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骨文中有夏朝的记录吗?

甲骨文中有夏朝的记录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85 更新时间:2024/1/18 17:27:31

首先,讨论下甲骨中到底有没有“”字。

下图是甲骨文里的一个刻符。

面是个日,下面这个是页(页在甲骨文里就是头的意思)。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头顶烈日,代“夏”天呢?

仅这样解释就下结论,那要打到下个世纪的。

不过有个证据:夏字的演。(下图)

西周金文里的夏字,头顶上的日字被删掉了,从文字的演变上就解释得通了。

不过反驳也来了,四季是到西周才有的,商朝西周早期只分春秋两季。

退一步讲,就算这个是夏字,对夏朝的存在有多少积极证据呢。

很遗憾,一点都没有。

因为这个字在甲骨文里只是一个贞人(占卜人)的名字。

那换个思路:夏朝可能只是周人的叫法,殷人会不会对夏有其他称呼呢?

现在最靠近这个说法的就是,西邑。

在甲骨文中,西邑首先是个地名。其次是一个受祭祀的对象,这就很有意思了。

比如这块甲片:

贞,燎于西邑。

这里,“西邑”绝非西边的泛称,因为甲骨文里有“东土”,“南土”,“西土”,“北土”。

而且,没有“东邑”,“南邑”,“北邑”,这样看来,“西邑”就显得很特殊。

再看战国文献里的“西邑”,《清华简·尹至》:自西捷西邑,戡其有夏。《清华简·尹诰》:尹念天之败西邑夏。

都以西邑指夏朝。

目前来看,这个是最靠谱的说法,但要说证据有多坚实,也没有。

更多文章

  • 破杀10几万匈奴的胆小鬼李牧,为何成赵国最后保护神?-读战国74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牧不死赵国会灭吗,赵国李牧一生歼灭多少秦军,赵国第一名将李牧

    文/松鼠爸爸[var1]王翦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jiǎn)率领数十万大军,再次围攻赵都邯郸。就在上一年(前230年),秦王嬴政刚刚灭了韩国,他希望乘胜追击,一举灭掉赵国。此时的赵君是末代国君赵王迁,他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全力抵抗秦军。王翦是一位老谋深算、胸有丘壑的名将,他知道邯

  • 这座清代庙宇下为何埋着夏代遗骨?遗骨主人可能是夏朝王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出土的清代砖墙然而,正当大家以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时,一个新的发现却让整个发掘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考古人员继续往下挖了一会儿后,又发现了一间房屋基址,房屋中还有3具人骨,分别为1男1女和一个孩童。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的周围存在大面积的红烧土,这是土壤经过燃烧后形成的土块,是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广泛使用

  • 此人堪称秦国战神,他若在项羽未必能灭秦,却自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 [var1] 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

  • 相煎何急,孙膑和庞涓的爱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膑庞涓大结局,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最后一战

    [var1]军事家孙膑孙膑和庞涓都拜历史奇人鬼谷子门下学艺,孙膑是师哥,庞涓是师弟,他们主攻兵法,几年后,都学有所成,孙膑学业技高一筹。但庞涓的名利心很重![var1]庞涓辞别师傅下山中原诸侯魏惠王招贤纳士,听到这个消息后,庞涓便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向老师告辞,想到魏国大展拳脚,获取功名富贵。鬼谷子

  • 神医扁鹊竟因自己的医术高明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扁鹊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名医,医术高超到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事实上也就是他这“起死回生”的医术害了他,让他死于非命。扁鹊真名并非叫扁鹊,而是叫秦缓,秦越人,因其医术高超,人们才称他为扁鹊。真正的扁鹊是上古时期的神话人物,传闻是黄帝身边的神医。[var1]话说扁鹊路过虢国的时候,虢国正在举

  • 七王之乱:和景帝争天下的吴王刘濞,曾势如破竹,为何最后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濞和景帝有杀子之仇,景帝平七国之乱,周亚夫死后景帝后悔吗

    [var1]汉景帝刘启继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开始推行削藩,削藩令一出,诸侯们一片哗然,其中吴王刘濞反应最为强烈,因为他早就在等待这个机会,不仅是为儿子报仇,也是为了和汉景帝刘启争天下。 刘濞的性格:善战之将,桀骜不驯。 吴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高帝立仲为代王。匈奴攻代,仲不能坚守,弃国间行,走

  • 宁静主演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有一个情节特别有争议,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掌柜宁静,宁静金鸡奖红毯,宁静大秦帝国经典片段

    赵军将领无法忍受人吃人再继续下去,宁死不屈的20万赵军不得已才选择投降,一般情况下,降军不是放回去就是归编,可是这次情况特殊,两国交战均以倾举国之力,没有再多的粮食供给敌军了。在这种情况下,秦国的将领白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白起的内心深处是想救赵军的,并且已经分了秦军的粮食给赵军,可是他们的粮食也不足

  • 东汉末日:荀彧率众投曹操,公孙上表攻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荀彧离开袁绍的原因,荀彧评价袁绍手下谋士,曹操打袁绍荀彧说的话

    曹操屯兵河内已有多日,见袁绍引众自去,各路人马亦皆解散,料知讨董卓无成,也只得自寻出路。鲍信与曹操为莫逆之交,虽由袁绍上表为济北相,仍然追随曹操。至是,与曹操计议道:“袁绍名为盟主,因权专利,将自生乱,恐一董卓未除,一董卓又起;为了将军计,若急切除袁绍,恐亦难能,不如进略大河以南,静待内变,再作计较

  • “猇亭之战”为何称“夷陵之战”?刘备、毛泽东为何都要改地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 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 (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

  • 两千年前刘邦赐了八个怪姓,只有这一个流传下来,与田姓是一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田姓为什么不改回陈姓,田姓皇帝一览表,山西田姓的来历

    早在战国初期,陈国公子陈完为避免国内动乱,投奔去了齐国。陈完后人在齐国改为田氏,从第五代开始,通过打压政敌和拉拢民心,完全把持了朝政,可谓权豪势要。齐宣公时期,齐国有70余座城池,一把手“大夫”几乎都为田氏。齐康公时田氏传到第八代,代表人物是田和,他把齐康公赶到海上的一座小岛,篡取了国君之位,并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