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个城墙却是例外,就是南京的明城墙,这座城墙是当时由朱元璋亲自督促而修的,明城墙不仅仅是当时最大的城墙,一直到现在明城墙也是最坚固的城墙之一,虽然经历了600多年风雨的洗礼,但仍然固若金汤。
在朱元璋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很有远见之明,当时朱元璋听从谋士朱升“广积粮、高筑墙”的建议,开始大规模的修筑长城,目的就是巩固自己的江山。但是南京是一个多雨的地方,而且地势比较低,所以朱元璋放弃了传统的原来的夯土或土石混合方式,改用了砖石结合的方式。
不过大家都知道,修长城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光城砖就要需要上亿块,仅仅南京这个地方是肯定不够的,所以需要从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来一起承担,而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都有着担制坯、烧造的任务。
但是由于大部分的砖都是交给外地生产,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生产砖的人会偷工减料,谋取私利。于是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很绝的方法,就是下令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和每个基层的组织负责人,连这个造砖的人夫也要在这个砖上留下姓名。朱元璋这个做法的目的就是在验收时,如果发现不合格的城砖,就可以立马追究他们的责任,谁都逃不掉。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十分狠的皇帝,出台了很多严格的法律法规,朱元璋也是历史上治理贪腐力度最大的皇帝。所以朱元璋的这个政策一出台,每个人都非常的重视,因为都知道朱元璋的脾气,弄不好就是要杀头的,所以近这个中华门就修建了21年,现在也非常的坚固,而且砖上的姓名还有着痕迹,可见朱元璋对质量的要求是多么的高。
其实朱元璋的做法放到现在也非常的有效果,很多工程都是豆腐渣工程,不仅浪费钱,更是让人民有生命危险。而朱元璋也的确对得起千古一帝这个称呼,不仅打仗厉害,管理起来也是有两把刷子,可以说朱元璋建立的这个质量追踪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早使用的,而以后北京的那些宫殿也全部沿用了这种做法。所以说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力度,估计很多事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