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悔不该听那魏延的战术,可保蜀汉江山千秋万世,却被姜维私自拆换

悔不该听那魏延的战术,可保蜀汉江山千秋万世,却被姜维私自拆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53 更新时间:2023/12/19 16:18:08

但是实话实说,魏延早年名声不显,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喽啰”,并不引人注意。一直到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在这个相当重要的战斗中,魏延表现得一鸣惊人,开始展示了自己的军事天赋和指挥才能,在这场战役中,他精进悍勇,多次立下功劳,赢得了刘备的信任和称许,不久他升任牙门将,接着又带兵参与了汉郡、成都等地方的战争,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实地经验,同时战功也是一路飙升。

公元221年,刘备把刚攻下的成都定为首都,自称汉中王。而汉中正好作为蜀国的防御阵地和缓冲的重要地带,可以说是被刘备非常倚重的战略之地,这就需要他找一个有勇有谋的人镇守担当此事,然而当时最好的人选关羽在主持荆州,不能前来。除了二弟关羽之外,大家肯定认为一向睿智的主公刘备,最后会选择粗中有细的张飞。但是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刘备提升魏延为汉中太守兼都督,一手主持汉中的军事和民政,刘备的这个决定一下让全军惊诧不已,毕竟这个魏延名气并不大,而且军中辈分也不够老,不知道有何惊人才能获得了主公的提拔和任用。

为了能使众人信服和稳定军心,刘备召开了军事会议。在会议上,他特地给魏延发言机会,刘备问怎样对付将至的曹操大军,魏延当时信心满满,意气风发答道:“如果曹操带领着全国之兵倾巢而来,我将有办法能把他们挡在汉中之外:如若只是率领十万大军攻来,我就会马上能消灭他们。”魏延出言豪壮,但并非恫吓大话,从实际的情况看来,为了防守汉中,他可谓巧使妙计,天才般的发明出了一个奇特的战术,那就是:“重门战术”,即“虚内实外”战法。

仔细来讲,魏延观其山脉形象,在汉中与关中险地之间,布置精兵在其咽喉小路和山谷隘口,依托有力地形打造防御阵地,这样魏国大军来攻兵力施展不开,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他的这套战术,可以说是从当时的现实出发,要知道曹魏兵多将广,而蜀汉的情况是国小孱弱,而且兵力不足,如果正面交战肯定会很吃亏,所以这样依靠战略要地,来达到固守汉中的目的,后来果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这个战术发挥了效果,如若一直延续下去蜀国的江山会永固。

就是凭借着魏延的战术,蜀国多次阻止了曹魏的进攻,但可惜这个办法被姜维抛弃了,没能加持下去。自从名将魏延死后,掌握军事大权的姜维认为其太过于陈旧,向刘禅建议退换,自私的推行了自己的“敛兵聚谷”之策。也就是放敌人进来,关门打狗,把主要的兵力聚集在汉、乐二城,而撤掉汉中外围的关隘,这样魏兵猛然一进来,不仅攻不下坚固的汉、乐二城,而且长时间会兵草殆尽,然后等自己的援兵一到,趁机合攻,就可以大败敌军。

然而对于姜维的“敛兵聚谷”,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史学家也多有批评,这是犯了很大的战略错误。果不其然,在公元263年,钟会带领着浩浩荡荡的魏军来袭,由于姜维事先放弃了外围关隘的防守,钟会大军一路畅通无阻进入汉中,看了姜维的战略布置,谁知道他并不上当,没有集中主要兵力去攻打姜维坚守的二个城池。

当时钟会兵分两路,暗暗调出一些兵力由自己的部将荀恺和李辅去围困姜维的汉、乐二城,而自己暗度陈仓,带领主力偷渡阴平,越过汉中防线,直接攻向益州,另外,命令邓艾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这让姜维的计划全盘破产,魏军直接抄了他们的老窝,后主刘婵大惊,开门投降,蜀国最终灭亡。这不得不说,由于姜维采取了错误的战术,没有坚持魏延的“虚内实外”,直接的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孙晟的第二次婚姻为什么成了改变唐朝的“蝴蝶效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孙晟和长孙无忌什么关系,长孙 晟,野史秘闻长孙皇后

    长孙晟的第二位妻子高氏是北齐清河王高岳的孙女,她的哥哥是位列“凌烟阁功臣”的高士廉。高氏为长孙晟生了一对有名的子女:儿子长孙无忌、女儿长孙皇后。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氏与长孙晟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儿子关系不好,只是矛盾在长孙晟活着的时候没有爆发。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后,长孙晟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儿子长

  • 工人意外挖到西汉陵墓,棺中女尸却突然“叹气”,令人汗毛直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能够了解历史,多亏了背后一直默默付出的考古专家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们了解到了最真实的历史。当时的考古专家,在经过一系列的挖掘工作后,在经过勘察和检测之后认定,这座古墓是一座来自西汉时期的古墓。随后,专家们在这座古墓当中,发现了一具棺木。而就在棺木被打开的瞬间,眼前的景象,却让专家们惊了

  • 吕后一族出了多少西汉功臣却遭遇灭族,这几个族人死得比他们还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吕释之是吕雉的二哥。刘邦沛县起兵,吕释之与大哥吕泽一道,带领吕氏一族参加。反秦战争中,随同刘邦转战各地,进入关中灭秦。汉元年四月,被项羽封为汉王的刘邦,率领旧部之汉中就国。此时的吕释之,接受一项特殊使命,随楚军回到故乡沛县,护卫刘邦、吕雉及其主要将相大臣们的家属。汉二年九月,刘邦派遣部将薛欧、王吸出

  • 隋文帝、隋炀帝父子为什么搞科举制?隋唐的科举考试主要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隋文帝父子特别爱“折腾”,隋朝虽然只有短短38个秋,可贡献却不少,除了在基建方面修大兴城长安、建东都洛阳、筑大运河外;还在上层建筑上出台“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科举制的“发明者”隋文帝父子,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用公平竞争的方式,择优录取,先进性不言而喻。那么,隋文帝父子为什么要搞科举制?

  • 同样是谋反篡位,为什么'曹魏篡汉'在后世的名声要好于'司马篡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谋反和篡位,历史上的谋反有成功的吗,历史十位篡位皇帝

    东汉后期,礼崩乐坏,各路诸侯扰乱天下,是曹操东征西讨一点一点打下来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名义上可以算是东汉的柱国大臣,有中兴社稷之功了--虽然最后结局是兴到自己家了。但司马氏虽说也是重臣,但当时曹魏的版图在曹操时代已经形成,虽然几次阻止诸葛孔明的北伐,有安邦定国之功,

  • 解读武则天:被皇帝漠视了十四年的小侍女,成年后被太子看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她在十四岁,还是少女时期,就进入了皇宫里面,但她直到二十七岁,依然没有得到太宗皇帝的宠幸。因为她并不是太宗皇帝喜欢的女性类型。太宗皇帝喜欢的,是肌肤细白,娇媚多姿的美人,是温顺伺候他的小女人。而武则天,智力非凡,冷静又有野心。她对朝廷上例行的公事,更感兴趣,而且似乎很懂。实属是事业女强人啊。武

  • 南越自愿当藩属国,为啥汉武帝还要发兵征讨?出土的木片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汉是如何收复南越的,南越王对汉朝的评价,汉初南越国

    但赵佗很霸道,只要汉朝有一点动静,他就立马翻脸,并出兵攻打汉朝领地。那么南越国当时真的只想当属国吗?2004年广东出土了一口古井,专家挖出了一百多个木片,经过对其的破译,了解了南越的真实面貌。从其中可见,赵佗的女儿自称是公主,这就意味她将父亲当成是“武帝”,而不是南越王,这可是赤裸裸的无视汉朝。在这

  •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中央与地方博弈完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朝一共多少年,隋朝地图完整版,隋朝到今年有多少年

    隋平陈仅用时一月多,在地方拥有强大实力的宗族土豪在此过程中基本没有反抗,其原因即在于陈政权未能整合地方社会。但隋的快速平陈,仅灭中央政权而已,南方地方社会仍为宗族土豪所掌握,他们和汉魏六朝以来士人政治下形成的地方世家大族一起成了隋政权整合南方地方时所要面临的问题。隋灭陈后的南方统治措施,史书记载:苏

  • 隋朝第一条好汉李元霸VS宇文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书中根据武力情况,对各好汉进行了排名。今天要讲的是排名前二的李元霸和宇文成都。先来了解下两个选手的基本情况。01 第一位条好汉李元霸影视剧《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王宝强饰演)李元霸出场时,才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他的武器是两柄铁锤,重八百斤。不要小瞧这个看起来病怏怏的身体,骨

  • 西晋人物 - 王昶的诫子书:魏末晋初士人混官场的理论与实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昶个人简介,王昶诫子书,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王昶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王昶很年轻的时候,就与同郡老乡王凌都很知名(淮南三叛第一叛,魏朝司空王凌)。王凌年长,王昶把他当哥哥对待。衣赐履说:太原王氏,分为两枝,一枝是祁县王氏,王凌及其著名的叔父王允,都出自这枝儿;另一枝是晋阳王氏,在魏晋时期极为显赫,王昶出自这枝儿。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是否存在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