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后一族出了多少西汉功臣却遭遇灭族,这几个族人死得比他们还冤

吕后一族出了多少西汉功臣却遭遇灭族,这几个族人死得比他们还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49 更新时间:2024/2/9 17:10:57

吕释之是吕雉的二哥。刘邦沛县起兵,吕释之与大哥吕泽一道,带领吕氏一族参加。反秦战争中,随同刘邦转战各地,进入关中灭秦。汉元年四月,被项羽封为汉王的刘邦,率领旧部之汉中就国。此时的吕释之,接受一项特殊使命,随楚军回到故乡沛县,护卫刘邦、吕雉及其主要将相大臣们的家属。

汉二年九月,刘邦派遣部将薛欧、王吸出武关,与活动在南阳一带的王陵取得联系,秘密前往沛县迎接家属,在沛县负责此事的人,就是吕释之与审食其(关于审食其的事情,后待再述)。这次活动,因被项羽察觉而失败。

彭城大战,刘邦惨败,以吕雉以及刘太公、吕太公为首的家属们统统被项羽抓捕,扣押在军中做人质,吕释之当也在其中。汉四年九月,楚汉和谈成功,释放俘虏人质,吕释之随同吕雉等家属一道回到了汉军阵营中。

从史书上看,回到汉国的吕释之,似乎不像哥哥吕泽那样,始终在军中领兵作战,而是活动于宫廷。与妹妹吕雉一道,维护刘盈的太子地位,成了吕释之回归后的主要政绩。劫持留侯张良,强求保全太子的方策,亲自前往商洛地区,迎求商山四皓辅佐刘盈,断了刘邦易太子心思的种种活动,都由他一手操持。

吕释之,既是最早参加革命的元老功臣,又是外戚至亲。

影视剧中的刘邦形象

汉六年正月,刘邦分封第一批功臣,他在其中,与哥哥吕泽同列,被封为建成侯。吕释之比吕泽多活了五年,死于惠帝二年。吕后七年,由于儿子吕禄封赵王,他被追尊为赵昭王。

吕则,是吕释之的嫡长子,惠帝三年继承了爵位。惠帝七年,有罪被褫夺了爵位。这位吕则,似乎不成器,史书上没有留下他的事迹。

吕禄,是吕则的另一位弟弟,惠帝在位时,他出任太中大夫,在惠帝身边供职。吕后元年五月,他被封为胡陵侯。吕禄当是有能力有作为的人,他出入宫廷,积极参与政事,与堂兄吕产并立,成为吕氏二代中的两大支柱。吕后七年,吕禄被封为赵王,不之国,留在长安统领北军,掌管京师卫戍部队。诸吕之变中,被欺骗出卖,交出兵权被杀的,就是他。

以上,是吕雉的二哥吕释之一族的概况。

吕嬃,是吕雉的妹妹,她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功臣樊哙。吕嬃嫁给樊哙,当在沛县起兵以前,或许还要早些,在芒砀山时期。那时候,樊哙是往来于芒砀山和沛县之间的联络员,自然与刘氏和吕氏家族都有交往,特别是吕后被捕不听话后,他与吕氏家族的联系会更为紧密。想来,吕嬃与樊哙的婚姻关系,极可能就是定于这段艰难时期,可谓是患难夫妻、革命情感。

影视剧中刘邦与吕雉

吕嬃其人,性格与姐姐吕雉相似,刚毅而有主意,有决断。吕后当政时,她被封为临光侯,出入于吕后身边,积极介入政局,奉劝吕后警戒陈平。吕后去世后,她成了吕氏老一辈的代表,基于既往之政治经验,反对以放弃政权的代价来缓和政局的紧张,痛斥吕禄交出北军自取灭亡,诸吕之变中被逮捕处死。

樊哙,是随同刘邦落草芒砀山的老革命、鸿门宴救驾的大英雄,在开国功臣中排位第五。在刘邦晚年的皇位争夺中,樊哙坚定地站在刘盈和吕氏一族一边,被激怒的刘邦下令逮捕,几乎被诛杀。刘邦死后,樊哙被释放,重新活跃于政坛,与夫人吕嬃一道,成为吕氏政权的重要支柱。

樊哙死于惠帝四年,他与吕嬃所生的儿子樊伉继承了爵位,吕后八年,在诸吕之乱中被诛杀。文帝即位以后,念及樊哙的功劳,让樊哙的庶子樊市人继承了爵位,樊氏的家系得以延续。鸿门宴的故事之所以得到流传,就是出于这位樊市人的口述,这已经是另外的话题了。

影视剧中吕雉形象

除此之外,吕氏一族的远亲中,活跃于历史舞台者还有几位,简述如下:

赘其侯吕胜、吕成侯吕忿和祝兹侯吕荣。这三位人物,史书都称为吕后的“昆弟子”,就是远房侄子,因为封了侯,史书的侯表中留下了记载。吕胜,曾经做过淮阳国的丞相,先后辅佐过淮阳王刘强和刘武,他们都是惠帝的儿子,年幼不能之国主事,政务由吕胜一手操持。吕胜封侯,是在高后四年四月,诛吕之变中被杀。

读史书到这里,搜寻有关诸吕一族的种种事迹。读到吕成侯吕忿和祝兹侯吕荣时,有一种空白茫然之感。他们没有任何功绩资历,默默无闻于世,平平安安生活,吕后八年四月突然封侯,登上人生的顶巅,八月被诛杀,坠入去世的深渊。通过他们的身影,仿佛能够看到吕后病重时的神情,预感不良,仓促而又紧迫。她自闭于深宫内寝,迫不及待地拔擢身边的吕氏族人,却活生生地将他们都送上了断头台。

本文为大鱼号独家稿件,未经大鱼号许可禁止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文帝、隋炀帝父子为什么搞科举制?隋唐的科举考试主要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隋文帝父子特别爱“折腾”,隋朝虽然只有短短38个秋,可贡献却不少,除了在基建方面修大兴城长安、建东都洛阳、筑大运河外;还在上层建筑上出台“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科举制的“发明者”隋文帝父子,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用公平竞争的方式,择优录取,先进性不言而喻。那么,隋文帝父子为什么要搞科举制?

  • 同样是谋反篡位,为什么'曹魏篡汉'在后世的名声要好于'司马篡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谋反和篡位,历史上的谋反有成功的吗,历史十位篡位皇帝

    东汉后期,礼崩乐坏,各路诸侯扰乱天下,是曹操东征西讨一点一点打下来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名义上可以算是东汉的柱国大臣,有中兴社稷之功了--虽然最后结局是兴到自己家了。但司马氏虽说也是重臣,但当时曹魏的版图在曹操时代已经形成,虽然几次阻止诸葛孔明的北伐,有安邦定国之功,

  • 解读武则天:被皇帝漠视了十四年的小侍女,成年后被太子看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她在十四岁,还是少女时期,就进入了皇宫里面,但她直到二十七岁,依然没有得到太宗皇帝的宠幸。因为她并不是太宗皇帝喜欢的女性类型。太宗皇帝喜欢的,是肌肤细白,娇媚多姿的美人,是温顺伺候他的小女人。而武则天,智力非凡,冷静又有野心。她对朝廷上例行的公事,更感兴趣,而且似乎很懂。实属是事业女强人啊。武

  • 南越自愿当藩属国,为啥汉武帝还要发兵征讨?出土的木片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汉是如何收复南越的,南越王对汉朝的评价,汉初南越国

    但赵佗很霸道,只要汉朝有一点动静,他就立马翻脸,并出兵攻打汉朝领地。那么南越国当时真的只想当属国吗?2004年广东出土了一口古井,专家挖出了一百多个木片,经过对其的破译,了解了南越的真实面貌。从其中可见,赵佗的女儿自称是公主,这就意味她将父亲当成是“武帝”,而不是南越王,这可是赤裸裸的无视汉朝。在这

  •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中央与地方博弈完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朝一共多少年,隋朝地图完整版,隋朝到今年有多少年

    隋平陈仅用时一月多,在地方拥有强大实力的宗族土豪在此过程中基本没有反抗,其原因即在于陈政权未能整合地方社会。但隋的快速平陈,仅灭中央政权而已,南方地方社会仍为宗族土豪所掌握,他们和汉魏六朝以来士人政治下形成的地方世家大族一起成了隋政权整合南方地方时所要面临的问题。隋灭陈后的南方统治措施,史书记载:苏

  • 隋朝第一条好汉李元霸VS宇文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书中根据武力情况,对各好汉进行了排名。今天要讲的是排名前二的李元霸和宇文成都。先来了解下两个选手的基本情况。01 第一位条好汉李元霸影视剧《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王宝强饰演)李元霸出场时,才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他的武器是两柄铁锤,重八百斤。不要小瞧这个看起来病怏怏的身体,骨

  • 西晋人物 - 王昶的诫子书:魏末晋初士人混官场的理论与实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昶个人简介,王昶诫子书,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王昶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王昶很年轻的时候,就与同郡老乡王凌都很知名(淮南三叛第一叛,魏朝司空王凌)。王凌年长,王昶把他当哥哥对待。衣赐履说:太原王氏,分为两枝,一枝是祁县王氏,王凌及其著名的叔父王允,都出自这枝儿;另一枝是晋阳王氏,在魏晋时期极为显赫,王昶出自这枝儿。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是否存在血缘

  • 陈胜起义后,秦所灭六国纷纷“复立”是咋回事?-父子读西汉(5)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胜吴广起义到推翻秦朝用了几年,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灭亡,陈胜吴广起义秦统一多少年

    文/松鼠爸爸(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陈胜的张楚政权一开始很顺利,一连夺得很多城池,但很快,队伍有点失控了。[var1]因为不久,他这个楚王下面,就冒出三个王:赵王、燕王、魏王。自封赵王的,是受陈胜之命攻打赵地的部下武臣;自封燕王的,是受命平定燕国旧地的武臣部下

  • 专家打开李建成墓,墓志铭1字被涂改,明白李世民真正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与李建成唐朝由李渊创建,当时的太子是李建成而并非李世民!虽然很多小说演义都说李建成没啥能耐,能力不如李世民,但是我们通过各种史料分析,可以发现,李建成这个人,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能力并不输于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立下了大功,多次为唐朝出生入死,但事

  • 邓艾为何敢冒奇险偷渡阴平?因为蜀汉早有魏国的内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邓艾偷渡阴平灭蜀的路上吃啥,三国演义邓艾偷渡阴平,邓艾偷袭阴平为什么可以成功

    谯周劝说刘禅投降的事非常出名,但有可能谯周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出卖蜀国了。钟会、邓艾的伐蜀成功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而且邓艾在这件事的表现上尤为奇怪。原本邓艾极其反对伐蜀,最后却被司马昭逼着赶鸭子上架。按理说这种被逼上战场的将军应该会消极怠工来减小损失,并证明自己的正确性,然而邓艾却冒着后勤断绝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