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武器生产流水线,甩掉美国800年,古人的创造思维令人敬佩

北宋武器生产流水线,甩掉美国800年,古人的创造思维令人敬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74 更新时间:2024/1/17 16:42:06

191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诞生,大大的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达到人工生产效率的8倍以上,为人类现代化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早于八百多年前的北宋,中国人就发明了生产流水线,用于武器和军事设备的生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北宋武器生产流水线诞生的故事。

宋仁宗年间,具体点就是1039年至1042年,因为西夏国王李元昊擅自称帝,引发了宋夏战争。在这长达3年的战争中,北宋军队暴露了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根据战史记载,宋军人数是西夏军队的3倍以上,结果却败多胜少,最后不得不与西夏签订了和平协议,向西夏缴纳大量的财物以维持双方的和平。为什么北宋军队以多击寡,反而老是打败战呢?宰相吕夷简给宋仁宗的奏折写得清清楚楚:朝廷多年没有战事,藩库的武器装备多已经锈蚀不堪用,弓箭不能击穿西夏人的盔甲,大多数将士的护甲是地方官府临时用麻纸糊成的,一经雨水淋湿就破败不堪。禁军神武营的骑兵,全副武装后竟然上不了马,需要相互帮助。北宋军马不耐严寒,从中原到了西夏边境,冻死之十之八九,因此无法与西夏军进行野战。

面对这样的困境,也难怪宋仁宗不得不选择息事宁人了。随后,北宋对自己的军队做了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但是因为没有一个确实有效的方法,并没有提高多少战斗力。

1070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事宜。在王安石等人的苦心经营下,北宋国力大增,有了清算西夏的计划。王安石推荐在西北边境任职多年的薛向担任陕西转运副使,利用中原所产的盐、茶、丝绸,向吐蕃、羌人换取珍贵的种马,以改善北宋军队战马不耐寒、不耐热的缺陷。宋神宗又下诏命各州府监制各种武器和军事装备。然而地方制造生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运抵京城后,验收的官员大摇其头。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制造标准,再加上工匠的良莠不齐,所制造生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很多达不到战争要求,必须重新制作。

王安石接到报告后,为此事大伤脑筋。北宋时期,武器装备虽然由官府制造生产,但是因为铁矿等资源分布不均匀,因此只能由各军州自行组织生产,然后再由藩库统一回收管理。王安石之子王雱[pāng]时年26岁,是个小有名气的文学家。他根据前朝武器生产的模式,建议王安石将数州的工匠和生产资源集中到京城开封,由兵部派人监督管理生产。这样一来,不但便于管理,而且也可以统一武器装备的生产制作标准。王安石觉得有些道理,奏请宋神宗批准,马上施行。

1070年秋,开封附近十几个州的军事装备工匠齐聚京城,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军工大生产。在兵部官员的监督管理下,这些工匠不但生产出了符合战争需要的武器装备,还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前每一位工匠要对所制作的武器装备负责到底,从选择原材料到锻炼、捶打、定型、打磨、抛光,经历数十道工艺程序,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出现误差。由朝廷统一管理生产后,每一个步奏都有专业人才监督指导,这样不但大大节省了生产时间,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朝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年以后,宋神宗不无得意的对大臣们说,藩库刀剑盔甲,足可用十载以上!为了表彰对武器生产流水线做出贡献的官员,朝廷下旨嘉奖了为武器装备生产流水线诞生做出贡献的吕惠卿曾布、王雱等人。从此以后,历朝历代都继承了这一武器装备生产方式,为国家的安全保卫工作服务。

北宋所诞生的武器装备生产流水线,比美国的亨利福特的汽车生产流水线早了八百多年。如果不是因为明朝中叶以来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制约,说不定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更多文章

  • 《资治通鉴 熊逸版》: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资治通鉴熊逸版pdf,资治通鉴熊逸版VS 华杉,熊逸的资治通鉴值得买吗

    有人说:做人要读经,做事要读史,而《资治通鉴》则被称为是“经史同源”的一部巨著。《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等人耗时19年编著而成,也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等内容,共294卷,三百万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

  • 刘宗敏霸占陈圆圆逼反吴三桂,为何李自成不敢杀他?看看他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自成陈圆圆刘宗敏,陈圆圆说刘宗敏才是真男人,李自成大将刘宗敏之死

    刘宗敏霸占陈圆圆逼反吴三桂,为何李自成不敢杀他?看看他做了啥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各路的起义军都开始反对朱家的统治,但是最后成功打到北京城的,就是闯王李自成。但是大家也知道,李自成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就宛如丧家之犬,被赶出了北京城。而有人说,就是因为他手底下一个叫刘宗盛的将军,在

  • 他是第二位成吉思汗,奈何出生在清朝的鼎盛时期,最后兵败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和清朝关系,清朝鼎盛时期版图图片,清朝鼎盛时期疆域面积

    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对于中国这上下五千年历史来说,大多的朝代是由汉人领导,但是也有几个国家是其他族攻进中原,来领导中国这片国土。不过值得好笑的是,好像只要在中国这片国土领导汉人的民族,到最后仿佛就消亡了,要么远走他乡,要么直接融入汉族中,成为汉族的一份子,可见汉人的汉化效果是那么

  • 元朝娘娘墓修荒山,预料百年后有皇帝为她守墓,到底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富人墓有陪葬坑吗,元朝郡主娘娘,娘娘为皇后守墓

    话说忽必烈的一位娘娘,我们称她为翁娘娘,这位翁娘娘呢在元朝是很厉害的存在,她学识很好,就算是臣子也对她很敬重,于是在她刚刚坐上娘娘的位子后,谁也不料她居然得了大病,还是没有药治的那种,元世祖很伤心啊,就问娘娘有什么遗愿,娘娘就说她想把自己的尸体葬在一座小山包上,世祖不解,问为什么要选择那么偏僻荒凉

  • 元朝大将代理朝政,三月相安无事,官场浮沉一生无怨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丞相个人简介,元朝右丞相列表,元朝浮沉

    伯颜的曾祖父曾是成吉思汗手下的左千户,祖父因平定战乱有功,扩充了封底,父亲随后继承祖父的职位,跟随宗王生长外国,信奉基督教。伯颜长大后随着宗王四处征战,受命上朝奏事被忽必烈伤势,留在身边做了侍臣,共同商讨国事,伯颜贤能善辩,忽必烈对他越发认可,甚至将丞相的妹妹许配给她,并说这是她的一大幸事,并希望

  • 元朝为了防止造反,规定“十户一菜刀”,那为何不到百年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十户一刀真实情况,元朝买不到菜刀,正宗元朝菜刀图片大全

    在元朝的时候,统治者一直奉行的是蒙古族的统治方式,将人分为了四个等级,然后汉人自然是最低的那一个中。而且为了防止人们造反,甚至规定”十户一菜刀“。但是根据历史的记载,在元朝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明文规定,但是对于冷兵器的管制确实是非常的严格,而几户人用一把菜刀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因为对元朝统治者的恨

  • 假如赵匡胤驾崩后传位赵德芳,宋朝是继承祖训崇文抑武还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德芳简介,赵德芳骂殿完整版,赵光义封赵德芳八贤王

    宋朝的文化之所以达到如此鼎盛,便是因重文轻武,为何如此呢?话说这位开国皇帝,他不是官二代,也不是神太祖后人,是没有背景的人物,之所成为为皇帝靠的还是兵变造反,他吸取了五代十国的教训,也怕自身被人以此之道反施彼之身,武将渐渐做大之后,位高权重掌握大量兵力后,总会身不由己。所以才有“陈桥兵变”黄袍加己身

  • 修城墙不结实咋办?朱元璋:每块砖上刻名!造就世界最牛质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让谁修城墙,朱元璋和蓝玉在城墙上对话,南京城墙朱元璋怎样监督

    但是有一个城墙却是例外,就是南京的明城墙,这座城墙是当时由朱元璋亲自督促而修的,明城墙不仅仅是当时最大的城墙,一直到现在明城墙也是最坚固的城墙之一,虽然经历了600多年风雨的洗礼,但仍然固若金汤。 在朱元璋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很有远见之明,当时朱元璋听从谋士朱升“广积粮、高筑墙”的建议,开始大

  • 宋江和方腊有何不同?大宋朝廷为何选择招安梁山而不是江南方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江为何不招安方腊,征讨方腊时最终谁活捉了方腊,征方腊和招安谁先

    梁山水泊一百零八好汉聚义大宋朝廷能招安梁山水泊,为何没有招安天虎、王庆和方腊三股匪患?首先理念不同。曾经是大宋公务员的宋江从上凉山之日起,就不断向世人灌注招安的理念,脑子里一向有儒家的“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那一套传统的希望可以为朝廷效力的思想。宋江加入梁山用武松的话说,就是今天要招安,明日也要招

  • 伴君如伴虎,朱元璋脾气有多暴躁?疯起来连自己女儿儿媳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最凶残的动物,老虎大家都知道,虽然对其他动物都非常凶狠,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却从不伤害,而历史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凶残的皇上那就是朱元璋,因为一些事情竟然将自己的女儿、儿媳妇都不能避免。在明朝的宫里,最受朱明皇喜爱的女儿就是安庆公主了,他最喜欢的小公主的夫婿是欧阳伦,因为那是他最最爱的皇后生的,所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