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发生的这一变化,无意间竟然改变了国人的穿衣习惯

明朝发生的这一变化,无意间竟然改变了国人的穿衣习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46 更新时间:2024/1/24 23:18:10

明朝之前,不同的人穿衣服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官宦之家

达官显贵穿的主要是用蚕丝织就而成的丝织品。这种衣服用料优质,做工非的讲究,因此穿上以后很舒服。并且从外观来说,看起来很绚丽。

我们今天推崇的苏州丝绸就属于这种,即使在今天价格它们的价格依然很昂贵,一般人根本穿不起,古代就更不必说。因此它们基本上就成了官宦之家的专用品。

第二商贾人家

以前的商人,其实穿的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一般穿的就是粗布衣服。

按理说他们那么有钱,区区的丝绸不会买不起吧。为什么要穿粗布衣服呢,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要说买当然买得起,只是官府不允许他们这么穿啊。不然谁会跟自己过不去呢?

其实这是因为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然,因为以前生产技术落后,所以生产力很低下。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都来自农民,因此他们不可能允许太多的人弃农从商。所以就采取了这么一种政策,来限制商人的地位,达到抑制他们的目的。

落实到服装方面,就是禁止他们穿华丽的衣服,只能穿一般的粗布衣服。

第三就是市井老百姓

这部分人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土地,可是放到那个年代,生产技术那么落后,一年又能收成多少呢?

所以说拮据的收入就限制了他们对衣服的追求,只能选择自己买得起的,好看舒适只能暂时地放弃。而自己家缝制的麻布衣服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开始扶持经济作物的种植。他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老百姓种植经济作物,而棉花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得益于棉花种植技术的改进,再加上政府的支持,老百姓种植棉花的热情空前高涨。当大面积的棉花种植以后,由于产量的提高,所以棉花的价格就降了下来。

与此同时,一大批的棉纺织手工作坊应运而生。这些棉花产地的棉纺织业空前发达,人们纺织而成的棉布开始销往全国各地。当时的松江等地,都成为了全国有名的棉纺织中心。

据史料记载:“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

这是当时浙江棉纺织业的景象,从这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棉纺织业到底有多么的兴盛。

由于棉花价格的下降,棉布的价格自然也有所下降。并且随着棉花产量的扩大,棉纺织技术越来越先进,各种面料舒服、样式新颖的棉布被生产出来。

这么以来,普通的老百姓也买得起棉布了,他们用这些棉布做成棉衣,代替了之前的麻衣,实现了一次衣服上的变革。

而在此之前,只能穿粗布衣服的商人,也有了换上更舒适的衣服的机会。官宦人家也偶尔换上一些舒适的棉布,变得更接地气。

所以说,朱元璋推广的棉花种植,对老百姓的穿衣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

但是虽然实现了一次衣服质地上的变革,使得老百姓可以穿上更加舒服的衣服。但是还有一个鸿沟,却是无法逾越的。

当时官宦人家和老百姓的衣服即使都换上了棉衣,在颜色上还有很大的区别。

官宦人家穿的衣服,在颜色上有更多的选择,所以看起来很好看。而普通老百姓穿的衣服,大多就一种白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这其实是由当时的漂染技术决定的。

当时由于漂染技术落后,并且漂染所需要的染料由南洋进口,所以说经过漂染以后的衣服价格很昂贵。

所以说老百姓就只能穿白衣,官宦人家可以穿不同颜色的衣服。所以衣服的颜色也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更多文章

  •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立其他儿子为太子,偏偏选择年幼的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以后,朱元璋面临了所有的帝王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关于这一点,有很多的前车之鉴,很多帝王因为没有搞好接班人的问题,导致问题不断。最典型的莫过于秦始皇和隋文帝,所以朱元璋不得不慎重一点。所幸朱元璋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

  • 朱元璋向道士问自己的寿命,道士说了什么?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小时候没钱上学,只好给地主放牛,由于其出色的组织才能与一帮小伙伴玩得火热,成为村里的孩子王。聪敏机智的朱元璋不信命、不信邪,最终完美诠释了一个草根的逆袭。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朱重八十六岁的时候由于天下大旱,粮食欠收,再加上瘟疫流行,父母和大哥相继去世。家里仅剩下他与二哥两个男

  • 水浒传六种义气层次,宋江排第五,仅一人堪称第一,你欣赏哪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谁对宋江最义气,体现宋江讲义气的事例,宋江讲义气是什么意思

    如果把梁山义气分个等级,大致可分六等: 第六等:最原始的一种义气,敢为自己打不平。这类型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武松。 武松因打虎一战成名,入职县衙,当了阳谷县都头,又找到了哥哥,可谓双喜临门。但麻烦也很快来了,潘金莲先是勾引武松不成,之后主意又打到了西门庆身上。这西门庆是地方一霸,为长期霸占潘金莲

  • 北宋王牌军队西军的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西军是南宋的擎天之柱,原西军,大宋西军的覆灭

    北宋军队的兵源,除了农民之外,还有被刺配的犯人。如北宋的名将狄青就是因为被刺配充军,而走上行伍之路的。通过对北宋兵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北宋的军队成分复杂,且其中人员的品性各异,而且招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国防而是惩罚犯人与解决饥荒问题,所以军队的战斗力自然是不高的。 北宋军队数量最高之时,到达了141万

  • 北宋灭亡真相:一个经济文化世界一流的国家,却是军事弱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 北宋灭亡真相:一个经济文化世界一流的国家,却是军事弱国!历史上,北宋,文化与文明建设,以及经济发达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军事武器装备,火药应用,强弓劲弩,如神臂弓、床子弩、火器、重弩等,都是世界最顶级的,打不过辽、金,缘于错误的治国方略,“联金灭辽”的战略错误,自己的战略决策

  • 北宋武器生产流水线,甩掉美国800年,古人的创造思维令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十大顶级武器,北宋火药武器发展,北宋武器铸造是哪个部门

    191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诞生,大大的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达到人工生产效率的8倍以上,为人类现代化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早于八百多年前的北宋,中国人就发明了生产流水线,用于武器和军事设备的生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 《资治通鉴 熊逸版》: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资治通鉴熊逸版pdf,资治通鉴熊逸版VS 华杉,熊逸的资治通鉴值得买吗

    有人说:做人要读经,做事要读史,而《资治通鉴》则被称为是“经史同源”的一部巨著。《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等人耗时19年编著而成,也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等内容,共294卷,三百万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

  • 刘宗敏霸占陈圆圆逼反吴三桂,为何李自成不敢杀他?看看他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自成陈圆圆刘宗敏,陈圆圆说刘宗敏才是真男人,李自成大将刘宗敏之死

    刘宗敏霸占陈圆圆逼反吴三桂,为何李自成不敢杀他?看看他做了啥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各路的起义军都开始反对朱家的统治,但是最后成功打到北京城的,就是闯王李自成。但是大家也知道,李自成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就宛如丧家之犬,被赶出了北京城。而有人说,就是因为他手底下一个叫刘宗盛的将军,在

  • 他是第二位成吉思汗,奈何出生在清朝的鼎盛时期,最后兵败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和清朝关系,清朝鼎盛时期版图图片,清朝鼎盛时期疆域面积

    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对于中国这上下五千年历史来说,大多的朝代是由汉人领导,但是也有几个国家是其他族攻进中原,来领导中国这片国土。不过值得好笑的是,好像只要在中国这片国土领导汉人的民族,到最后仿佛就消亡了,要么远走他乡,要么直接融入汉族中,成为汉族的一份子,可见汉人的汉化效果是那么

  • 元朝娘娘墓修荒山,预料百年后有皇帝为她守墓,到底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富人墓有陪葬坑吗,元朝郡主娘娘,娘娘为皇后守墓

    话说忽必烈的一位娘娘,我们称她为翁娘娘,这位翁娘娘呢在元朝是很厉害的存在,她学识很好,就算是臣子也对她很敬重,于是在她刚刚坐上娘娘的位子后,谁也不料她居然得了大病,还是没有药治的那种,元世祖很伤心啊,就问娘娘有什么遗愿,娘娘就说她想把自己的尸体葬在一座小山包上,世祖不解,问为什么要选择那么偏僻荒凉