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了李白的账单来源,才发现他是“粉丝经济的鼻祖”

看了李白的账单来源,才发现他是“粉丝经济的鼻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24 更新时间:2024/2/9 17:10:25

李白除了会写诗之外,还很会忽悠人,首先被忽悠过来的便是杜甫,虽说两人在年纪上差了十多岁,但是偶像的光环又岂是可以用年纪来衡量的。

所以很快便上了李白的贼船,一路上跟在李白屁股后面跑,据说当时李白、杜甫、高适三人还搞了个组合,白天在山间狩猎游玩,晚上就在院子里架火烤兔子,一边喝酒,一边谈诗论道,再或者三人还时不时跑去城里潇洒一回,去青楼看看美女,听听好曲,再去酒楼尝尝好菜,品品好酒。

无论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或者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敬亭山,亦或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每到峨眉山,都有李白的身影。

人生过得这般潇洒可谓是让世人好一番羡慕,但是星辰大海需要门票,诗和远方需要路费。

那么李白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便要从三个方面来说了。

1. 李白有一个好爸爸

李白生于大唐盛世,当时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但是毕竟还是封建王国时代,如若李白出生于寒门,那大概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说,在当时,有一个富豪爸爸还是非常重要的。

李白的父亲李客是商人出身,虽然在仕途上没能帮上李白多大忙,但是李白年少时的旅游经费一大半都是来自他的土豪父亲。

据说李白出生的时候因为他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醒来便生下了李白,所以取名为李白,字太白,大概这也是后来他一生追求道义的原因吧。

李白四岁跟随父亲入蜀地,入蜀地之后一直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原本少年时代的李白十分贪玩好动,逃学是常有的事,但是有一次逃学,却遇到了一位在河边磨铁杵的老奶奶。

不得不说,这位老奶奶是李白一生的贵人,年幼的李白十分好奇,老奶奶干嘛要磨铁杵呢?他的询问很快得到了老奶奶的回答,老奶奶意味深长地看了李白一眼,说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一下子感到面红耳赤,也是此刻起才开了窍,李白开始用功苦学,所以少年时代的李白在学问上一直是学霸级别的存在,如他自己所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他的父亲原本就是个商人,面对如此争气的儿子,在花钱上自然不会小气。

李白很小就开始在四川境内游玩,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泰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

因此孕育出许多名山大川,都说好景配好诗,那这自然就是学霸李白的专长了,原本就不缺钱的他,一人一诗一景,所谓人生巅峰时代,不过如此。

2. 李白有一个好妻子

书生赴京考试的路上总会遇到那么几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姐济,一个需要银两当做路费,一个需要儒雅俊俏的书生来排解深闺之苦。

而李白的第二笔旅游经费便是来自他的妻子。

虽然李白一生喜好游历,但是说到底李白也是一个书生,几乎每个书生都有一个高中状元的梦想,李白也不例外,但是从小就以学霸自居的李白,少年时代过的太过顺遂,这也养成了他狂妄自大和过度自我的性格。所以李白的仕途一直都是不顺利的。

所谓官场失意,情场得意。

727年,26岁的李白与许圉师的孙女许氏结婚,在湖北安陆定居,许圉师是是谁?他是唐高宗的宰相,宰相之孙自然也不差钱。

如此李白的第二笔经费便也有了,虽然李白原本想的是用宰相的孙女婿这层身份来帮助自己的仕途,好让自己上位,所以即便是入赘,李白也并没有什么怨言。

但李白狂傲的性子显然不适合官场,所以他想借妻子上位这件事自然也就失败了,而他有钱的妻子成为了他游历山河最大的经济后盾。

后来,许氏病逝,李白二次娶妻,同样是豪门,同样是宰相之孙,同样是入赘,不得不说,李白在娶妻这件事上眼光不可谓不独到。

虽然在封建王国时期,男子入赘是一件比较丢人的事情,但李白原本就出生在商人之间,再加上他从小信奉道教以及他狂傲不羁的性子,那一套封建礼教显然他是不放在眼里的,再说了,李白这两任妻子都是宰相之孙,家中不仅福贵滔天,且权势也不小,于李白这样的商贾出身来说,怎么算都是上上之选。

才子佳人,好景好诗好酒,李白的前半生过得是非常快意的,也是因此,全唐诗里有一大半都是李白的手笔。

3. 李白有一群好粉丝

虽然在唐朝粉丝经济并不像如今这么发达,但是偶像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生写诗无数,再加上他潇洒不羁的性格,自然也是吸引的一大批爱豆的。

除去杜甫这样比较穷的粉丝外,还有汪伦、元丹丘、贺知章、当朝皇妹玉真公主、皇帝唐玄宗等一大批比较富有的粉丝,虽说李白结交这些达官贵人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自己可以当上官,走仕途之路,可是无奈天不遂人愿,但是靠着这些粉丝的打赏,李白着实大赚了一笔。

而唐玄宗就是为李白疯狂打榜的粉丝。

742年,已经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的诏书,于是李白回家告别了妻儿,一身豪气入京去,入京之后,唐玄宗给了李白翰林学士的官位,1虽然只是个进补的官职,但也算是在君左右了。

当然李白也没有让唐玄宗失望,纵使游历天下见惯了美女的李白,在见到杨贵妃的时候还是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不得不说李白脑子确实够用,杨贵妃当时是唐玄宗的宠妃,讨好杨贵妃就等于讨好唐玄宗。

而看惯了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之人的唐玄宗也因李白的狂傲不羁而眼前一亮,不得不说,唐玄宗是非常喜欢李白的。

而李白在唐玄宗的宠粉计划之下,也是过得相当惬意的,贵妃倒酒,力士脱靴,这在当时怕是只有唐玄宗才能享受的待遇。

可是从小就在众人吹捧之中长大的李白,又习惯了仗剑天涯,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现在要把他天天锁在深宫庭院里,让他整日与一些迂腐文人为伍,李白又怎会愿意呢?

于是李白的为官之路再一次失败了,不过失败归失败,收获了唐玄宗这个忠实粉丝也还是蛮不错的,李白在被遣散回乡的时候,唐玄宗给了李白很大的一笔遣散费,这要是换做别人,别说遣散费了,能保住脑袋怕都不错了。

要说李白到底有多少粉丝,你且看看他流放后的生活就知道了,“安史之乱”时,李白因为站错队伍而惨遭流放,一般的人在被流放后,之前的朋友都避而远之,唯恐牵连到自己,而李白流放的这一路,不仅许多文人士子为他写文说请,且他这一路途经之地,大大小的官员和文人骚客都排着长队请他喝酒。

路上被粉丝这么一耽搁,以至于他还没有走到被流放的地点,赦免他的诏书已经先到了,于是李白大手一挥,写下一首《早发白帝城》,全唐诗又多了一首。

李白的这一生,为自由而生,为浪漫而死,如果唐朝没有李白,那不过是全唐诗少了几卷,一千多年前少了一位诗人,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但如果李白不出现,古诗词的半壁江山可能就要被格律诗所占领。如果李白不出现,那中国诗歌江湖的格局也许就不会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了。如果李白不出现,我们的网络用语就会减少很多。如果不是李白写下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那金庸的江湖可能就会少了《侠客行》,李白的存在不仅为盛唐的诗歌打下了半壁江山,还辉映千春。

而这大概也是一直以来世人追捧李白,历经几千年,热情依旧不减的原因吧。

作者 | 夏陌

编辑 | 浅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科举之路之难,诗仙李白没有资格参加,诗圣杜甫终其一生未考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 不允许女性参加科举考试这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共识,这源于强烈的男权意识。在古代,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2、罪犯及其后代罪犯是指那些犯过罪的人,这样的人在古代社会不被正统观念所认可,天下人人都看不起他们。3、 捕快出乎意料的是,捕快也受到限制,甚至非常严厉。首先,捕快本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他的后代

  • 晋阳之战的始末——春秋末期四大世族的权势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阳和莅阳是同母吗,晋阳之战,北周北齐晋阳之战

    [var1]图一 春秋末期局势图智氏以大欺小,魏韩忍让,赵氏反抗事情的导火索其实是勾践灭吴后北上称王,这件事自然让久据中原称霸的晋国很是不爽,这最不高兴的当属智氏的族长智瑶。智瑶出生高贵,一生顺遂,且心高气傲,仗着自己颇有几分文采就看不起旁人,通常情况下,大家看在智氏的面子上,自然是无人敢忤逆他的,

  • 被骂得最惨的唐代大诗人是谁?历史要一分为二地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他叫宋之问,《旧唐书》描述他被赐死时的情节十分凄惨:“之问得诏震汗,东西步,不引决。祖雍请使者曰:‘之问有妻子,幸听决。’使者许之,而之问慌悸不能处家事。祖雍怒曰:‘与公俱负国家当死,奈何迟回邪?’乃饮食洗沐就死。”既描写了宋之问怕死的表现,吓得汗流浃背,来回踱步,连家事都没有办法安排了,也间接说明

  • 秦国出了个奇怪的“叛徒”,一句话说出秦国最终能超过晋国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为什么打不过晋国,晋国不分家秦国能统一天下吗,秦国和晋国对抗哪个比较厉害

    [var1][var1]说这个“叛徒”奇怪,就是因为他虽然投奔晋国,却还是心向秦国,并且用一句话说出了秦国最终能超过晋国的秘密,晋国国君听到后当场就傻眼了,因为他实在找不到辩驳的理由。到底怎么回事呢?秦景公在位时期,天下还是以晋楚争霸为主的。到了景公十八年,即公元前558年的迁延之役后,晋国一代英主

  • 瞎指挥,看看唐玄宗是怎么玩没了三员大将把自己玩到蜀地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当老板遇到问题很困扰的时候,如果有人站出来说小问题,我能搞定,那么老板通常都会很高兴,把这事交给你去办。于是唐玄宗愉快地将这事交给了封常清去办。封常清,盛唐名将,善于治军,这也是他敢接活的底气,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次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第一,当时朝廷根本无兵可用,只能临时招了些市井无赖,而且敌军压境,根

  • 为什么说孔子是最早的“六边形战士”,除了六艺外,武力值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揭秘孔子在现实中的战斗力,如何评价孔子的六艺

    [var1]史书记载,孔子精通六艺,是非常有名的“六边形战士”,特长众多。而且孔子是名将之后,学生中不乏勇猛善战者,自己也是生得人高马大,武力值颇高。01孔子:最早的六边形战士,精通六艺“六边形战士”一词最早出自日本的二次元动漫,是对各方面能力值拉满的人物的别称,代指一个人擅长多种领域特长,十分全能

  • 萨曼帝国:源自波斯却对突厥影响千年的重要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从850~875年,由历中上的古粟特人后裔组成的本地伊朗人,逐渐从阿拉伯人手中接过了统治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权力,由此而形成了由纯伊朗人组成的萨曼王朝。875~999年,萨曼王朝以布哈拉为首都,成为河中地区的统治者。至于这种统治权力的转移,并非经过了暴力或者革命,而是发生在哈里发的内部机构。萨曼

  • 齐国灭宋后,遭到五国伐齐,为什么赵国消灭中山国却没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国和赵国哪个强大,赵国齐国交战次数,齐国与赵国的利害关系用成语概括

    [var1]后来,中山桓公成功复国,国力鼎盛,有战车九千乘,这无疑成为了赵国的心腹大患。到了公元前296年,胡服骑射后的赵国终于彻底消灭了中山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齐国灭宋后引起了五国伐齐,赵国消灭中山国却能平安无事呢?一具体来说,公元前286年,趁着宋国发生内乱的机会,齐国派遣大军消灭了宋国。

  • 语文书上没告诉你的事:李白到底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白总资产多少亿,李白最好诗十首,李白结了几次婚

    这让我突然很想写一个系列,来盘点一下那些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会颠覆教材上,或者我们印象中的人。我想这一定会很有意思。既然是因为看到了胡适才想起来,那么胡适当然是要写的,但是历史教我们评价一个人要结合时代背景环境辩证的看待,所以真要写起来一时半会也写不完,我打算在接下来分几大章用尽量通俗有趣的方式大致书写

  • 蒋氏骂:如果不是你们把中将贬成旅长,韩练成怎么会投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抗战胜利后,国内和平呼声高涨。迫于外界压力,蒋氏向延安方面发出倡议,邀请毛、周等人赴重庆和谈。几经周折,双方签订了和平协议。但蒋氏对和谈并没有诚意,他只是把和谈当作缓兵之计,一是为了安抚国内民众的情绪,二则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做好军事部署。没过多久,蒋氏就亲手撕毁了重庆和平协议,对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