干的事情吗?真正的臣子,那就是举全国之兵来帮着项羽来打我们才对呀。可你没这么干,那就说明您实际上是想看看谁强大,您觉得楚国强大,所以你不愿意帮我们。

你再仔细看一看,楚王现在是强大,但是项羽倒行逆施,我们的汉军现在虽然很弱小,但我们汉军所到之处,百姓却是无不称赞,这就叫做民心所向。您这两次都没有帮楚王,而项羽本身对你心里就很不舒服了,再加上他本身下面猛将如云,您在他的手下是可有可无的,反过来说,您如果加入我们汉军的话,那可了不得,汉王可以拿你当做大将。

而且我们汉王还说了如果你同意的话,给你大片的土地,甚至跟你平分天下,所以这个值得您去考虑考虑!”

英布仔细一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说:“那行,我考虑几天吧,你们先回去。”

随何他们就回了酒店休息,想着说等等英布的消息,结果一等等了几天没有任何的消息,一打听,发现项羽居然派了使者来了。

随何可就慌了,又打听到了项羽的使者什么时候来的,现在在哪里,没想到,现在正在会议室和九江王开会。

随何一听赶紧冲往会议室去,一进去就站到了英布的身边,随后又指着这个项羽的使者就说:“唉你们凭什么,九江王早就归顺我们汉王了,你凭什么让他出兵啊?”

这句话说出来让楚国使者吓了一大跳,赶紧就看着英布。

英布先是很惊讶,随后脸色平淡,也不做也不解释。

这个项羽的使者一看,我明白了,你真的是投靠他了,那赶紧就跑吧。于是起身就走。

随何赶紧跟英布讲,你现在能让他走吗?他一走的话说回去一报告你就完蛋了,项羽马上就会杀过来,所以最好是赶紧把他杀了。

就这样,英布拔剑,将项羽的使者给斩了。

英布也算是被逼无奈之下,跟着这个汉王一起来攻打楚国,英布跟着汉王也算是立下了不少功劳,不过他最后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刘邦立国之后,先是杀了韩信,后来又杀了彭越

彭越被杀的时候还特别惨,刘邦的老婆吕雉也是够狠的,她把彭越剁成了肉酱,然后用钵盛起来,给诸侯们鉴赏。

随后又将这个钵连同肉酱送给了英布,英布当时在打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心想:“这是什么东西啊?怎么送这个东西给我?”身旁的人一说这是“彭越牌肉酱”,这把英布给吓坏了,他心想:“韩信死了,彭越死了,那下一个肯定轮到我。所以被逼之下仓促开始反叛。”

最后英布被刘邦所灭,这是后话。

那楚汉之争,刘邦从什么时候开始转败为胜的呢?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更多文章

  • 山东为何简称“鲁”,而不是“齐”,齐国不是春秋五霸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山东为什么叫鲁不叫齐,山东属于齐国还是鲁国,山东车牌为什么是鲁不是齐

    山东历史文化氛围浓郁,早在上千年之前就有两大国在此地诞生,山东辖区内曾有齐国和鲁国,而且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历届君王都是一代霸主,但是山东为什么简称“鲁”,而不是相对更加强大的“齐”呢?[var1]“齐鲁”起源于先秦时期,就是齐鲁两国的合称,齐国和鲁国是怎么诞生的呢?在西周刚刚建立的时候,

  • 开创大国平衡战略的韩国,靠这一招活到战国末期!小国生存的范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即使在这七雄中,也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拥有逐鹿中原的实力。比如七雄中的韩国,就是典型的小国。那么它又是怎样在强者如林的战国时期生存下来的,并位列七雄之一呢?我们来一起梳理探讨——[var1]战国七雄形势一、韩国其实努力过,奈何无法命运不济进入春秋末期,实际上真正能够算得上强国的只有晋国、越国、楚

  • 欧洲秦始皇,查理曼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欧洲几乎统一,我们看这张图。除了北欧,爱尔兰,伊比利亚半岛以及东欧部分。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因为前面有秦国六代人的努力。查理曼大帝一代人统一西欧,如果后代加把劲,努努力,形成今天大一统的欧洲绝对

  • 建立大燕国做皇帝,终成赵延寿黄粱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要说谁的心里最难过最苦逼,当然是跪在群臣中的赵延寿了,“说好的中原皇帝让我当呢,说好的大饼饼呢,怎么全搁到你身上?说话不算数,果然是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契丹男人也是这样。原来,我走过最远的路,竟是契丹男人的套路,哼!”眼看着耶律德光自己坐上了皇帝宝座,自己多年的等待竟然是梦一场。赵延寿心都在滴血

  • 曹操最激昂顿挫的一首诗:写尽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千古传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董卓构乱,群雄逐鹿,豪杰并起,遍地刀兵。这是一个造就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造就诗人的时代——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博学多才的女诗人蔡琰在董卓之乱时被胡骑所获,流落匈奴十二年,她的五言《悲愤诗》写战后疮痍“尸骸相撑拒”“肝脾为烂腐”字字断肠

  • 如果晋阳之战没有逆转,秦国即使经过商鞅变法也不可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点击关注"千年回响",更多精彩历史故事!公元前455年,晋阳城外,晋国三大卿大夫智瑶、韩虎和魏驹身穿锦衣华服站在高地,智瑶意气风发,手指远处晋阳城说:“原来大水真可以毁掉一个国家啊。” 韩虎和魏驹嘴上说着,智伯大才,能力超群之类的恭维话,转头脸色就变了。远处,晋阳城被大水冲击,摇摇欲坠,被困两年的赵

  • 曹冲被誉为神童,为何在其十三岁时便夭折?司马懿讲出了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分析曹冲的死因,司马懿为什么说曹冲不聪明,曹冲究竟是谁害死的

    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那么一定绕不开曹操,曹操在三国中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不教天下人负我”,使得许多人都记住了这位枭雄。当时三国时期天下大势被分为魏蜀吴三国鼎立,而曹操所在的曹魏是当时势力最大的,除了曹操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政治军事家之外,他的儿子也都很聪明。在曹操的子嗣中如果说谁是最聪明的,那曹冲一

  • 当今的世界,有点像“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齐桓公什么时候成为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齐桓公和另外几个春秋五霸的评价

    自从周武王分封诸侯后,天下就开始有国家的概念。武王伐纣时,八百诸侯会盟津。可见周朝前期,国家数量不少于800个(史记中记载后来受封的就有104个)。而到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开创了春秋战国时代。当年周天子乃天下共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到了平王之时,周

  • 宋国君位继承模式的摇摆导致了孔子先人的两次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孔子最美一句话,孔子临死前预言,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

    [var1]孔门世系孔子的十四世祖微仲衍,与微子启、帝辛都是商王帝乙的儿子,只不过帝辛是嫡子,所以继承君位,成了赫赫有名的纣王,而他的两个兄长只能受封于微。后来,周灭商,周公旦依据“兴灭国,继绝世”的原则,封微子启为公爵,让他统领商遗民在商朝故都商丘建立了宋国,从此后,宋国国君家族即为子姓宋氏。微子

  • 曹操家族的短命基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曹操,有的人敬佩,有的人唾弃。但是无论是敬佩还是唾弃的人都不能否认,曹操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主公,他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一个相对稳定而且很有发展的政权,可是为什么曹魏政权很快就被司马家篡取了呢?我觉得继承人短命是一个重要原因。曹操六十五岁去世,此时他最喜爱的儿子曹冲已经夭折十二年了,长子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