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广西传奇55:舜帝为什么要南巡?最后来到岭南的梧州?还引来屈原

广西传奇55:舜帝为什么要南巡?最后来到岭南的梧州?还引来屈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18 更新时间:2024/1/20 8:19:49

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

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

横批:阿威执笔

[var1]

舜帝陵迷踪第十三集:舜帝为什么要南巡?

前言

学历史的人都知道“禅让制”。让于舜,舜让于禹。从禹之后就变成了“世袭制”。

往大了理解,“禅让制”是“公天下”;“世袭制”是“家天下”。这个“家天下”也从大禹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伴随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

问题来了,大禹的位置真的是舜帝禅让的吗?

[var1]

1

尧帝在位的时候,派鯀治水,结果十多年没成效,于是派舜在羽山把鯀杀了,这其实也是尧对舜的考察项目之一。因为舜生性“孝顺友爱”,他觉得舜太仁慈了,希望通过处置让他明白“诺”的重要。

舜也不负所望,最后经过重重考验,得到尧的认可。舜是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得到尧的位置的(有说是舜逼尧让位的。),在他的治理下,中原日益繁荣,人口繁茂。“即位之后,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共工、獾兜、三苗、鲧);任贤使能,百业兴旺(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他的功绩这里就不多说了。

鲧被杀后,经推荐,又派大禹治水。又是十多年过去,大禹治水成功。

大禹是谁?鯀的儿子!

说到底,舜和大禹的梁子是由尧促成的。派舜去把人家爹杀了,然后让儿子继承父业继续治水。而舜只是一个执行者,对于舜来说他是没有私心的,只不过是执行命令罢了。

[var1]

2

但是对于大禹来说,这是隐忍,为治水三次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由于治水有功,声望很高,手下也笼络起来一大批随他出生入死,和大自然搏斗的人。

(也由于治水,使得他对于各地山势地形,物产等都了如指掌,这都成为他以后“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的依据!)

舜年纪大了,以大禹的声望,也顺利成为禅让的对象。但是大禹却没有想过放过舜!俗话说杀人父母,那是血海深仇。他是一直想报仇的。

舜以“德孝”闻名,享誉中原大地。他建立的有虞国在山西蒲阪(今永济);

而禹居阳城(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禹避舜之子于阳城是一种态度。

用一种不恰当的比喻就是,舜是羊,而禹是狼!狼想吃掉羊报仇,但是,如果吃了,会引起天下讨之!所以,羊和狼就坐下来谈!

[var1]

3

舜知道,禅让有利于天下,因为这是他的心血,所以愿意发挥余热,不得不说,舜更懂得隐忍,他的胸怀就是“公天下”的体现!正好南方三苗蠢蠢欲动,弟弟象又传来病重的消息。于是双方都达成共识,那就是“南巡”。

说是流放,其实对双方都好:

舜身体力行,可以去南方继续践行其“德孝”,不兵戎相见就是最大的“德”,因为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就是他的愿望,在当时,南方还是比较荒蛮的;

大禹也能保留其明君的声望,舜离开去南方,有利于他管理天下,更重要的是,舜年纪已大,一路颠簸,能不能顺利到达南方也不一定,总之不能杀舜,那么以另一种方式也可以吧!

[var1]

4

舜踏上南巡的征程,一大批忠实追随者跟随。其实舜和禹也没想到,他们商定的这个操作,最终成就了岭南!彼时,黄帝文明已经影响了黄河流域;炎帝文明也在长江流域落地生根,并且发芽;而珠江流域还是一片沉寂!

舜沿水路一路曲折南下,等感化了三苗,到达潇湘之地的时候,他的弟弟已经去世。所以,以全州-永州-宁远连成的三角区成为舜帝和跟随者最大的落脚点,可以说,那个时期,这片地方是南方人口最多的地方,也为后来的“零陵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舜来说,这还是大禹的管辖之地,他需要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于是,把目光投向了萌渚岭和越城岭背后的区域。

以潇湘平原为根据地,一条潇湘古道(湘粤古道)在他面前徐徐打开,从他踏入古道那一刻起,岭南的珠江流域就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改变,一处文化的荒漠之地,也烙下了舜帝带来的“文化之光”!

[var1]

5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对于舜来说,他被迫南巡是不幸的,但是对于岭南来说,却是无比的幸运!

所以说,岭南文明的最深处,有着舜帝“德孝”的烙印!流传在以梧州为中心的有关舜帝的传说,覆盖着封开、肇庆、藤县等地,那些都是空穴来风吗?岭南的梧州在他“德”的教化之下,从荒蛮转为闪耀文明之光之地,成为珠江流域文明的起源之地。

至于说广西全州和湖南永州宁远的舜帝陵,到底是真是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都见证了舜帝的足迹或者影响的范围。一个狭隘的舜帝陵归属,怎么能阻挡着岭南文明的异彩呢?

这个岭南文明之光,迎来的第一位名人,就是有名的屈原,屈夫子!有关他的介绍,有待下集分解!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阿威广西传奇人文历史系列56!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没有刘邦,项羽是否能建立像汉朝一样的统一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为什么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汉朝和项羽的关系,刘邦比项羽大几岁

    刘邦和项羽,是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人物。刘邦出身底层农民,流氓、混混、痞子一类的人物,最后却能统一天下,开创210年汉朝基业。项羽出身楚国名将世家,英勇神武,军事才能一流,战功赫赫。最后却在垓下之战,被韩信”十面埋伏“,落得个乌江自刎的凄惨下场。刘邦和项羽最终的结局,可谓一个天堂,一个地狱。那我们不妨

  • 张仪:我有一个拙劣的计谋,愿意奉献给大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仪个人简历,宋留根妻子张仪,张仪大婚秦王去闹新房

    张仪在秦惠王下为臣,提出并施展连横战略,为秦国出生入死,两度出任相国。秦惠王去世,秦武王继位。秦武王为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张仪之前与大臣们关系也不融洽。于是近臣诋毁张仪,对秦武王说:“张仪对先王不忠诚。”不忠是做臣子的大忌,大臣们为秦王赶走张仪找到最佳理由。“齐让又至”。话还没说完,齐国的使者来了。

  • 刘邦嫡系刘盈一脉被灭,这其中到底牵扯了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刘邦统一全国,汉帝国建立后,刘邦有两大威胁,两大烦恼。两大威胁分别是异姓诸侯王和功臣势力,让他烦恼的是自己快顶不住了,而太子刘盈太软弱了。随着项羽自刎乌江,汉帝国的矛盾由外到内,八个异性王虎视眈眈,随时有取刘而代的可能,所以刘邦将手中的剑指向了异姓诸侯王,齐王韩信、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

  • 彩!秦国崛起离不开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商鞅[var1]“公如青山,我为松柏”,商鞅与秦孝公的君臣情谊让人心生向往。作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秦国的强大几乎完全建立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实行军爵制、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法令逐批推行,君臣共同克服老贵族对变法的阻挠,为后世秦国崛起打下坚实基础。二、张仪[var1]提到纵横

  • 刘恒与窦漪房:天上掉下一个大汉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代王刘恒窦漪房,美人心计窦漪房和刘恒吻戏,窦漪房和刘恒的历史简介

    窦漪房年幼时,父亲以捕鱼为生,用微薄的收入来养活她和他的两个兄弟。他们一大家子的最大快乐莫过于看见父亲拎着几条大鱼回来,日子虽苦,但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是幸福。不幸的是父亲在捕鱼时溺水而死,而母亲又早逝,兄弟三人只能靠亲戚乡亲接济下勉强生活。后来窦漪房被吕后选进宫做侍女,因为窦漪房聪明能干,吕后决定培养

  • 屈原的一生,被流放2次长达20多年之久,爱国之心依然不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回到公元前278年,秦国攻打楚国,楚国都城郢都被攻破,楚顷襄王和权贵们仓皇逃逸。62岁的他,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满怀忧愤,彻底绝望了,五月初五这天,他在汨罗江畔抱石投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此表达对他的深刻缅怀和崇高敬意。他就是屈原,

  • 历史趣闻|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回去汉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生于公元前45年,逝于公元23年,字巨君。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王莽作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人虽然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王莽趁机窃取

  • 屈原:说真话,办实事,比不上小人几句话,问题到底出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屈原必背古诗10首,屈原是哪里人,端午节和屈原的故事

    从此人间有了端午节,也有了他历久弥新的传说。[var1]这个人就是楚国贵族之后三闾大夫屈原。史书上有记载,屈原小的时候非常聪慧,见多识广,文采斐然。后来进入仕途,内外都是一把好手,对内,他是协助君王制定政策的大臣,是谋略家,对外,他负责接待各国的来访者,是外交官。这样一个有才华并深得君王信任的大夫,

  • 屈原投江自尽殉了楚怀王,第二个楚怀王葬身鱼腹,像是回报了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怀王之死,楚怀王与屈原的故事,楚怀王叫什么名字

    一次上当受骗没关系,楚怀王竟然答应秦国的又一次鬼话,亲身赴秦,讨要那600亩地[捂脸]果然如屈原所说,被秦国扣留、关押。不过被扣留的楚怀王还算有点骨头,怎么也不同意秦国要挟割地的要求,最后屈死秦国。[var1]国王客死他乡,楚人甚哀之,所以当时人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我们楚国人就是埋汰得最后只剩

  • 刀斧枪戟,跃马扬威,看三国一百O八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使用画戟3人1.吕布:诛董卓,为国锄奸,可惜令名不终。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鲜不败亡,终为曹操擒杀。2.典韦:膂力过人,使一双铁戟八十斤。折冲左右,号称古之恶来。张绣叛乱,仓卒应敌,死于乱箭之下。3.太史慈:猿臂工射,弦不虚发。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合肥之役,为张辽伏击,死于乱箭之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